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19)
- 2023(7451)
- 2022(6237)
- 2021(5474)
- 2020(4634)
- 2019(10088)
- 2018(9557)
- 2017(17563)
- 2016(9918)
- 2015(10793)
- 2014(10170)
- 2013(9912)
- 2012(9194)
- 2011(8317)
- 2010(8087)
- 2009(7255)
- 2008(7100)
- 2007(6156)
- 2006(5393)
- 2005(4655)
- 学科
- 济(36750)
- 经济(36701)
- 管理(26578)
- 业(26008)
- 企(20350)
- 企业(20350)
- 方法(17909)
- 数学(16130)
- 数学方法(15982)
- 学(11273)
- 农(10613)
- 财(9979)
- 中国(9265)
- 贸(8620)
- 贸易(8619)
- 易(8416)
- 业经(8412)
- 农业(7413)
- 环境(6434)
- 技术(6394)
- 制(6246)
- 务(6175)
- 财务(6172)
- 财务管理(6158)
- 企业财务(5893)
- 地方(5853)
- 产业(5333)
- 银(5245)
- 划(5242)
- 银行(5184)
- 机构
- 大学(144520)
- 学院(142184)
- 济(55169)
- 研究(54918)
- 经济(54181)
- 管理(50023)
- 理学(44634)
- 理学院(44035)
- 管理学(43029)
- 管理学院(42820)
- 农(41387)
- 科学(40027)
- 中国(38204)
- 农业(33630)
- 业大(31978)
- 所(30786)
- 京(30763)
- 研究所(28935)
- 中心(23878)
- 财(22607)
- 农业大学(22436)
- 江(20775)
- 院(19752)
- 室(19119)
- 省(18848)
- 财经(18716)
- 北京(18520)
- 科学院(18097)
- 业(18046)
- 实验(17711)
- 基金
- 项目(107821)
- 科学(83361)
- 基金(79774)
- 家(75925)
- 国家(75339)
- 研究(65577)
- 科学基金(62002)
- 自然(44941)
- 自然科(43956)
- 自然科学(43936)
- 自然科学基金(43198)
- 省(42662)
- 基金项目(42530)
- 社会(42185)
- 社会科(40038)
- 社会科学(40025)
- 划(37435)
- 资助(31966)
- 教育(29739)
- 重点(25198)
- 计划(25020)
- 创(22864)
- 发(22818)
- 部(22722)
- 科技(22685)
- 编号(22572)
- 科研(22299)
- 创新(21517)
- 业(21345)
- 农(19144)
共检索到198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瑶 李龙龙 姜志浩 马海田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棕榈酸诱导对BRL-3A细胞(大鼠肝脏间质细胞)胰岛素抵抗和脂代谢的影响,为研究胰岛素抵抗发生的生物化学机制提供肝细胞模型。[方法]采用不同浓度(0、0.05、0.10、0.15、0.20和0.25 mmol·L~(-1))棕榈酸处理BRL-3A细胞,分别检测细胞活力、细胞死亡率、甘油三酯含量和葡萄糖消耗量; RT-qPCR法检测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胰岛素抵抗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0.25 mmol·L~(-1)棕榈酸处理12~48 h显著降低BRL-3A细胞活力,并显著增加其死亡率。0.15~0.25 mmol·L~(-1)棕榈酸处理显著增加BRL-3A细胞中脂滴的堆积及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葡萄糖消耗量。0.15~0.25 mmol·L~(-1)棕榈酸处理显著增加脂代谢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显著降低脂代谢分解相关基因和胰岛素抵抗相关蛋白的表达。[结论]0.15~0.25 mmol·L~(-1)棕榈酸处理可诱发BRL-3A细胞发生脂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考虑到剂量效应和细胞毒性,0.20 mmol·L~(-1)棕榈酸处理BRL-3A细胞24 h可作为后续探讨胰岛素抵抗机制相关研究理想模型构建的最佳条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符群 王梦丽 郐滨 郭庆启
【目的】探讨鸡树条荚蒾果多酚对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IR)模型的改善作用,以评价其降血糖活性。【方法】本研究采用高浓度胰岛素诱导,建立体外IR模型,并进行模型稳定性(细胞活性法)及可靠性(Z因子法)评估。试验设空白组、IR模型组、阳性对照(二甲双胍)组和荚蒾果多酚组,MTT法检测细胞活性;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培养液葡萄糖含量,计算葡萄糖消耗量;蒽酮法测定糖原含量;比色法检测细胞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活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PEPCK)、葡萄糖六磷酸酶(G6PC)活性。【结果】10~(-6) mol/L的胰岛素诱导处理HepG2细胞24 h是产生胰岛素抵抗模型的最适条件,且IR模型在12~36 h内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0.10~1.00 mg/mL荚蒾果多酚组的葡萄糖消耗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 <0.05)。【结论】鸡树条荚蒾果多酚可提高IR-HepG2细胞的HK、PK活性,加快糖酵解,增加糖原含量;抑制G6PC、PEPCK活性,从而减少细胞内源性葡萄糖的产生。所以鸡树条荚蒾果多酚对胰岛素抵抗细胞的治疗具有一定效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换换 刘颖 李帅 何晟 朱斌 张源淑
[目的]通过建立油酸诱导的大鼠肝脏间质细胞(BRL-3A)细胞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NAFLD)损伤模型,探讨BRL-3A细胞中RAS的ACE/AngⅡ/AT1R和ACE2/Ang-1-7/Mas这两条通路相互负向调节与NAFLD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采用不同浓度油酸(0.025、0.05、0.1和0.2 mmol·L~(-1))处理BRL-3A细胞24 h,通过细胞活力、细胞内甘油三酯(TG)含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以及油红染色确立NAFLD细胞模型条件。然后选取低中高3个油酸浓度(0.025、0.1和0.2 mmol·L~(-1))作用于细胞24 h进行后续试验。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1-7(Ang1-7)含量;Western blot分析细胞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Mas受体(MasR)蛋白水平。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不同浓度油酸刺激24 h与细胞内ACE、ACE2等的相关性。[结果] 1) 用0.1 mmol·L~(-1)油酸处理BRL-3A细胞24 h,成功建立BRL-3A细胞NAFLD模型。2) 油酸处理BRL-3A细胞细胞24 h后, BRL-3A细胞出现脂滴沉积,在0.025 mmol·L~(-1)油酸(低浓度)组,ACE2、Ang1-7、MasR水平有升高趋势,AngⅡ 含量与AT1R表达下降,ACE/ACE2比值下降;0.1 mmol·L~(-1)油酸(中浓度)组ACE、AT1R表达显著升高,其他RAS成员变化不明显;0.2 mmol·L~(-1)油酸(高浓度)组,ACE2、Ang1-7、MasR表达水平或含量下降,ACE、AngⅡ、AT1R、ACE/ACE2比值升高。3)斯皮尔曼相关分析显示, 油酸浓度、血液相关生化指标(TG含量、AST和ALT活性)和脂滴数及脂滴面积与ACE2表达水平和Ang1-7含量呈负相关,而与ACE表达水平、AngⅡ含量呈正相关。[结论] BRL-3A细胞中的两条轴共同参与了油酸致BRL-3A细胞NAFLD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低浓度油酸时,ACE2介导的Ang1-7/MasR通路占优势;高浓度油酸处理细胞损伤加重,ACE介导的AngⅡ /AT1R通路占主导地位。ACE2与油酸致细胞炎性损伤的程度呈显著负相关。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钧秋 陈代文 余冰 张峻豪 刘杰
[目的]研究支链氨基酸(BCAA)对大鼠骨骼肌细胞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探讨氨基酸转运载体在BCAA调控细胞蛋白质代谢途径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缺失支链氨基酸(Leu-,ILe-,VAL-)的无血清高糖型DMeM培养液培养L6肌管细胞,先后在培养基质中添加100 nMoL·L-1雷帕霉素、支链氨基酸(Leu+,ILe+,VAL+)和胎牛胰岛素,RT-PCR法检测细胞表面氨基酸转运载体LAT1、CD98和SnAT2以及氨基酸调控因子GCn2和ATF4 MRnA表达,并结合WeSTeRn-BLoT法考察蛋白合成关键因子磷酸化S6K1蛋白表达量及蛋白降解关键因子MuRF1和MAFBx MRnA表达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照磊 王朋贤 舒适 刘健男 王博 姚远 夏成 张洪友 王哲
为探讨奶牛酮病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选取产后14d的酮病组(T)16头和健康对照组(C)24头奶牛,比较酮病与对照组在能量平衡、肝功能状况、氧化应激、胰岛素敏感性以及耐糖量试验的差异。结果显示:酮病奶牛机体处于能量负平衡状态;肝功能指标中酮病组奶牛血浆天门冬氨酸转移酶、直接胆红素含量极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总胆红素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胆碱酯酶含量极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总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间接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含量与健康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表明病牛肝脏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酮病组奶牛血浆丙二醛、超氧化歧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皇甫一凡 昝林森 王洪宝 成功 刘扬 高建斌 李耀坤 杨宁
【目的】建立稳定成熟的牛成肌细胞胰岛素诱导成脂分化体系,为肉牛肉脂品质的改良提供参考。【方法】取1日龄荷斯坦公牛犊后腿肌肉,用Ⅳ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成肌细胞,用胰岛素诱导成肌细胞成脂分化,以未添加胰岛素的培养基为对照组,检测成肌细胞成脂分化过程中细胞形态的变化,并分析与成肌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相关基因(C/EBPα、C/EBPβ、C/EBPδ、PPARγ、Myf5、MyoD)分别诱导第3,6,9,12,15天相对表达量的变化,分析牛成肌细胞的诱导分化情况。【结果】成功分离培养了牛原代成肌细胞。胰岛素处理组细胞中脂滴的油红O染色明显,C/EBPβ、C/EBPδ、PPARγ和MyoD相对表达量明显增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益文 赵佳 庞全海
【目的】研究褪黑素对大鼠胰岛瘤细胞INS-1中胰岛素和Gαi/o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探究褪黑素在m RNA水平对Gαi/o和Insulin1调节作用中可能存在的分子机制。褪黑素(melatonin,MT)是松果腺分泌的一种吲哚类神经内分泌激素,在机体内可调节胰岛素的分泌而使其呈现昼夜节律性分泌,影响葡萄糖昼夜代谢水平的变化进而维持机体血糖的相对恒定,故对于褪黑素影响胰岛素表达的研究可能会对褪黑素在胰岛素昼夜节律性分泌中的调控作用提供依据。【方法】将冻存的INS-1细胞复苏培养至第三代,INS-1细胞传代后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罗智 卓梅琴
为了深入解析胰岛素调控鱼类营养物质代谢的机制,本文综述了鱼类胰岛素信号系统的3个重要成员(胰岛素、胰岛素受体以及胰岛素受体底物)的结构特征和表达规律,以及胰岛素对营养物质(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代谢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目前,在鱼类,虽然胰岛素信号传递系统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有需要重点加强的研究:(1)鱼类不同亚型胰岛素、胰岛素受体和胰岛素受体底物基因的功能研究,解析鱼类胰岛素信号传递系统的调控机制;(2)加强胰岛素对鱼类营养物质代谢调控机制的研究,揭示不同食性鱼类胰岛素信号传递系统调控功能的异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胡小丽 张春林 王加启 赵圣国 章玉涛 卜登攀 周凌云
【目的】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体外激素处理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FcRn(neonatal Fc receptor,FcRn)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在乳腺上皮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胰高血糖素(0.01、0.1和1μmol.L-1)、胰岛素(0.005、0.1和0.5μmol.L-1)、甲状腺素T4(0.01、0.1和1μmol.L-1),体外培养并收集细胞,提取细胞mRNA后,利用real-time PCR检测FcRn mRNA的相对丰度。【结果】在一定添加剂量范围内,随着添加剂量的增加,甲状腺素和胰高血糖素能够显著地促进FcRn mRNA表达量升高(P<0.05),胰岛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元林 艾晓杰 刘根桃 韩正康 陈杰
利用大鼠离体肝脏灌流技术以及大鼠原代培养的肝细胞研究了大豆黄酮对SD大鼠肝脏氮代谢和IGF -I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黄酮可使大鼠离体肝脏灌流液中尿素氮浓度下降 ,并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在给药后灌流的第 1、2、3、4h ,1× 10 -4mol/L剂量的大豆黄酮试验组 (n =8)大鼠离体肝脏灌流液中尿素氮水平分别为 (0 .76± 0 .19)、(1.16± 0 .0 7)、(1.2 8± 0 .13)、(1.5 9± 0 .19) μg/ml(以含每毫克DNA的肝组织所生成的尿素氮浓度表示 ) ;与对照组相比 ,其尿素氮浓度下降的幅度分别为 13.6 4 % (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业伟 高晨 颜平 张蒙 张冬英 吴晓云
【目的】通过对EGCG是否会影响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检测,探究喝茶对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病人中胰岛素药效和血液水平检测是否造成影响。【方法】使用EGCG灌胃的方法对胰岛素治疗后的糖尿病大鼠进行短时间干预,并进行血糖测试。用相应的ELISA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水平。【结果】体外研究发现,各个浓度的EGCG组对胰岛素检测值没有差别,而高浓度的EGCG会引起胰高血糖素检测值升高。在动物实验上,EGCG联合胰岛素实验组与胰岛素单独治疗组在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以及血液中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检测结果上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饮茶不会影响糖尿病病人血液中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水平,对胰岛素的治疗效果无影响。
关键词:
EGCG 降血糖 血液激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元林 韩正康 陈杰 陈伟华 艾晓杰 刘根桃
利用大鼠离体肝脏灌流技术以及大鼠原代培养的肝细胞研究了大豆黄酮 (Da)对SD大鼠肝脏氮代谢和IGF 1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Da可使大鼠离体肝脏灌流液中尿素氮浓度下降 ,并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在给药后灌流的1,2 ,3和 4h内 ,与对照组相比 ,1× 10 -4mol·L-1的Da使大鼠离体灌流的肝脏产生的尿素氮分别下降了 13 6 4 % ,2 3 18% ,34 0 2 % (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家荣 秦宏宇 谢婷 张效宇 李飞霞 吕俊贤 贾玉东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3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3, IGF3)在硬骨鱼类性别分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其是否影响卵巢发育尚不明确。本研究以欧亚养殖良种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为实验材料,通过RACE (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克隆技术,获得了IGF3全长cDNA序列,分析了其生物信息学特征,预测了其与IGF特异性受体(IGF receptors, IGF-1R, IGF-2R)结合情况,查明了其组织和卵巢不同发育时期表达规律。结果显示,大菱鲆IGF3 cDNA全长为1 255 bp,编码259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IGF3为亲水性蛋白,具有典型的IGF特异性结构域和信号肽序列,同大西洋庸鰈(Hippoglossus stenolepis)同源性最高;蛋白质三级结构域由3个α螺旋串联而成,同IGF-1R和IGF-2R紧密结合。组织表达分析显示,igf3在大菱鲆各个组织中均有分布,雌、雄大菱鲆表达规律显著不同,但皆在脑组织中表达最高。在卵巢发育过程中,igf3在卵黄生成后期表达量显著上升,在核迁移期达到最高,在闭锁期显著下降。以上结果表明,大菱鲆IGF3具有典型的IGFs家族结构特征,作为局域性内分泌因子,在组织中广泛分布且具有显著的性别二态性,同时参与调控了卵巢发育和成熟。相关结果为深入解析IGF3对大菱鲆卵巢发育和卵母细胞成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探究鱼类IGF3新功能提供了重要思路。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星 罗光彬 姜午旗 李晟阳 刘宗岳 宁方勇
研究了生长激素(STH)和胰岛素(Insulin)对体外培养猪COCs卵母细胞成熟及孤雌激活后卵裂、卵丘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STH和Insulin对卵母细胞的成熟和激活后卵裂具有双重效应,培养液中添加适当浓度的STH(0.15μg·mL-1)或Insulin(5μg·mL-1)可提高卵母细胞成熟率和卵裂率,与对照组及其他试验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猪COCs体外成熟过程中,适当浓度STH和Insulin能抑制卵丘细胞凋亡,抑制Bax在卵丘细胞的表达。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茹茜 韩正康
本实验测定了静脉注射高剂量(1.0mg/kg)和低剂量(0.1mg/kg)F89后2h 内鹅血浆中葡萄糖、胰岛素和β-内啡肽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静注低剂量 F89后,血浆葡萄糖水平明显下降,胰岛素和β-内啡肽水平显著升高;而注射高剂量 F89后,血浆葡萄糖和β-内啡肽水平无显著变化。提示:F89引起动物不同的行为反应,可能是通过不同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实现的。
关键词:
鹅 摄食 苯二氮卓 胰岛素 β-内啡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