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48)
- 2023(9993)
- 2022(8174)
- 2021(7315)
- 2020(5800)
- 2019(12758)
- 2018(12078)
- 2017(22237)
- 2016(12134)
- 2015(12971)
- 2014(12107)
- 2013(11860)
- 2012(10890)
- 2011(9807)
- 2010(9566)
- 2009(8642)
- 2008(8172)
- 2007(7232)
- 2006(6254)
- 2005(5387)
- 学科
- 济(46076)
- 经济(46019)
- 管理(32508)
- 业(31742)
- 企(24161)
- 企业(24161)
- 方法(20865)
- 数学(18732)
- 数学方法(18549)
- 农(14658)
- 学(13283)
- 中国(12748)
- 财(12094)
- 业经(11053)
- 贸(10590)
- 贸易(10588)
- 农业(10353)
- 易(10336)
- 环境(8720)
- 制(8184)
- 地方(8032)
- 技术(7972)
- 务(7055)
- 财务(7051)
- 财务管理(7036)
- 银(6889)
- 融(6840)
- 金融(6838)
- 银行(6829)
- 划(6772)
- 机构
- 大学(173382)
- 学院(172928)
- 济(69557)
- 经济(68368)
- 研究(64812)
- 管理(62500)
- 理学(55499)
- 理学院(54781)
- 管理学(53693)
- 管理学院(53421)
- 中国(46310)
- 科学(45154)
- 农(42495)
- 京(37126)
- 业大(34997)
- 所(34798)
- 农业(34000)
- 研究所(32640)
- 财(29140)
- 中心(28368)
- 江(24859)
- 院(24398)
- 财经(24185)
- 北京(22974)
- 农业大学(22681)
- 经(22330)
- 经济学(21951)
- 范(21104)
- 科学院(20898)
- 师范(20655)
- 基金
- 项目(131498)
- 科学(102759)
- 基金(97198)
- 家(90823)
- 国家(90114)
- 研究(84841)
- 科学基金(74948)
- 社会(55195)
- 社会科(52431)
- 社会科学(52417)
- 自然(52296)
- 基金项目(51726)
- 自然科(51084)
- 自然科学(51065)
- 省(50975)
- 自然科学基金(50204)
- 划(44666)
- 资助(38466)
- 教育(37937)
- 重点(30847)
- 编号(30725)
- 发(28618)
- 计划(28016)
- 创(27918)
- 部(27860)
- 科研(26370)
- 创新(26145)
- 科技(25026)
- 业(24045)
- 国家社会(24008)
共检索到2395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石培礼 李文华
森林植被变化对水分分配和河川径流具有调节作用。对我国森林植被变化水文效应文献的综合分析表明: 森林砍伐或火灾引起森林覆盖度下降会导致林冠截留率、 凋落物对降水截留能力和蓄水能力、 土壤的渗透和蓄水能力降低。不同地区森林植被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幅度相差较大, 但比较一致的结论是: 除长江中上游外, 森林砍伐会降低植被层的蒸发散, 增加河川径流;反之, 会减少河川径流量。森林火灾会导致林木蒸发散减少, 河川径流增加。
关键词:
森林砍伐 森林火灾 水文过程 河川径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雨行 曾平江
使用不同时期的航片、森林资源调查资料及水文数据,用流域自身对比法,研究了我国8个中小流域森林变化与河川径流泥沙的关系,同时还对森林水文试验站8年定位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随着森林覆盖率减少,年径流量、洪峰流量、悬移质输沙量均增加;活立木总蓄积量减少,枯水期径流深减小;森林覆盖率和活立木总蓄积量增加则与此相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军锋 李秀彬
针对“森林能否增雨、 森林能否减少年径流量、 调节枯水径流以及能否削减洪峰”等问题, 综述了各种观点, 分析了出现分歧的原因。作者认为森林对降水量的影响不大, 森林植被的存在一般减少年径流量, 而对调节枯水径流以及削减洪峰等的作用则因地带、 因流域尺度而异。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以及区域差异和尺度的影响, 是导致争论的主要原因。正确评价森林的水文效应, 应该注意地带性差异、 尺度的影响以及不同森林的类型等。
关键词:
森林水文学 流域 植被变化 争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红元 傅辉恩 车克钧 阎克林
该文根据1973年以来黑河流域(上游下段)及其观测支流寺大隆、天涝池河的流量实测资料,分析并讨论了祁连山森林植被对山区流域内河川年径流量,洪、枯期流量,季节性径流及流域产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小流域,河川年径流量、雨季流量有相对减少的趋势;森林植被调节河川洪峰、枯水期及季节性径流作用明显;在相同森林流域内,森林覆盖率越高,冬春枯水季节稳定补给河道的径流量及流域单位面积产水量也相应提高,说明森林植被对山区流域河川径流有一定影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志强 王礼先 余新晓 E.Klaghofer
径流形成机制研究在水文学领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且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水文环境以及水文通量的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变化性导致了水文过程的尺度依赖性和非线性特征 ,没有对水文过程较为清晰的认识 ,就不能将某一地区某一流域森林植被变化水文生态效应的研究结果简单地外推到其他地区和其他流域。开发基于物理过程分布式参数水文模型可以为认识森林植被变化的生态学后效和客观评价森林植被水文生态效益提供可行的工具。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 ,研究森林植被影响径流形成机制是问题的核心所在。另一方面 ,认识森林影响径流形成机制有助于研究水文学中的尺度问题。研究森林植被影响径流形成机制的主要方法包括水文测验、同位素示踪和动力...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徐力刚 赖锡军 万荣荣 王晓龙 李相虎
生态水文学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门研究生态过程和生态格局水文机制的新学科。湖泊湿地作为中国5大类天然湿地类型之一,湖泊湿地生态水文学的研究业已成为生态水文学的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和分支,其核心在于研究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中多时空尺度的水文与生物格局、过程的耦合特征及其相互作用。论文首先概述了湖泊湿地生态水文学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基本理论,内涵、外延及其主要研究内容;凝练了湖泊湿地生态水文学研究的方法体系、思路及框架;针对目前湖泊湿地生态水文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提出了湖泊湿地生态水文学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和亟需加强研究的重点方向。在此基础上,以长江中游的典型通江湖泊湿地——鄱阳湖湿地为例,通过开展的湖泊湿地生态水文过程与模拟研究的典型案例,阐述了鄱阳湖湖泊湿地生态水文过程的变化及其植被响应研究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论文对于构建涵盖湖泊湿地水资源、湖泊湿地生态景观格局与流域管理、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保育以及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管理等方向在内的战略研究体系,完善湿地生态水文研究与流域生态与管理的技术支撑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索安宁 熊友才 王天明 寇晓军 葛剑平
以子午岭南部的三水河流域为例,选择年径流深度、最大月径流量、侵蚀模数和河流平均含沙量等作为水文过程参数,基于流域降水和各水文参量的变化趋势分析降水变化和森林破碎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利用1976年以来的4期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分析林地面积与水文过程各参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基于降水和林地面积两种因素的水文过程统计模拟模型。结果表明:1976年以来,由于森林破碎化,尤其是上游连片分布的森林景观斑块化,使流域年径流深度增加了62.85%,侵蚀模数增加了90.76%,最大月径流量和河流平均泥沙含量分别增大了58.36%和63.21%,其中林地面积的减少对年径流深度的贡献率为72.35%,对最大月径流量的贡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庆棠 袁嘉祖 逢瀛
以《中国的全球气候变化预测研究》所得出的"在未来60a(年)内,平均气温将升高2~3℃、年降水量增加5%"为条件,根据柑桔、橡胶、桉树、杉木和华北落叶松的生物学特性对水热条件的要求,分别应用系统动力学模拟技术和水热土综合指数模型,预测这些树种的地理位移趋势和生态适宜性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在气温每10a上升0.2~0.5℃、年降水量增加1.02%的情况下,杉木分布区的北限将向北推移2.75个纬度,海拔下限上升112.3m;柑桔分布区将向北推移3.6个纬度,海拔上限升高112.3m;华北落叶松分布区南限将向北推移3个纬度,海拔下限升高300~400m,但因北限水分不足,不会向北推移很远,分布区缩...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森林植被 地域分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丁婧祎 赵文武 王军 房学宁
自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以来,在水源涵养功能明显提升的同时径流显著减少,导致该区域出现了水源涵养服务与水供给服务间的权衡问题。为探究径流减少的原因,进而为不同空间尺度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提供支撑,本文分析了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2006-2011年降水和植被变化对径流影响的尺度效应。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汛期降水量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的空间分异特征;在研究时段内,植被恢复效果明显,近8成地区植被覆盖状况得到了改善,尤其是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恢复效果更为显著;在各子流域中,降水与径流间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二者的相关系数随着子流域面积的增加而增大,表现出明显的尺度效应。随着子流域面积增大,15°以上土地比例增加,陡坡植被覆盖类型趋于均一化,具有显著截流功能的林地呈现减少趋势是尺度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NDVI与径流的相关性不显著,二者的相关系数随着子流域面积变化的规律性不强,植被对径流影响没有明显的尺度效应。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世荣 孙鹏森 王金锡 陈林武
长江上游森林林冠截留量与林分郁闭度呈正相关, 当亚高山冷杉林的林分郁闭度为0.7时(5~7月), 平均截留率为24%, 当郁闭度在0.3时(5~7月), 平均截留率降为9.5%;从枯落物持水量来看, 箭竹冷杉林最大(6.0mm), 藓类冷杉林最小(2.8mm), 主要因为前者有较多的落叶伴生树种和灌木。岷江冷杉原始林的土壤最大持水量、枯落物最大持水量、苔藓层最大持水量比皆伐后形成的其他森林类型要大2.3~17.2倍, 从而具有更好的水源涵养功能。植被对径流的影响初步结论是, 森林大流域的年径流量常常大于少林或无林流域的径流量;不同采伐强度径流量比较是皆伐迹地>择伐迹地>原始森林。与全国其他森林...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高德强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地处我国热带与亚热带交汇处,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占居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关于鼎湖山森林水文模型建立、降水量和地表径流水化学特征等方面前人用传统水文学方法做了较好地研究,但对鼎湖山典型森林(季风常绿阔叶林、马尾松针阔混交林和马尾松针叶林)生态系统水循环过程还缺乏全面理解和整体认识,林中优势植物水分来源、水分利用率以及森林生态系统水文过程定量研究较少;而在研究森林植被对水文过程的影响中,已存在于水分子中的氢氧稳定同位素是很好的示踪剂。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森林水文过程研究中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将森林生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罗运祥 苏保林 张倩 杨武志
平原圩区地势平坦,水系结构复杂,汇流和排水过程受到农业水利工程的影响,仅基于DEM提取流域的方法难以使SWAT模型正确识别圩区汇水关系。在充分调查分析平原圩区水文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SWAT模型子流域概化方法:①采用分区多出口模拟、水库控制出流等方法以识别平原圩区复杂、受控的水文过程;②基于主要地物要素对原始DEM进行修正,并通过河道结构合理化修正以处理河道分汊和网状河流汇流关系。江西省赣江下游典型平原圩区蒋巷联圩实例研究表明,应用上述强化子流域提取方法,能够使SWAT模型较好地对平原圩区复杂、受控的水文过程进行识别和模拟,水量模拟相关系数和效率系数均达到0.8以上。通过对比自然出流和受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叶许春 张奇 刘健 李丽娇 左海军
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应用,其准确性有赖于输入数据对流域特征的描述,尤其在大尺度流域,输入数据分辨率的增加是否必然改善模型的模拟效果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以鄱阳湖信江流域为研究区,运用SWAT模型为模拟工具,分析了土壤数据空间分辨率对径流、蒸发及土壤含水量等水文要素模拟的影响以及高精度土壤数据在大流域尺度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分辨率的土壤数据对SWAT模型中水文响应单元的划分结果差异显著,但在径流模拟和蒸发计算结果中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差别;模型率定前后,低分辨率土壤数据的径流模拟结果略好于高分辨率土壤数据,但两者之间的差别不明显;模型模拟的土壤含水量差异显著,高分辨率土壤模拟的月平均土壤含水量整体大于低分辨率土壤模拟结果;研究还发现,模型的蒸发计算对土壤分辨率信息不敏感。本文研究意味着,大尺度SWAT模型的应用中,土壤数据分辨率的提高不一定会改善模型的模拟效果。在具体应用中,应考虑流域本身的尺度以及模拟精度的要求,选择合适分辨率的土壤数据,同时应结合模型原理和关键参数的物理含义来解释模拟结果。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小凡 叶磊 翟建青 赵娜
以嘉陵江流域为研究区,利用流域1961~2010年实测逐日降水数据和北碚水文站逐日流量数据,对流域典型极端降水指标和水文指标进行了时空演变分析,并探讨了流域不同空间区域的降水与水文过程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嘉陵江流域北碚水文站流量与流域不同区域降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典型极端水文指标与极端降水指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1961~2010年,在嘉陵江流域年降水量和北碚水文站年平均流量均呈现减少的背景下,流域内表征暴雨事件的极端降水指标和表征洪水过程的极端水文指标以减少趋势为主,而表征干旱事件及低水过程的极端降水与水文指标则呈一定的增加趋势,特别是年内无雨日数显著增加。
关键词:
极端降水 水文指标 时空演变 嘉陵江流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胡华浪 李伟方 易湘生 王宏
客观认识土地利用的空间配置对水资源空间变化的影响,揭示区域特殊的水土耦合关系,为流域水土资源合理利用提供重要的科学决策依据。文章利用1978、1987、2000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图、土壤类型图和1970~2006年气候数据,基于SWAT模型,模拟了永定河流域的1981~1991年的月径流变化情况,并对模拟的结果进行了精度评价,在设定保持前一期气候不变情况下,根据不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情景,模拟了径流过程,分析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平均流量的可能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模型模拟结果精度已达到了模型应用的要求精度,而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水文影响研究中,1970S~2000S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水文 SWAT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