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88)
2023(8982)
2022(8142)
2021(7803)
2020(6505)
2019(15297)
2018(15366)
2017(29341)
2016(16462)
2015(18677)
2014(18764)
2013(18362)
2012(16592)
2011(14849)
2010(14730)
2009(13047)
2008(12413)
2007(10548)
2006(9012)
2005(7510)
作者
(47154)
(38863)
(38755)
(36805)
(24866)
(18709)
(17563)
(15508)
(14823)
(13901)
(13473)
(12940)
(12275)
(12216)
(12103)
(11925)
(11840)
(11659)
(10996)
(10984)
(9899)
(9519)
(9392)
(8788)
(8770)
(8765)
(8678)
(8543)
(7963)
(7858)
学科
(58613)
经济(58549)
管理(44444)
(41934)
(35363)
企业(35363)
方法(29618)
数学(25581)
数学方法(25275)
(15716)
中国(14950)
(14358)
(13852)
业经(13117)
理论(12710)
地方(12236)
教育(10821)
农业(10459)
(10326)
技术(10208)
(10041)
贸易(10037)
(9728)
环境(9590)
(9223)
财务(9166)
财务管理(9152)
(9078)
企业财务(8673)
(8641)
机构
大学(224809)
学院(224160)
管理(90780)
(80156)
理学(79666)
理学院(78781)
经济(78171)
管理学(77331)
管理学院(76958)
研究(72297)
中国(50142)
科学(48413)
(48101)
(37733)
业大(37052)
(36377)
(34911)
研究所(33695)
中心(32248)
(31341)
(30747)
师范(30455)
北京(30264)
农业(29695)
财经(28937)
(26573)
技术(26568)
(26354)
(26036)
师范大学(24437)
基金
项目(162042)
科学(125612)
研究(118340)
基金(114795)
(100259)
国家(99403)
科学基金(84987)
社会(70239)
社会科(66369)
社会科学(66350)
(65366)
基金项目(62366)
自然(57338)
自然科(55971)
自然科学(55957)
教育(55724)
自然科学基金(54915)
(54737)
编号(49730)
资助(47353)
成果(39945)
重点(36130)
(34837)
课题(34568)
(34095)
(33861)
创新(31635)
科研(31087)
项目编号(30672)
大学(30342)
期刊
(83614)
经济(83614)
研究(62727)
中国(41137)
学报(39019)
科学(34588)
(34155)
教育(32314)
管理(31914)
大学(28748)
学学(26922)
(24563)
农业(24462)
技术(20685)
业经(14280)
(14132)
金融(14132)
图书(13490)
财经(12949)
经济研究(12655)
(12467)
科技(12244)
理论(11711)
实践(11100)
(11100)
(10812)
问题(10766)
(10460)
业大(10431)
情报(10410)
共检索到3107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曾炳山  许煌灿  刘英  尹光天  
对短叶省藤、黄藤和单叶省藤组培苗根的诱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AA含量高低对丛芽苗的生根与否及根系生长起决定性作用。蔗糖浓度不影响芽苗的生根与否,但影响出根快慢、出根条数和根系的生长。NAA也在单芽苗根的诱导中起主导作用,但再附加一定量的IBA有利于生根。丛芽苗生根培养基的优化组合为:NAA1.0mg/L+大量元素0.33MS+蔗糖20.0g/L;单芽苗生根培养基的优化组合为:NAA1.0mg/L+IBA2.0mg/L+大量元素0.33Ms+蔗糖20.0g/L。在优化后的生根培养基上诱导一次60d,短叶省藤、黄藤和单叶省藤丛芽苗的生根率可分别达94.4%、96.7%、90.6%,单芽苗的生根...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湘阳  曾炳山  裘珍飞  刘英  范春节  
越南奇楠沉香AquilAriA crAssnA是瑞香科沉香属植物。试验以越南奇楠沉香的组培苗为材料,研究组织培养中影响不定根诱导的因素。结果表明:培养基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nAA的浓度变化、固化剂的种类、活性炭的含量对奇楠沉香组培苗的生根率有显著影响,不同无性系对nAA的反应也表现出显著差异。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4Ms大量元素+1/2Ms微量元素+nAA(0.05~0.2 Mg/l),诱导越南奇楠沉香组培苗生根的最佳nAA的浓度随无性系的不同而不同。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方秋  
经对单叶省藤、黄藤和白藤组织培养系列试验证明:半成熟种胚是棕榈藤组织培养最佳外植体,在RM_(5-1)和RM_(8-2)培养基中,相继各培养50d,即形成完整的试管苗;外植体在总盐浓度为6899mg/L的培养基中,置于690 lx光照度下每天照射16h诱导愈伤组织效果最好;RM_6是丛芽诱导和继代培养最理想培养基。一个外殖体经一年的培养增殖,其理论繁殖系数为2.8×10~5/a。组培诱导分化的丛生苗切片显微观测结果显示:母芽节间距离极度缩短,当节部分生细胞发生分裂、密度加大时,即形成多个腋芽原基,继后发育成丛生无根苗。2年生苗木茎尖经组培诱导后,分生细胞直径变小,密度增大,核体积异常扩大,呈明...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曾炳山  许煌灿  刘英  尹光天  
本文研究了黄藤、短叶省藤、单叶省藤、白藤和异株藤组培苗的移植技术。结果显示:试管苗的质量是移植成活与否的关键,适宜的组培苗移植规格为:苗高大于4.0cm,根长大于4.0cm,带须根;珍珠岩为最优移植介质,移植组培苗的根系生长量大、净增根条数多、成活率最高,分别达26.1cm/株、0.8条/株、95.0%;泥炭土和细沙也是可选介质,移植成活率>90%;最佳的练苗介质配比为40%泥炭土+60%黄心土,移植成活率>98%;1/800的多菌灵控制杂菌的效果好,利于移植成活;1.0MS大量元素液或0.1%复合肥液为适宜的营养补充液;3~6月份为最佳移植季节,成活率>9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琪  伍越  郑会全  胡德活  胡瑞阳  韩娟  李云  孙宇涵  
【目的】不定根诱导是杉木优良无性系繁殖的重要手段,杉木组织培养中不定根诱导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但起主导作用的关键因素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培养条件对杉木不定根诱导的影响,以期研究出最适宜杉木生根的培养因素,为后续试验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杉木T-c22无性系为试验材料,通过改变营养物质条件、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去除针叶情况、有无活性炭、光照条件以及不同光质等不同培养因素,统计杉木生根的各种指标,研究不同培养因素以及不同因素与光照之间的交互作用对杉木生根的影响。【结果】(1)光照比黑暗显著提高杉木组培苗的株高、生根率、平均根数以及平均根长,显著抑制杉木的根鲜质量。(2)白光和红光均能提高杉木的生根率,生根率达100%;白光能够显著提高杉木的生根数量;红光和蓝光均会显著降低杉木的根长,但能够显著提高杉木无菌苗的株高。(3)添加IBA、NAA等单一植物生长调节剂显著提高杉木的株高、平均生根数量、平均根长、根鲜质量以及根干质量;光照和单一生长调节剂的交互作用显著提高平均根数以及平均根长。(4)培养基中含有适量营养成分会显著提高杉木的生根率、生根数量、平均根长、平均根鲜质量以及平均根干质量;光照和有无营养的交互作用显著提高杉木的株高和平均根长。(5)去针叶显著提高杉木无菌苗株高、根的平均长度及平均干质量;光照和有无去针叶的交互作用对杉木不定根的诱导没有显著的影响。(6)活性炭显著降低杉木无菌苗的生根率、生根数量、根鲜质量以及根干质量;活性炭和光照的交互作用显著降低杉木的生根率以及平均根长。【结论】本研究中影响杉木T-c22无性系生根的因素重要性排序为:营养物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不同光质>光照时间以及光照与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有无去针叶和活性炭。最适宜杉木Tc22无性系生根的培养基配方为1/2MS+NAA 0.5 mg/L+IBA 0.5 mg/L;最适宜杉木生根的培养条件为添加适宜的营养物质、适宜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NAA 0.5 mg/L)、去除部分针叶以及红光(16 h/d)处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美霞  戴洪义  
以福早红、鲁加3号和鲁加6号3个苹果品种的组培苗叶片为试材,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基因型、暗培养、AgNO3对苹果叶片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福早红、鲁加3号和鲁加6号3个苹果品种的组培苗叶片分化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6-BA4mg/L+NAA0.20mg/L,MS+6-BA4mg/L+NAA0.10mg/L,MS+6-BA4mg/L+NAA0.05mg/L;基因型是决定苹果组培苗叶片分化的重要因素,3个苹果品种叶片分化不定芽的能力从大到小依次是福早红、鲁加6号、鲁加3号;暗培养可以明显促进苹果叶片进行脱分化,提高叶片的分化率,苹果叶片暗培养处理的最佳时间为15d;AgNO3抑制苹果叶片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倩  辜夕容  万宇轩  吴雪莲  刘飞  钱春  姚永宏  
为探讨大量元素和植物激素对无患子愈伤组织诱导和芽苗增殖的影响并优化培养基组成,试验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大量元素、BA和NAA对无患子茎段培养的影响,并对试验数据进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BA在无患子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和芽苗增殖中起主要作用,其次为MS大量元素,NAA无明显作用。全量MS和2.0 mg·L-1的BA最适于无患子茎段上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再分化以及芽苗的增殖和伸长;MS大量元素含量降低、BA和NAA浓度增加均不利于无患子离体培养物的生长,这在愈伤组织的再分化上表现尤为显著。无患子茎段培养的最适培养基是MS+BA 2.0 mg·L-1+NAA 0.01 mg·L-1,本试验中...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弓明钦  王凤珍  陈羽  
在广东、广西及海南3省区收集不同气候及立地条件下的4个藤种共22个藤根及土壤样品,经镜检及湿筛分析结果表明,11个藤根样品中有10个具VA菌根,菌根感染率达8.30%~43.8%;在11个土壤样品中,全部具VA菌根菌;其VA菌根菌种类达13种之多,分别隶属无柄囊霉属、球囊霉属、硬囊霉属和盾巨孢囊霉属共4个属;其中,粗柄硬囊霉和小果硬囊霉为我国新分布种;此外,还有4个未发表种,分属于球囊霉属和盾巨孢囊霉属两个属中。广泛感染棕桐藤的VA菌根真菌有球囊霉属未发表种1号、粗柄硬囊霉和密色无梗囊霉。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文锦  代容春  连玲  陈由强  林思祖  
利用显微观察和DNA凝胶电泳等技术,研究在低温胁迫诱导下灰木相思组培苗细胞的凋亡和对低温环境的耐受性.显微结构观察表明,随着温度降低,细胞核出现明显的凋亡特征,证实低温胁迫可诱导灰木相思组培苗细胞凋亡,同时灰木相思组培苗对低温的耐受性是有限的,超过某一强度时,细胞会死亡.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范双喜  解淑贞  
对石刁柏组织培养中生根难、发根慢、畸形很多的原因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系诱导与材料的异质性、外植体生长状况、激素浓度及配比以及继代繁殖代数等条件关系密切.同一品种茎端直接生根较愈伤组织根诱导率高,正常根数亦多.2~3cm长的粗壮幼芽最宜作根诱导材料,细弱幼芽则须进一步复壮.适宜生根培养基为1/2MS+VB_10.3mg/L+IBA2.5mg/L+BA0.25mg/L,生根率为86%,平均根数达9.26条,畸形根率仅8%.继代次数宜控制在16代内.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英  曾炳山  许煌灿  尹光天  
本文研究了黄藤、短叶省藤、单叶省藤及其同一藤种不同家系之间在组织继代培养过程中增殖和成苗特性及其变化规律;观察比较繁殖体的各继代增殖速度及增殖芽苗的形态特征和生长情况;揭示继代繁殖3个发育过程,即驯化适应期、适应繁殖期和衰老期,讨论了繁殖体在一代培养过程中愈伤恢复、迅速增殖和增殖衰老的阶段性变化特性。确定3个藤种继代培养合适的代数和培养时间。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曾炳山  尹光天  许煌灿  刘英  冯昌林  吕世安  
This paper deals with tubeseedling afforestation of Calamus simplicifolius. The survival rate of tubeseedlings planted in arboretum and Duadanga grandiflora forest is not lower than that of normal seedlings. That indicates the afforestation requirements of tubeseedlings, such as site selectio...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瑞芬  李天然  李堃  石慧芹  张颖力  贾利敏  
以4个草莓品种的匍匐茎尖为起始材料,试验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激素草莓茎尖诱导植株再生、增殖、生根的培养基,确立了草莓组培快繁技术方法;又以4个草莓品种的组培苗叶片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激素配比、基因型对诱导草莓不定芽再生的影响;通过进一步试验,以MS+B5有机为基本培养基附加6 BA2 253mg/L、IAA1 752mg/L,探讨草莓不同基因型及不同外植体对诱导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初步建立了一个有效的、较高频率的芽再生系统,也为基因的转化找到一个较好的受体材料。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晓丽   杨莉莉   何泽东   陈蒙蒙   马志卿   张斌   祝传书  
【目的】探究不同诱导子对雷公藤发状根生长及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吉碱和次碱)含量的影响,为雷公藤次生代谢产物的开发利用及其生物合成途径解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配制1/4 MS,1/2 MS,3/4 MS和MS 4种培养基,恒温避光培养雷公藤发状根35 d,测定雷公藤发状根干质量及雷公藤吉碱和次碱含量,筛选雷公藤发状根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以最适培养基培养雷公藤发状根,每7 d取样1次,共取样7次,测定发状根干质量,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发状根干质量为纵坐标绘制发状根生长曲线并确定添加诱导子的时间;提取和分离不同处理发状根及培养基中的雷公藤吉碱和次碱,并进行HPLC分析,探究不同诱导子对雷公藤发状根生长及吉碱、次碱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培养35 d时,1/2 MS和MS培养基中雷公藤发状根干质量分别为0.86和0.81 g/瓶,且MS培养基中发状根的根系长势更好;MS培养基中发状根吉碱和次碱的含量均达到最高,分别为1 070.57和331.72μg/g,因此确定MS培养基为雷公藤发状根培养的最适培养基。雷公藤发状根的干质量以及吉碱和次碱含量在培养21~28 d内迅速增长,28~35 d处于稳定阶段,35 d后生长速率出现下降的趋势,因此确定雷公藤发状根培养28 d添加诱导子。诱导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水杨酸(SA)促进雷公藤发状根的生长,100μmol/L SA处理吉碱和次碱的总产量分别达到(1 777.09±70.02)和(592.16±85.61)μg/瓶;高浓度硝酸银(AgNO3)抑制了雷公藤发状根的生长,但显著提高了发状根中吉碱和次碱的产量, AgNO3质量浓度为50 mg/L时,吉碱和次碱的总产量分别达到(3 926.82±273.59)和(669.31±33.23)μg/瓶;5和10 g/L山梨醇对雷公藤发状根生长及吉碱和次碱含量均有促进作用,其中10 g/L山梨醇处理时吉碱总产量为(1 567.84±135.78)μg/瓶,5 g/L山梨醇处理时次碱总产量为(388.68±30.11)μg/瓶;壳聚糖对雷公藤发状根生长有抑制作用,100 mg/L壳聚糖处理的吉碱和次碱总产量分别为(1 661.62±189.33)和(361.39±33.45)μg/瓶。【结论】低浓度AgNO3、SA以及山梨醇对雷公藤发状根生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壳聚糖对雷公藤发状根生长有抑制作用;对吉碱和次碱诱导效果最好的是50 mg/L AgNO3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弓明钦  陈羽  王凤珍  
利用菌根菌地表球囊霉对黄藤及单叶省藤等幼苗进行人工接种,一年后进行观测,其菌根感染率达43.3%~81.25%;对苗木有促生效果,特别是配合适当施肥措施条件下,效果更明显。无论平均叶片数、叶片长、根长、地上及地下干重,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以黄藤地上干重增加尤为显著,比对照增加65.2%,显著性测验表明,差异十分显著;接种处理的苗木,地上及地下部分含磷量增加亦非常明显,特别是地下部分增加较多,为对照的1.13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