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23)
2023(5065)
2022(4127)
2021(3893)
2020(3264)
2019(7011)
2018(6662)
2017(12675)
2016(6920)
2015(7290)
2014(7091)
2013(6933)
2012(6570)
2011(5798)
2010(5814)
2009(5330)
2008(5326)
2007(4796)
2006(3977)
2005(3671)
作者
(21151)
(17886)
(17539)
(17077)
(11379)
(8646)
(7953)
(6952)
(6612)
(6472)
(6248)
(6102)
(5949)
(5836)
(5807)
(5521)
(5367)
(5273)
(5099)
(4963)
(4565)
(4351)
(4295)
(4080)
(4048)
(3930)
(3858)
(3832)
(3693)
(3658)
学科
(24908)
经济(24883)
管理(17375)
(16795)
(13528)
企业(13528)
方法(11038)
数学(9513)
数学方法(9366)
(8622)
(7053)
(6606)
中国(6304)
(5179)
业经(5155)
(4790)
(4780)
银行(4779)
财务(4775)
财务管理(4765)
(4734)
金融(4734)
企业财务(4616)
(4588)
理论(4500)
农业(4387)
(4226)
贸易(4226)
(4130)
地方(3969)
机构
大学(96412)
学院(96347)
研究(36917)
(36542)
经济(35741)
管理(32719)
理学(28316)
理学院(27905)
管理学(27266)
管理学院(27076)
中国(26519)
科学(24885)
(21080)
(20822)
(19800)
研究所(18365)
业大(17954)
(17487)
中心(16288)
农业(16115)
(14441)
(14245)
财经(14111)
北京(13442)
(12973)
(12914)
师范(12719)
(11937)
研究院(11458)
经济学(11407)
基金
项目(69270)
科学(53631)
基金(50251)
研究(46741)
(46706)
国家(46360)
科学基金(37980)
社会(28888)
社会科(27335)
社会科学(27325)
(27008)
基金项目(26452)
自然(26208)
自然科(25594)
自然科学(25585)
自然科学基金(25138)
(23362)
教育(21495)
资助(20813)
编号(17426)
重点(16466)
(14808)
(14571)
计划(14200)
(13944)
科研(13942)
(13742)
成果(13729)
创新(13105)
课题(12861)
期刊
(39524)
经济(39524)
研究(27029)
学报(21998)
科学(18664)
(18215)
中国(17326)
大学(16297)
学学(15752)
(13613)
农业(12203)
管理(11325)
教育(10255)
(9286)
金融(9286)
林业(8605)
业经(7417)
财经(7124)
经济研究(7071)
(6398)
技术(6392)
业大(6229)
(6108)
(5876)
科技(5459)
问题(5412)
农业大学(4406)
资源(4121)
(3979)
统计(3797)
共检索到1394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韦新良  何莹  
森林群落结构是形成森林景观效果的物质基础。在浙江省淳安、金华和东阳等地采用典型选样法选取了30个景观林样地,采用样地法进行森林群落结构及其景观效果调查,用物种多样性、林分密度、群落丰富度、垂直层次性、种群分布格局等特征因子表征森林群落结构,用树木高度、郁闭度、枝下高、草本层盖度、色调、树种组成、分布状况和采伐剩余物等森林景观因子表征森林群落的整体景观效果,并对森林群落结构因子与森林景观因子之间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每个森林群落结构因子只与森林景观的个别因子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森林景观因子由相应的森林群落结构因子所生成,森林景观效果是森林群落整体结构特征和经营管理状况的综合体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伟  张华英  魏安世  丁胜  陈鑫  彭展花  
运用3S技术和景观分析等技术手段,分别从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形指标、斑块密度、斑块边缘密度、香农多样性指数等5个方面对广东省森林景观异质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1)广东省森林景观要素类型的斑块形状结构都有较大差异,针叶林、阔叶林、竹林及灌木林等4种森林景观类型形状较复杂、结构较松散、受干扰程度较低。(2)各景观要素类型形状特征之间的相关性与其地理分布及经营管理措施存在密切关系。(3)形状特征相关性方面,针叶林与未成林地及采伐迹地,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火烧迹地与宜林地等均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马冰倩  徐程扬  刘江  常成  赵凯  孔祥琦  龙嘉翼  
北京市海淀区东升镇各大高校内以建筑为背景的城市森林景观十分丰富。结合样地实测和景观照片的分析,运用美景度(SBE)评价、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探讨了视觉景观异质性与美学质量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以建筑为背景的城镇森林视觉景观异质性与美景值呈显著负相关,基于视觉景观异质性和美景度将视觉景观分为3类:①高异质、低质量景观(类型Ⅰ):视觉景观异质性最高,斑块密度(PD),景观多样性指数(SHDI),景观均匀度指数(SIEI),分离度指数(SPLIT),景观形态指数(SHAPE),分形维数(FRAC)均最高,最大斑块指数(LPI)和连通度指数(CONTAG)最低,视觉景观连通性差、结构不稳定,构景因子的植被比例(VE)和植被建筑比例(R)最低,建筑比例(BU)最高,形状和边界的复杂主要体现在硬质要素(建筑和道路)上,整体美学质量差,可观赏性不高;②中等异质质量景观(类型Ⅱ):视觉景观异质性中等,整体稳定性、连通性、建筑和植被比例均中等, SHAPE和FRAC最低,景观美学质量仅次于类型Ⅰ景观;③低异质、高质量景观(类型Ⅲ):视觉景观异质性最低, PD,SHDI, SIEI, SPLIT及BU最低; LPI, CONTAG及VE和R最高且SHAPE, FRAC与景观Ⅰ相似,整体稳定性强,连通性高,植被丰富,植被斑块边界和形状富有一定的变化,公众喜好度最高。由此可见,随着视觉景观异质性增强,城镇森林的美学质量显著下降,而增加视野中的植被可提高美景度,相反,增加建筑比例则会降低美景度。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际平  孙拥康  
根据西洞庭湖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资料,选取立地因子中海拔、坡度、坡位、坡向、土层厚度5个指标,分析该区森林景观与立地因子之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西洞庭湖区15种森林景观主要分布在海拔1 000 m以下,并随海拔变化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垂直地带性特征。主要森林景观的坡度分布在6°~35°之间,坡位和坡向分别以全坡和北坡为主。主要森林景观的土层厚度则集中在40~80 cm的中土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洪玲霞  陆元昌  雷相东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实验林场为例,介绍了一种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的森林景观类型划分方法。划分景观要素类型的因子一级为土地覆盖类型,二级为优势树种组。在景观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1987—1997年10a间金沟岭实验林场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变化。1987年和1997年主要的景观要素类型为针阔混交林、针叶混交林、落叶松林和阔叶混交林,1987年的斑块个数为592块,1997年为946块。斑块个数大幅度增加,反映出森林景观破碎化的趋势。10a间,景观多样性指数和相对丰富度指数降低,优势度指数有所增加。文章对营林活动对森林景观变化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景观类型变化较大的林班也是作业强度比较大的林班...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宇飞  贺红士  金龙如  布仁仓  李秀珍  
理解森林景观的动态变化对于制定合理的森林管理措施和恢复规划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应用空间直观森林景观模型(LANDIS)模拟小兴安岭友好林业局在当前天保工程方案下(P1)、自然演替方案下(P2)以及采伐后完全依赖天然更新方案下(P3)森林景观的动态变化。模拟结果表明:不同的森林管理方案对树种分布面积百分比、空间格局和年龄结构有显著的影响。与其他两个方案比较,当前天保工程方案(P1)可以显著增加造林树种(红松、落叶松和蒙古栎)面积,提高树种的聚集程度,减小白桦所占面积,但是在模拟的前50年,人工更新造林措施使得幼龄林所占面积百分比显著增加,而成过熟林的增加以及建立合理的林龄结构仍需很长的时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陆元昌  洪玲霞  雷相东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为例 ,提出一种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的景观要素分类方法。选取优势树种 (组 )、海拔、坡度、坡向和太阳辐射强度作为分类因子 ,在GIS技术支持下 ,按分类因子分割林场森林景观空间为 975 7个空间基本单元 ,建立起量化的、与植被和环境因子相关的森林景观空间基本单元数据库 ,在此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把所有基本单元聚合为不同相似水平上的景观要素类型 ,结合生态特征和经营需要对聚类结果进行分析并最终确定了 7种景观要素类型 ,生成了景观要素类型斑块图。斑块特征和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 :该林区森林景观中以小斑块要素比例最大 ,中、小斑块数占总斑块数的 90 %。针阔...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炳贵  陈建设  郭剑峰  曹辉  
在厦门天竺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与测算公园建成后游客规模、投资支出和收益状况,采用收益现值法对森林公园内的森林景观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得出森林公园景观资产总值为21388.61万元.并认为森林景观资产是森林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宜采用收益现值法对森林景观资产进行评价.该研究为厦门天竺山森林公园内的森林景观资产的确认、估价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曹瑜娟  陈亮明  陈冬洋  
以湖南嘉义森林公园为研究区,基于2009年研究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利用DEM数据与森林植被图进行叠加统计分析,采用Fragstats4.2软件分别分析了研究区内一级、二级景观要素在不考虑海拔因素和考虑海拔因素时的景观格局。结果表明:在不考虑海拔因素时,竹林分布最为广泛且破碎度高,为主要森林景观要素类型,两级景观类型的分维数都相差不大,且值接近1,整体上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大;一级、二级景观类型的分布面积和斑块数量基本随海拔增高,呈先增后减趋势;3级(500~700 M)高程的面积最大,分布的景观类型和斑块数较多。为此,在嘉义森林公园的经营活动中,建议严格控制人类自身干扰活动对森林景观的影响,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金龙如  贺红士  周宇飞  布仁仓  孙克萍  
Knowledge about cumulative effects of forest management alternatives on forest landscape is required to make forest management decision. In this paper,a spatially explicit landscape model,LANDIS,was applied to simulate forest landscape changes in 200 years under four management alternatives (no cutt...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艾婧文  刘健  余坤勇  张今朝  曾琪  郑文英  
植物群落特征和林分空间结构组成及评价是森林公园景观的关键,对森林公园景观优化与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金丝湾省级森林公园为对象,基于40个调查样方,从群落特征和林分空间结构2个层面选择24个景观影响因子,运用美景度评价法(SBE)得出各个样方景观得分值,进而构建美景度和各个影响因子类目之间的景观评价与预测的多元回归线性模型,并分析群落特征和林分空间结构对森林公园景观美学质量的贡献作用。结果表明:森林公园景观中,主要影响美景度的景观因子有凋落物、林下层统一度、乔木丰富度、郁闭度、胸径变异系数、竞争指数、枝下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曼颖  熊兴耀  
采用层次分析法,以个体美、整体美、自然美、意境美4个因子作为准则层,以形态、色泽、纹理等16个因子作为指标层,建立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金鞭溪天然石材景观效果评价体系模型。评价结果表明:准则层各指标的权重从大到小依次为自然美(0.650 3)、整体美(0.233 7)、意境美(0.067 5)、个体美(0.048 5);层次单排序中,生态性和自然性的权重(分别为0.409 2、0.266 1)较高;层次总排序中,生态性和自然性的权重(分别为0.356 2、0.231 7)也较高;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驳岸景观的效果好,特置和挡土墙的景观效果较差。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杜伟静  苏志尧  张璐  
应用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方法和Kruskal-Wallis(非参数ANOVA)分析方法研究了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地森林群落枯立木分布与地形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调查枯立木77株,分属17科25属32种;(2)海拔、坡度、坡向、坡位和坡形等5个地形因子的综合作用对枯立木的分布格局具有显著影响(P<0.01),地形因子与3个排序轴均有较强的相关性,地形因子在第1排和第2排序轴的位置明显反映其生态特点;(3)海拔对枯立木多度的影响显著,海拔是影响枯立木分布的首要控制因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世明  王志慧  李增元  陈尔学  刘清旺  
提出一种基于邻近相关图像和决策树分类的景观变化检测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地震干扰引起的森林景观变化检测。以5·12汶川地震中遭受严重破坏的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区,利用地震前后的Landsat5TM影像创建不同邻近窗口大小的邻近相关图像,结合决策树技术生成变化检测分类图。结果表明:使用邻近相关图像的变化检测精度有所提高,其中以5×5窗口创建的邻近相关图像变化检测效果最佳,总体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达到82.33%和0.8085。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韦新良  刘永富  
森林景观分类由森林景观组、森林景观型和林分景观3级单位构成。浙江省自然地理环境优越,森林景观共可分为9个森林景观组和40余个森林景观型。各类森林景观均有不同的景观特征和地理分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