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23)
- 2023(11505)
- 2022(10302)
- 2021(9800)
- 2020(8104)
- 2019(19273)
- 2018(19255)
- 2017(37063)
- 2016(20414)
- 2015(23028)
- 2014(22811)
- 2013(22629)
- 2012(20820)
- 2011(18609)
- 2010(18430)
- 2009(16646)
- 2008(15969)
- 2007(13674)
- 2006(11872)
- 2005(10022)
- 学科
- 济(80852)
- 经济(80770)
- 管理(55158)
- 业(53343)
- 企(43142)
- 企业(43142)
- 方法(37893)
- 数学(32858)
- 数学方法(32504)
- 农(22736)
- 地方(20684)
- 中国(19295)
- 学(19160)
- 业经(17790)
- 财(17642)
- 农业(15665)
- 贸(14168)
- 贸易(14157)
- 易(13604)
- 环境(13419)
- 和(13357)
- 理论(13239)
- 技术(12286)
- 制(12206)
- 划(11136)
- 务(10974)
- 财务(10915)
- 财务管理(10898)
- 地方经济(10491)
- 教育(10259)
- 机构
- 大学(282694)
- 学院(281052)
- 管理(113339)
- 济(106801)
- 经济(104377)
- 理学(99111)
- 理学院(97868)
- 管理学(96118)
- 管理学院(95634)
- 研究(94863)
- 中国(68523)
- 京(63353)
- 科学(62813)
- 农(49243)
- 所(48245)
- 业大(46706)
- 财(45386)
- 研究所(44601)
- 中心(42808)
- 北京(40372)
- 江(39609)
- 范(38676)
- 农业(38561)
- 师范(38351)
- 财经(37248)
- 院(34880)
- 经(33850)
- 州(32821)
- 师范大学(31297)
- 经济学(30519)
- 基金
- 项目(202642)
- 科学(158030)
- 研究(146092)
- 基金(145576)
- 家(128059)
- 国家(127005)
- 科学基金(108336)
- 社会(89529)
- 社会科(84599)
- 社会科学(84576)
- 基金项目(79069)
- 省(79007)
- 自然(72717)
- 自然科(70931)
- 自然科学(70913)
- 自然科学基金(69628)
- 划(67298)
- 教育(65891)
- 编号(60083)
- 资助(59516)
- 成果(47412)
- 重点(45226)
- 发(43506)
- 部(43486)
- 创(41718)
- 课题(40849)
- 创新(38842)
- 科研(38838)
- 计划(37171)
- 大学(37026)
- 期刊
- 济(114146)
- 经济(114146)
- 研究(79307)
- 中国(50403)
- 学报(48723)
- 科学(44621)
- 农(43915)
- 管理(39156)
- 大学(36261)
- 学学(33953)
- 财(32697)
- 教育(31229)
- 农业(31005)
- 技术(24028)
- 业经(19588)
- 融(18680)
- 金融(18680)
- 经济研究(17213)
- 财经(16821)
- 业(16735)
- 图书(16413)
- 问题(15673)
- 资源(15463)
- 科技(14896)
- 经(14294)
- 理论(13750)
- 林业(13557)
- 版(13483)
- 技术经济(13443)
- 业大(13002)
共检索到3979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艺 冯仲科 张晓丽 范永祥
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在区域生态发展和气候变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计算是生态系统生产力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遥感和GIS技术,利用MODIS遥感产品MOD17A3数据和气象数据,研究了2000—2014年间NPP的分布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分别从空间上与时间上研究森林植被NPP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探究京津冀地区近15 a NPP时空分布变化规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从空间分布整体情况来看,气温和降水量均对NPP有正相关影响。从时间相关性来看,NPP与年降水量为正相关关系,NPP随年降水量的增大而增大。并根据所得结论为京津冀地区生态发展提出提高植被生产力的相关建议和对生态现状的改进措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林 徐春雪 刘雪莹 李汉青 江浩鸿 林爱文
20世纪初至今中纬度地区气象干旱频发,而干旱对生态系统生产力及碳循环产生重要影响,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净初级生产力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碳储备的首要环节,直接表征了区域生产能力和碳平衡调节能力。基于CASA模型估算了2001~2010年湖北省森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基于SPI指数和SAINPP指数探究了干旱对其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湖北省气象干旱的范围和强度对森林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影响显著:(1)发生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时,NPP分别会降低26.09%,32.67%和38.28%;(2)在大面积遭遇干旱的年份,NPP低值的森林面积明显增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岚瑄 王贺封 沈石凯 赵金山 魏凯濠
【目的】探究京津冀地区植被动态变化对气候的响应机制,为更好地理解植被变化成因,并为指导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趋势分析、偏相关分析、机器学习与可解释性方法,分析2000—2020年京津冀地区核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kNDVI)的时空变化,探讨京津冀地区及不同用地类型kNDVI对降水和气温响应的差异性。【结果】京津冀地区kNDVI呈现改善态势,增速为0.025/10 a,西北部改善较明显,林地明显改善面积最多,约占总面积17%;草地kNDVI的增速最快,为0.061/10 a;东南部城市周边退化明显,耕地kNDVI变化频繁,改善较多;京津冀大部分区域kNDVI与气温和降水的相关性均呈正相关,仅在南部城市周边表现为负相关;降水多年SHAP值为0.028,气温的多年SHAP值为0.016,均对京津冀地区kNDVI产生正面影响,总体上,降水对kNDVI的影响强于气温的影响。京津冀地区kNDVI对气候的响应存在区域差异,东南平原区域的耕地kNDVI及西北部山区林地、草地kNDVI受降水的促进作用较明显,在城市周边和张家口等植被稀疏区域kNDVI受降水的负面影响;气温对西北部林地与草地kNDVI的促进作用强于降水,气温对位于南部平原的耕地kNDVI有一定负面影响,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kNDVI受气温的负面影响最大。【结论】京津冀地区植被变化对降水的积极响应更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kNDVI对气候因子响应具有区域空间差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余超 王斌 刘华 杨校生 修珍珍
根据1973—2008年间7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及中国森林植被分布特征,从不同森林类型和不同气候带定量分析中国森林植被净生产量及平均生产力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森林植被净生产量和平均生产力总体呈增加趋势,植被净生产量由1973—1976年间的803.359×106t·a-1增加到2004—2008年间的1 478.425×106t·a-1,增加了84.03%;相应的森林植被平均生产力由7.302 t·hm-2·a-1增加到9.502 t·hm-2·a-1,增加了30.13%。不同森林类型中,阔叶混交林、杨桦林、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对中国森林植被净生产量贡献较大;热带林、阔叶混交林...
关键词:
森林植被 净生产量 平均生产力 动态变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颖 朱青 王国杰 王永武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是地表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CASA模型,计算并对比分析了2010~2019年黑河流域、渭河流域和长江下游流域植被NPP空间变化规律与主控因子,结果表明:(1)湿润区流域(长江下游流域)的植被NPP值和增长速率明显高于干旱区和半干旱区流域(黑河流域和渭河流域);(2)不同土地覆盖类型面积和单位面积NPP值,是决定3个流域植被NPP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黑河流域植被NPP贡献最大的是草地和未利用地,而渭河流域和长江下游流域NPP总量最大的是草地和农田;(3)不同流域植被NPP空间分布随高程和坡度变化的规律不同,但其随年均气温和降水的升高均呈现先增后减趋势;(4)渭河流域植被NPP受气象因子交互作用强,长江下游流域植被NPP受地形因子交互作用强,而黑河流域植被NPP受二者的影响相近。研究结果识别不同气候区植被NPP变化的主控因素和精确估算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陆地生态系统 植被NPP 固碳 流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谷晓平 黄玫 季劲钧 吴战平
论文利用大气-植被相互作用模型(AVIM2)模拟了西南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多年变化,分析了1981—2000年西南地区气候变化对森林、灌丛和草地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研究表明,西南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空间分布与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从年际变化来看,西南地区总植被净初级生产力近20年略有上升。近一步分析表明,由于近20年西南地区自然植被分布区域降水量变化具有明显差异,从而使得不同类型植被对气候变化有不同响应特征。在森林分布广泛的地区,气温升高速率为0.037℃/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模拟的森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没有明显变化趋势。灌丛和草地集中区域气温升高速率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冬有 冯仲科 李亦秋 张丽娟 董斌
以黑龙江省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利用ETM+、DEM和气象数据等资料,以C-FIX模型为基础,估算黑龙江省2000年5—9月的森林植被NPP,并将估算结果与MODIS的NPP产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5—9月林地总NPP为69.75×1012gC,最大值出现在6月,占5—9月NPP总量的27.23%,6—8月是NPP的主要积累月份;有林地NPP占林地总量的87.44%,灌木林地占10.41%,疏林地占1.63%,其他林地占0.52%;MODIS的NPP产品与模型估算值之间的均方差根为17.12,模型模拟值误差为MODISNPP产品值的3.92%~5.85%,模型估算精度较高。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龚相文 李玉强 王旭洋 牛亚毅 连杰 罗永清 余沛东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是碳收支平衡和气候变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本研究基于NPP、气象(气温和降水)和植被类型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偏相关和回归分析法对2000-2010年科尔沁地区NPP时空格局演变及其气象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0年科尔沁地区植被NPP年均值为121.32 g·(m~2·a)~(-1),增加速率为0.53g·(m~2·a)~(-1),呈增加趋势的面积占总区域的48.77%,其中NPP增加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科尔沁区[7.46g·(m~2·a)~(-1)]、库伦旗[5.09g·(m~2·a)~(-1)]等地,减少区域主要集中在巴林左旗[-4.64g·(m~2·a)~(-1)]、巴林右旗[-3.53g·(m~2·a)~(-1)]等县域。不同植被的固碳能力存在差异,其中阔叶林最强,栽培植被次之,灌丛最弱。植被NPP受降水量的影响高于气温,降水和气温协同作用的解释率高于单一因子,分别可解释草甸、阔叶林、草原、栽培植被和灌丛的94.70%、87.50%、85.80%、85.30%和76.30%。因此,降水和气温的协同作用对NPP变化的影响不容忽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卜洪运 陶玲玲 赵琳皓
基于指数功效函数和MalMquist指数法对2000-2014年京津冀高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测算与分析。首先,运用EviEws软件对两个变量进行协整分析,得到两个变量的长期与短期关系;然后,参考新古典增长模型对两个变量函数关系进行假设,并通过MatlaB软件对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对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增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大,主要体现在对技术进步的贡献上;随着促进作用边际效应递减,当促进作用达到某一最大值,影响力达到稳态水平。近几年,京津冀高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已经趋于稳定状态,因此,京津冀应该在协同发展的背景下,营造区域创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徐志伟 张桂娇
利用效率的强制性约束和使用额度的阈值管理共同构成了我国水资源管理的基本政策,解析清楚二者关系可为区域水资源使用规划和管理政策制定提供重要依据。研究中,论文以京津冀地区生产用水为研究对象,在对2015年地区经济、水资源和环境等相关指标预测基础上,通过多目标决策模型定量分析了不同产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与地区生产需水阈值的变化关系。通过研究获得四个方面发现:现有水资源利用效率难以支持京津冀地区2015年经济目标实现,第一产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能够更有效降低地区需水阈值,水资源利用效率变化对生产需水阈值作用存在递减效应,产业间水资源利用效率差异性导致水资源地区间优化结果差异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勇洪 权维俊 高燕虎
在CASA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利用NOAA/AVHRR 1B卫星资料和气象资料估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技术方法,该方法有3个特色:直接利用NOAA/AVHRR 1B卫星数据,不需要经过大气校正和方向反射率校正来实现NPP估算;考虑了植被覆盖类型对光能利用率的影响;考虑了植被反照率在计算净辐射中的差异。利用该方法对2007年华北地区的NPP模拟结果表明:2007年华北地区植被的年总NPP为3.68×1014gC/a,各省总的NPP贡献率依次为:内蒙古64%、山西20%、河北13%、北京2%和天津1%,各季的贡献率大小依次为:夏季67%,秋季17%、春季15%,冬季1%。不同植被类型年NP...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苗茜 黄玫 李仁强
研究基于气象观测和B2气候变化情景数据,利用大气-植被相互作用模型(AVIM2)模拟了1981—2000年和2010—2050年两个时段内植被NPP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时间变化趋势并分析了其时空变化与气温和降水量的关系。研究表明1981—2000年流域内植被NPP的空间分布大致呈现自西向东、自北向南递增的趋势。未来长江流域气温将整体增加,但各地增温幅度不同。流域降水量有增有减,主要增加区域位于长江源头和上游及中游的江北地区。未来在气温增加幅度较小而降水量增加的区域,如长江源头和上游的青海、西藏、川西及云南的部分地区的植被NPP将增加。在气温增幅较大而降水量减少或者降水量增加不多的区域如长江中游和...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左玉珊 王卫 郝彦莉 刘红
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如何快速、准确获取土地覆被信息对该项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遥感科学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深入,研究者可以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土地覆被分类研究,并且具有准确、快速、自动化等优点。本文利用MODIS数据具有的多光谱、多时相特点,以京津冀地区为例,选取2013年全年16-day的MOD13Q1/EVI时间序列数据、2013年5月份一期的MOD09Q1(1、2波段)和MOD09A1(3-7波段)产品,并运用时间序列谐波分析法对全年MOD13Q1/EVI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去云、去噪的平滑重建处理,使其数据更能反映物候周期性变化规律。选择谐波分析后的全年MOD13Q1/EVI时间序列数据、MODIS数据的1-7波段地表反射率和NDWI(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NDWI(改进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和NDSI(土壤亮度指数),构建了3种特征变量组合方案的CART决策树,分别进行京津冀地区的土地覆被分类研究。结果表明:方案一(全年EVI的23个时相)、方案二(方案一+MOD09的1-7波段地表反射率)和方案三(方案二+MNDWI+NDSI+NDWI)的总体分类精度分别达到86.70%、89.98%、91.34%,Kappa系数分别为84.94%、88.66%、90.20%。研究表明,仅利用MODIS遥感影像自身多种分类特征和决策树方法对宏观土地覆被分类就可达到较高精度,显示了本文分类方法在实践中的可行性及MODIS数据在区域尺度土地覆被分类研究方面的优势与潜力。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盼龙 白晓永 李阳兵
为揭示区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对极端寒冷天气事件的响应及恢复过程,以2008年初发生在中国南方的特大凝冻事件为例,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以贵州高原为研究对象,利用MODIS250M分辨率NDVI生成的NPP数据,探讨了不同岩性、地貌、植被类型的NPP对极端寒冷天气事件的时空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本次凝冻事件导致贵州NPP共损失0.77×106t C,主要分布黔中、黔南和黔西南等喀斯特集中连片区;2)喀斯特岩性区受损程度较非喀斯特岩性区明显严重,受损率分别为28.62%、21.92%,恢复程度差,恢复率分别为91.29%、95.76%;3)在不同喀斯特地貌区内,岩溶高原受损最严重,岩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