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58)
- 2023(8209)
- 2022(6848)
- 2021(6393)
- 2020(5426)
- 2019(12272)
- 2018(11729)
- 2017(22601)
- 2016(12435)
- 2015(13969)
- 2014(14131)
- 2013(13894)
- 2012(12802)
- 2011(11283)
- 2010(11503)
- 2009(11169)
- 2008(11507)
- 2007(10497)
- 2006(9136)
- 2005(8590)
- 学科
- 济(46113)
- 经济(46028)
- 管理(45906)
- 业(42244)
- 企(35775)
- 企业(35775)
- 财(30233)
- 方法(20851)
- 制(18660)
- 数学(18524)
- 数学方法(18340)
- 中国(15572)
- 务(15257)
- 财务(15237)
- 财务管理(15187)
- 企业财务(14518)
- 财政(13977)
- 银(12994)
- 银行(12983)
- 行(12197)
- 农(11842)
- 体(11726)
- 融(11493)
- 金融(11491)
- 政(11340)
- 险(11189)
- 保险(11098)
- 体制(10373)
- 业经(10180)
- 度(9923)
- 机构
- 大学(177349)
- 学院(175282)
- 济(77548)
- 经济(75993)
- 管理(68687)
- 研究(57621)
- 理学(57344)
- 理学院(56822)
- 管理学(56056)
- 管理学院(55720)
- 中国(51600)
- 财(51379)
- 京(37224)
- 财经(35891)
- 经(32471)
- 科学(30896)
- 所(28648)
- 江(27618)
- 中心(26984)
- 财经大学(26667)
- 经济学(25071)
- 研究所(24731)
- 北京(24238)
- 农(24118)
- 经济学院(22522)
- 业大(22496)
- 院(21631)
- 州(20820)
- 省(19325)
- 商学(19175)
- 基金
- 项目(109755)
- 科学(86956)
- 基金(82425)
- 研究(80704)
- 家(70976)
- 国家(70460)
- 科学基金(61136)
- 社会(53419)
- 社会科(50681)
- 社会科学(50665)
- 基金项目(42719)
- 省(40526)
- 自然(38907)
- 自然科(37999)
- 自然科学(37990)
- 自然科学基金(37347)
- 教育(36762)
- 资助(34878)
- 划(33992)
- 编号(31014)
- 制(26946)
- 成果(26234)
- 部(25425)
- 重点(24621)
- 国家社会(22682)
- 教育部(22628)
- 性(22507)
- 创(22284)
- 课题(21876)
- 人文(21662)
共检索到285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志山 周式飞
本研究认为森林保险经过较长时间的试点后,没有得到普遍的开展的原因在于森林保险市场的供求失衡。从国际经验看,解决森林保险市场的失衡要依靠财政补贴制度。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森林保险的财政补贴应包括保费补贴、业务费用补贴、再保险支持、税收优惠和建立风险基金。
关键词:
森林保险 供求均衡 财政补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晶 郭丽莎 田治威
基于财政支出效率相关理论,对我国森林保险财政补贴效率进行研究。首先,从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两个角度构建了我国森林保险财政补贴综合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法测算了2019年各省补贴效率值。然后,把补贴规模纳入生产函数,采用2013—2019年我国各省的数据,探究不同因素对森林保险财政补贴效率的影响,并测算出我国森林保险财政补贴的最优规模。研究发现,在评价森林保险财政补贴效率时,经济效率的权重大于社会效率;政府财政补贴规模对补贴效率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同时该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对森林保险财政补贴效率产生着重要影响;另外,通过生产函数法可以得出,当森林保险财政补贴规模占林业第一产业产值达到4.21%时,补贴效率达到最大,然而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实际补贴规模还远远小于最优水平。提出如下建议:扩大补贴范围,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森林保险;加大财政补贴力度,着力缩小与最优规模的差异,并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补贴额度等实际情况差异化提高补贴比例;兼顾社会效率的同时,注重经济效率的提升,政府应根据林业产值目标规模及得出的最优补贴规模比例综合确定森林保险最优补贴规模。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晶 郭丽莎 田治威
基于财政支出效率相关理论,对我国森林保险财政补贴效率进行研究。首先,从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两个角度构建了我国森林保险财政补贴综合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法测算了2019年各省补贴效率值。然后,把补贴规模纳入生产函数,采用2013—2019年我国各省的数据,探究不同因素对森林保险财政补贴效率的影响,并测算出我国森林保险财政补贴的最优规模。研究发现,在评价森林保险财政补贴效率时,经济效率的权重大于社会效率;政府财政补贴规模对补贴效率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同时该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对森林保险财政补贴效率产生着重要影响;另外,通过生产函数法可以得出,当森林保险财政补贴规模占林业第一产业产值达到4.21%时,补贴效率达到最大,然而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实际补贴规模还远远小于最优水平。提出如下建议:扩大补贴范围,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森林保险;加大财政补贴力度,着力缩小与最优规模的差异,并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补贴额度等实际情况差异化提高补贴比例;兼顾社会效率的同时,注重经济效率的提升,政府应根据林业产值目标规模及得出的最优补贴规模比例综合确定森林保险最优补贴规模。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陈凯 赵娜 焦阳
财政补贴政策是政府矫正市场失灵,驱动长期护理保险市场高质量演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多主体仿真模型,考察不同补贴政策驱动长期护理保险市场演化的过程。研究发现:实行产品创新补贴政策时,可以形成健康有序的长期护理保险市场竞争格局;实行经营性补贴政策时,长期护理保险市场容易演化成垄断市场。保费补贴政策能够扩大需求规模,且差异化的保费补贴政策能够更加有效地激励需求空间的大幅增长。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夏益国 孙群 盛新新
农业风险的弱可保性以及较高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主因,农业保险赔付率过高是其重要表现。通过对比中美两国财政补贴农业保险前后农业保险赔付率的变化,发现财政补贴有助于改善农业保险赔付率从而校正市场失灵。针对我国国情,应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民投保积极性;实施级差补贴率政策;扩大财政补贴农作物保险覆盖的品种,提升农作物整体参保率;粮食主产区农业保险费补贴全部由中央财政承担。
关键词:
农业保险 财政补贴 市场失灵 赔付率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赵娜 陈凯
本文对财政补贴政策影响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市场扩散的传导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结合复杂网络演化博弈理论,分别构建供给侧和需求侧社会网络模型,模拟不同财政补贴政策对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供需双方微观决策的影响以及宏观市场扩散情况。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供需两侧的四种财政补贴政策的作用机制不同,产生的影响效果各异。两种基于供给侧的财政补贴政策均干预了市场竞争秩序:保单创新补贴政策能够激励供给主体优化保单的积极性,降低保费水平,推动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营销创新补贴政策提高了市场进入壁垒,不利于供给主体数量增长,营销创新补贴越高,对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市场扩散的阻碍作用越强烈。两种基于需求侧的财政补贴政策均能促进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市场扩散:保费补贴政策能够大大增加消费者投保需求量,为供给主体市场扩散创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差异化保费补贴在推动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市场扩散上表现出更强的作用效果。本文建议:为消费者提供差异化保费补贴,补贴水平控制在5%~20%;为经营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产品的保险公司提供保单创新补贴,并根据财政能力将补贴比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希熙 刘颖
运用市场供求平衡原理,从森林保险市场失灵的价格因素、森林保险的双重外部效应、森林保险的公共性以及财政补贴对森林保险的效应4个方面分析了森林保险市场供求失衡的原因,并提出了完善森林保险市场的建议,如国家立法、开展林业合作经济组织、政策性和商业性保险相结合以及森林保险产品设计的市场化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珺 冷慧卿
为加快森林保险的发展,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中央财政自2009年7月1日起在福建、江西和湖南三省启动了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工作,2010年7月1日起试点省又增加了浙江、辽宁和云南三省。我们通过书面调研、实地座谈、深入访谈等方式对试点六省的试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较为广泛和深入的调查研究。同时,对11省的林业部门和人保财险17个省公司开展了问卷调查,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调查研究,总结了中央财政森林保险保费补贴政策试点以来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造成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森林保险 保费补贴 调研报告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晓洁 王丽
2009年中央提出选取全国农村10%的地区作为试点,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补贴效应视角,探讨财政补贴的收入调节效应、乘数效应、激励效应以及公平效应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农村养老保险 财政补贴 筹资渠道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秀芬 王春艳 李茂松
近几年来在财政补贴政策的支持下,农业保险得到了蓬勃发展。然而,现有财政补贴政策存在的诸多缺陷,也严重制约着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本文在分析现有财政补贴政策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制定财政补贴机制的原则、主要依据,并进一步提出适应我国国情的财政补贴机制及中长期建议。
关键词:
农业保险 财政补贴 原则 机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袁祥州 程国强 黄琦
为促进农业保险普遍可得、农民可支付和保险公司的经济可持续,美国基于农业保险费用构成理论,形成以针对农民的保费补贴和针对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费补贴为主体,以再保险支持为核心的双向财政补贴机制。该机制提高参保率,保障农业保险良性循环,但会带来财政支出压力变大,转移效率偏低等问题。总结美国经验,为创新优化我国农业保险补贴制度提供借鉴。
关键词:
财政补贴机制问题 美国农业保险 经验借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段学慧
在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行过程中,由于政府的过度干预以及激励约束机制的缺失,导致农户和保险公司处于被动地位,降低了财政补贴的效率,不利于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创新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机制,首先必须对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经营模式、管理机构进行创新,其次要对财政补贴机制本身进行创新,同时还要进行相关配套机制的创新。
关键词:
农业保险 财政补贴机制 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美桃 王朝才 吕旺实
1.各级财政在保险制度间分配不均,中央财政明显倾向于城镇。我国各级政府依据其在社会保险中的角色、地位、权利和利益等的不同,承担着不同程度的财政责任。然而,在二元经济的背景下,长期以来中央财政在城乡社会保险间分配不均,中央财政明显倾向于城镇。在城镇社会保险中,中央财政负担越来越重,地方财政处于缺位或者尚未完全到位状态。据统计,1998~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农业保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支农惠农的一项有效经济手段。近期,财政部金融司调研组赴湖南省部分农业保险试点县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召集有关省份进行了座谈,了解2007年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工作进展情况,以推进农业保险朝着有利于完善农村金融、县域金融、地方金融体系和服务功能的方向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美桃 王朝才 吕旺实
伴随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体系的建立完善,社会保险财政责任不断加强,财政补贴机制先后经历了企业补贴期、适度财政补贴期以及分险种、分区域的财政补贴机制期。本文在回顾我国社会保险财政补贴机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现行社会保险财政责任、区域财政补贴现状,以及社会保险财政补贴中中央财政责权不匹配、区域补贴比例差异明显等问题,提出细化社会保险财政责任、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建立社会保险财政补贴动态调整机制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