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82)
2023(11424)
2022(10016)
2021(9280)
2020(7953)
2019(18141)
2018(17940)
2017(35115)
2016(19518)
2015(21901)
2014(22223)
2013(21884)
2012(20605)
2011(18835)
2010(19240)
2009(18328)
2008(18555)
2007(17088)
2006(15163)
2005(13776)
作者
(57747)
(48377)
(48350)
(46331)
(30791)
(23163)
(22006)
(18662)
(18076)
(17463)
(16568)
(16303)
(15753)
(15383)
(15343)
(15092)
(14815)
(14242)
(14179)
(14158)
(12239)
(12161)
(11750)
(11086)
(10968)
(10945)
(10862)
(10663)
(9771)
(9681)
学科
(77633)
经济(77533)
管理(60595)
(54823)
(44404)
企业(44404)
方法(33743)
数学(28719)
数学方法(28376)
(24212)
(23959)
(19928)
中国(19693)
(17626)
业经(17552)
地方(16072)
环境(15992)
农业(15630)
(15088)
贸易(15084)
(14679)
(14131)
财务(14091)
财务管理(14053)
(13569)
银行(13539)
企业财务(13299)
(12925)
(12901)
(12743)
机构
学院(286546)
大学(284302)
(117157)
经济(114466)
管理(108358)
研究(98695)
理学(91853)
理学院(90800)
管理学(89272)
管理学院(88705)
中国(75641)
科学(60751)
(60436)
(58824)
(50794)
(49046)
(45981)
研究所(45723)
中心(45483)
财经(45077)
业大(42317)
(40538)
北京(38750)
(38426)
师范(38092)
农业(37902)
(36219)
(35805)
经济学(35590)
财经大学(32883)
基金
项目(184126)
科学(144350)
研究(135639)
基金(132416)
(115303)
国家(114351)
科学基金(97013)
社会(85143)
社会科(80668)
社会科学(80643)
(73047)
基金项目(70349)
自然(62255)
教育(61753)
(61024)
自然科(60591)
自然科学(60572)
自然科学基金(59488)
编号(55256)
资助(55055)
成果(45751)
重点(41958)
(40751)
(40493)
课题(39052)
(37563)
(37438)
科研(35296)
创新(35112)
(34670)
期刊
(137004)
经济(137004)
研究(84292)
中国(55698)
(46535)
(44584)
学报(43599)
科学(41341)
管理(38105)
大学(33268)
学学(31560)
农业(29324)
(28620)
金融(28620)
教育(28233)
业经(23403)
技术(23161)
财经(22252)
经济研究(20446)
(19039)
问题(18273)
(15237)
(14660)
(13879)
技术经济(13547)
理论(13478)
资源(13192)
科技(12951)
(12882)
现代(12525)
共检索到4343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方世巧  马泓宇  徐少癸  
文章在对森林旅游生态补偿构成要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生态补偿同时兼顾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具体机制。研究发现,对于森林旅游而言,其生态补偿主要是由利益相关者、补偿标准、补偿方式和绩效评价四个要素构成,这四个要素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政府主导机制、自我补偿机制、区别奖惩机制和循环反哺机制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构筑起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坚强基石。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媛  支玲  
森林生态补偿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梳理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现阶段中国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现实环境和实践需要,提出森林生态补偿机制向动态化运作、整体化推进和高效化执行的方向优化的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文华  李芬  李世东  刘某承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能够部分或全部实现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体现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平等性,动员全社会参与森林生态系统的保育,更好地加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能力。本文通过综合分析相关文献,理清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概念和范畴,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与政策开展研究和探讨。对森林生态补偿的历程进行回顾,探讨了森林生态补偿机制建立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进行初步核算,得出补偿标准的范围,以期为补偿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根据以上分析和探讨,提出今后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芬  陈红枫  
建立森林生态补偿机制能够部分或全部地实现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体现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平等性,动员全社会参与森林生态系统的保育,更好地加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能力。本研究以海南省为案例,从居民问卷分析和机构调查分析入手,分析生态公益林区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影响,讨论建立海南省生态补偿的管理机制。研究表明,大多数农户对生态补偿机制持赞同态度。从总体上看,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对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农户得到森林生态补偿较低,难以有效地提高农户的生活水平。通过案例研究发现,林业管理机构和居民面临的共同困难是资金不足,由此带来生态公益林保护与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表现为保护与地区经济收入的冲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丽丽  章家恩  虞依娜  叶延琼  
旅游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实际是各利益相关者围绕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博弈的结果。旅游生态补偿作为以经济手段为主调整损害和保护旅游生态环境主体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对保护和提升旅游生态环境具有促进作用。基于博弈论,分析了旅游生态补偿各相关利益者的博弈过程和结果。并就旅游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提出了加快构建奖惩结合的旅游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旅游生态环境产权制度,引入独立的旅游生态补偿监管机制等建议。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丁晨希  王立国  
以森林旅游地经营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自愿机制下经营者的碳补偿行为意愿的影响因素.建立了以环境焦虑、参与动机、参与态度、个人特征以及行为意愿5个构念构成的碳补偿行为意愿模型,通过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PLS-SEM)进行验证,结论为:自愿机制下森林旅游地经营者环境焦虑、参与动机、参与态度对其碳补偿行为意愿具有正向影响;森林旅游地经营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以及年营业收入对经营者碳补偿行为意愿没有显著影响;碳补偿参与态度、碳补偿参与动机都分别对环境焦虑与碳补偿行为意愿之间的关系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碳补偿参与态度对碳补偿参与动机与碳补偿行为意愿之间的关系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会福  
本文阐述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及其特点;指出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若干营销理念滞后问题,揭示森林生态旅游特色产品开发能力匮乏等制约森林生态旅游产品营销效能的关键问题;从创新森林生态旅游产品营销理念、变革森林生态旅游定价策略、改进森林生态旅游促销、重构森林生态旅游渠道策略等角度提出优化森林生态旅游产品营销效能的策略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嘉丹  
近年来,特色小镇建设深受国家与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与重视,党和政府将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以大力推进特色小镇的建设。森林小镇作为特色小镇的特殊表现形式,主要以丰富的森林资源为特色,结合生态文化与生态景观,致力于打造生态化集旅游、文化、社区于一体的多功能平台。文章从森林小镇的概念及意义出发,探讨森林小镇的经济价值取向、文化价值取向、生态价值取向,并针对生态旅游型森林小镇建设的原则、思路及策略进行研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冉东亚  
森林旅游是我国新兴的一项事业。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污染的加剧,造成城市生态系统的失调。因而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回到大自然中去,寻找一种安祥、舒适、清新的森林环境,形成一股森林旅游的趋势。森林旅游的主要内容,包括在林区内野餐、宿营、狩猎、垂钓、划船、漂流、乘车、骑马、疗养、森林浴、登山、滑雪、探险、摄影、观光、科学考察、宣传教育等,将会使人们直接享受到"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的感觉。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苏金豹  张维  满鑫  
文章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选取AHP-SWOT研究方法,对辽宁省盘龙山生态旅游区所具有的优势劣势以及机遇挑战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盘龙山具备开发生态旅游区的基础条件,并进而提出盘龙山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苏金豹  张维  满鑫  
文章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选取AHP-SWOT研究方法,对辽宁省盘龙山生态旅游区所具有的优势劣势以及机遇挑战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盘龙山具备开发生态旅游区的基础条件,并进而提出盘龙山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发旺  匡阗  王秋兵  王慧强  
采用SWOT分析法对辽宁省森林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辽宁省具有区位、交通、资源优势,但也有季节性差异大、资金投入缺乏、森林旅游产品缺乏特色等劣势,同时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提出有针对性地进行市场营销、多渠道筹措资金、资源培育和环保教育相结合、鼓励当地社区居民参与等辽宁省发展森林旅游的对策。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何尤刚  
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江西省发展森林旅游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行分析,提出建立科技保障体系、扩大投资建设融资渠道、加快森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做好宣传与营销工作等江西省森林旅游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秋华  
本文分析了我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的条件以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推进我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广东省于1999年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公益林效益补偿制度,10多年来,各级财政积极筹措资金,规范管理,推进生态公益林体系建设,全省基本建立起较为规范完善的生态公益林补偿和建设体系,共区划界定国家级和省级公益林5814.2万亩,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1.6%、林业用地面积的35.3%。生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