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14)
- 2023(5014)
- 2022(4352)
- 2021(4183)
- 2020(3534)
- 2019(8316)
- 2018(8279)
- 2017(16040)
- 2016(8770)
- 2015(10064)
- 2014(9950)
- 2013(9697)
- 2012(8435)
- 2011(7389)
- 2010(7806)
- 2009(7214)
- 2008(7020)
- 2007(6316)
- 2006(5418)
- 2005(4764)
- 学科
- 济(33148)
- 经济(33128)
- 管理(23922)
- 业(22903)
- 企(20135)
- 企业(20135)
- 方法(18684)
- 数学(16843)
- 数学方法(16328)
- 农(7830)
- 理论(7725)
- 中国(7598)
- 财(7480)
- 学(7413)
- 业经(6562)
- 制(6093)
- 贸(5926)
- 贸易(5920)
- 教学(5907)
- 易(5792)
- 地方(5385)
- 技术(5082)
- 务(5053)
- 财务(5021)
- 财务管理(5012)
- 农业(4953)
- 和(4779)
- 企业财务(4692)
- 划(4681)
- 环境(4512)
- 机构
- 学院(120765)
- 大学(118605)
- 管理(46473)
- 济(43783)
- 经济(42731)
- 理学(40367)
- 理学院(39919)
- 管理学(38645)
- 管理学院(38447)
- 研究(37638)
- 中国(28664)
- 京(26004)
- 科学(25241)
- 业大(20642)
- 农(19901)
- 所(19383)
- 财(18979)
- 江(18427)
- 中心(18042)
- 研究所(17691)
- 北京(16775)
- 技术(15318)
- 范(15193)
- 财经(15134)
- 农业(15061)
- 师范(14984)
- 州(14728)
- 院(14565)
- 经(13703)
- 工程(13053)
- 基金
- 项目(83785)
- 科学(64824)
- 基金(58953)
- 研究(58495)
- 家(52950)
- 国家(52588)
- 科学基金(44682)
- 省(34223)
- 社会(34181)
- 社会科(32408)
- 社会科学(32393)
- 自然(31319)
- 自然科(30641)
- 自然科学(30635)
- 基金项目(30493)
- 自然科学基金(30048)
- 教育(28860)
- 划(28690)
- 资助(26035)
- 编号(23961)
- 重点(19238)
- 成果(18359)
- 创(17389)
- 课题(17354)
- 部(17234)
- 发(17168)
- 科研(16427)
- 计划(16384)
- 创新(16164)
- 大学(15665)
共检索到1745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曹明兰 李亚东 樊昌晋 高绍伟
森林小班是准确标示到图上的基本区划单位,是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统计和经营管理的基本单位。在森林地图采集与处理过程中,由于数据来源、采集方式、采集批次及林地类型的不同,采用分层的方式存储数据。而在实际制图过程中,往往需要对森林小班进行跨图层统一编号。传统森林小班编号工作人工参与度高,存在主观性强、效率低,易出现错误、漏号、重号等现象。为提高森林小班编号的效率和准确率,基于ArcGIS Model Builder设计了可嵌入在ArcGIS Desktop运行的符合ESRI空间建模标准的通用模型,实现了在不破坏原图层属性和几何结构情况下跨图层森林小班自动编号功能,解决了南北延伸较长和面积相差较大的小班编号在视觉上的跳跃问题、岛洞型小班的编号重复问题。通过案例数据测试,效果良好,有效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避免了森林小班编号过程中产生错误、漏号、重号现象,即准确、快捷、高效,还节省大量时间和人力投入,随着数据量的增加,效率提升更明显,有着良好的推广意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杜纪山 唐守正 王洪良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为例 ,根据 1 997年森林经理调查的 848块固定样地数据 ,与全林整体模型方法相结合 ,建立了适合于天然林区林业局 (场 )无人为干预小班森林资源数据更新的林分级生长模型组。该组模型包括林分密度指数、平均高、断面积、形高、郁闭度等林分测算因子的生长或变化模型。分别组成树种 ,以地位级指数、林分密度指数、预估间隔期作为自变量 ,更适用于天然混交林和异龄林小班的资源数据更新。当小班调查得到各组成树种的平均高、平均直径以及小班的年龄、每公顷株数、郁闭度、散生木蓄积等因子后 ,应用本文提出的林分级生长模型组可以实现无人为干预小班森林资源数据的全面更新和连续预测
关键词:
生长模型 小班 更新 天然林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龚鑫烨 华一枝 黄星旻 温小荣 林国忠 陶吉兴 徐达
利用遥感图像监测森林覆盖及其变化是遥感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本研究基于建德市2013和2014年Landsat8 OLI遥感影像数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数据及林地落界数据。采用统计分布和Zone模型两种方法提取有林地小班变化信息。评价结果表明:基于统计分布法操作简单但效果不够理想;基于Zone模型法检测结果精度高于基于统计分布法,但存在较多伪变化,正确检测率为80.58%,漏检率为19.42%,错检率为84.89%,是一种较好的提取有林地小班变化信息的方法。
关键词:
小班变化信息 遥感影像 Zone模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明 张怀清 王全乐
图层管理和成图制图是GIS的基本和特色功能。讲述基于ArcGISEngine的林业生态工程监测系统中图层管理和成图模块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并对模块特点和技术特色进行描述。实践表明模块运行效果良好,实现了系统所需功能。
关键词:
图层管理 成图制图 设计与实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石小云 李际平 王传立 肖伟
以湖南省株洲市攸县黄丰桥林场为研究对象,以Visual Basic和Access数据库为开发平台,通过模拟生成一个与现实林分相似的虚拟林分,应用Weibull分布、Monte Carlo方法和随机分布方法对林分直径结构进行模拟;利用数学分析和统计方法计算林分经营决策因子;根据林分经营决策因子的决策准则,建立森林经营决策模型,然后对其进行检验.由此设计并实现了森林经营决策模拟系统.该系统可以动态地模拟林分直径结构,模拟结果非常稳定;能动态地模拟林木的地面位置;实现了模拟数据结果的实时浏览查看、图表图像显示等多项功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元昌 王鲁
以二类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处理系统的开发为例,讨论了通用数据处理系统的概念,面向对象设计的思想及原型开发方法的实现途径;介绍了森林资源数据处理系统的开发标准,林业专业汉字G.K.B型分类处理,标准化模块实体及开发工具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
关键词:
森林资源数据处理 原型化方法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赖超 方陆明 李记 周昌和
森林资源的管理数据相对分散,不同环节的管理系统及信息相对独立,不利于森林资源的整体管理和决策。围绕森林资源管理的不同环节,基于正在运行的10余个应用系统,在森林资源信息集成机制研究的基础上,较全面地分析了用户、数据、安全等方面的需求,并基于MVC模式的WPF架构,采用Visual Studio 2010开发工具,以Arc GIS Server为地图服务器,选用Mssql作为数据库引擎,设计和实现了森林资源信息集成系统,最后在浙江省龙泉市林业局投入使用。该系统集林权、采伐、营造林、生态公益林、森林资源调查等15个管理方面、77项管理内容于一体,较好地实现了信息的综合表达,全面、系统地表达一个区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杜一尘 李明泽 范文义 王斌
【目的】通过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估算非干扰林龄,利用遥感数据和林火发生历史数据,获取过火区域信息,进而对林火烈度分级,讨论林火烈度与森林类型的交互作用,估算干扰林龄,最终获得黑龙江省森林年龄的空间分布。【方法】以黑龙江森林为研究区域,基于研究区域的多光谱数据结合地面森林资源清查数据,通过逐步回归方法提取了包括遥感因子绿度指数(Greeness)、湿度指数(Wetness)、林分平均胸径(ADBH)、林分平均树高(ASH)及海拔(Altitude)在内的5个显著因子作为自变量,采用GWR模型建立非干扰林龄估算模型。采用全局Moran I来描述模型残差的空间自相关性。绘制研究区非干扰林龄空间分布图并探究林龄的空间分布状态。结合林火位置与面积记录对多光谱数据目视解译提取过火区域,根据dNBR将过火区域火烈度分级。将火烈度图与植被类型图叠加分析,讨论不同森林类型在不同火烈度下的演替情况。定义干扰林龄时,未发生树种更替的森林林龄不变,树种发生更替的森林在林火发生年将其林龄归为0,并在新的优势树种萌发时从1开始累加,以此类推干扰后森林的林龄。【结果】黑龙江省非干扰森林平均林龄为48年,标准差为16年。GWR模型的R■为0.68,RMSE为16.171 7。使用Moran I来检验模型的残差,发现GWR模型可很好地消除残差的空间自相关性。研究区林龄整体空间分布状态不均匀,大兴安岭地区林龄普遍高于黑龙江林区。黑龙江省2000―2010年林火主要发生在大兴安岭及小兴安岭地区,根据dNBR将已提取的过火区域林火烈度分为:未过火、轻度过火、中度过火和重度过火4类,总过火面积为527 932 hm~2,其中重度29 157 hm~2、中度180 268 hm~2、轻度318 507 hm~2。兴安落叶松林和蒙古栎林在整个研究区中过火面积最大,分别占总过火面积的28.63%和47.23%。根据不同森林类型在不同火烈度下的演替情况,估算干扰森林的林龄并绘制干扰林龄空间分布图。【结论】GWR模型能较有效地估算黑龙江省非干扰林龄,成功地降低了残差的空间自相关性。在估算林龄的过程中加入林火干扰因素,以获取更真实的林龄空间分布数据,可为黑龙江地区森林NPP、NEP以及森林碳储量、森林生物量等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春明
对以往生长和收获模型存在的问题及混合效应模型在森林生长模型研究中的意义进行描述,分别介绍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和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表达形式和算法,对国内外利用混合效应模型研究林分的树高、断面积和蓄积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详细的综述,最后对混合效应模型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
混合效应模型 树高 断面积 蓄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付甜 朱建华 肖文发 曾立雄
以我国亚热带的8种森林类型的乔木层为研究对象,采用幂函数模型和多项logit模型分别构建各森林类型的材积-生物量转换模型和林木器官生物量比例模型。结果表明:材积-生物量转换模型的拟合结果表现为除常绿阔叶林外,其他森林类型的材积与生物量均显著相关(R2>0.5,P<0.05)...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富强 罗勇 李清湖
在广东省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样地(50个)的四个角外2 m处设置3个2 m×2 m的林下植被生物量调查样方,对林下灌木层植物组成和结构进行详细调查,并采用收获法测定每个样方中林下灌木层优势植物各器官生物量。结果表明:粤东地区森林灌木层植物种类丰富,6种森林类型150个样方中的主要灌木和小乔木有93种,分属36科72属,其中丰富度最大的为桃金娘、红背山麻杆、山苍子、山乌桕、檵木、岗松、栓叶安息香、白花灯笼、变叶榕、三桠苦、石斑木、托竹等。根据测定的生物量,建立了12个优势灌木各器官生物量相对生长方程,统计分析验证表明估算模型能满足生物量估算的精度,为估算广东省森林林下灌木层的生物量和碳贮量提供了科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马晓君 董碧滢 王常欣
研究目标:根据企业财务比率数据,将企业经营状况通过评级机构所公布的信用级别反映出来。研究方法:本文针对传统随机森林模型在投票机制中存在的弊端,通过改进指标选取、重要性排序及算法优化三个方面,创新性地将PSO算法运用于基于加权随机森林模型的企业信用评级中,并对2016年2840家中国上市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应用分析。研究发现:采用PSO优化加权随机森林模型的上市公司信用评级准确率有所提高;其评级准确率普遍优于传统的决策树、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模型;制造业企业信用评级状况不佳,被标记为财务危险的企业占比较多。研究创新:在企业信用评级领域提出一种基于PSO优化加权随机森林模型。研究价值:为完善企业信用评级体系提供新思路。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同英
森林群落同期发生演替的模型及其应用陈同英在自然界的次生演替中同期发生演替是较普遍的,所谓同期演替是指在原生植物遭到破坏的地段,顶极植物种、演替系列种、演替初期可一起侵入定居,光形成侵生林,但随着植物群落的生长、发育,环境越来越不适应演替初期种和演替系...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赖晓燕 颜桂梅 宁正元 陈平留
以中龄林为例,分别建立了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和BP神经网络的批量评估模型,选取测试样本对这2种模型的有效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2种模型对于中龄林评估都适用,但BP神经网络模型较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适用范围更广,预测精度更高.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从亚 陈占伟 徐海峰
以智能终端为研究对象,将动态定位作为研究目标,根据数据获取、预处理、特征提取和选择,分类器设计与分类决策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基于随机森林的定位模型和算法,详细论述了算法的执行流程,并通过用户测试数据仿真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定位算法结果准确率在90%左右。
关键词:
随机森林 智能终端 定位 算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