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10)
- 2023(8125)
- 2022(6841)
- 2021(6194)
- 2020(5120)
- 2019(11259)
- 2018(10854)
- 2017(20731)
- 2016(11303)
- 2015(11698)
- 2014(11028)
- 2013(10658)
- 2012(9718)
- 2011(8688)
- 2010(8530)
- 2009(7644)
- 2008(7385)
- 2007(6382)
- 2006(5544)
- 2005(4672)
- 学科
- 济(42886)
- 经济(42847)
- 管理(31375)
- 业(28776)
- 企(22795)
- 企业(22795)
- 方法(19547)
- 数学(17584)
- 数学方法(17434)
- 学(12748)
- 环境(12301)
- 财(11804)
- 农(11771)
- 中国(10577)
- 业经(9077)
- 地方(9038)
- 贸(9019)
- 贸易(9017)
- 易(8753)
- 划(8178)
- 农业(7893)
- 制(7663)
- 务(7555)
- 财务(7554)
- 财务管理(7545)
- 产业(7479)
- 企业财务(7273)
- 技术(6635)
- 结构(6020)
- 和(5973)
- 机构
- 大学(157706)
- 学院(156694)
- 济(63409)
- 经济(62308)
- 管理(58750)
- 研究(56893)
- 理学(52468)
- 理学院(51774)
- 管理学(50769)
- 管理学院(50515)
- 中国(40982)
- 科学(40003)
- 农(35463)
- 京(33584)
- 业大(31146)
- 所(29883)
- 研究所(28181)
- 农业(28035)
- 财(26470)
- 中心(25535)
- 财经(22269)
- 江(22166)
- 院(21949)
- 北京(20552)
- 经(20480)
- 范(19950)
- 经济学(19814)
- 师范(19585)
- 农业大学(19089)
- 经济学院(18266)
- 基金
- 项目(120366)
- 科学(95021)
- 基金(90614)
- 家(84238)
- 国家(83649)
- 研究(76880)
- 科学基金(70412)
- 社会(51518)
- 基金项目(49781)
- 自然(49294)
- 社会科(49115)
- 社会科学(49101)
- 自然科(48139)
- 自然科学(48123)
- 自然科学基金(47297)
- 省(46433)
- 划(40311)
- 资助(35276)
- 教育(33637)
- 重点(28173)
- 编号(26973)
- 发(25767)
- 部(25682)
- 计划(25368)
- 创(24862)
- 科研(24611)
- 创新(23444)
- 科技(22631)
- 国家社会(22590)
- 教育部(21066)
共检索到2101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秋月 余坤勇 项佳 林丽丽 黄河 谢巧雅 刘健
通过对野外标准地实测与分析获取森林公园林分结构特征和温度的相关信息,研究林分非空间结构特征与林分空间结构特征对热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分非空间结构及空间结构特征对空间热环境模型的影响占比分别为66.25%、33.75%.林分非空间结构中的郁闭度、树高、枝下高对空间热环境的影响最显著,而胸径、林分胸高断面积、植株密度对空间热环境的影响不显著.郁闭度与气温呈线性负相关,树高、枝下高与空间热环境存在显著正相关,郁闭度每增加0.1,空气温度降低0.4℃;而树高每增加0.1 m,温度增加0.013℃;枝下高每增加0.1 m,温度增加0.017℃.空间结构特征中混交度与空间热环境呈正相关,混交度每增加0.1,温度增加0.19℃;开阔比与空间热环境呈负相关关系,开阔比每增加0.1,温度下降0.22℃.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艾婧文 刘健 余坤勇 张今朝 曾琪 郑文英
植物群落特征和林分空间结构组成及评价是森林公园景观的关键,对森林公园景观优化与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金丝湾省级森林公园为对象,基于40个调查样方,从群落特征和林分空间结构2个层面选择24个景观影响因子,运用美景度评价法(SBE)得出各个样方景观得分值,进而构建美景度和各个影响因子类目之间的景观评价与预测的多元回归线性模型,并分析群落特征和林分空间结构对森林公园景观美学质量的贡献作用。结果表明:森林公园景观中,主要影响美景度的景观因子有凋落物、林下层统一度、乔木丰富度、郁闭度、胸径变异系数、竞争指数、枝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冉东亚
森林旅游是我国新兴的一项事业。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污染的加剧,造成城市生态系统的失调。因而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回到大自然中去,寻找一种安祥、舒适、清新的森林环境,形成一股森林旅游的趋势。森林旅游的主要内容,包括在林区内野餐、宿营、狩猎、垂钓、划船、漂流、乘车、骑马、疗养、森林浴、登山、滑雪、探险、摄影、观光、科学考察、宣传教育等,将会使人们直接享受到"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的感觉。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魏琦 欧阳勋志
利用空间计量地理方法以及专家评分法,对江西省国家森林公园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结构性、均衡性和组合性分析。研究表明:江西省国家森林公园呈弱凝聚分布态势;森林公园在地域上分布弱均衡性,赣北地区分布较多,主要集中在上饶、赣州、九江等地市;资源组合性较好,资源组合优良的国家森林公园主要分布在庐山、明月山、武功山、瑶里等著名旅游区。应通过优化空间结构、合理配置资源,推动江西省国家森林公园的整体协调发展。
关键词:
国家森林公园 空间分布特征 江西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国明 杨效忠 林艳 田冬
以我国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理集中指数、不平衡指数、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等地理数学与统计方法以及ArcViewGIS分析软件,通过对其在全国范围内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布局的定量与定性分析,揭示我国20多年来森林公园旅游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规律,最后分析表明我国国家森林公园在全国范围内呈集中分布,且无论是在省市区之间还是七大分区之间的分布均衡性都很低,主要集中在我国中部及其东部沿海地区,与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大体一致,且主要分布在我国年降水量大于400mm的丰水带、多水带以及过渡带之内。
关键词:
国家森林公园 空间分布 中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曾祥谓 谢锦忠 朱春玲 孙海菁 王锐
以上海市佘山国家森林公园主要森林植被类型的群落学调查资料为基础,通过应用群落相似性和物种多样性测度方法进行计算分析,对该区域的主要森林群落类型、植物多样性特征及其演替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佘山国家森林公园主要由白栎林、毛竹林、香樟林、朴树-榉树林、朴树-刺槐林、梧桐林和枫香-刺槐林等7种森林类型组成;现有森林植被的植物多样性明显低于邻近的浙江地区,其树种组成也明显偏重于落叶树种,以榆科植物、壳斗科栎类树种为主,而常绿树种则只有香樟、苦槠、毛竹、女贞等少数几个建群种;从森林演替趋势看,未来上海佘山地区的森林主要为三大类:以白栎为主的地带性森林群落,毛竹林和以樟科、榆科、木犀科等科树种组成...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吴沁娇 宋艳冬 陶士杰 王丽 周如意 陈武 潘心禾 周宇峰 周国模
【目的】研究不同林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释放特征,为开展森林康养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1年9月25—29日,采用吸附管采样离线分析和实时在线分析相结合,分析浙江丽水白云国家森林公园5种典型林分[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林、阔叶混交林(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和白栎Quercus fabri)、杉阔混交林(杉木和樟树Cinnamomun camphora)、毛竹Phyllosachys edulis林]的VOCs组分与摩尔分数。【结果】(1)除毛竹林外,其他4种林分主要释放单萜;杉木林、柳杉林、阔叶混交林和杉阔混交林的单萜释放量分别占总VOCs的47.5%、60.0%、50.4%和39.9%。(2)不同林分单萜摩尔分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柳杉林(3.15 nmol·mol~(-1))、阔叶混交林(1.89 nmol·mol~(-1))、杉木林(1.69 nmol·mol~(-1))、杉阔混交林(1.47 nmol·mol~(-1))、毛竹林(1.24 nmol·mol~(-1)),其中柳杉林的单萜摩尔分数显著高于其他林分(P<0.05)。(3)不同林分的人体呼吸层单萜摩尔分数日变化趋势不同,其中:杉木林和阔叶混交林呈逐渐下降趋势,杉阔混交林和柳杉林呈逐渐上升趋势,毛竹林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4)单萜摩尔分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因林分不同而不同:柳杉林与杉阔混交林均与相对湿度、细颗粒物(PM_(2.5))、可吸入颗粒物(PM_(10))呈极显著负相关(P<0.001);杉木林和阔叶混交林单萜摩尔分数与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毛竹林与各环境因子的相关性都没有达到显著水平。【结论】柳杉林单萜摩尔分数和占比均高于其他林分,在选择森林康养场所时优先推荐。图4表2参46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小德 张万荣 方金凤
通过对浙江省森林公园资源的调查 ,从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生物资源、千姿百态的自然地形地貌、千变万化的天象资源和丰富的人文资源等 5个方面阐述了森林公园资源的特征。对浙江省有代表性的淳安千岛湖森林公园、温州雁荡山森林公园和临安青山湖森林公园的生物资源和景观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比较 ,提出了森林公园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坚持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将保护放在首位 ,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基础设施的建设应以不引起森林公园环境质量退化为原则等观点。表 3参 5
关键词:
森林公园 资源 特征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剑彬 董丽 廖圣晓 晏海 乔磊 李冲
使用红外CO2测定仪跟踪测定了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2008-2009年度的CO2浓度。结果表明:1)公园内CO2浓度在生长季节存在明显的日变化特征,表现为上午时分显著降低,中午时分低浓度浮动(约310μmol/mol),而下午时分在达到测定时间内最低值(约300μmol/mol)之后显著升高的特征;2)非生长季节与生长季节的CO2浓度变化特征相近,只是日平均浓度(413μmol/mol,生长季节为328μmol/mol)和日最低浓度出现的时间(13:00,生长季节为14:00左右)有所不同;3)4个季节的CO2平均浓度比较,夏季最低(328μmol/mol),秋、冬季最高(413μmol/mo...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唐笛扬 张建国 崔会平 蔡碧凡
基于网络文本内容分析法,以携程、途牛等专业网站中搜集的关于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的1023条游客点评与游记为数据样本,使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筛选景区旅游形象感知的高频词汇,绘制语义网络分析图;以高频词汇与语义网络分析图为基础,对旅游形象感知要素进行编码(4个一级编码与17个二级编码),并通过IPA分析法分析其结构特点。结果显示:各个旅游形象感知要素重要性程度存在较大差异,绝大多数要素在游客心中重要性程度低,但大部分要素表现性程度高,只有少部分要素的游客评价较低,大部分游客旅游体验较好。说明保护生态环境与景观资源,提升景区经营管理水平,提高旅游服务接待能力是关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杰龙 陈秋华 幸绣程 王立群
分析我国各省森林公园旅游产业竞争力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发展水平的省份提供产业竞争力方面的指导。首先构建我国港澳台外31省(市、自治区)森林公园的旅游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然后计算各省旅游产业竞争力得分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最后采用分位数回归研究影响森林公园旅游产业竞争力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中国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平均竞争力值较低,区域差异较大,呈现东部向中西部递减的状态; 2004~2014年期间西部各省森林公园旅游产业竞争力进步较小,主要原因是受到"短板效应"的制约,表现为西部各省在产业效益方面与东、中部省份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的森林公园存在东北和东南两个高层次旅游产业竞争力集聚中心,并存在逐渐向周边地区扩散,带动周边省份提升发展的趋势;回归表明,国家扶持力度、管理投入、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品牌效应和交通便利性会在不同分位点上对各省森林公园旅游产业竞争力产生影响。森林公园旅游产业竞争力在不同分位点上影响因素的差异为有针对性的提高各地区竞争力提供了良好的参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傅伟聪 朱志鹏 陈梓茹 黄淑萍 王敏华 丁国昌 董建文
【目的】研究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大气能见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森林景观及游览质量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利用2015-12-01—2016-11-30监测数据,分析大气能见度变化特征,探究大气污染物(PM_(10)、PM_(2.5)、SO_2、NO_2、CO和O_3)和气象因子(风速、气温、露点温度、海平面气压和空气相对湿度)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结果】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年均大气能见度为12.84 km,除PM_(2.5)年均浓度略超出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外,其他大气污染物年均浓度皆处于一级标准内,表明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毅 祁承经 邱德勇
森林公园是一种以森林景观为主体,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生态型郊野公园。以河洑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对其风景资源特征及景观规划加以分析,结果表明:河洑国家级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类型多样、森林生态状况良好、潜在开发价值高、景观结构清晰,是一块亟待开发亦极具价值的"处女地"。根据资源特征对该公园进行了生态功能的分区,并对其植物景观进行了规划,以期为公园的合理建设提供依据和保障。
关键词:
植物学 资源特征 景观规划 河洑森林公园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志波 黄清麟 庄崇洋 黄金城 王宏
【目的】研究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山地雨林中巢蕨和崖姜的数量特征,为这2种蕨的特征评价和冠层生物多样性监测提供依据。【方法】对出现巢状蕨的原始林和退化原始林的组成与结构特征做比较分析,通过检验或拟合分布函数,量化分析巢状蕨的分布高度、大小和密度,以及寄主的密度、单个寄主上的巢状蕨数量,用扩散系数和t-检验方法判断寄主在群落中的分布格局。【结果】在退化原始林和原始林中,巢状蕨的平均密度分别为210.6和111.2株·hm~(-2),寄主的平均密度分别为117.8和72.8株·hm~(-2);寄主有79种,分属31科、53属,除1种是藤本植物外,其余均为乔木树种;只出现巢蕨的有25种,只出现崖姜的有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志波 黄清麟 庄崇洋 黄金城 王宏
【目的】探讨山地雨林中板根树及其板根的数量特征,为板根树与板根的特征研究及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样地调查法,研究板根树的种属分布;用扩散系数和t-检验方法判断板根树木在群落中的分布格局;用常规统计检验和拟合分布函数的方法,分别对板根树木及板根的密度和板根大小做量化分析。【结果】原始林和退化原始林中共有52个具有板根的树种,属于25个科的33个属,只在原始林出现的有18个种,只在退化原始林出现的有23个种,同时出现在原始林和退化原始林的有11个种;板根树木在原始林和退化原始林均呈集群分布,密度为013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