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34)
- 2023(15859)
- 2022(13451)
- 2021(12262)
- 2020(10561)
- 2019(23842)
- 2018(23370)
- 2017(44535)
- 2016(24092)
- 2015(26902)
- 2014(26781)
- 2013(26561)
- 2012(24577)
- 2011(22129)
- 2010(21971)
- 2009(20429)
- 2008(20057)
- 2007(18095)
- 2006(15484)
- 2005(12874)
- 学科
- 济(101299)
- 经济(101172)
- 业(68558)
- 管理(66150)
- 企(53228)
- 企业(53228)
- 方法(51292)
- 数学(45493)
- 数学方法(44982)
- 农(36117)
- 财(27165)
- 中国(24405)
- 农业(23912)
- 业经(23159)
- 学(21217)
- 地方(19068)
- 贸(19046)
- 贸易(19043)
- 易(18506)
- 制(17747)
- 务(16682)
- 财务(16640)
- 财务管理(16599)
- 企业财务(15781)
- 环境(14362)
- 技术(14331)
- 融(14107)
- 金融(14104)
- 理论(13994)
- 银(13994)
- 机构
- 学院(351295)
- 大学(349783)
- 济(140821)
- 经济(137968)
- 管理(137066)
- 理学(119781)
- 理学院(118462)
- 管理学(116329)
- 管理学院(115687)
- 研究(114766)
- 中国(84862)
- 科学(74119)
- 京(72052)
- 农(69237)
- 财(63007)
- 业大(59045)
- 所(57962)
- 中心(54535)
- 农业(53658)
- 研究所(53357)
- 财经(51475)
- 江(51404)
- 经(46941)
- 范(45340)
- 师范(44735)
- 北京(44605)
- 经济学(43288)
- 院(41509)
- 州(40535)
- 经济学院(39512)
- 基金
- 项目(246919)
- 科学(193869)
- 基金(181256)
- 研究(171778)
- 家(161681)
- 国家(160087)
- 科学基金(136321)
- 社会(110831)
- 社会科(104939)
- 社会科学(104909)
- 省(97297)
- 基金项目(96863)
- 自然(91057)
- 自然科(88955)
- 自然科学(88924)
- 自然科学基金(87375)
- 划(81912)
- 教育(78720)
- 资助(74138)
- 编号(67114)
- 重点(55848)
- 部(54009)
- 发(52882)
- 成果(52435)
- 创(50919)
- 科研(48839)
- 创新(47616)
- 计划(47016)
- 国家社会(46329)
- 课题(46156)
- 期刊
- 济(148780)
- 经济(148780)
- 研究(89917)
- 农(65645)
- 学报(63639)
- 中国(59307)
- 科学(57059)
- 财(48531)
- 大学(47808)
- 学学(46011)
- 管理(45016)
- 农业(43507)
- 融(28814)
- 金融(28814)
- 业经(28642)
- 技术(27804)
- 教育(27704)
- 财经(24844)
- 经济研究(23045)
- 业(21243)
- 经(21217)
- 问题(20856)
- 版(19746)
- 统计(17318)
- 业大(17046)
- 科技(17039)
- 技术经济(16353)
- 商业(16334)
- 策(16125)
- 资源(15506)
共检索到4915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宇 李文胜 王卫江
以乌鲁木齐南山林区方家庄为例,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了森林旅游区乡村旅游对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森林旅游区乡村旅游对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家庭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闲暇生活方式和交往生活方式等4个维度的17个方面;不同的文化程度、年龄、家庭年收入和职业的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受乡村旅游的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宇 刘正刚 王卫江 李文胜
以新疆以乌鲁木齐南山林区方家庄为例,通过问卷调查,配合深度访谈,分析森林旅游区乡村旅游对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生活、生活设施、生活方式、娱乐消费、社区认同、消费结构等6个层面影响较显著。而目的地居民的旅游收入水平、旅游参与程度对乡村旅游影响生活质量存在差异。基于结论,提出从家庭生活、生活方式、消费结构、娱乐消费、生活设施、社区认同等6个方面加大发展乡村旅游对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力度,以促进森林旅游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森林旅游区 居民 乡村旅游影响 生活质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宇 李文胜 王卫江
以乌鲁木齐南山林区方家庄为例,通过问卷调查,配合深度访谈,分析森林旅游区居民对乡村旅游之于森林旅游区经济、环境及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和态度。结果表明:森林旅游区居民在乡村旅游对森林旅游区产生的经济影响、环境影响、社会文化影响三个方面的正面影响感知都强于负面影响感知;从居民对待旅游业发展和游客总体上持欢迎的态度看,方家庄村处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居民参与乡村旅游经营的程度显著地正向影响他们对旅游业发展是否持支持的态度。基于结论,提出吸引更多森林旅游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获取经济效益和旅游娱乐产品的生产相结合、民族文化的坚守与外来旅游文化的扬弃相结合以及着眼于旅游产业链发展的森林旅...
关键词:
森林旅游区 居民 旅游影响 感知 态度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利萍 孜比布拉·司马义 杨小东
旅游业与城市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趋于明显,二者之间的关系也广受学者的关注。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新形势下,乌鲁木齐作为西部的桥头堡城市,确定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对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VAR模型、方差分解等模型,对乌鲁木齐市1997-2016年城市化与旅游业指标体系进行加权,实证分析二者发展的响应程度。结果显示:①自1997年以来,乌鲁木齐市城市化发展进度与旅游业经历了非同步发展的演变过程;②旅游业是城市化发展的格兰杰原因,城市化却不是旅游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二者只存在单向关系;③城市化发展水平的高低对旅游业的脉冲响应和方差贡献影响显著;反之,旅游业发展水平对城市化的脉冲响应和方差贡献则不明显。综上,利用定量实证分析乌鲁木齐市城市化与旅游业,探究其内部发展原因对其城市定位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城市化 旅游业 格兰杰因果检验 乌鲁木齐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温江 熊黑钢 王超
文章以"乌鲁木齐旅游大篷车"促销活动为参照对象,从成本、市场、客户服务三方面对乌鲁木齐旅游网络营销的优势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对比发现,在以上各方面网络营销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在成本方面,定量计算的结果表明,网络营销的成本仅为传统营销的2/5。
关键词:
网络 营销 优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白祥 黄如梦
乌鲁木齐拥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近些年发展速度迅猛。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该区域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发展阶段和开发模式两方面入手,通过实地调研,对乌鲁木齐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归纳总结。通过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乌鲁木齐城市居民乡村旅游需求特征进行梳理。基于需求视角,提出乌鲁木齐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基础设施落后、受社会环境及季节性影响明显、旅游产品及纪念品单一、娱乐活动缺乏创新、经营管理不善、定价不合理、乡村旅游宣传不够等制约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七大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乌鲁木齐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可持续发展 需求 乌鲁木齐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徐金发
素有“瑶池”、“天镜”美称的新疆天池高悬在乌鲁木齐市东北110公里的博格达山冰峰雪岭之下。这里雪岭高耸,云杉叠翠,碧波万顷,绿草如茵。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无比瑰丽。许多中外学者与外国游人盛赞博格达天池的自然美景远远胜过欧洲阿尔卑斯山的日内瓦湖。早在1982年国务院就正式批准新疆博格达天池为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天池也就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良泉 李燕琴
乡村旅游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而旅游业脆弱性背景下社区居民的外部风险应对与生活质量评估是亟待探讨的研究课题。以往乡村旅游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研究多聚焦于评估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净效应,缺乏居民“本位”视角的认知过程研究,难以解释居民生活质量前因的复杂性。居民的自我效能感和价值观对生活质量的交互作用成为乡村旅游具体实践和理论研究中的核心命题。基于此,该研究以北京市远郊北沟村为例,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复杂性理论,运用fsQCA和ANFIS分析乡村旅游社区居民的自我效能感和价值观对生活质量的复杂因果效应,并识别预测居民高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1)居民生活质量形成的认知路径具有复杂性、异质性特点;2)自我效能感是预测居民高生活质量的关键条件,但非必要条件;3)水平个人主义价值观是预测居民高生活质量非关键因素,且在构成低生活质量组态中具有核心作用。该研究有助于明晰乡村旅游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社会认知路径,可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强化社区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和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温江 熊黑钢 何瑛
乌鲁木齐是新疆的首府,也是新疆最大的旅游客源地和中转地,在新疆旅游业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近年来频发的大事件对乌鲁木齐旅游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研究重大事件对于乌鲁木齐旅游业的影响规律,有利于其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本文系统搜集了1995-2011的乌鲁木齐旅游业的数据,利用SPSS、Mat Lab等统计学软件,建立了乌鲁木齐国内和国际旅游业的本底趋势线方程,并测量出重大事件对乌鲁木齐国内和国际旅游收入、人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事件对于乌鲁木齐旅游业的影响各不相同,总的来看影响最大的是"SARS"事件和"7.5"事件;同一事件对于乌鲁木齐入境旅游业和国内旅游业的影响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尤其...
关键词:
重大事件 本底趋势线 乌鲁木齐旅游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席建超 王首琨 张瑞英
优化乡村聚落"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是新的发展阶段,加快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和推进乡村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论文采取参与性农村评估PRA、GIS空间分析技术和高清遥感影像相结合的方法,以典型旅游村落苟各庄村为案例,研究了28 A来聚落"三生"空间的重构过程。研究发现,因旅游业导入村落正经历着加速的空间重构过程。在此过程中,传统乡村生产生活空间逐步减少,生活-生产和生态-生产复合新型功能空间逐步增加,具体表现为生产空间由村外向村内转型发展,生活空间由分散到集聚的立体扩展,生态空间由斑块分割向整体利用的全面扩展。与传统乡村聚落"空心化"空间重构过程产业发展集聚、农民居住集中、资源利用集约不同,...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萍
在快速城镇化不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周边的生态敏感地区日益成为建设开发活动的热点,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突出矛盾需要加以协调。以乌鲁木齐县南山山前地区为例,提出了保护式旅游开发策略,并从限制性要素分析、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及空间分区管制、生态环境修复、村镇建设调整、旅游发展引导和景观风貌塑造等方面,阐述了具体的空间规划途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学欢 胡东滨 马北玲 粟路军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了旅游地社会责任、旅游影响(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社区满意度和居民生活质量关系模型。通过对凤凰古城居民调查获取基础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旅游地社会责任主要通过三条路径对居民生活质量产生影响:(1)旅游地社会责任→旅游积极影响→居民生活质量;(2)旅游地社会责任→社区满意度→居民生活质量;(3)旅游地社会责任→旅游积极影响→社区满意度→居民生活质量。此外,旅游地社会责任对旅游消极影响和居民生活质量没有直接影响,同时,旅游消极影响对对社区满意度有直接影响,而对居民生活质量没有直接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学欢 胡东滨 马北玲 粟路军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了旅游地社会责任、旅游影响(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社区满意度和居民生活质量关系模型。通过对凤凰古城居民调查获取基础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旅游地社会责任主要通过三条路径对居民生活质量产生影响:(1)旅游地社会责任→旅游积极影响→居民生活质量;(2)旅游地社会责任→社区满意度→居民生活质量;(3)旅游地社会责任→旅游积极影响→社区满意度→居民生活质量。此外,旅游地社会责任对旅游消极影响和居民生活质量没有直接影响,同时,旅游消极影响对对社区满意度有直接影响,而对居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郎富平 杨眉
本文选取杭州市郊三个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乡村旅游社区,通过对社区居民的抽样调查和数据分析认为,乡村旅游活动对社区存在五大层面的影响,即经济发展层面、社会文化层面、道德文化层面、资源环境层面和生存环境层面。产生这些影响的深层次原因,主要包括社区的属性特征、社区居民的属性特征及其他利益主体的属性特征。因此,根据乡村旅游受益主体的不同属性特征,制定相应对策,使各利益主体明确责任,是促进乡村旅游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态度感知 乡村旅游 社区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艾训儒 易咏梅 姚兰 王柏泉 熊彪
研究人为干扰对湖北省梭布垭石林针阔混交林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人为干扰对乔木层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优势种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但使群落平均胸径(或地径)和平均树高降低,群落种类组成发生变化。重度干扰和中度干扰降低了群落乔木层阔叶树种和灌木层优势种的作用和地位,重要值降低,但增加了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不同干扰类型的群落,在垂直高度1.0m以下,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较大,1.1~3.0m高度达最大,以后随高度升高,多样性指数降低,在9.1m以上的高度层,树种单一,多样性为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乌鲁木齐市宗教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调查
城市旅游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新疆乌鲁木齐为例
天山中部流域尺度森林变化水文响应定量分析——以乌鲁木齐河流域为例
旅游地社区居民生活质量评估——检验多重差异理论的适用性
旅游地居民生活质量:研究回顾与未来展望
古村落旅游社区居民生活满意度及社区建设研究——以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为例
中国旅游热点居民生活质量感知评价关联度的实证研究
发展森林旅游业对林区居民经济的影响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比较研究——以宁夏回族冶家村和青海土族小庄村对比分析为例
旅游发展背景下藏族社区居民生计适应的集体行动实践——以夏乌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