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73)
2023(4069)
2022(3373)
2021(3100)
2020(2612)
2019(5887)
2018(5961)
2017(11283)
2016(6333)
2015(7126)
2014(7380)
2013(6959)
2012(6575)
2011(5795)
2010(5888)
2009(5406)
2008(5092)
2007(4940)
2006(4315)
2005(3746)
作者
(19294)
(16315)
(16130)
(15351)
(10042)
(7613)
(7212)
(6506)
(6195)
(5805)
(5735)
(5484)
(5454)
(5342)
(5292)
(5002)
(4729)
(4647)
(4611)
(4476)
(4233)
(4166)
(3961)
(3755)
(3686)
(3647)
(3462)
(3418)
(3393)
(3367)
学科
(23972)
经济(23942)
管理(15296)
(12876)
方法(9241)
(8689)
企业(8689)
(8344)
数学(8276)
数学方法(8191)
(7598)
中国(7282)
地方(6653)
(6503)
(5819)
(5547)
农业(5382)
(4688)
税收(4547)
(4528)
(4490)
金融(4483)
(4430)
银行(4413)
环境(4408)
理论(4360)
地方经济(4286)
(4247)
业经(4094)
教育(3595)
机构
学院(85594)
大学(85022)
(34809)
研究(34086)
经济(34052)
管理(29080)
中国(25305)
理学(24158)
理学院(23873)
管理学(23344)
管理学院(23193)
科学(21754)
(20064)
(19379)
(18101)
(16677)
研究所(16559)
业大(16438)
中心(15131)
农业(14615)
(14359)
(13506)
北京(13139)
财经(12440)
(12379)
(11284)
(11139)
技术(11117)
师范(10960)
(10778)
基金
项目(58213)
科学(44196)
研究(41436)
基金(40300)
(37269)
国家(37008)
科学基金(29544)
社会(24771)
(23559)
社会科(23363)
社会科学(23359)
基金项目(20684)
(19872)
自然(19047)
教育(18836)
自然科(18553)
自然科学(18547)
自然科学基金(18205)
资助(16942)
编号(16607)
重点(13840)
成果(13792)
(13112)
课题(12757)
(12053)
计划(11668)
(11357)
科研(11349)
(10997)
科技(10809)
期刊
(40954)
经济(40954)
研究(25975)
中国(20104)
学报(19117)
(16924)
科学(15544)
大学(14455)
学学(13852)
(13613)
教育(11634)
农业(10957)
管理(10430)
林业(9052)
业经(8430)
技术(7676)
(7277)
金融(7277)
经济研究(6752)
问题(6252)
财经(6202)
业大(5662)
(5517)
(5446)
(5068)
科技(4817)
经济问题(4434)
统计(4261)
职业(3984)
农业大学(3929)
共检索到1377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小全  武曙红  何英  侯振宏  
大气中CO_2等温室气体浓度上升引起的全球变暖,威胁着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稳定大气CO_2浓度的措施中,森林和林业活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森林可吸收并固定大气CO_2,是大气CO_2的吸收汇和贮存库;而毁林是大气CO_2的重要排放源。通过适当的林业活动可增强碳吸收汇、保护现有的碳贮存,通过替代措施可减少化石燃料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因此,林业活动在未来减缓大气温室气体上升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阐明了全球和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在减缓大气CO_2浓度上升中的作用以及与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有关的减排增汇措施和潜力,以期对我国制定CO_2减排增汇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龙飞  沈月琴  祁慧博  刘梅娟  
【目的】揭示减排企业购买森林碳汇的需求价格形成机制及政策影响因素,为调控和规范森林碳汇交易市场的价格走向、确保森林碳汇价格在有效引导相关利益各方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计算上海火电行业19家企业589个节能减排单位样本连续3年的平均单位边际减排成本,利用Benitez模型计算浙江省杉木人工林20年期碳汇项目年均单位固碳成本,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种政策因素,采用罗宾斯泰因(Rubinstein)模型对基于企业减排需求的森林碳汇价格最终决定机制进行模型计算和模拟分析。【结果】上海火电行业19家企业589个节能减排单位平均单位边际减排成本为312. 66元·t~(-1),浙江省杉木人工林20年期碳汇项目年均单位固碳成本为217. 24元·t~(-1),以当前所假定的市场交易环境和政策条件,森林碳汇市场均衡价格应为234. 5元·t~(-1)。森林碳汇市场均衡价格对罗宾斯泰因模型各参数变化的敏感度模拟分析表明,森林碳汇总量不超过企业基准年排放量的抵扣比例如果由5%上升到15%,森林碳汇市场均衡价格将由234. 5元·t~(-1)上升到269. 1元·t~(-1);碳税率由1%上升到5%,森林碳汇市场均衡价格将由234.5元·t~(-1)上升到303.7元·t~(-1);企业社会责任系数由0.55上升到0.95,森林碳汇市场均衡价格将由234.5元·t~(-1)下降到227.3元·t~(-1);减排企业买方市场集中度由1/19上升到1,森林碳汇市场均衡价格将由234.5元·t~(-1)下降到218.1元·t~(-1)。【结论】森林碳汇总量不超过企业基准年排放量的抵扣比例、碳税率、企业社会责任系数和减排企业买方市场集中度等参数变化对森林碳汇市场均衡价格的影响较为敏感,该结论不仅可为减排企业主体、森林碳汇供给主体自觉运用市场手段、制定森林碳汇市场价格提供新途径,也能为政府在市场框架内有效实施生态补偿政策提供新思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慧明  周德群  曹杰  葛世龙  
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将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分类的基础上,侧重于从技术供给、技术扩散、技术实施的效应等方面评析可再生能源、碳捕捉与储存两种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研究的不足并结合中国的实际给予相应的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曦  滕飞  王革华  
"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重点行业将面临SO2和NOx总量减排、控制工业烟粉尘等常规污染物排放和降低CO2排放强度等多重目标。在同时面对温室气体减排压力和严峻环境污染形势的背景下,研究温室气体减排的协同效益既有重要的政策策略意义,也体现了减缓气候变化和污染物减排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上的共赢共利。文章从协同效益的概念出发,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对于减缓环境污染、提高人类健康效益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协同效益研究现状,详细分析了协同效益分析的主要模型研究工具,及协同效益经济化货币化的必要性。基于现有研究的局限性,文章指出未来研究方向,建议向混合模型和经济化中寻找区域政策优化的可能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玲  丁浩  
温室气体减排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目标。文章的研究目标是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温室气体减排相关问题的研究演进历史进行系统梳理,实现对低碳经济这一概念的追根溯源及加深对各国在当前气候谈判中存在的重大分歧及原因的理解和认识。依照有关温室气体减排研究的演进顺序,文章重点归纳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温室气体排放、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关系的科学发现、温室气体减排成本的估算、温室气体排放权分配与交易制度、低碳经济研究关注的热点与实质。文章最后对上述问题的演进特征进行了总结,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与发展重点作出大胆预测,以期对低碳经济时代我国温室气体减排研究与实践创新有所启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胡乃武  周帅  
本文试图从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角度出发,通过建立模型,比较温室气体减排机制的不同安排对发展中国家福利水平的影响,从而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气候谈判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斯蒂芬·P·施莱谢尔  刘荔  
如果能够避免危险的、不可逆转的气候事件,全球平均温度就不会比工业化前的水平高2°C以上。为了实现这一全球目标,我们必须在2050年之前通过渐进的方式将全球排放量限制在1990年水平的一半以下。本文利用全球化分析工具对排放减半所需的能源体系的根本性变化进行研究。通过建立一个包括社会、经济、能源和排放数据在内的综合数据库,将世界划分为占全球排放总量2/3的6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剩余排放总量的1个地区,对分析性框架中能源体系的关键驱动因素和参数进行研究,包括人口动态、经济活动以及能源和碳强度等,基于对这些关键参数分散和收敛的假设,推导出长期减排目标的涵义。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菊  刘继秀  房春生  
温室气体减排已作为约束性指标列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是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工作目标之一。东北地区是我国高碳排放区,温室气体减排压力较大。以2005年和2010年吉林省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数据为依据,分析吉林省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排放强度及主要排放来源,提出控制能源产业碳排放量过快增长、发展低碳能源产业和碳汇项目等节能减排的经济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叶兴庆  程郁  张玉梅  伍振军  李青  刘昌新  
农业活动是我国甲烷和氧化亚氮的重要排放源,在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和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的进程中农业部门肩负着重要责任。我国农业活动温室气体排放走势取决于未来农业活动量变化和农业活动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变化两大因素。本文的预测模拟思路是,先预测主要农产品城乡人均消费量变化,再根据人口总量和城乡结构变化推算主要农产品消费总量变化,然后根据设定的自给率变化推算主要农产品国内生产量变化,最后根据设定的减排技术进步率变化推算农业活动温室气体排放量变化。在本文设计的四种情景中,“低自给率+高技术进步率”情景不仅达峰时间早、峰值低,而且达峰后下降幅度大,应成为未来理想的农业温室气体减排情景。为此,本文认为应从法律约束、行政规制、利益激励、道德感召等多维度综合施策,让农业生产者、农业服务商、农产品消费者、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尽快采取实际减排行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守先  
温室气体减排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在经济"新常态"和国家确定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的背景下,温室气体减排责任需要进一步调整。文章在分析我国温室气体减排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现行温室气体减排工作存在着责任主体错配的问题,并相应地给出调整地区温室气体减排责任主体的建议。包括转变温室气体减排核算方法,突出从生产端转向消费端核算;加强能源就地转换,提高温室气体减排的效率;加大温室气体减排的投入,创新投入机制,设立温室气体减排专项基金;以碳排放交易为基础,建立能源生产地和能源消费地的温室气体减排交流机制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朱跃中  杨宏伟  
2006年11月份,国际能源机构(IEA)预计,按照当前的发展态势,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在2010年之前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排放国。国际社会对我国温室气体的排放,特别是以化石燃料燃烧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情况越来越加以关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世瑜  吴季松  
本文在借鉴欧盟和美国二氧化碳减排标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指出我国今后在制定具体减排目标时应考虑的关键因素,同时根据循环经济的原理提出我国温室气体(主要为二氧化碳)减排的具体措施。
[期刊] 预测  [作者] 何建坤  张阿玲  徐青  卢立新  
未来能源需求、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对策何建坤,张阿玲,徐青,卢立新(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00084)FutureEnergySystem.GHGEmissionandReductionOptionHeJungkun,ZhangAlong,XuQ...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继嵬  
韩国是世界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为实现减排目标,近年来韩国实施了温室气体及能源目标管理制度、排放权交易制度、新再生能源供给义务制度、低碳汽车合作金制度及碳积分制度,并取得一定效果。韩国温室气体减排制度安排对我国实现减排目标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红霞  
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累积浓度稳定在450ppmCO_2eq,是控制全球温度在工业化前升高2℃以内的关键,也是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人类能够避免的气候变化造成的灾害性后果的最低限度。事实上,发达国家2020年的减排承诺以及发展中国家适当的减缓行动方案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控制全球增温2℃的目标,而是导致全球向增温3-4℃的趋势发展。明确的引导世界走上控制升温2℃的路径,除了期待2011年底南非德班的气候谈判达成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气候协议外,全球2012年后的气候政策也必须作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形势的迫切需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