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11)
2023(5458)
2022(4712)
2021(4228)
2020(3653)
2019(8599)
2018(8195)
2017(15880)
2016(8638)
2015(9688)
2014(9742)
2013(9643)
2012(8695)
2011(7929)
2010(8071)
2009(7815)
2008(7620)
2007(6807)
2006(6068)
2005(5411)
作者
(25466)
(21190)
(21115)
(20013)
(13234)
(10213)
(9679)
(8221)
(7833)
(7619)
(7389)
(7385)
(6945)
(6663)
(6654)
(6477)
(6303)
(6276)
(6162)
(6027)
(5443)
(5263)
(5093)
(4850)
(4834)
(4783)
(4645)
(4551)
(4478)
(4273)
学科
(32292)
经济(32230)
(24189)
管理(23545)
(17637)
企业(17637)
方法(15578)
数学(12529)
数学方法(12335)
(8324)
(8231)
(8179)
(8046)
中国(7951)
业经(7902)
服务(7088)
地方(6371)
工作(6311)
理论(6201)
农业(5692)
(5609)
贸易(5606)
(5450)
服务业(5140)
(5076)
环境(5028)
(4916)
财务(4899)
财务管理(4886)
(4786)
机构
大学(123883)
学院(123248)
管理(48257)
(44357)
经济(43128)
理学(40922)
研究(40577)
理学院(40429)
管理学(39700)
管理学院(39440)
中国(30229)
(27310)
科学(26750)
(21892)
(20323)
(19181)
(19142)
(19060)
师范(18997)
中心(18835)
业大(18723)
研究所(18513)
北京(17735)
财经(17040)
(15996)
师范大学(15507)
(15444)
(15265)
农业(14252)
(13541)
基金
项目(84980)
科学(65872)
研究(61580)
基金(59911)
(53100)
国家(52661)
科学基金(44221)
社会(39412)
社会科(37148)
社会科学(37137)
(34155)
基金项目(32103)
(28187)
自然(27999)
教育(27313)
自然科(27217)
自然科学(27209)
自然科学基金(26714)
资助(25030)
编号(25023)
成果(20355)
重点(19128)
(18478)
(17685)
课题(17335)
(16577)
科研(16320)
国家社会(16157)
(15873)
创新(15470)
期刊
(51849)
经济(51849)
研究(32016)
中国(24009)
学报(20633)
科学(18994)
(16857)
(16008)
大学(15924)
管理(15090)
学学(14647)
教育(12283)
图书(10869)
农业(10762)
业经(10116)
技术(9601)
(8360)
金融(8360)
林业(8161)
(8082)
财经(7981)
书馆(7858)
图书馆(7858)
经济研究(7417)
问题(6938)
(6885)
统计(6759)
资源(6625)
(6549)
旅游(6549)
共检索到1836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先磊  高川雁  张淑辉  
从间接效用函数理论出发,构建基于条件价值法(CVM)的森林公园游憩服务价值评价框架模型,以山西省白马寺山森林公园为例,对游憩服务价值进行定量测算,并运用Logit模型和Oprobit模型对价值评估建构效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018年居民对白马寺山森林公园游憩服务的支付意愿概率和支付水平相对较低;价值评价结果的建构效度较好,居民对白马寺山森林公园游憩服务的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均受到收入水平的约束,与经济学理论基本一致;居民的支付意愿比居民的支付水平更易受到游憩白马寺山森林公园的频次、游客对其态度和评价对象特征的约束,反映出居民对生态服务产品消费存在明显的“搭便车”侥幸心理;随白马寺山森林公园可达性的增加,居民对森林公园游憩服务的支付金额降低。因此,从提高居民森林公园游憩服务的效用和社会福利水平看,未来还应该继续完善森林公园内部的基础设施,而政府可能成为森林公园及其基础设施供给的主体。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振民  黄秀娟  朱佳佳  
基于抗议支付视角,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通过建立Mlogit模型检验CVM评价森林景区游憩价值的内容效度,并利用Logit模型对抗议支付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结果表明:游客的"零支付"类型能有效地被关键变量识别出来,说明游客能够较好地理解问卷内容,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认为CVM在评估森林景区的游憩价值中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游客个人收入、距离、性别以及年龄均对"抗议支付"产生了不同的影响。Logit模型预测"抗议支付"的正确概率仅为69.4%,影响"抗议支付"的重要因素还有待进一步识别和验证。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振民  黄秀娟  朱佳佳  
基于抗议支付视角,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通过建立Mlogit模型检验CVM评价森林景区游憩价值的内容效度,并利用Logit模型对抗议支付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结果表明:游客的"零支付"类型能有效地被关键变量识别出来,说明游客能够较好地理解问卷内容,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认为CVM在评估森林景区的游憩价值中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游客个人收入、距离、性别以及年龄均对"抗议支付"产生了不同的影响。Logit模型预测"抗议支付"的正确概率仅为69.4%,影响"抗议支付"的重要因素还有待进一步识别和验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丁振民  黄秀娟  朱佳佳  
【目的】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检验CVM评价森林景区游憩价值的理论效度,为CVM评估中国森林景区游憩价值的适用性提供有效证据与调研方案。【方法】在有效性改进的基础上,运用多种回归模型对CVM评价森林景区的理论效度进行详细探讨。【结果】1)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每年人均游憩价值为37.930元,总游憩价值为18 016.750万元,由于森林景区游憩价值构成相对单一,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游憩价值明显低于大型风景名胜区。2)CVM评价森林景区的理论效度良好,检验结果与经济学理论基本一致,且可以在现实生活中给予合理解释。无论剔除样本选择偏差时的支付意愿还是全样本的支付金额均受到收入水平的约束;由于存在奉承偏差,游客的支付金额比支付意愿更容易受到游客和评价对象特征的约束。城市居民相对于农村居民来说,较高的生活水平使得城市居民有较多的可供选择的高质量游憩替代品,导致对森林公园的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较低。政府及事业单位人员的边际支付意愿表现最为强烈,同时边际支付金额也处于最高值,可能是最为真实支付意愿。退休人员由于受到收入限制,其边际支付意愿和支付金额相对其他人员均为负数;游客距离森林公园越远,对森林公园的支付意愿和支付金额越低。【结论】从理论效度来说,在有效性改进的基础上,可以将CVM引入到森林景区游憩价值评估中,但CVM其他效度的评价标准也应该充分考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尔大  韦健华  周英  
伴随自然旅游需求的快速增长,国家森林公园如何更好地发挥生态保护和游憩服务功能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然而,就游憩产品属性而言,国家森林公园提供的是一种包含多种环境和管理要素的综合性公共服务产品(public composite product)。那么,采用什么样的游憩环境属性配置才能在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最大化地满足旅游者的游憩服务需求,将是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本文以旅顺口国家森林公园作为研究试点,采用选择实验(CE)和条件评价问卷设计方法,从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承载力、公园管理四个维度收集旅游者偏好信息。通过构建条件logit模型对当前景区游憩环境属性配置做出价...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佳佳  黄秀娟  丁振民  
基于CVM方法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游憩价值进行评价,调查结果得出:2015年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游憩价值为2.164亿元。游客对公园的满意度和旅游次数与游客的支付意愿呈显著正相关(p<0.05),游客的家庭人口数(p<0.01)、月收入(p<0.01)和职称(p<0.05)与游客的WTp值呈显著正相关。基于研究,景区应在生态环境、服务设施和质量上进一步挖掘公园潜在的游憩价值,并在游客森林游憩过程中,普及生态环境知识和宣传教育,提高游客的生态保护意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小旋  张合平  田红灯  
游憩资源作为环境资源的一种,其价值评估正逐渐成为一个热点研究领域,为相关自然保护区、景区的管理与决策起到重要指导作用。旅行费用法(TCM)是国际上用于游憩价值评估的两种经典方法之一。本文以湖南省长沙市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为对象,运用旅行费用法对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的游憩服务功能进行了价值评估,计算得出其游憩总价值为26867.2039万元,这一结果表明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有着巨大的游憩价值和开发潜力,为该景区的资源决策和资源补偿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巧辉  刘晶岚  王小平  
森林保健游憩作为一种快速发展的新型游憩形式,是旅游业与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对森林公园游憩者保健游憩因素与健康效益感知量表的构建,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410位游憩者样本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践理论模型验证,同时以健康状态作为调节变量进行多群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森林公园保健游憩体验要素是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与游憩机会,健康效益感知为生理健康恢复、心理情绪调节、社会适应力改善与环境道德品质导向;健康状态的游憩者对于森林公园保健游憩体验与健康效益感知的其中四条路径感知显著,亚健康状态的游憩者对于其中七条路径感知显著;不同健康状态的游憩者对于森林公园保健游憩体验与健康效益感知存在差异性,健康状态的调节效应得到部分证实。该研究有助于为森林公园改善公众健康状况的社会效益提供指导。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巧辉  刘晶岚  王小平  
森林保健游憩作为一种快速发展的新型游憩形式,是旅游业与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对森林公园游憩者保健游憩因素与健康效益感知量表的构建,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410位游憩者样本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践理论模型验证,同时以健康状态作为调节变量进行多群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森林公园保健游憩体验要素是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与游憩机会,健康效益感知为生理健康恢复、心理情绪调节、社会适应力改善与环境道德品质导向;健康状态的游憩者对于森林公园保健游憩体验与健康效益感知的其中四条路径感知显著,亚健康状态的游憩者对于其中七条路径感知显著;不同健康状态的游憩者对于森林公园保健游憩体验与健康效益感知存在差异性,健康状态的调节效应得到部分证实。该研究有助于为森林公园改善公众健康状况的社会效益提供指导。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安然  杨闽芳  赖启福  
基于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的单边界二分式调查数据,运用Probit回归分析方法定量研究CVM评估时的信息偏差问题。结果表明:游客的旅游经历、来源地可以作为检验信息偏差的重要变量;通过有效的偏差控制措施,调查样本具有较好的理论效度、内容效度。投标值显著地负向影响支付意愿;收入、满意度显著地正向影响支付意愿。因此,从问卷设计、问卷调查过程控制等方面提出检验、减少和避免信息偏差的建议。从扩大信息变量、拓展案例等方面提出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沈芝琴  陈秋华  陈贵松  郑小敏  
构建由5个城市森林资源状况指标、4个居民游憩体验质量指标和3个开发利用条件指标组成的城市森林游憩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法)确定了各个指标层次的权重值,通过实地调查、专家咨询等方法获得数据,确定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和金牛山公园的综合评价指数。结果表明:两个公园的游憩功能相差不多,但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条件优势明显,而金牛山公园在居民游憩体验质量上有较高分值。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卫  洪昕晨  修新田  兰思仁  闫晨  
基于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的数据,采用因素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对森林公园游憩者恢复性知觉和休闲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揭示两者之间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森林公园游憩者的恢复性知觉对休闲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魅力性对休闲满意度的影响相对较弱;在恢复性知觉与休闲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中,性别和访问频率没有表现出显著的调节作用。因此,在森林公园的改造更新和森林旅游产品的开发中,要注重营造空间的远离感、提升环境的延展性、提高空间的魅力性和增强环境与游憩者的兼容性,以提高游憩者的休闲满意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璐  肖平  汤澍  陈玲玲  
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构建了城市森林游憩者满意度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景观资源感知""设施服务感知""功能效用感知""社会效用感知"和"情感效用感知"是影响游憩者感知价值的重要因素;(2)感知价值对游憩者满意体验的形成具有重要而积极的影响;(3)"情感效用感知"和"景观资源感知"是影响游憩者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功能效用感知"和"社会效用感知"对游憩者感知价值有积极影响,而"设施服务感知"可能是游憩者满意度评价的保障性因素;(4)"途径—目的"理论和"认知—情感"理论在城市森林游憩者满意度研究中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雷莹  杨红  尹新哲  
本文选取重庆黄水国家森林公园作为典型案例,使用ZTCM模型评估重庆黄水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游憩价值,通过对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确定主要参数,采用四种函数形式回归分析景区游憩价值和旅游消费者剩余,并进行统计学检验。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尤达  刘群阅  艾嘉蓓  黄启堂  兰思仁  
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进行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究森林公园游憩者的场所依恋情感与游憩者在森林公园中的恢复性体验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游憩者对森林公园的依恋情感可以有效促进其恢复性体验的提升,场所依恋中的场所依赖和场所认同两个维度对恢复性知觉及其各个维度都有促进作用;森林公园中的场所依赖对恢复性体验各个维度的影响作用大于场所认同。因此,在森林公园的改造规划及管理中,应注重考虑游憩者的场所依恋情感,并从场所依赖和场所认同两个维度出发,加强设施的维护管理,提高森林公园的基础设施水平、服务水平;注重地域性景观元素及文化在森林公园中的运用,从而提高游憩者在森林公园中的恢复性体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