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44)
2023(9146)
2022(7658)
2021(6661)
2020(5374)
2019(11689)
2018(11032)
2017(20726)
2016(11315)
2015(11863)
2014(11366)
2013(10959)
2012(9991)
2011(9129)
2010(8792)
2009(7484)
2008(7054)
2007(6143)
2006(5370)
2005(4338)
作者
(35015)
(29592)
(29352)
(27416)
(18253)
(14400)
(12934)
(11561)
(11068)
(10163)
(10052)
(10013)
(9549)
(9287)
(9030)
(9009)
(9008)
(8660)
(8573)
(8318)
(7592)
(7019)
(6805)
(6777)
(6591)
(6430)
(6320)
(6278)
(6040)
(5925)
学科
(43517)
经济(43477)
管理(30231)
(26602)
(19409)
企业(19409)
方法(18445)
数学(15585)
数学方法(15446)
(13943)
环境(13240)
(12311)
业经(10414)
地方(10249)
农业(10097)
中国(10070)
(10046)
贸易(10043)
(9779)
(9012)
(7728)
技术(6321)
(6171)
理论(6159)
产业(6065)
资源(6025)
(5973)
生态(5926)
(5750)
(5606)
机构
学院(159324)
大学(156074)
(60912)
经济(59847)
管理(59212)
研究(56774)
理学(52233)
理学院(51569)
管理学(50583)
管理学院(50309)
科学(40171)
中国(39549)
(37252)
(32821)
业大(32306)
(29404)
农业(29397)
研究所(27740)
中心(25106)
(23993)
(22481)
(21759)
(21602)
师范(21237)
财经(20394)
农业大学(20383)
北京(20275)
(18624)
(18202)
科学院(18180)
基金
项目(120962)
科学(94217)
基金(88243)
(81994)
国家(81348)
研究(79513)
科学基金(67834)
社会(51853)
社会科(49266)
社会科学(49252)
(48615)
基金项目(48443)
自然(46892)
自然科(45719)
自然科学(45701)
自然科学基金(44895)
(41439)
教育(34922)
资助(34653)
编号(29266)
重点(27940)
(27428)
计划(25332)
(25084)
(24553)
科研(24346)
创新(23564)
科技(22809)
国家社会(22100)
(21407)
期刊
(62166)
经济(62166)
研究(36495)
学报(35101)
(32400)
科学(31141)
大学(25492)
学学(24872)
中国(24752)
农业(22261)
管理(17270)
(15741)
业经(13261)
(11891)
林业(11191)
教育(10681)
业大(10523)
经济研究(10136)
资源(9841)
技术(9766)
科技(9425)
(9351)
(9333)
金融(9333)
问题(8887)
财经(8739)
(8498)
农业大学(8159)
商业(7822)
(7553)
共检索到2130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莉菲  温亚利  
随着世界范围内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更多关注,低碳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可持续发展旅游模式逐渐兴盛。游客作为旅游实施的主体,其旅游行为和对低碳旅游的参与意愿成为低碳旅游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以在森林公园及自然风景区的游客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其基本信息、旅行特征、出行方式以及对低碳旅游相关问题的主观性看法进行深入地了解,利用stata软件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游客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等个人特征,旅行距离、游客对低碳旅游的了解程度,游客对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态度,游客对食用绿色餐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魏秀华  张群  杨建州  曹玮  
在行为经济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基于福建山区221个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探究影响农户参与森林旅游业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山区农户对森林旅游业的参与意愿不高;性别、健康状况、家庭成员是否为党员或干部、屋前是否通公路、家庭成员累计出外打工时间、对森林旅游政策了解程度、政府扶持力度及未来收益预期等因素是影响农户对森林旅游业参与意愿的主要因素。基于此,建议提高农村妇女参与森林旅游业的综合能力、加强政策的支持与引导及推进森林旅游业产业链延伸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立国  丁晨希  彭剑峰  李文明  
以11个森林公园旅游业经营者为研究对象,采用PLS-SEM方法,建构了不同机制下经营者碳补偿行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并进行实证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机制下旅游经营者碳补偿意愿的影响因素不同,且各因素相对影响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环境敏感度因素中的气候变化感知和生态环境感知、参与态度因素中的前景认知和成效认知态度、参与动机因素中的个人情感对行为意愿的影响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不同机制下的显著水平不同;经营者个体特征因素对其行为意愿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可通过培养旅游经营者的环境敏感度、构建完善不同机制下的旅游碳补偿体系、引导经营者重视并投入到旅游碳补偿行动等措施,长效推进旅游碳补偿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马奔  周甜甜  马致远  温亚利  
文章以秦岭周边5个森林景区253个游客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游客满意度和行为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游客对景区环境特征的感知对游客满意度和行为意愿产生正向显著影响,其中游客对河流水质的感知影响最大。此外,游客对景区保护与开发的感知对游客行为意愿产生积极的显著影响,且对开发对自然景观的影响程度认知影响最大,而对游客满意度没有显著影响。游客满意度对行为意愿产生正向显著影响,其中游客对旅游管理的满意度产生的影响最大。基于此,提出了森林景区保护与开发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景区发展与社区发展要相辅相成以及重视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马奔  周甜甜  马致远  温亚利  
文章以秦岭周边5个森林景区253个游客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游客满意度和行为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游客对景区环境特征的感知对游客满意度和行为意愿产生正向显著影响,其中游客对河流水质的感知影响最大。此外,游客对景区保护与开发的感知对游客行为意愿产生积极的显著影响,且对开发对自然景观的影响程度认知影响最大,而对游客满意度没有显著影响。游客满意度对行为意愿产生正向显著影响,其中游客对旅游管理的满意度产生的影响最大。基于此,提出了森林景区保护与开发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景区发展与社区发展要相辅相成以及重视景区环境治理等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帆  曾维忠  张维康  庄天慧  
【目的】分析林农森林碳汇项目持续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调动林农持续参与森林碳汇项目建设积极性、实现森林碳汇项目建设既定目标、加快碳汇林业可持续发展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对策参考。【方法】基于诺华川西南林业碳汇、社区和生物多样性项目397户参与林农的调查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对林农森林碳汇项目持续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现阶段林农森林碳汇项目持续参与意愿不高,有待进一步提升。参与土地面积、家庭收入水平、前期收益满意度、后期收益预期、政府扶持力度、林业信息获取难易、道路交通状况等变量对林农森林碳汇项目持续参与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年龄、兼业化程度和项目组织模式变量对林...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孙健慧  张海波  
旅游景区的低碳运营对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对京津冀区域旅游景区的访谈数据,运用扎根理论方法,从微观视角对旅游景区低碳运营行为的一般过程和影响因素进行质性研究。研究发现,旅游景区开展低碳运营主要受到低碳认知、规范压力、利益感知、内部资源和外部支持五大类因素的综合影响。研究认为,旅游景区的低碳运营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等多方主体明确角色定位和共同参与;而强化各类影响因素的正向作用、弱化负向作用,是政策层面推动旅游景区低碳运营的基本思路。通过理念普及和情景吸引,加强低碳运营引导;通过分工定位和交流协作,加强资源整合;通过系统支持和过程监管,加强低碳运营管理。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崔筱力  
随着时代发展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普及,现阶段,森林景区的规划、建设、管理等领域均已开始尝试使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建设和维护,既能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还能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拥有更好的旅游体验。由王军军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森林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一书,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本书内容按照旅游景区服务和管理的工作流程,以提升景区工作人员服务能力为基础,提升其管理能力为延伸,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蕾  李莉  林澍  
低碳旅游已逐渐成为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消费行为出发,通过问卷调查旅游者的旅游习惯和行为方式,运用Logistic模型研究旅游行为及消费方式对低碳旅游服务消费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社会总环境不变的情况下,旅游者的个人特征(包括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兴趣特征(旅游距离和愿意支付时间)、经验特征(出行方式、住宿、餐饮习惯等)以及低碳认知程度对其低碳旅游消费意愿具有显著性影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程占红  程锦红  张奥佳  
文章以五台山景区为例,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游客低碳旅游认知及其非人口学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游客低碳旅游认知主要由6个隐变量构成,其关系密切程度依次是低碳住宿认知、低碳出行认知、低碳循环认知、低碳购物认知、低碳就餐认知、低碳游览认知。(2)影响因素由9个隐变量构成,其关系密切程度依次是社会参照规范、碳排放认知、制度约束感知、低碳成本认知、个体专业技能、外部条件认知、碳减排意识、人地价值观、个体-社会责任感,但是个体-社会责任感对游客低碳旅游认知无显著影响。(3)从游客认知角度看,五台山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丁晨希  王立国  
以森林旅游地经营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自愿机制下经营者的碳补偿行为意愿的影响因素.建立了以环境焦虑、参与动机、参与态度、个人特征以及行为意愿5个构念构成的碳补偿行为意愿模型,通过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PLS-SEM)进行验证,结论为:自愿机制下森林旅游地经营者环境焦虑、参与动机、参与态度对其碳补偿行为意愿具有正向影响;森林旅游地经营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以及年营业收入对经营者碳补偿行为意愿没有显著影响;碳补偿参与态度、碳补偿参与动机都分别对环境焦虑与碳补偿行为意愿之间的关系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碳补偿参与态度对碳补偿参与动机与碳补偿行为意愿之间的关系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郑永贤  张智光  
剖析森林旅游景区生物资源等要素的生态安全状态及其相应的景观感知,以及它们之间的传递关系,建立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与景观感知安全传递关系模型。通过对景区生态安全各要素的分析发现,在景区开发、游客干扰等人类活动的干扰下,我国一些森林旅游景区水体、土壤、空气、声音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动植物生长生存条件发生退化,并对游客的景观感知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对景区生态安全与景观感知安全的传递性分析表明,景观感知安全是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影响转移到自身的一种反映,它对景区生态安全状态有一定的预知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景区生态安全与景观感知安全之间的传递关系,和对景区生态安全构念的分析,建立了包括生物生存环境安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兵  傅云新  熊元斌  
为揭示旅游者参与低碳旅游意愿的驱动因素和形成机制,文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检验低碳旅游情境下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自我效能感对低碳旅游意愿的影响效应。通过对512份样本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1)行为态度和自我效能感对低碳旅游意愿存在正向显著影响,尤其是行为态度的影响力更强烈;(2)尽管主观规范未能直接作用于低碳旅游意愿,而主观规范对行为态度和自我效能感与低碳旅游意愿的关系存在负向调节效应。基于上述结论,文章提出了旅游者参与低碳旅游意愿的干预路径与管理启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郑永贤  薛菲  张智光  
剖析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关键影响因素间作用关系,是进行景区生态安全相关研究的基础。本文在构建了景区生态安全的制度-监管-干扰-安全IRDS模型及其影响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通过量表设计与调研获取数据,并经信度与效度检验后,对IRDS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探究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关键因素间的影响路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景区环境相关法规、政府环境监管执法等因素通过对干扰行为因素的规范与约束,对景区生态安全水平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发现,监管主体在景区资源的使用与保护中存在过多利益纠葛等现实状况严重制约着景区生态安全水平的提升。据此,建议决策者建立以生态优先为导向的森林旅游景...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佳楠  张建国  
基于志愿者对南尖岩拍摄的样本照片和文本描述数据,采用VEP (Volunteer-Employed Photography,游客受雇拍摄)方法,对丽水南尖岩森林旅游型景区的游客形象感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对南尖岩景区的整体印象较好,但是梯田、植物景观等部分景点容易造成游客的视觉疲劳;景区中的自然景观关注度最高,但是景观小品过少;景区缺少对本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呈现。因此,提出开发多样化旅游吸引物、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完善解说标识系统;建立游客反馈机制等建议,为森林旅游型景区的可持续管理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