- 年份
- 2024(830)
- 2023(1256)
- 2022(1073)
- 2021(1009)
- 2020(951)
- 2019(2160)
- 2018(2178)
- 2017(3996)
- 2016(2459)
- 2015(2797)
- 2014(2790)
- 2013(2829)
- 2012(2721)
- 2011(2478)
- 2010(2523)
- 2009(2418)
- 2008(2589)
- 2007(2456)
- 2006(2302)
- 2005(2038)
- 学科
- 济(9408)
- 经济(9391)
- 业(5412)
- 管理(4850)
- 学(4473)
- 企(3919)
- 企业(3919)
- 方法(3821)
- 数学(3089)
- 数学方法(3021)
- 农(2982)
- 森(2804)
- 森林(2804)
- 林(2779)
- 地方(2304)
- 环境(2236)
- 财(2197)
- 农业(2185)
- 中国(2177)
- 发(2109)
- 生态(1904)
- 业经(1804)
- 和(1763)
- 贸(1755)
- 贸易(1754)
- 易(1707)
- 理论(1688)
- 发展(1596)
- 展(1593)
- 教育(1592)
- 机构
- 大学(38176)
- 学院(36503)
- 研究(15253)
- 济(14707)
- 经济(14357)
- 管理(13466)
- 理学(11228)
- 中国(11216)
- 理学院(11105)
- 管理学(10882)
- 管理学院(10817)
- 科学(10450)
- 京(10036)
- 所(8651)
- 业大(8473)
- 农(8399)
- 研究所(7983)
- 北京(7260)
- 林业(7069)
- 中心(6649)
- 财(6228)
- 院(6212)
- 农业(6002)
- 江(5832)
- 范(5207)
- 师范(5144)
- 省(5082)
- 林(5067)
- 财经(4869)
- 研究院(4848)
共检索到580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存德
正确理解和把握森林永续收获与可持续林业的本质区别,是可持续林业提出之后广大林业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在归纳森林永续收获基本理论与提出可持续林业理论框架的同时,对二者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在经营取向、理论核心、技术保障体系、评价尺度、空间操作尺度和管理组织形式等方面,森林永续收获与可持续林业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些区别正是从森林永续收获到可持续林业过程中,林业工作者在森林经营范式上所需转变之处.
关键词:
永续收获 可持续林业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婷婷 陆元昌 刘宪钊 王霞 庞丽峰
利用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研究中心200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分别利用目标线性规划与传统森林轮伐公式计算热林中心马尾松纯林和杉木纯林用材林年采伐量,比较分析同一个经理期(2009—2019年)两种计算方法的不同;结果表明:轮伐公式计算的采伐量一般偏大,且目标规划单位面积年经济收益是轮伐公式获得经济效益的10 20倍。利用目标规划法在同时实现材积收获量最大、出材量最大、净现值收益最大的目标前提下,对森林结构进行调整,使资源分布满足可持续经营的要求,即尽可能达到法正状态。
关键词:
目标规划 马尾松 杉木 轮伐公式 采伐量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周
在中国森林经营管理中长期存在着严重的权力与义务的不对称性。目前,正在进行森林经营管理权力下放的改革,其实质是还权于民,还责于政,消除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称性,达到林业经营者增收、森林资源的扩大再生产和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在林业分权改革中,社区居民的充分参与是保证权力下放有效和公正的基础,同时要充分发挥各种非政府组织参与管理的作用;关键是赋于基层政府和林业经营者经营自主权,而林业主管部门必须确立森林利用的最低环境标准,重视权力与义务的对称性。为保障权力下放的可持续性,可通过制度立法或行政指令来实现,并开展系统的、持续的监测和评价。
关键词:
林业分权改革 内涵 改革 可持续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邵卫才 邓华锋 胡丽秋
【目的】探索建立具有空间相邻约束的森林收获调整模型的方法,为制定乡村集体林的采伐规划、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以福建省永安市洪田村的杉木用材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森林资源档案数据,将空间相邻约束纳入到森林采伐作业中,运用混合整数规划方法,构建村级森林收获调整的空间优化模型。【结果】在未来10年内,洪田村杉木用材林的最大允许采伐量为8 623.5m3;根据最优可行解可以确定各小班的采伐决策和具体地点,有效阻止采伐相邻斑块,保证利用成熟林、过熟林而避免采伐未成熟林;2个分期的木材收获量分别为4 106.5和4 517m3,实现了木材的均衡生产。【结论】村级森林收获调整的空间优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相东
森林生长收获预估是森林经理学的一个重要方向,采用模型技术进行森林生长收获估计是森林经营决策的重要前提。传统的统计模型如线性及非线性回归模型、混合效应模型、分位数回归、度量误差模型等统计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研究林木生长,但这些统计方法在应用时常常需满足一定的统计假设前提,诸如数据独立、正态分布和等方差等。由于森林生长数据的连续观测和层次性,上述假设通常难以满足。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学习算法为森林生长收获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它具有对输入数据的分布形式没有假设前提、能够揭示数据中的隐含结构、预测结果好等优点,但在森林生长收获预估中的应用仍十分有限。文章对分类和回归树、多元自适应样条、bagging回归、增强回归树、随机森林、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K最近邻等方法在森林生长收获预估中的应用、软件及调参等进行了综述,讨论了机器学习方法的优势和挑战,认为机器学习方法在森林生长收获预估方面有很大的潜力,必将得到广泛应用,并和传统统计模型相结合成为生长收获模型发展的一种趋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灵波 孙云霞 刘兆刚
邻域搜索是当前提高启发式算法求解效率的核心技术之一,然而近期关于该搜索策略的性能却产生了较大争议。模拟退火算法作为一种典型的启发式算法,已广泛应用于一系列的林业规划问题。为此,本研究以模拟退火算法为例,系统评估2种不同邻域搜索技术在森林空间收获安排问题中的应用效果。规划模型以50年规划周期(10个规划分期)内的最大化木材收获为目标函数,以蓄积均衡收获、蓄积期末存量、单位限制模型和绿量限制等为主要约束条件。测试方法以模拟退火算法为原型,以每次优化过程中随机选择的小班数量为标准,共包括1-邻域和2-邻域2种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晋平 张云香
该文在分析森林功能多样性及其相互矛盾与统一性的基础上 ,阐述了森林资源有限再生性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森林资源再生性的可变性 ,提出了森林资源可再生性的时空尺度性 ,通过分析现实森林经营活动非可持续性的表现 ,探讨了影响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基本因素和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途径 ,提出了指导森林可持续经营的 6项基本原则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胡延杰
文章基于森林可持续经营与森林认证的全球最新进展,从起源、标准、作用机制等方面,对比分析了森林认证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实际情况,从完善森林认证顶层制度设计、培育认证市场、探索认证新模式、拓展认证领域、挖掘认证潜力、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等6个方面,为推动我国森林认证工作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森林认证 森林可持续经营 标准 贡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蒋有绪
森林可持续经营作为森林资源管理的目标和途径已日益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 ,并开展了许多相应的活动。联合国政府间森林问题工作组推动此领域活动 ,通过制定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和指标、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试验和示范 ,以及建立木材生产认证制度。本文简要介绍了这方面的进展情况。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励龙昌 孟宪宇
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中之一是经济政策 .该文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点 ,结合森林经营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经济分析方法 ,有不含环境价值的费用效益分析法、包含环境价值的费用效益分析法和机会成本方法
关键词:
森林可持续经营 经济分析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蔡斌 周伯煌 刘刚
森林采伐限额是当前我国森林采伐的核心制度,其为防止森林遭受破坏、保护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日益发展,该制度的缺陷日益突显,已不符合现实需要。为使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所必须的林木用材相协调,应当建立可持续森林采伐制度,该制度首先必须明确可持续森林采伐内容,核心在于建立可持续森林采伐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关键词:
森林采伐限额 可持续经营 环境影响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