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21)
2023(9716)
2022(8508)
2021(7815)
2020(6802)
2019(15599)
2018(15697)
2017(29762)
2016(16811)
2015(19584)
2014(20383)
2013(19922)
2012(18846)
2011(16972)
2010(17356)
2009(16049)
2008(16311)
2007(15524)
2006(13168)
2005(11766)
作者
(51789)
(43130)
(43120)
(41109)
(27161)
(20630)
(19945)
(17120)
(16189)
(15787)
(14743)
(14566)
(13936)
(13722)
(13617)
(13566)
(13377)
(12677)
(12598)
(12226)
(10987)
(10894)
(10700)
(9946)
(9794)
(9654)
(9625)
(9560)
(8949)
(8943)
学科
(68728)
经济(68652)
管理(43979)
(41543)
(33985)
企业(33985)
方法(30147)
数学(24944)
数学方法(24678)
(20277)
中国(18269)
(17015)
(16794)
地方(16357)
业经(16155)
(14809)
理论(13794)
农业(12915)
(12022)
(11826)
贸易(11823)
(11384)
(10944)
(10938)
产业(10911)
银行(10899)
(10387)
技术(10255)
(10207)
金融(10199)
机构
学院(246071)
大学(242939)
(94484)
经济(92114)
管理(88181)
研究(84290)
理学(74274)
理学院(73367)
管理学(71878)
管理学院(71414)
中国(63068)
科学(54611)
(53435)
(46902)
(44909)
(44299)
(40910)
研究所(40607)
业大(39974)
中心(39292)
农业(36629)
财经(34355)
北京(34124)
(33794)
师范(33403)
(32508)
(30840)
(30712)
技术(30268)
(29029)
基金
项目(157444)
科学(119882)
研究(116807)
基金(107425)
(94402)
国家(93539)
科学基金(77187)
社会(69016)
(65356)
社会科(65128)
社会科学(65105)
基金项目(56927)
教育(54272)
(54004)
编号(50536)
自然(48830)
自然科(47558)
自然科学(47541)
自然科学基金(46675)
资助(44444)
成果(42214)
课题(36169)
重点(36105)
(35473)
(33307)
(32376)
创新(30182)
项目编号(30028)
科研(29907)
(29478)
期刊
(111390)
经济(111390)
研究(70860)
中国(53025)
学报(43432)
(42639)
科学(37073)
(36721)
教育(33373)
大学(32179)
管理(30897)
学学(30162)
农业(28013)
技术(23597)
业经(20890)
(20373)
金融(20373)
财经(17015)
经济研究(16988)
问题(15454)
(15229)
(14863)
图书(14468)
(13463)
技术经济(12289)
科技(12288)
商业(12272)
林业(11831)
统计(11764)
(11458)
共检索到375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柯水发  王宝锦  张晓晓  
森林文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森林文化产业对促进林业经济转型、实现绿色发展、保护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强调发挥森林文化功能的角度,创新性地构建了新的森林文化体系,并从文化产业、产业链构成的角度分别对森林文化产业体系进行了构建,不仅提高了产业统计的可操作性,而且有助于进一步引导产业发展。根据目前森林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森林文化产业发展的产业扶持措施。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阳  蔡小英  修新田  陈秋华  
通过分析自然保护地的森林文化特征和森林文化体系,从物质(经济)、精神、制度(习俗)3个层面选取22个指标,构建自然保护地森林文化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3种不同自然保护地的典型形态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自然保护地森林文化价值评价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自然保护地森林文化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可以有效地评价自然保护地的森林文化价值,继而明确自然保护地森林文化保护与开发的重点。最后,从提升森林文化资源质量、打造森林文化共同体、加强森林文化资源挖掘等方面提出提升自然保护地森林文化价值的策略。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飞平  廖为明  
借鉴国内外森林视觉景观评价和城市声景观评价的研究成果,归纳总结影响森林声景观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2级3类的森林声景观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计算森林声景观美学评价体系的11个指标的得分值和其权重之乘积,将其累加值定义为声景观美学指数。根据声景观美学指数的大小来衡量森林声景观优美程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兵  丁访军  
论述了我国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的标准化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标准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构建原则、构建目标和总体设计。提出了从森林生态站建站、运行管理、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观测方法、数据管理和数据应用等6个方面构建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标准体系的总体方案,对于指导我国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加速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标准化进程,促进森林生态站及其网络的健康有序发展,提升网络化研究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战立强  
文中指出林农收入水平低以及财政扶持力度不够是造成森林保险发展严重滞后的重要因素。提出应有重点有选择地使用财政补贴,以不同种类森林的经济效益为依据,制定不同的保费补贴比例,重点向经济效益差的森林倾斜。建议面向经济效益好的森林试设综合灾害险并提供投保加成,时机成熟时再进行大范围推广,以逐步建立完善的森林保险体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兵  
把森林生态状况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进行评价,需要一整套连续观测与清查技术体系。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全指标体系连续观测与清查技术(简称森林生态连清技术)包括野外观测连清体系和分布式测算评估2个分体系,在野外观测连清体系中,规定了观测体系布局原则,形成了全球范围内国家尺度台站规模最大的森林生态站网,并对此进行了设施及仪器设备的统一建设,将野外观测指标体系全部形成可测度、可计量、可描述的国家林业行业标准,同时用行业标准规范了数据的采集与传输。在分布式测算评估体系构建中,创建了分布式测算方法,研建了测算评估指标体系,将国家森林资源数据和相关统计数据进行集成与耦合,提出了森林生态功能修正系数,集成了一整套...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宏伟  刘建杰  景谦平  崔雪晴  
开展自然资源价值核算是践行"两山"理论、实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目标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当前我国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文章系统梳理国民经济核算和环境经济核算内涵,界定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相关概念,构建符合环境经济核算国际统计标准、与国民经济核算相衔接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森林资源价值核算框架、指标和方法体系,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文章还创建了与森林生长状况、经济区位、生态区位相关的参数,量度不同森林对人类福祉的贡献,以充分体现森林资源质量、区位及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的差异,破解市场配置自然资源失灵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征信  [作者] 陶梦倩  陶士贵  
我国的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由于文化产业大多规模较小且规范运营情况较差,风险性大,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缓慢,体现核心价值的无形资产难以评估,造成我国文化产业融资困难。为此,应探索构建文化产业征信系统,按照信用评价指标采取科学的信用评价方法,构建10个风险递增的级别,并根据文化企业的偿债履约能力和违约风险对其进行综合评级,为我国文化企业获得金融支持提供帮助。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赵燕华  李文忠  申光龙  
天津海洋文化产业应依据自身资源,把握历史机遇,采取优势做强的发展路线。为此,本文构建的产业发展战略体系是:核心层主打海防爱国旅游品牌,水陆统筹做强有特色的滨海游;辅助层打造一批在一定范围内有标杆意义的其它海洋文化行业业态与活动;基础层以人们的广泛参与与文化消费为主线,打造日常海边休闲与精品文化作品及演出等活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强  龙鳞  
云南省的民族文化产业在当前及未来的很长时期将会得到大力的发展,对这项新兴产业的研究也必将推动和指导该产业健康、快速、有序的发展。本文借鉴第三产业和文化产业的统计指标体系的建构方法,对民族文化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做一些初步的尝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欣  占绍文  
文章从平衡计分卡出发,从财务维度、内部业务流程、顾客维度和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构建了文化产业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层次分析法确立了评估指标的权重。研究结果表明,文化产业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体现在财务维度和内部业务流程两个维度,同时也应兼顾顾客维度和学习与成长。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吴鹤  
近年来文化产业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大力扶持下获得了迅猛发展,而其在发展中面临的最大的困境是资金短缺问题,同时民间资本存量丰富,却缺乏适合的投资渠道,如何打通二者间的通道,使其顺利对接,对于破解文化产业融资困境、完善资本结构、提升产业效率乃至将其发展为中国经济的支柱性产业都具有重大意义。从文化产业的融资现状出发,应立足于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优势,构建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金融体系,包括:发挥政府的引导与扶持作用,构建良好的投资环境;建设民间资本与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创新投融资模式,扩宽投资渠道;完善相关配套机制,减少投资风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骏  
文章构建了文化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根据文化产业评价中存在的模糊性和随机性因素的影响,提出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减少评价过程中的随机性和模糊性,提出基于云模型的文化产业综合评价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智慧  
文章基于AHP模型,对产业品牌的综合评价进行模型建构与方法设计,并以特定地域文化产业为例,进行了模型应用。研究显示,文化产业营运策划乏力与产业品牌营销乏力是当下文化产业发展之瓶颈。应着力打造独具特色地理标识的文化品牌,提升文化产品“辨识度”,不断促进产业品牌融合,构建包括民俗文化、体验文化、原生文化等在内的强势文化产业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