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99)
- 2023(3831)
- 2022(3214)
- 2021(2816)
- 2020(2296)
- 2019(5273)
- 2018(5198)
- 2017(10144)
- 2016(5908)
- 2015(6750)
- 2014(6752)
- 2013(6950)
- 2012(6827)
- 2011(6278)
- 2010(6300)
- 2009(5573)
- 2008(5582)
- 2007(5310)
- 2006(5066)
- 2005(4767)
- 学科
- 济(22658)
- 经济(22618)
- 管理(19009)
- 业(14119)
- 企(11226)
- 企业(11226)
- 学(10223)
- 环境(9856)
- 方法(7842)
- 农(7101)
- 中国(6847)
- 财(6672)
- 数学(6578)
- 数学方法(6381)
- 制(5631)
- 划(5362)
- 和(5135)
- 业经(4710)
- 农业(4599)
- 地方(4517)
- 资源(4438)
- 生态(4416)
- 银(4408)
- 银行(4384)
- 行(4142)
- 贸(4056)
- 贸易(4053)
- 融(3942)
- 金融(3942)
- 易(3938)
- 机构
- 大学(88763)
- 学院(87209)
- 研究(36991)
- 济(33717)
- 经济(32894)
- 管理(29276)
- 中国(28863)
- 科学(25423)
- 理学(23704)
- 理学院(23400)
- 管理学(22791)
- 管理学院(22668)
- 农(21647)
- 京(21496)
- 所(21248)
- 研究所(19115)
- 业大(17423)
- 农业(16571)
- 财(16530)
- 中心(16468)
- 江(15305)
- 北京(14695)
- 省(14282)
- 院(14175)
- 财经(12108)
- 州(11809)
- 范(11351)
- 科学院(11292)
- 师范(11139)
- 经(10793)
- 基金
- 项目(55755)
- 科学(41904)
- 基金(39031)
- 家(37209)
- 国家(36941)
- 研究(36840)
- 科学基金(29065)
- 省(22241)
- 社会(21083)
- 自然(20901)
- 自然科(20305)
- 自然科学(20296)
- 基金项目(20008)
- 自然科学基金(19919)
- 社会科(19833)
- 社会科学(19823)
- 划(19792)
- 资助(17257)
- 教育(16076)
- 重点(13688)
- 编号(13650)
- 发(12757)
- 计划(12687)
- 科技(11918)
- 科研(11617)
- 成果(11536)
- 部(11507)
- 课题(10919)
- 创(10725)
- 创新(10187)
共检索到1475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小全 侯振宏
森林的定义与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 (LULUCF)碳吸收或排放的计量密切相关 ,同时也是造林、再造林和毁林 (ARD)定义的基础 ;ARD的定义直接关系到《京都议定书》第三条第三款 (3 .3条款 )ARD活动引起的汇清除的计量和大小。本文基于森林有关定义国际研讨会和IPCC有关LULUCF碳计量的方法学指南的研讨和交流 ,通过大量资料收集和信息查询 ,对主要国际公约、国际组织和各国森林和ARD的定义进行了调研 ,并分析讨论了不同定义及其对LULUCF碳计量的影响 ,提出了碳计量中需要关注的焦点问题
关键词:
森林 造林 再造林 毁林 定义 碳计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小全 侯振宏
森林退化、森林管理、植被破坏和恢复是涉及《京都议定书》第 3条第 4款 (3.4条款 )中几个主要的附加人为活动 ,这些活动的定义与碳计量方法、碳源或汇的大小密切相关 ,是目前IPCC和国际气候变化战略谈判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森林有关定义国际研讨会以及IPCC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 (LULUCF)温室气体计量方法学指南的研讨和交流 ,通过大量资料收集和信息查询 ,调研了森林退化、森林管理、植被破坏和恢复的国际定义 ,分析讨论了不同定义对LULUCF碳计量的影响 ,提出了需要解决的焦点问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梅娟 钱怡霖 郑根水
以营林主体生产经营的生物资产中的杉木为研究对象,基于造林成本法视角,运用Benítez等提出的固碳成本模型,分析轮伐期、利率、立地条件、木材价格以及劳动力价格五个因素对碳汇成本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轮伐期的增加,杉木固碳成本呈现U型变化趋势;杉木固碳成本与劳动力价格以及利率变动呈正相关关系,与立地质量和杉木价格呈负相关关系。基于此,从建立中长期低息贷款体系以降低营林主体的资金成本,实施完善的碳汇造林补贴政策以提高营林主体经营碳汇林的积极性,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营林技术以增加森林碳汇供给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武曙红 张小全 李俊清
从定义、类型、准则和确定方法等方面论述造林或再造林项目有关基线的问题;对目前确定CDM造林、再造林项目活动基线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并提出建议:我国在进行CDM造林或再造林项目时,可采用半结构化的特定项目级基线方法来提高项目基线计算的一致性、可比性和总体质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海群
以北京市东郊森林公园(面积1 290.76hm~2)为研究对象,对2012—2031年研究区域内碳汇量进行研究,从碳汇造林项目开发和城市森林碳汇效益评估层面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提出了合理设置项目计入期、深入开展以时间为自变量的城市绿化树种生长和固碳模型研究的建议。研究结果显示:以20年为计入期,北京市东郊森林公园造林工程项目净碳汇量为409 635.92吨,平均吸收固定二氧化碳15.87 t·a~(-1)·hm~(-2),碳汇经济价值为0.13亿~0.65亿元,合每亩每年产生碳汇价值503.7~2 518.569元(1亩=1/15hm~2)。造林后第29~31年间,碳汇能力达到最高值16.02 t·a~(-1)·hm~(-2)。在19个树种组中,毛白杨组、国槐组和松树组的净碳汇量之和占总净碳汇量的84.41%。
关键词:
城市森林 碳汇计量 动态预测 北京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海群
以北京市东郊森林公园(面积1 290.76hm~2)为研究对象,对2012—2031年研究区域内碳汇量进行研究,从碳汇造林项目开发和城市森林碳汇效益评估层面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提出了合理设置项目计入期、深入开展以时间为自变量的城市绿化树种生长和固碳模型研究的建议。研究结果显示:以20年为计入期,北京市东郊森林公园造林工程项目净碳汇量为409 635.92吨,平均吸收固定二氧化碳15.87 t·a~(-1)·hm~(-2),碳汇经济价值为0.13亿~0.65亿元,合每亩每年产生碳汇价值503.7~2 518.569元(1亩=1/15hm~2)。造林后第29~31年间,碳汇能力达到最高值16.02 t·a~(-1)·hm~(-2)。在19个树种组中,毛白杨组、国槐组和松树组的净碳汇量之和占总净碳汇量的84.41%。
关键词:
城市森林 碳汇计量 动态预测 北京市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曾程 沈月琴 朱臻 冯娜娜
通过林业活动固碳已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根据土地利用机会成本及净现值的基本原理,以中国南方集体林区典型林场为案例点,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为案例树种,借鉴Benítez固碳模型和杉木生长模型,基于造林再造林项目,对浙江、福建、江西等3省的杉木固碳成本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土地农业生产机会成本且利率为5%的情况下,杉木固碳成本江西<浙江<福建,江西省固碳成本最低,是3省中最适宜造林固碳的省份;3省的固碳成本对利率、木材价格都敏感。利率越低,木材价格越高,最优轮伐期越短,杉木固碳成本越低。固碳成本与利率、木材价格的变化关系为使用政策手段降低固碳成本提供了可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仲伟周 邢治斌
通过造林再造林工程进行固碳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土地利用机会成本及净现值的基本原理,借鉴Benítez固碳模型,基于造林再造林工程,对我国各省区的固碳成本收益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土地农业生产机会成本且在折现率为8%的情况下,我国西南、西北地区固碳成本较低;固碳成本最高的省份是广东省,北京次之,最低的省份是云南省;以国际碳交易市场321元/t碳作为市场价格时,云南省的收益最高,为适合造林固碳的最佳省份;各省固碳成本对折现率的敏感性分析表明,折现率越低,固碳成本越低,适合开展造林固碳的省份越多;另外,内蒙古、云南和西藏三省对折现率的变化最为敏感。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文认...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冯亮明 肖友智
根据《京都议定书》的内容,分析得出清洁发展机制(CDM)造林再造林项目的成本主要包括造林抚育及森林管理成本、机会成本、交易成本和泄漏成本4种类型,并分别阐述4种成本的主要内容及高低的影响因素;讨论CDM造林再造林项目的木材收益、碳排放权收益、非木质林产品收益等有关收益的内涵;最后通过广西项目成本收益的具体数据指出CDM造林再造林项目对于促进森林多目标经营,实现森林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着积极的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健 朱德海 徐泽鸿 张志华
森林碳汇是全球气候变化和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碳汇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大气层中主要温室气体的浓度,进而影响气候变化和陆地生态平衡。该文从应用角度出发,通过分析自然环境和森林区划等区域特征,进行监测区和样地布设,进行了森林碳库分类,明确了森林碳汇监测区样地调查内容和森林碳汇计量方法,并构建了网络信息化平台,建立监测信息系统,实现数据网络化管理,同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综合应用,为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支持。
关键词:
森林碳汇 监测 计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牟长城 孙晓新 倪志英 杨明 张娜
采用样带网格调查方法,研究大兴安岭22年生人工兴安落叶松沼泽林的群落结构、蓄积量、植物多样性及其沿沼泽-森林过渡带水分环境梯度的变化规律,并与天然沼泽森林进行对比分析,结合经济效益及环境影响,对沼泽-森林人工造林效果进行综合评估,提出沼泽-森林的分类经营模式。结果表明:1)天然沼泽林群落建群种沿沼泽-森林过渡带环境梯度发生明显的更替,而人工落叶松沼泽林均以落叶松为优势种;天然沼泽林的垂直结构比人工落叶松沼泽林完整;2)人工落叶松沼泽林的蓄积量沿着沼泽到森林方向的环境梯度呈增加趋势(4.3497~6.9905m3·hm-2a-1),而天然沼泽林呈减少趋势(6.6898~1.4118m3·hm-2...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怒云 徐泽鸿 王春峰 陈健 章升东 张爽 侯瑞萍
阐述《京都议定书》框架下清洁发展机制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的重要意义和实施项目的特殊要求。根据国际规则和中国林业发展现状,依据1990年以来无林地状况、林木生长率、造林成本、生物多样性状况等指标,综合评价确定适合开展清洁发展机制下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的优先发展区域。
关键词:
造林再造林 碳汇项目 评价指标 优先区域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元媛 温作民
从森林资源培育企业的角度,对其拥有的森林碳汇资产进行会计计量。分析研究森林碳汇实物量的计量方法,参照CAS39号会计准则,对森林碳汇进行公允价值计量。通过森林碳汇的确认和计量,最终能使森林碳汇进入森林生态服务市场,实现其应有的经济效应。
关键词:
森林资源培育企业 森林碳汇 会计计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佳伟 许秀环 胡兴宜 兰竹 来生艳 荣新军 袁率
长江两岸造林绿化工程着力于解决长江干流两岸绿化断带、森林生态功能脆弱等问题,构筑连续完整、结构稳定的沿江森林生态系统。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识别石首市在工程实施前后森林生态格局,筛选森林生态源地,结合景观类型、人类活动强度等因素构建阻力面,提取森林生态廊道,进行重要性分级,构建森林生态网络。结果表明:石首市森林资源相对丰富,景观构成斑块大型化,破碎化,难于与周边其他景观产生物质能量交流;景观斑块面积和连通性重要程度不呈绝对的正相关关系。长江两岸造林绿化工程的实施促进长江及其支流两岸沿江绿化断带合拢,森林景观资源斑块面积增大,边缘复杂程度降低,缓解斑块破碎化程度,加强森林景观斑块间连通性,利于物种迁移与基因交流。工程实施后的源地生态廊道分布不均匀,通过生态网络规划,显著提高了研究区域内森林生态斑块的连接水平,增加森林网络连接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合理规划生态网络可连通森林资源,联合农田林网可形成结构稳定、功能完善的山水林田湖复合生态网络格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保国 马驰
对森林培育专家系统的知识表示、知识库和推理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个采用产生式规则与框架表示法相结合的、适合不同地区通用的造林知识表示模式和推理机制。该模式符合专家的认知特点,方便专家的更新维护,改进了知识库中规则的存储方式,减少了推理规则的数量,解决了森林培育专家系统适应于不同地域的问题,实现了推理机与知识库的分离,并给出了知识库的结构与实例。在知识库的基础上给出了推理机的推理求解过程。该研究成果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速生丰产林生产经营过程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产品"森林培育专家系统"中进行了应用,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