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09)
2023(4546)
2022(3632)
2021(3475)
2020(2595)
2019(6109)
2018(6229)
2017(10379)
2016(6187)
2015(7168)
2014(7490)
2013(6957)
2012(6479)
2011(5777)
2010(6051)
2009(5298)
2008(5505)
2007(5389)
2006(4855)
2005(4116)
作者
(17360)
(14081)
(14078)
(13527)
(8907)
(6826)
(6620)
(5618)
(5588)
(5429)
(4917)
(4912)
(4825)
(4552)
(4509)
(4455)
(4440)
(4279)
(4183)
(3993)
(3712)
(3605)
(3497)
(3452)
(3418)
(3197)
(3192)
(3187)
(2963)
(2958)
学科
(16138)
经济(16115)
管理(14835)
(10806)
(8650)
企业(8650)
中国(7480)
(7382)
理论(6394)
教学(6387)
地方(6108)
教育(6070)
(5512)
业经(5431)
(4979)
农业(4799)
(4504)
学法(4338)
教学法(4338)
(3955)
学理(3568)
学理论(3568)
(3459)
银行(3453)
工作(3401)
方法(3315)
(3254)
环境(3251)
(3233)
(3007)
机构
学院(77198)
大学(74296)
研究(26012)
管理(23840)
(21709)
中国(21460)
经济(20725)
(18170)
理学(18083)
理学院(17818)
管理学(17305)
管理学院(17149)
科学(17029)
(16135)
技术(13321)
(13277)
(13176)
中心(13150)
师范(13049)
(13008)
职业(12916)
(12858)
(12825)
北京(12288)
(12077)
业大(11899)
研究所(11471)
(10930)
师范大学(9948)
教育(9869)
基金
项目(44431)
研究(38407)
科学(31850)
基金(25429)
(22139)
国家(21843)
(20130)
教育(19695)
编号(19317)
社会(18984)
社会科(17514)
社会科学(17509)
科学基金(17185)
成果(17004)
(15942)
课题(14974)
(13242)
基金项目(12958)
项目编号(10822)
重点(10613)
资助(10279)
(10101)
(9927)
自然(9752)
规划(9673)
研究成果(9493)
自然科(9368)
自然科学(9368)
自然科学基金(9177)
(8974)
期刊
(35443)
经济(35443)
中国(26213)
研究(25206)
教育(23109)
学报(12801)
(12246)
(11720)
技术(10811)
科学(10406)
大学(10327)
图书(10111)
管理(9680)
学学(8751)
职业(8509)
业经(7940)
书馆(7873)
图书馆(7873)
农业(7773)
(7745)
金融(7745)
林业(6891)
技术教育(5713)
职业技术(5713)
职业技术教育(5713)
(5711)
论坛(5711)
(4566)
问题(4473)
科技(4091)
共检索到140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程希平  陈鑫峰  沈超  赵敏燕  马月伟  李小龙  
通过系统调查与梳理国内外森林养生的开发利用情况,对森林养生的发展、养生保健功效、开发的主要形式与特点等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在结合国外开展森林养生所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森林养生基地的建设提出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健全有序的管理与标准体系、加强研究深化合作机制、完善整体规划与试点示范、提高理念宣传与公众引导、注重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等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盛春光  刘宗烨  刘晓光  
森林康养新型辅修专业建设面向生态文明建设和健康中国,以人才培养赋能区域林业资源服务价值挖掘。文章阐释了高校森林康养新型辅修专业设置的内涵,从制度建设、教学建设、成果转化、服务实践和质量控制角度明确了森林康养专业教学思想,探讨了教学目标与团队建设考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怀晓  
2008年以来,我院配合"国家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建设项目"的实施,重点在理顺管理与运行机制、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协调生产与教学关系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谦  曾广林  龚停锋  
本文总结了湖北省襄阳市森林生态建设情况,分析了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提出科学引领城乡绿化、注重森林生态功能、发展林业生态经济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森林生态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建国  
森林经营包括森林采伐与更新、森林保护、森林抚育、城市森林的建设等。中国长期以来不重视森林经营,这既与人们对林业的认识有关,也与中国的人事干部制度和法制不健全有关。为促进森林的科学经营,一方面要改革林业管理体制,赋予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更大的权限,保证林业的民主决策;另一方面,放权让利,在确立经营者自主经营的同时,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技术指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晓丽   彭杨贺   石道金  
准公共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对“两山”理念的呼应,其路径的探索是“两山”理念落地的关键。在明晰森林生态产品概念基础上,以排他性竞争性为线索探索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逻辑,并厘清准公共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在产权界定、交易成本、供需对接、数字技术应用等方面所面临的关键难题。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准公共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新契机,基于数字赋能视角提出破解关键难题的基本路径:加强顶层设计为价值实现提供引领;数字赋能森林资源确权;数字赋能林权抵(质)押贷款低交易成本和打破信息不对称壁垒;数字赋能林地流转低交易成本和供需有效对接。最后,以浙江龙泉市“益林富农”多跨场景应用为例,探讨了数字赋能推进准公共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可行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晓丽   彭杨贺   石道金  
准公共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对“两山”理念的呼应,其路径的探索是“两山”理念落地的关键。在明晰森林生态产品概念基础上,以排他性竞争性为线索探索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逻辑,并厘清准公共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在产权界定、交易成本、供需对接、数字技术应用等方面所面临的关键难题。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准公共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新契机,基于数字赋能视角提出破解关键难题的基本路径:加强顶层设计为价值实现提供引领;数字赋能森林资源确权;数字赋能林权抵(质)押贷款低交易成本和打破信息不对称壁垒;数字赋能林地流转低交易成本和供需有效对接。最后,以浙江龙泉市“益林富农”多跨场景应用为例,探讨了数字赋能推进准公共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可行路径。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建国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俭川  
基于系统工程思想,探讨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生态环境建设的原则。结合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践,指出大学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社会支持,构建学校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努力推进学科内部环境建设,从而促进高层次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沈佩琼  安宇  
近年来,江苏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始终予以高度重视。我们在国家相关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学习借鉴兄弟学校的成功做法,确立了依托行业办学校、依托市场设专业、依托岗位定方案、依托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翠英  
一个特色鲜明、区域共享的实训基地,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离不开高标准的建设起点,同时为了能够可持续发展,还要有科学的管理措施。本文以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进行了探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逍  肖凭  
与传统生产性实训基地相比,"校中台"作为一种由台院共建共管的,集节目生产基地与学生实训基地于一身的新型生产性实训基地,在实践层面中表现出鲜明的产业对接特征,在理论层面深受杜威"做中学"理论的影响,又体现出巴纳德合作管理理论的特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玉峰  池卫东  何林元  
当前,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根据投资主体、建设场所、实现功能的不同分为不同类型,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实现校企深度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供给侧改革,实现人才高效配置的必然要求。笔者所在的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在共建共享型生产性实训基地方面,探索了"引智型""引资型""投资型"等合作模式,构建了"五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建立健全保障制度,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这些有效探索将对相关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发挥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选芒  王永莲  
产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校企合作是实现产学结合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示范性专业改革的实践,阐述了高职教育校外实训基地开发、订单培养的做法和实施情况,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葛高丰  王伟  
本文从实训基地建设的问题入手,阐述"三基"一体实训基地建设的内涵与特点,并结合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对实训基地建设的模式进行了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