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27)
- 2023(13737)
- 2022(12206)
- 2021(11643)
- 2020(9709)
- 2019(22183)
- 2018(22065)
- 2017(41602)
- 2016(23046)
- 2015(25969)
- 2014(26002)
- 2013(25407)
- 2012(23500)
- 2011(21208)
- 2010(21328)
- 2009(19682)
- 2008(19437)
- 2007(17113)
- 2006(15192)
- 2005(13195)
- 学科
- 济(89023)
- 经济(88931)
- 管理(67223)
- 业(57837)
- 企(49042)
- 企业(49042)
- 方法(40022)
- 数学(33247)
- 数学方法(32705)
- 学(26449)
- 农(23339)
- 中国(21956)
- 环境(20546)
- 财(20455)
- 地方(20297)
- 业经(19539)
- 理论(17672)
- 和(17046)
- 农业(15751)
- 划(15471)
- 贸(14822)
- 贸易(14809)
- 易(14321)
- 教育(14191)
- 制(14121)
- 务(13369)
- 技术(13335)
- 财务(13298)
- 财务管理(13271)
- 资源(12822)
- 机构
- 大学(329246)
- 学院(327002)
- 管理(127843)
- 济(118271)
- 经济(115259)
- 研究(111427)
- 理学(110025)
- 理学院(108668)
- 管理学(106554)
- 管理学院(105966)
- 中国(80601)
- 科学(74878)
- 京(72605)
- 所(57232)
- 农(53837)
- 财(53170)
- 研究所(52611)
- 业大(51399)
- 中心(49906)
- 江(48151)
- 范(47894)
- 师范(47478)
- 北京(46614)
- 财经(43038)
- 农业(41829)
- 院(41724)
- 州(39880)
- 经(38858)
- 师范大学(38524)
- 技术(35605)
- 基金
- 项目(225615)
- 科学(174765)
- 研究(162582)
- 基金(160159)
- 家(141051)
- 国家(139899)
- 科学基金(118476)
- 社会(98871)
- 社会科(93359)
- 社会科学(93330)
- 省(89056)
- 基金项目(85950)
- 自然(79004)
- 自然科(76909)
- 自然科学(76886)
- 划(75441)
- 自然科学基金(75428)
- 教育(73993)
- 编号(67062)
- 资助(66441)
- 成果(54175)
- 重点(50620)
- 发(48168)
- 部(47780)
- 课题(46288)
- 创(45362)
- 科研(43313)
- 创新(42287)
- 计划(41534)
- 大学(41235)
- 期刊
- 济(133671)
- 经济(133671)
- 研究(92355)
- 中国(61892)
- 学报(57297)
- 科学(51807)
- 农(47643)
- 管理(44947)
- 大学(42120)
- 教育(40874)
- 财(39553)
- 学学(39122)
- 农业(33647)
- 技术(27553)
- 业经(22506)
- 图书(21793)
- 融(21111)
- 金融(21111)
- 财经(19942)
- 资源(19298)
- 经济研究(19280)
- 业(17922)
- 科技(17450)
- 问题(17308)
- 经(16955)
- 版(16205)
- 林业(16120)
- 理论(15347)
- 技术经济(15100)
- 书馆(14811)
共检索到477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斌 从佳琦
森林作为重要的林业资源,有着非常大的开发优势,尤其随着如今人们愈发追求精神生活品质,森林旅游事业发展势头也愈发迅猛。但在森林旅游开发过程中,森林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问题同样日益凸显。如何在森林环境资源承载力范围内做好景区规划设计工作,是开发人员需要重视的关键问题。本文结合由吴章文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森林旅游区环境资源评价研究》一书,以国内部分森林旅游景区为例,探讨其规划过程中所体现的生态学思想,为同类森林旅游区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崔筱力
随着时代发展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普及,现阶段,森林景区的规划、建设、管理等领域均已开始尝试使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建设和维护,既能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还能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拥有更好的旅游体验。由王军军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森林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一书,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本书内容按照旅游景区服务和管理的工作流程,以提升景区工作人员服务能力为基础,提升其管理能力为延伸,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章文
据近10多年在亚热带森林旅游区的实验研究,证明森林旅游区内空气清洁,地表水质好,放射性污染少,气候 舒适,噪声少,有利于人体身心健康。观测得知,森林旅游区大气环境质量,地表水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空气细 菌含量低于国家3700个·m-3的标限;空气负离子浓度高达100000个·cm-3;森林植物精气成分多,对人体有益 的α-蒎烯、β-蒎烯含量高达85.89%;森林覆盖率78%-98%;植物种类900-3000种,野生动物149-2300 多种。这说明森林旅游区物种丰富,生态环境优越,是人类愉悦身心,寻求健康,返朴归真的理想去所。
关键词:
森林旅游 生态环境 环境资源 环境质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郑永贤 薛菲 张智光
剖析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关键影响因素间作用关系,是进行景区生态安全相关研究的基础。本文在构建了景区生态安全的制度-监管-干扰-安全IRDS模型及其影响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通过量表设计与调研获取数据,并经信度与效度检验后,对IRDS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探究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关键因素间的影响路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景区环境相关法规、政府环境监管执法等因素通过对干扰行为因素的规范与约束,对景区生态安全水平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发现,监管主体在景区资源的使用与保护中存在过多利益纠葛等现实状况严重制约着景区生态安全水平的提升。据此,建议决策者建立以生态优先为导向的森林旅游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春玲,路紫
:运用拓朴方法对河北省太行山区森林生态旅游区交通状况、结点功能及开发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阐明拓朴方法对优化森林旅游空间结构的具体作用 ,提出开发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森林生态旅游 拓朴方法 开发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若凝
通过对现有相关理论的梳理,采用规范研究方法,分析森林旅游区生态文明的内涵以及与相关概念的内在联系,认为生态旅游是森林旅游区生态文明的主要内容和载体;低碳旅游是森林旅游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森林旅游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构建以生态文明核心要素和识别要素,建设的动力、基础和保障为要素的森林旅游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框架;根据森林旅游区生态系统的特点和生态文明理念和要求提出生态文明五个识别要素;并从利益协调、技术支持和约束机制三方面探讨森林旅游区生态文明的实现途径,创新性构建森林旅游区生态文明综合考核指标,以期为建立森林旅游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董成森 周游 邹冬生
生态旅游是一种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生态旅游地资源空间容量是景区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是景区生态旅游规划的重要依据之一。为了实现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确定景区的旅游资源空间容量,以此协调旅游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本文以实地调查为基础,利用面积法、线路法对森林型生态旅游风景区——武陵源天子山景区的生态旅游资源空间日容量以及不同季节空间容量进行了测算。研究表明:景区旅游空间容量夏半年为7000人/d,冬半年为3840人/d,年均容量为204.6万人次。以上结果为天子山景区的生态旅游规划及风景区相关旅游产业的开发、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提高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实...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艾训儒 易咏梅 姚兰 王柏泉 熊彪
研究人为干扰对湖北省梭布垭石林针阔混交林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人为干扰对乔木层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优势种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但使群落平均胸径(或地径)和平均树高降低,群落种类组成发生变化。重度干扰和中度干扰降低了群落乔木层阔叶树种和灌木层优势种的作用和地位,重要值降低,但增加了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不同干扰类型的群落,在垂直高度1.0m以下,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较大,1.1~3.0m高度达最大,以后随高度升高,多样性指数降低,在9.1m以上的高度层,树种单一,多样性为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佳楠 张建国
基于志愿者对南尖岩拍摄的样本照片和文本描述数据,采用VEP (Volunteer-Employed Photography,游客受雇拍摄)方法,对丽水南尖岩森林旅游型景区的游客形象感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对南尖岩景区的整体印象较好,但是梯田、植物景观等部分景点容易造成游客的视觉疲劳;景区中的自然景观关注度最高,但是景观小品过少;景区缺少对本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呈现。因此,提出开发多样化旅游吸引物、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完善解说标识系统;建立游客反馈机制等建议,为森林旅游型景区的可持续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曹辉 陈秋华
生态旅游景区游客量的预测与分析是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本文根据生态旅游景区发展的基本规律,利用趋势外推模型,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历年的游客资料进行分析,得出其在未来15年后,游客量将在140万人次左右水平发展。
关键词:
生态旅游 预测模型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欠强 陈秋华
本文对满意度与游客满意度的概念进行界定,给出了游客满意度的两种表示方式;接着提出了研究方法:问卷设计、发放与回收,数据处理,项目分类,改进措施;最后选取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作为实例进行调查研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苏金豹 张维 满鑫
文章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选取AHP-SWOT研究方法,对辽宁省盘龙山生态旅游区所具有的优势劣势以及机遇挑战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盘龙山具备开发生态旅游区的基础条件,并进而提出盘龙山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盘龙山 开发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苏金豹 张维 满鑫
文章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选取AHP-SWOT研究方法,对辽宁省盘龙山生态旅游区所具有的优势劣势以及机遇挑战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盘龙山具备开发生态旅游区的基础条件,并进而提出盘龙山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盘龙山 开发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晓东 赖启福 严羽爽 林菲菲 刘森茂
对森林旅游规划定位问题展开研究,并结合墨子管理哲学为其存在问题提供解决思路。研究发现:森林旅游规划在项目定位方面存在市场定位不准确、品牌定位不系统、功能定位不聚焦的"三不问题",在规划者定位方面存在非专业人硬做专业事、非本地人硬做本地事的"双非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在思想上,墨子管理哲学的"赖其力者生"为项目地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提供思路,"兼相爱"可协调专业人和本地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在行动上,墨子管理哲学的"得下之情""助己视听""先人得之"可视为规划科学性的出发点、保障点和落脚点,"利中取大,害中取小"为行动选择提供指导;在方法上,墨子管理哲学的求天志为问题诊断设定秩序,三表法为问题的诊断设定依据。
关键词:
墨子 管理哲学 森林旅游 规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