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99)
2023(9578)
2022(7760)
2021(6859)
2020(5363)
2019(12204)
2018(11482)
2017(22237)
2016(11563)
2015(12809)
2014(12732)
2013(12794)
2012(12227)
2011(11094)
2010(11758)
2009(11228)
2008(10448)
2007(9559)
2006(8867)
2005(8680)
作者
(34454)
(28360)
(28317)
(26569)
(18129)
(13623)
(12833)
(11124)
(10825)
(10332)
(9789)
(9603)
(9117)
(9095)
(9063)
(8944)
(8293)
(8282)
(8235)
(7915)
(7165)
(6893)
(6881)
(6602)
(6535)
(6430)
(6419)
(6254)
(5841)
(5572)
学科
(56915)
经济(56871)
(34816)
管理(33040)
(27444)
金融(27444)
(27101)
企业(27101)
中国(25251)
(25174)
银行(25163)
(24483)
地方(20412)
方法(16328)
(16235)
业经(14354)
数学(14261)
数学方法(14178)
(14155)
(14061)
中国金融(11355)
农业(11278)
(10515)
地方经济(10391)
环境(10199)
(10116)
贸易(10097)
(9701)
(9448)
财务(9422)
机构
学院(168462)
大学(164444)
(76588)
经济(74958)
研究(62620)
管理(61064)
中国(56948)
理学(49958)
理学院(49409)
管理学(48720)
管理学院(48409)
(37964)
(35945)
科学(34325)
(31820)
中心(30497)
财经(28687)
研究所(28026)
(27847)
(27248)
(25858)
经济学(24307)
(23920)
北京(23877)
(23065)
银行(23013)
(22521)
(22225)
金融(22075)
(21800)
基金
项目(101046)
科学(79775)
研究(77281)
基金(71654)
(61255)
国家(60650)
科学基金(52312)
社会(49978)
社会科(47660)
社会科学(47649)
(40985)
基金项目(36887)
教育(33644)
(33417)
编号(31258)
自然(31234)
自然科(30449)
自然科学(30445)
自然科学基金(29886)
资助(29697)
(28676)
成果(25558)
发展(23774)
(23359)
重点(23077)
课题(22756)
(21916)
(21436)
国家社会(20651)
创新(20540)
期刊
(94770)
经济(94770)
研究(59040)
中国(41244)
(39556)
金融(39556)
(29293)
(27258)
管理(25065)
学报(21813)
科学(21523)
教育(17811)
农业(17633)
大学(17115)
业经(16444)
学学(16209)
经济研究(15303)
财经(15125)
技术(14512)
(12951)
问题(11866)
(9534)
国际(9492)
理论(9379)
(9043)
商业(8783)
世界(8773)
技术经济(8592)
实践(8311)
(8311)
共检索到2893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LAURA Cerami  DOMENICO Fanizza  田振  
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离不开金融支持。绿色转型给商业银行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配置带来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市场方案来增强金融部门在绿色转型中的作用:建立“棕色风险敞口”的二级市场可以帮助银行更快地处置滞留资产,从而提高其绿色投融资的能力。此外,新创建的工具—棕色资产支持证券(B-ABS)—可以增加专业绿色投资者的多样化机会,从而为新的绿色投资项目吸引更多资源。不良贷款二级市场的建设经验表明,有针对性的政策和监管措施可以同时支持棕色资产和绿色金融的二级市场发展。本刊编译了此篇IMF工作论文,以期给读者带来启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正平  陈欣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棕色企业的转型发展显得尤为迫切。然而,棕色企业的转型发展依然面临着经营压力上升、融资更加困难等多重困境,传统绿色金融在支持棕色企业转型时依然存在跨主体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企业“漂绿”带来不利影响等诸多不足。在这种背景下,非常有必要推动绿色金融科技的发展。为此,文章从拓宽融资渠道、提升信息披露质量、提高运营效率、防控转型风险等维度揭示了绿色金融科技促进棕色企业转型发展的内在机制,并从推动棕色企业碳核算、增加棕色企业金融产品供给等方面提出了推进绿色金融科技赋能棕色企业转型发展的基本方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正平  陈欣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棕色企业转型发展显得尤为迫切。然而,棕色企业的转型发展依然面临着经营压力上升、融资更加困难等多重困境,传统绿色金融在支持棕色企业转型时依然存在跨主体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企业“漂绿”带来不利影响等诸多不足。在这种背景下,非常有必要推动绿色金融科技的发展。为此,文章从拓宽融资渠道、改善信息披露、提高运营效率、防控转型风险等维度揭示了绿色金融科技促进棕色企业转型发展的内在机制,并从推动棕色企业碳核算、增加棕色企业金融产品供给等方面提出了推进绿色金融科技赋能棕色企业转型发展的基本方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苏任刚  赵湘莲  程慧  
绿色金融通过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绿色产业发展具有风险大、周期长等特征。因而,传统的融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绿色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绿色金融目前还没有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针对以上问题,阐述绿色金融的内涵,分析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并指明绿色金融在绿色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支持路径,最终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佳佳  赵慧娥  
本文首先介绍了循环经济和绿色金融的定义,紧接着在分析绿色金融对循环经济发展重要作用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绿色金融支持循环经济的现状,最后,提出我们应通过完善绿色金融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绿色金融支持机制、完善投融资渠道和加速金融创新等措施,积极促进支持循环经济的绿色金融的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婷婷  曾绍伦  
发展绿色电力既是环境保护的需要,也是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基于绿色电力产业金融需求和金融供给的比较视角,分析了我国绿色电力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瓶颈。从倾斜化的金融政策、多元化的金融供给主体、多样化的融资渠道三个角度构建了绿色电力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喜梅  周宏春  
简要回顾了党中央设立雄安新区的时代背景和发展愿景,分析了雄安新区绿色发展面临的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下降、产业散乱小和创新能力弱等方面的挑战,提出了用世界眼光、国际标准规划建设,以高质量为导向,优先发展便捷的交通,建设绿色宜居的城市风貌,推广绿色建筑,加快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的重点,建议基础设施、大智云移、高端制造、健康养生、节能减排、多业联产、文化创意、军民融合、绿色金融九大产业集群,可以作为雄安新区的发展方向和投资重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梅梅  邓超  唐莹  
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两型"社会建设和"两型"产业发展是经济社会的必然发展方向,"两型"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有效的金融支持。基于对"两型"产业金融需求特征的剖析,从绿色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服务模式与产品体系三个方面构建"两型"产业发展的绿色金融支持体系,并对长株潭地区金融体系如何有效支持"两型"产业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宏丹   曹玉昆  
绿色金融将环境保护作为基本政策,推动绿色金融支持低碳产业发展有利于加快我国达成碳中和目标,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章在分析影响绿色金融支持低碳产业发展因素的基础上,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提出绿色金融支持低碳产业发展的实现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林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峻。根据2019年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经济生态生产总值核算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5年我国污染损失成本为2万亿元,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消极因素。为积极应对环境污染,一方面,污染企业需要不断提升绿色技术水平,改善生产工艺,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另一方面,企业或者社会组织需要投资和运营大量绿色交通、环保项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林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峻。根据2019年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经济生态生产总值核算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5年我国污染损失成本为2万亿元,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消极因素。为积极应对环境污染,一方面,污染企业需要不断提升绿色技术水平,改善生产工艺,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另一方面,企业或者社会组织需要投资和运营大量绿色交通、环保项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庆虹  
只有建立统一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体系,才有利于将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到实处,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达到真正的和谐拥有多样化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主要发达国家政府对金融机构的干预较少,其主要职责仅在于制订绿色金融的计划和方针并提供与此相应的法律支持,因此金融部门具有很大的自主权,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信托机构、保险公司以及私人投资者等市场主体都积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庆虹  
只有建立统一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体系,才有利于将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到实处,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达到真正的和谐拥有多样化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主要发达国家政府对金融机构的干预较少,其主要职责仅在于制订绿色金融的计划和方针并提供与此相应的法律支持,因此金融部门具有很大的自主权,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信托机构、保险公司以及私人投资者等市场主体都积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仁杰  
绿色金融是金融机构进行差异化经营的新兴领域,是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与实现自身盈利的最佳结合点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枢纽,近年来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的发展战略,大力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3年6月末,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  连平  仇高擎  武雯  鄂永健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绿色发展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发展绿色金融已成为国家战略,近期七部委已联合下发相关绿色金融体系构建指导意见,顶层设计已初具雏形。加快发展绿色金融更是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未来一个时期绿色监管将趋严,创新交易市场逐步开启,商业银行有必要在战略层面高度重视,客观、深入分析绿色金融市场发展趋势,落实现有绿色信贷政策,抓住大机遇,加快适应服务绿色治理和绿色增长的需要,推动自身经营战略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