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42)
- 2023(8736)
- 2022(7036)
- 2021(6158)
- 2020(4849)
- 2019(10807)
- 2018(10036)
- 2017(18105)
- 2016(10191)
- 2015(10905)
- 2014(10543)
- 2013(10227)
- 2012(9276)
- 2011(8267)
- 2010(8164)
- 2009(7336)
- 2008(7213)
- 2007(6501)
- 2006(5647)
- 2005(4301)
- 学科
- 济(39079)
- 经济(39039)
- 管理(28831)
- 业(24018)
- 企(17785)
- 企业(17785)
- 中国(15308)
- 方法(15288)
- 数学(13692)
- 数学方法(13599)
- 农(11642)
- 地方(10966)
- 财(9603)
- 学(8945)
- 业经(8886)
- 农业(8124)
- 环境(8012)
- 贸(7792)
- 贸易(7784)
- 易(7538)
- 城市(7085)
- 技术(5993)
- 发(5970)
- 制(5791)
- 务(5770)
- 财务(5752)
- 财务管理(5747)
- 划(5731)
- 产业(5559)
- 企业财务(5502)
- 机构
- 大学(140257)
- 学院(139847)
- 济(54880)
- 经济(53649)
- 管理(52877)
- 研究(50519)
- 理学(46177)
- 理学院(45579)
- 管理学(44790)
- 管理学院(44542)
- 中国(35853)
- 科学(33941)
- 农(31190)
- 京(30912)
- 业大(27759)
- 所(25297)
- 农业(24438)
- 研究所(23479)
- 中心(23029)
- 财(22706)
- 江(20775)
- 院(19964)
- 北京(19115)
- 财经(18503)
- 范(18301)
- 师范(17997)
- 经(16998)
- 农业大学(16995)
- 省(16963)
- 经济学(16544)
- 基金
- 项目(105421)
- 科学(82134)
- 基金(76216)
- 研究(70708)
- 家(70217)
- 国家(69649)
- 科学基金(58609)
- 社会(46162)
- 社会科(43819)
- 社会科学(43807)
- 省(41660)
- 基金项目(41548)
- 自然(39838)
- 自然科(38889)
- 自然科学(38877)
- 自然科学基金(38172)
- 划(35702)
- 教育(31859)
- 资助(29199)
- 编号(26398)
- 重点(24403)
- 发(23029)
- 部(21838)
- 创(21645)
- 计划(21182)
- 科研(20795)
- 创新(20359)
- 国家社会(19633)
- 课题(19192)
- 成果(19051)
共检索到1997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于畅 徐畅 熊立春 程宝栋
在梳理森林城市的概念和生态服务功能的基础上,文章回顾了近年来京津冀的大气质量变化趋势,以及在森林城市建设方面的基本情况。以2002~2016年京津冀地区13个地级市(直辖市)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基于STIRPAT模型的理论框架,实证分析了森林城市的发展对减少城市雾霾污染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衡量森林城市特征的园林绿地面积、绿化覆盖面积和城市维护建设投入均能显著降低城市PM2.5浓度。另外,人口密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均会对PM2.5浓度产生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提出,京津冀城市群的协调发展中,应进一步加强森林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的绿色生态空间和生态质量,进而提升城市的大气质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强 吴章文 贺庆棠
为了解决旅游开发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大气质量的不利影响 ,该文在分析已有的大气质量评价模型及生态旅游对大气质量特殊要求的基础上 ,建立了生态旅游地大气质量指数模型 ,利用该模型评价了旅游开发利用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大气质量的影响 ,取得了很好的评价效果 .结果表明 ,旅游开发利用已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接待区的大气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公园废气的排放量 ,改善公园接待区的环境质量 ,以实现公园资源环境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娴慧 魏清泉
交通污染已经成为中国城市污染的首要因素,尾气污染的排放集中在城市近地面,即呼吸带高度(1.5m)范围内,点小面广,防治非常困难。通过在广州的观测实验,结果表明近地面风环境状况对于汽车尾气污染的稀释清除有重要的影响。在汽车时代,探讨城市近地面风场状况与大气质量的相关性,是保障城市大气环境非常有效的途径之一,也是城市寻求低碳发展的重要解决途径之一。
关键词:
近地面 风 城市 环境 大气质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思琪 赵丽华
近年来雾霾现象不断出现,空气质量状况愈发受到关注。文章以每日前一天的PM2.5、PM10浓度值等污染指标及温度、湿度、风速值等气象指标为影响因子,尝试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分类与回归功能,采用交叉验证法构建空气质量预测模型,并与应用Boosting、Bagging、决策树及支持向量机算法建立的模型的预测结果对比,发现随机森林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较强的泛化能力及较好的稳健性能等优点,对开展城市空气质量预测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宏明
为应对快速城市化发展引起的诸多生态、环境、健康、安全问题,我国在21世纪初提出了森林城市的概念,在理论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欧美发达国家提出的城市林业理论,创造性地将森林城市建设作为我国城市建设、改造、拓展和管理的一种全新发展模式,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其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系统回顾了我国森林城市建设发展的历程,梳理了我国森林城市建设从宣传发动到宣传发动与规范管理相结合,再从规范管理上升到国家战略的3个发展阶段;从森林城市建设主体、建设内容、建设范围和建设目标4个方面深入分析了我国森林城市建设的特点;提出了我国森林城市建设应抓好规划编制、强化组织领导、扩量提质增效、推进森林城市群建设和搞好宣传发动5项重点工作,以期为我国森林城市建设的科学、有序、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森林城市 生态 建设主体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叶智 郄光发
森林城市建设是我国现阶段大规模推进城乡绿化美化、改善城市宜居环境的巨大发展引擎,是地方政府发展绿化事业和增进生态福祉的重要工作抓手。森林城市建设必须从国家战略出发,以宏观视角谋划各项工作,坚持用供给侧改革的思维去推动森林城市的供需错位,坚持遵循自然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去推进森林城市的有序发展,坚持用精准管理、百年大计和智慧城市的思维去提升森林城市的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
关键词:
森林城市 供给侧改革 宏观视角 战略思维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叶智 郄光发
森林城市建设是我国现阶段大规模推进城乡绿化美化、改善城市宜居环境的巨大发展引擎,是地方政府发展绿化事业和增进生态福祉的重要工作抓手。森林城市建设必须从国家战略出发,以宏观视角谋划各项工作,坚持用供给侧改革的思维去推动森林城市的供需错位,坚持遵循自然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去推进森林城市的有序发展,坚持用精准管理、百年大计和智慧城市的思维去提升森林城市的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
关键词:
森林城市 供给侧改革 宏观视角 战略思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瑛 姜芸芸
针对以往大气环境评价指标赋权的主观性、仅注重个体或整体而忽略彼此联系,文章提出用变异系数改进的CRITIC法和超标倍数法集成的指标权重;针对大气环境系统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采用模糊优选法对南京市2003—2013年大气环境进行评价,克服了以往模糊评价中隶属函数选择主观性,实现了不同年份和标准等级的大气质量同时排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瑛 姜芸芸
针对以往大气环境评价指标赋权的主观性、仅注重个体或整体而忽略彼此联系,文章提出用变异系数改进的CRITIC法和超标倍数法集成的指标权重;针对大气环境系统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采用模糊优选法对南京市2003—2013年大气环境进行评价,克服了以往模糊评价中隶属函数选择主观性,实现了不同年份和标准等级的大气质量同时排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魏同洋 靳乐山 靳宗振 黄谦
运用双边界二分式意愿调查法(CVM),评估作为北京生态涵养区的延庆县生态保护和建设对改善北京大气质量的价值。调查结果显示,1055份有效问卷中,46.8%的受访者有支付意愿,单边界下居民的支付意愿为404.341元/户/年,双边界下为283.905元/户/年,分别占居民家庭收入的0.27%和0.19%。支付意愿受受访者月收入、是否去过延庆、对植树造林作用的认知、对北京大气质量的主观认识、性别等因素影响。研究同时发现,人们存在对大气保护的认识与行为偏差和对公共物品"搭便车"的可能。双边界二分式评估的结果低于单边界评估结果,双边界95%的置信区间范围显著小于单边界同比例置信区间范围,说明双边界评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肖建武 康文星 尹少华
文章主要介绍了城市森林和国家森林城市的相关概念,概括了城市森林的综合效益和对城市环境的积极作用,最后提出应该以营造城市森林的方式来促进国家森林城市的建设,从而推动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
关键词:
城市森林 国家森林城市 生态环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焦云红 叶嘉
在对邯郸城市植被进行调查后发现:邯郸城市公共绿地面积较少,绿化覆盖率较低;植被类型不合理,生态效益低下;乡土植物运用较少,缺乏特色;缺乏行之有效的规划管理。本文就此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邯郸 城市植被 绿地 生态效益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春荣 刘伟平
基于中国30个省份1993—2018年的面板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评估公路设施建设对地区森林资源经营质量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公路设施建设对地区森林资源经营质量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能够显著促进地区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和人工林单位面积蓄积量的增长;公路设施建设可通过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林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增长;高速公路建设、一级公路建设和农村公路建设均能显著改善森林资源经营质量,其中农村公路建设的正面效应最为稳定。基于此,各级政府应继续推进和优化公路设施建设规划,加快消除限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加大招商引资、优化扶持政策,促进林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发展。
关键词:
森林资源 经营质量 公路设施 影响机制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颖
以江西省吉安市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为背景,分析了森林城市建设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实现"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目标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景观、旅游资源、生态文化等结合不够紧密,城市绿地系统的综合功能及其对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作用与贡献尚未得到充分体现;城市绿地系统在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的维护上考虑不足。因为在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中,需要着力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提高城市森林资源质量和优化城市森林资源结构,因此针对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背景,提出了建设森林旅游示范目的地、"森林人家"示范点,完善森林旅游示范设施,加快推进森林旅游服务体系工程等发展森林旅游业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