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23)
- 2023(8706)
- 2022(7120)
- 2021(6470)
- 2020(5383)
- 2019(12351)
- 2018(12445)
- 2017(24345)
- 2016(13380)
- 2015(15270)
- 2014(15258)
- 2013(14923)
- 2012(13465)
- 2011(12345)
- 2010(12537)
- 2009(11550)
- 2008(11372)
- 2007(10319)
- 2006(9196)
- 2005(8387)
- 学科
- 济(53367)
- 经济(53288)
- 管理(46514)
- 业(38517)
- 企(33446)
- 企业(33446)
- 方法(24852)
- 数学(22173)
- 数学方法(21625)
- 财(15218)
- 制(14750)
- 环境(14214)
- 农(13658)
- 学(13037)
- 中国(13014)
- 业经(12098)
- 划(10366)
- 体(10215)
- 和(9377)
- 务(9341)
- 财务(9295)
- 理论(9273)
- 财务管理(9270)
- 银(9032)
- 银行(9010)
- 企业财务(8764)
- 行(8598)
- 贸(8531)
- 贸易(8526)
- 体制(8503)
- 机构
- 大学(193398)
- 学院(193343)
- 济(78169)
- 经济(76528)
- 管理(75324)
- 理学(64836)
- 理学院(64232)
- 研究(63850)
- 管理学(62785)
- 管理学院(62464)
- 中国(48419)
- 京(41070)
- 科学(39391)
- 财(38379)
- 所(32292)
- 农(31302)
- 业大(30332)
- 江(29870)
- 财经(29832)
- 研究所(29237)
- 中心(28867)
- 经(26857)
- 北京(26074)
- 院(24377)
- 经济学(23937)
- 农业(23753)
- 州(23032)
- 范(22864)
- 师范(22598)
- 财经大学(22142)
- 基金
- 项目(131312)
- 科学(103417)
- 基金(95552)
- 研究(94054)
- 家(84278)
- 国家(83686)
- 科学基金(71802)
- 社会(59623)
- 社会科(56580)
- 社会科学(56567)
- 省(52115)
- 基金项目(49591)
- 自然(47375)
- 自然科(46282)
- 自然科学(46273)
- 自然科学基金(45424)
- 教育(43959)
- 划(43522)
- 资助(40458)
- 编号(37011)
- 重点(30067)
- 成果(29924)
- 部(28756)
- 制(28543)
- 发(27366)
- 创(27257)
- 课题(26609)
- 创新(25675)
- 科研(25505)
- 教育部(24765)
共检索到2866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海凤 闫昱霖 张彩虹 张大红
以森林碳循环机制为基础,分析森林作用与大气碳循环关系的"无森林参与"、"森林对冲"和"森林循环利用"3种模式的碳循环效应,提出以森林循环利用模式增加土地供给、改善大气碳循环的基本原理。由此表明,以森林利用为物质基础的林业产业发展是一种经济增长和环境改善的双赢选择,进而提出农村退耕还林政策改进建议。
关键词:
碳循环 森林循环利用 林业产业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姜钰
阐述了国有林区低碳循环经济耦合发展模式的内涵,从国有林区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的目标及原则入手,从林户庭院式的微低碳循环模式、企业清洁生产式的小低碳循环模式、生态工业园区式的中低碳循环模式等四个方面设计了林区低碳循环经济耦合发展的模式,并从逐步完善市场调节机制、多方参与机制、科技创新机制等方面构建了运行机制体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汪明月 李颖明 柳雅文 李梦明
基于超边际分析理论,分析了封闭式技术创新、技术交易服务内化及技术交易服务外化三种技术创新模式的演进过程,对三类创新模式下的均衡效用、相对技术交易率及技术交易平台管理费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有利地证明低碳循环技术交易服务平台的演进趋势。研究表明,随着科研劳动分工的细化,相对技术交易率和联合技术交易率不断提高,技术交易的相对价格却在不断下降,并给出了相应的均衡条件。
关键词:
低碳技术 循环技术 技术创新 专业化分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华 唐敏 王石 王奕人
在国际碳交易体系日渐壮大的带动之下,中国政府也加快了建立碳交易市场的步伐。作为碳交易项目的一种,碳汇交易市场不仅可以改善林业融资环境,更能够将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在分析国内外碳汇交易市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构建森林碳汇交易市场模式,并指出碳汇交易市场的构建应秉承可持续发展原则、准入标准化原则与交易信息透明原则,并不断完善市场要素。同时,在供求机制、价格机制、风险机制及融资机制的共同调节下,建立多项市场保障制度,使碳汇交易市场从制度、经济、生态及文化四方面充分得到保障,从而使整个碳汇市场高效、稳定地运行。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庄奇桦 刘梅娟 蒋琦 周畅 童凌云
基于已有的文献资料和中国自愿减排交易信息平台发布的森林碳汇CCER项目数据,分析了影响会计计量的森林碳汇资产的特殊性;同时,结合现行生物资产会计准则与碳排放权会计规范,从会计计量对象、计量属性和计量程序以及相应实务应用等方面,对森林碳汇资产的计量模式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森林碳汇资源生产在幼林郁闭前后具有“两阶段”特征,因此森林碳汇资产的会计计量对象必须相应地“二分”为森林碳汇能力资产和森林碳汇产品;森林碳汇能力资产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宜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森林碳汇产品则适合采用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相结合的双重计量属性;森林碳汇能力资产应分别在幼林郁闭前和郁闭后进行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森林碳汇产品则应区分碳减排信用额度签发前和签发后分别进行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即在自愿减排碳信用额度签发前的初始计量采取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后续计量采取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自愿减排碳信用额度签发后的初始计量及后续计量均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文烂
森林资源是一种公共池塘资源,这使得森林资源的供给和保护中存在严重的搭便车倾向和资源过度使用的危险,而对森林资源的国家管理与私人管理无法有效的解决森林资源保护、利用中存在的这种危险。森林资源社区管理具有管理成本低、有效避免机会主义等优越性。森林资源社区管理有效性应具备避免行政干预、政绩行为等许多不必要的干预,真正实现社区居民的自主、自治的管理等基本条件。
关键词:
森林资源 公共池塘资源 社区管理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吕洁华
依据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现状,根据循环经济理论与3R原则,在森林资源、林地资源的复合基础上,构建国有林区木质资源与非木质资源的循环利用模式,以便将有限的森林资源和废弃物作为一种循环使用的原材料,形成一种"森林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
国有林区 森林资源 循环利用模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戎建涛 何友均
基于目标树经营、粗放经营、无干扰3种经营模式,分析黑龙江省丹清河林场针叶混交林、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3种天然次生林的碳贮量变化。结果表明:1)林分碳贮量排序均为目标树经营(162.74~205.85t·hm-2)>无干扰(128.88~150.47 t·hm-2)>粗放经营(107.59~130.57 t·hm-2),且目标树经营与无干扰、粗放经营的碳贮量差异显著(P<0.05);2)林分各层次碳贮量大小依次为土壤层(57.33%~70.38%)、乔木层(28.01%~39.83%)、凋落物层(0.50%~2.69%)、灌木层(0.21%~1.00%)、草本层(0.07%~0.56%);3)...
关键词:
碳贮量 碳含量 森林经营模式 天然次生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金碧 金晓斌
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全球温室效应是人类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了解区域碳排放强度及其压力对于区域碳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分析,分别构建了区域人类活动碳排放估算模型和陆地生态系统碳吸收估算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碳循环压力的概念,建立了碳循环压力指数模型,并对碳循环压力指数及其与碳循环有关的人类活动的调控机制进行分析。
关键词:
碳循环 碳循环压力指数 碳源/汇 调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长江 温作民 吴胜 孙萍
将森林资源和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模式,主要是增设"森林资源净值"和"森林环境福利"两个指标,用以反映森林资源和环境的流量,调整国民经济循环账户中的相关项目。同时,利用扩展的国民经济循环矩阵技术,文章建立了基于环境福利的森林资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循环矩阵,它的建立给森林经济—环境关系分析、建模及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它是一种既见森林又见树木的重要森林经济—环境分析工具。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健 苏彦平 刘洪波 戈贤平
渔业是水体生态系统中惟一可控的有效增汇产业,碳汇渔业是水体生态系统中惟一的"碳汇产业"。为了更好地把握内陆渔业生态系统碳循环及碳汇机制的特征,目前的重点研究应包括内陆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包括自然水域和池塘)中碳循环的规律,碳赋存形态的归转,各类水产品生物对碳汇的贡献途径和份额以及相应的计量体系和评价模型等;同时,希望合理地估算及测定内陆渔业水体、水–气界面间CO2通量,把握内陆渔业水域生态系统碳源/碳汇的动态,进而构建内陆渔业水域生态系统的环境碳/生物碳/碳通量时空变化的信息库。
关键词:
内陆渔业 生态系统 碳循环 碳汇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洪明慧 胡晨沛 顾蕾 张雪 鲍捷
森林碳汇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中国首个农户森林经营碳汇交易项目的首期实践,根据对82户已参与和未参与交易农户的调查数据,对农户参与碳汇交易项目意愿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Ordered Logit(Ologit)模型,对农户参与碳汇交易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年龄越小、学历越高、林地面积越大、林业收入越高、对碳汇认知程度更高,其参与碳汇交易项目意愿相对较高;通过模型检验则发现农户的学历、家庭人数和劳动力比例、首期碳汇交易参与情况对农户参与或继续参与碳汇交易意愿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王海燕 侯琳娜
引入随机森林方法进行统计控制图模式识别的研究。提取了控制图的统计特征和形状特征,设计了5种不同的特征组合方法,利用蒙特卡洛仿真方法产生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选取了常用的3种模式识别方法(支持向量机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决策树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随机森林方法相比其他3种分类器方法,在分类准确率和消耗时间两个维度上都有明显优势,可以应用于统计过程控制图模式识别。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静艳 韦玉春 刘春媚 徐颂军 陈旭军 肖悦
社区是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关键角色之一。本文在有关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的实践,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南岭国家森林公园为案例,通过对当地社区、旅游企业及政府等相关利益主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提出了"旅游企业主导的社区参与模式",并探讨了该模式可持续运作的关键环节和优化模式。因子分析的结果进一步表明,社区主人翁意识、公共福利、教育培训机会以及经济收益等,是影响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自主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丰富了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的理论,并对我国生态旅游的社区实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漆雁斌 张艳 贾阳
森林碳汇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作用重大。当前国际市场开展森林碳汇交易的主要模式是CDM(清洁发展机制),而我国作为主要的碳汇供应国,处于碳汇交易的底端,缺乏话语权。因此,我国有必要推进森林碳汇参与碳交易体系,从森林碳汇市场的参加主体和运行机制两个方面不断完善我国碳交易体系。
关键词:
森林碳汇 碳交易 机制构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