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258)
2023(20719)
2022(17838)
2021(16578)
2020(13881)
2019(32258)
2018(32015)
2017(60850)
2016(33372)
2015(38118)
2014(38422)
2013(37719)
2012(34833)
2011(31471)
2010(31801)
2009(29462)
2008(29268)
2007(26360)
2006(23077)
2005(20221)
作者
(98495)
(82250)
(81628)
(77939)
(52216)
(39629)
(37271)
(32238)
(31341)
(29629)
(28175)
(27841)
(26307)
(25929)
(25444)
(25403)
(25067)
(24130)
(23791)
(23759)
(20382)
(20343)
(20042)
(18836)
(18443)
(18363)
(18311)
(18264)
(16779)
(16389)
学科
(133683)
经济(133496)
管理(98972)
(93645)
(76339)
企业(76339)
方法(61231)
数学(53236)
数学方法(52518)
(42512)
(37641)
中国(34783)
业经(31662)
(30376)
(29102)
地方(28919)
农业(28115)
(24415)
贸易(24401)
(23719)
(23627)
财务(23624)
财务管理(23557)
理论(22315)
企业财务(22301)
(21245)
银行(21182)
环境(20967)
(20627)
(20246)
机构
学院(480242)
大学(479770)
(186804)
管理(185255)
经济(182445)
理学(159463)
研究(158795)
理学院(157622)
管理学(154616)
管理学院(153731)
中国(119574)
(102281)
科学(100480)
(89372)
(83079)
(80849)
(75747)
业大(73955)
中心(73785)
研究所(73290)
财经(70622)
北京(64349)
农业(64119)
(63906)
(63844)
师范(63183)
(59160)
(58125)
经济学(56272)
财经大学(52213)
基金
项目(324326)
科学(252919)
研究(235464)
基金(232969)
(203592)
国家(201850)
科学基金(172321)
社会(145991)
社会科(138039)
社会科学(138001)
(128061)
基金项目(123334)
自然(113158)
自然科(110389)
自然科学(110360)
教育(108953)
自然科学基金(108341)
(107198)
编号(97051)
资助(96664)
成果(79200)
重点(72879)
(70792)
(68627)
课题(67497)
(66275)
科研(62324)
创新(61930)
大学(60506)
教育部(60265)
期刊
(208851)
经济(208851)
研究(138335)
中国(94428)
学报(79683)
(76910)
科学(71441)
(71006)
管理(66014)
大学(60413)
学学(56874)
教育(54223)
农业(51294)
(43082)
金融(43082)
技术(42683)
业经(36416)
财经(34500)
经济研究(31731)
(29415)
问题(27605)
(25584)
图书(25162)
(24686)
技术经济(22677)
理论(22501)
科技(22474)
统计(21826)
资源(21584)
商业(21160)
共检索到709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韦惠兰  鲁斌  
社区共管模式在我国保护区管理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发展仍处于初级实践阶段,且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值得学界关注。文章以白水江保护区共管示范基地李子坝村为例,旨在通过制度变迁视角和制度效率评价方法,对其传统管护向共管模式转型的变迁效率、演替规律及衍生路径进行探析。文章期冀在为社区共管必要性和可行性辅以实证支持的同时,也为保护区共管路径的选择和共管模式的具体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韦惠兰  吴服胜  
解决公共池塘资源退化问题,现行的方案是引入集权化和私有化2种产权制度安排。实地调查发现,一些村民能够自发地组织起来参与管理,实现了资源的有效保护,李子坝森林巡护队就是其中的代表。运用制度分析的方法,结合现实中成功案例,建立了一个自主组织的选择框架,解释村民能够把自己组织起来、跳出集体行动的困境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论证社区参与式管理可以弥补制度外生供给存在的缺陷。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韦惠兰  何娉  
介绍了白水江社区共管的产生及过程安排,对白水江森林资源社区共管初始、计划、审批实施3个阶段的分权问题、信息问题、持续性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解决白水江社区共管问题的相关建议:健全管理体系、完善社区管理数据库、创造可持续投入的共管资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夏宁  夏锋  
自然保护区与林缘社区农户之间唇齿相依,相互影响。林缘社区农户的技术选择行为涉及到各方面工作的协调,而这也成为自然保护区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对农户的技术选择行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厚俊  徐妍  
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地处喀斯特地貌的贵州山区布依族村寨森林资源产权演变进行实证研究,探讨了林地产权制度(正式制度)安排和传统文化(非正式制度)在布依族地区森林资源管理中所起的作用,并提出布依族村寨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韦惠兰  冯茹  范文安  
生态补偿已经成为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以及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随着国家生态安全问题日趋严峻,森林的生态效益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林缘社区居民寻找长久的可持续生计是森林生态效益保护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可持续生计框架分析出甘肃白水江林缘社区居民的生计方式不可持续,通过定性、定量的分析,指出生态补偿对于改善居民生计可持续性的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兆君  刘文燕  
随着我国向市场经济渐进步伐的加快,国有森林资源产权制度也发生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制度变迁。本文运用制度变迁理论,从国有森林资源产权制度的初始界定、变迁的启动和变迁的渐进三个阶段,对建国以来我国国有森林资源产权制度的变迁过程进行了阐述,并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国有森林资源产权制度变迁进行了实证与规范分析,为我国目前进行的国有森林资源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莉菲  温亚利  张媛  郝春旭  
本研究以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周边社区佛坪县、太白县、洋县和周至县的288户农户为研究对象,通过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并评价森林资源功能指标体系,进而判断农户对森林资源的经营偏好。研究结果表明,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周边社区农户对森林的生态保护功能意识较强,对森林资源多种功能的开发和利用意愿较弱。最后提出,通过社区共管等农户参与模式继续对生态环境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推广节能燃料的使用,减少农户对薪柴的依赖性;周边社区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下经营,不断开发森林资源的多种功能和效益。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长达  高岚  
本文依据福建、江西和湖南省的实地调研情况,以森林保险制度模式的选择为逻辑起点,对森林保险的费率厘定、保费补贴和巨灾风险分散三方面问题进行了理论结合实践的探讨。得出的结论是商业保险公司主办并由林业部门配合的协保模式符合我国森林保险发展需要,但政府的制度供给在有效解决森林保险市场失灵的同时,也要防范政府失灵,并且中央财政补贴在提高森林保险资源配置效率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洪名勇  
选择都匀市王司镇五寨村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对苗族村寨正式森林制度与非正式森林制度变迁以及苗族文化对森林资源产权制度安排的影响进行调查研究。苗族文化对私有产权的保护,并将之上升为本地区本宗族群众的“规举”,形成了一种非正式的正式制度,即“准正式制度安排”。它有机地将森林资源的非正式制度安排与正式制度安排结合在一起,结果使森林资源产权制度安排得到有效实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乔永平  
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作为一种组织制度创新,是适应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其配套工程而兴起的,目前基本上形成了国家级—地区级—省级—市(县)级—乡级五级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体系。从其制度变迁的类型来看,主要是一种强制性制度变迁。这一制度变迁涉及微观经济主体和宏观经济主体等不同的利益主体,引发这一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因主要是为了充分发挥市场配置森林资源的作用,大力提高林业生产力,实现经济福利、生态福利和社会福利的增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红霞  辛中尧  王洪建  王香枝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关键,昆虫多样性又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Samways,1993;王献溥等,1994),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昆虫主宰着全球的生物多样性(Lawton,2002)。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学林  田方  戚鹏程  
分析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43种野生被子植物果实类型组成及其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本区干果和肉果分别占65.67%和24.60%,在22种基本果实类型中,居前3位的分别为蒴果(26.56%)、瘦果(12.35%)和核果(12.20%);果实类型及其种数随海拔升高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随着海拔升高,干果比例上升,肉果比例下降并消失于3800m左右,其中蒴果比例在各海拔段均占据显著优势并呈上升趋势,瘦果和颖果比例先下降后上升,核果和浆果比例下降,梨果和翅果比例先上升后下降。聚类结果表明:海拔2000m左右是基本果实类型种数分布的断点。果实类型垂直分异可能是伴随着相应海拔范围内水热...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韦惠兰  夏锋  袁志伟  张宏亮  
生态效益是自然保护区保护效益的中心,对生态效益进行评估是自然保护区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效益进行科学界定的基础上,探讨了生态效益计量的理论方法,并以甘肃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为例,具体计量和评估了其生态效益。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锋  宁攸凉  赵荣  
我国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社区人口众多,与贫困地区在空间上高度重合,森林旅游不仅能够鼓励居民参与保护区管理,也为社区提供了一种更具可持续性的生计方式,因此,森林旅游常被用作缓解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居民生计之间矛盾与冲突的手段。文章以云南省高黎贡山等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社区为研究区域,以农户收入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方法,研究森林旅游对社区农户收入变化的影响。研究显示:(1)参与森林旅游经营农户的人均收入高于非参与森林旅游经营农户的人均收入;(2)而经营农户的非旅游收入与非经营农户人均收入没有显著性差异;(3)经营农户的旅游收入高于非旅游收入,森林旅游带来的收入已经成为其家庭的主要收入。最后,为更好地发展森林旅游,促进社区农户生计与保护区管理协调发展,提出了针对性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