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59)
- 2023(10277)
- 2022(9083)
- 2021(8618)
- 2020(7228)
- 2019(16775)
- 2018(16920)
- 2017(31890)
- 2016(17771)
- 2015(20209)
- 2014(20220)
- 2013(19906)
- 2012(18042)
- 2011(16150)
- 2010(16063)
- 2009(14123)
- 2008(13578)
- 2007(11687)
- 2006(10068)
- 2005(8473)
- 学科
- 济(65180)
- 经济(65114)
- 管理(50875)
- 业(50529)
- 企(41594)
- 企业(41594)
- 方法(32478)
- 数学(28048)
- 数学方法(27722)
- 农(18714)
- 技术(16915)
- 中国(16560)
- 学(16468)
- 财(15335)
- 业经(14590)
- 理论(13596)
- 农业(13107)
- 地方(13106)
- 和(11483)
- 贸(11425)
- 贸易(11421)
- 易(11098)
- 教育(11009)
- 环境(10785)
- 制(9951)
- 务(9778)
- 财务(9713)
- 财务管理(9699)
- 划(9608)
- 技术管理(9250)
- 机构
- 大学(247871)
- 学院(247488)
- 管理(100023)
- 济(90624)
- 经济(88466)
- 理学(87538)
- 理学院(86575)
- 管理学(85039)
- 管理学院(84618)
- 研究(81146)
- 中国(56074)
- 科学(54120)
- 京(53172)
- 农(43135)
- 业大(41598)
- 所(41198)
- 财(38296)
- 研究所(38120)
- 中心(36192)
- 江(34978)
- 农业(33907)
- 北京(33549)
- 范(33463)
- 师范(33134)
- 财经(31684)
- 技术(30497)
- 院(29631)
- 州(28920)
- 经(28902)
- 师范大学(26599)
- 基金
- 项目(178660)
- 科学(138585)
- 研究(129618)
- 基金(126686)
- 家(111354)
- 国家(110433)
- 科学基金(94112)
- 社会(77565)
- 社会科(73407)
- 社会科学(73385)
- 省(71947)
- 基金项目(68644)
- 自然(63259)
- 自然科(61730)
- 自然科学(61716)
- 教育(60649)
- 自然科学基金(60589)
- 划(60315)
- 编号(53854)
- 资助(51977)
- 成果(42775)
- 重点(40211)
- 部(38400)
- 创(38070)
- 发(37699)
- 课题(37346)
- 创新(35439)
- 科研(34123)
- 计划(33177)
- 项目编号(33055)
共检索到345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曾炳山 许煌灿 刘英 尹光天
本文研究了黄藤、短叶省藤、单叶省藤、白藤和异株藤组培苗的移植技术。结果显示:试管苗的质量是移植成活与否的关键,适宜的组培苗移植规格为:苗高大于4.0cm,根长大于4.0cm,带须根;珍珠岩为最优移植介质,移植组培苗的根系生长量大、净增根条数多、成活率最高,分别达26.1cm/株、0.8条/株、95.0%;泥炭土和细沙也是可选介质,移植成活率>90%;最佳的练苗介质配比为40%泥炭土+60%黄心土,移植成活率>98%;1/800的多菌灵控制杂菌的效果好,利于移植成活;1.0MS大量元素液或0.1%复合肥液为适宜的营养补充液;3~6月份为最佳移植季节,成活率>90%。
关键词:
棕榈藤,组培苗,移植,成活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方秋
经对单叶省藤、黄藤和白藤组织培养系列试验证明:半成熟种胚是棕榈藤组织培养最佳外植体,在RM_(5-1)和RM_(8-2)培养基中,相继各培养50d,即形成完整的试管苗;外植体在总盐浓度为6899mg/L的培养基中,置于690 lx光照度下每天照射16h诱导愈伤组织效果最好;RM_6是丛芽诱导和继代培养最理想培养基。一个外殖体经一年的培养增殖,其理论繁殖系数为2.8×10~5/a。组培诱导分化的丛生苗切片显微观测结果显示:母芽节间距离极度缩短,当节部分生细胞发生分裂、密度加大时,即形成多个腋芽原基,继后发育成丛生无根苗。2年生苗木茎尖经组培诱导后,分生细胞直径变小,密度增大,核体积异常扩大,呈明...
关键词:
棕榈藤 组培 诱导 繁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曾炳山 许煌灿 刘英 尹光天
对短叶省藤、黄藤和单叶省藤组培苗根的诱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AA含量高低对丛芽苗的生根与否及根系生长起决定性作用。蔗糖浓度不影响芽苗的生根与否,但影响出根快慢、出根条数和根系的生长。NAA也在单芽苗根的诱导中起主导作用,但再附加一定量的IBA有利于生根。丛芽苗生根培养基的优化组合为:NAA1.0mg/L+大量元素0.33MS+蔗糖20.0g/L;单芽苗生根培养基的优化组合为:NAA1.0mg/L+IBA2.0mg/L+大量元素0.33Ms+蔗糖20.0g/L。在优化后的生根培养基上诱导一次60d,短叶省藤、黄藤和单叶省藤丛芽苗的生根率可分别达94.4%、96.7%、90.6%,单芽苗的生根...
关键词:
棕榈藤,组培苗,生根诱导,生根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闫海霞 邓杰玲 关世凯 黄昌艳 何荆洲 卜朝阳 张自斌
【目的】探讨不同基本培养基、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蒜香藤组织培养的影响,筛选出各培养阶段的最佳培养基,建立组培快繁体系,为其快速繁殖和遗传转化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方法】以蒜香藤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灭菌方法、不同培养基类型、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浓度对蒜香藤组培快繁的影响。【结果】茎段灭菌的最佳组合宜先用75%酒精拭擦茎段再用0.10%升汞浸泡8~12 min,污染率为0,成活率为100.00%;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WPM+6-BA1.50 mg/L+NAA 0.10 mg/L,增殖系数为4.86;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WPM+IBA 0.20~0.30 mg/L;移栽基质以体积比为2∶1的泥炭混合珍珠岩为宜,移栽成活率为100.00%。【结论】采用酒精结合升汞处理蒜香藤茎段即可取得良好的消毒效果,使用含相应生长调节剂浓度的WPM培养基可获得较高的增殖系数和生根率,在合适比例的泥炭混合珍珠岩基质上移栽效果佳。
关键词:
蒜香藤 茎段 木本培养基 生根 增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英 曾炳山 裘珍飞 李湘阳
以南洋楹TL18无性系为材料,研究不同苗木规格对移植成活与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苗木规格不仅影响移植成活率,同时影响苗木生长,不同规格的苗木对高温的抗性不同;3.1~6.0 cm有根苗移植成活率高,为合格苗木;6 cm以上有根苗、细菌污染苗移植成活率次高,为次合格苗;2.5~3.0 cm有根苗、无根苗移植成活率低,为不合格苗;苗木的移植生根成活过程可分为关键期、稳定期、恢复生长期、生根完成期4个时期。
关键词:
南洋楹 苗木规格 移植成活率 生长 优树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英 曾炳山 裘珍飞 李湘阳 范春节
以南洋楹TL12、TL16、TL18无性系为材料,研究不同基质对移植成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仅基质影响移植成活率,且不同移植季节需要不同的移植基质,不同生根状态也需要不同的移植基质。3~5月份移植,愈伤生根多、愈伤头大的TL12、TL18需保水性略好的基质,以黄心土、黄心土加少量其它基质的移植成活效果最好;韧皮生根多、愈伤头小的TL16、TL18需通气性略好的基质,以珍珠岩、沙壤土、沙壤土加少量黄心土移植效果好。6月份移植,TL16转为需保水性好的基质,以黄心土移植效果最好。
关键词:
南洋楹 基质 移植 黄心土 沙壤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桂华 梁坤南 周再知 杨伟 马华明
以柚木无根组培瓶苗为扦插移植材料,选用了5种育苗基质,各设4个水平,按照正交实验设计L16(45),开展了不同基质配比对快速培育柚木无性系苗效果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轻基质+育苗穴盘进行柚木无根组培瓶苗移植,生根容易,成活率高达98.7%;各轻基质配比处理间,除了成活率没有显著差异外,苗高、地径、叶幅、苗鲜质量、苗干质量、根长和主根条数都达到极显著差异,各指标最佳处理分别是最低处理的2.19、1.73、2.20、9.10、7.19、1.82和2.38倍;蛭石不同水平对成活率有显著差异,泥炭土、蛭石、椰糠和黄心土不同水平对苗高有极显著差异;5种基质不同水平对鲜质量、干质量和主根条数都有极显著差异...
关键词:
柚木 组培瓶苗 轻基质 育苗 移植效果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辛培尧 刘岩 李根前 周军 唐军荣 陈杰 何承忠
对滇杨组培苗移栽过程中的几个技术环节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组培苗进行移栽前预处理后再移入炼苗基质,可明显提高其成活率;炼苗基质采用化学灭茵或高温灭茵均可显著提高移栽成活率;7种炼苗基质中,以河沙︰腐质土︰蛭石=1︰1︰1组成的基质为最佳。
关键词:
滇杨 组培苗 移栽 炼苗基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彭超 王慷林 李莲芳 刘广路 张恩向
采用U13(1312)均匀试验设计,探究N、P、K这3种肥料对小省藤和盈江省藤苗木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60 d和120 d时的最大株高分别为16.0 cm和26.0 cm,最大地径分别为5.7 mm和10.6 mm,最多叶片数分别为3片·株-1和4片·株-1。(2)60 d和120 d时的处理组合间平均苗高、地径和叶片数差异均为极显著。(3)2次理论优水平组合均为仅施0.67 g·株-1K肥和2.67 g·株-1P肥的盈江省藤生长最佳,与实际最优水平组合在藤种和P肥水平上一致,N肥保持在低水平。(4)盈江省藤苗木对肥力需求高于小省藤,小省藤生长速度缓慢可能与自身生理特性以及土壤肥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英 曾炳山 许煌灿 尹光天
本文研究了黄藤、短叶省藤、单叶省藤及其同一藤种不同家系之间在组织继代培养过程中增殖和成苗特性及其变化规律;观察比较繁殖体的各继代增殖速度及增殖芽苗的形态特征和生长情况;揭示继代繁殖3个发育过程,即驯化适应期、适应繁殖期和衰老期,讨论了繁殖体在一代培养过程中愈伤恢复、迅速增殖和增殖衰老的阶段性变化特性。确定3个藤种继代培养合适的代数和培养时间。
关键词:
棕榈藤,继代培养,繁殖体,增殖,成苗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曾炳山 尹光天 许煌灿 刘英 冯昌林 吕世安
This paper deals with tubeseedling afforestation of Calamus simplicifolius. The survival rate of tubeseedlings planted in arboretum and Duadanga grandiflora forest is not lower than that of normal seedlings. That indicates the afforestation requirements of tubeseedlings, such as site selectio...
关键词:
单叶省藤 组培苗 造林 丛芽苗 萌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彭绿春 瞿素萍 苏艳 张艺萍 王丽花
以火龙果茎段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外植体类型、激素配比和活性炭对火龙果组培快繁的影响。结果表明,保留小刺和绒毛的茎段更易于诱导不定芽,不定芽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2~4 mg/L+NAA 0.1 mg/L和MS+TDZ 0.4~0.6 mg/L+NAA0.1 mg/L,诱导率可达80%,火龙果不定芽增殖的优选培养基为MS+6-BA 2 mg/L+NAA 0.1 mg/L,增殖系数可达6.4,生根的优选培养基为MS+NAA 0.3 mg/L+活性炭1 g/L,生根率可达100%,茎段在MS+6-BA 2~8 mg/L+NAA 0.1 mg/L+活性炭1mg/L培养基中增殖系数最高可达3....
关键词:
火龙果 两步成苗 组培 快速繁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玮 黄树燕 谢锦忠 李树忠 吴继林
The rapid propagation technology of Dendrocalamus minor var.amoenus was studied by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some factors such as selection of explant,phytohormone,culture method etc.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st month for explant collection of D.minor var.amoenus is May and June.The best posit...
关键词:
花吊丝竹 组织培养 快繁 育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成密红 郭军战 苏美琼 安佰国
为了解决樱桃传统嫁接中存在的接穗贮藏难、受季节限制、砧木细而接穗大等问题,并对其在传统栽培过程中积累的病毒、类病毒进行有效脱毒,采用樱桃组培苗微型嫁接技术,研究了接穗大小、嫁接处理方式、组培苗继代时间、不同砧穗组合等因素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进行樱桃组培苗微型嫁接时,接穗大小为茎尖+2片叶(约1 cm)、组培苗继代35 d左右、嫁接时采取先嫁接后生根方式,其嫁接成活率和成苗率相对较高,嫁接成活率最高可达84%;接穗与砧木的亲和性越好,嫁接成活率越高,在供试樱桃品种中,以Gisela-5×红鲁比的亲和性最好,嫁接成活率达83%。
关键词:
樱桃 组培苗 微型嫁接 成活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袁宁 何俊蓉 何锐 李萍 叶兰香 王海娥 卓碧萍
用白芨种子无菌播种,实生苗进行增殖、生根研究,结果表明:种子成熟度对种子的萌发影响较大,促进种子萌发的培养基为1/2MS+6-BA 1 mg/L;丛芽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15 mg/L,丛芽增殖系数可达2.88,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5 mg/L+香蕉泥75 g/L。
关键词:
白芨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