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87)
- 2023(10552)
- 2022(9393)
- 2021(8892)
- 2020(7422)
- 2019(17055)
- 2018(17070)
- 2017(33170)
- 2016(18208)
- 2015(20125)
- 2014(20190)
- 2013(19982)
- 2012(18218)
- 2011(16321)
- 2010(16061)
- 2009(14422)
- 2008(13891)
- 2007(11858)
- 2006(10028)
- 2005(8579)
- 学科
- 济(67634)
- 经济(67557)
- 管理(50732)
- 业(48898)
- 企(41217)
- 企业(41217)
- 方法(33975)
- 数学(29368)
- 数学方法(29035)
- 农(17575)
- 学(17206)
- 财(17101)
- 中国(16569)
- 业经(15140)
- 地方(13426)
- 理论(12140)
- 农业(11800)
- 贸(11633)
- 贸易(11629)
- 技术(11611)
- 务(11536)
- 财务(11477)
- 财务管理(11459)
- 制(11417)
- 和(11413)
- 易(11294)
- 企业财务(10929)
- 环境(10632)
- 银(9845)
- 银行(9802)
- 机构
- 大学(254943)
- 学院(252855)
- 管理(102078)
- 济(93895)
- 经济(91749)
- 理学(89820)
- 理学院(88792)
- 管理学(87163)
- 管理学院(86716)
- 研究(84058)
- 中国(59044)
- 科学(56227)
- 京(54078)
- 农(45418)
- 所(42922)
- 业大(42489)
- 财(41889)
- 研究所(39821)
- 中心(37362)
- 农业(36147)
- 江(34826)
- 财经(34695)
- 北京(33515)
- 范(33135)
- 师范(32762)
- 经(31695)
- 院(30532)
- 州(28839)
- 技术(27418)
- 经济学(27303)
- 基金
- 项目(183750)
- 科学(143490)
- 基金(133464)
- 研究(130346)
- 家(117792)
- 国家(116839)
- 科学基金(99756)
- 社会(80146)
- 社会科(75881)
- 社会科学(75860)
- 省(72410)
- 基金项目(71963)
- 自然(67619)
- 自然科(66066)
- 自然科学(66048)
- 自然科学基金(64849)
- 划(61167)
- 教育(59371)
- 资助(54765)
- 编号(52525)
- 成果(42049)
- 重点(40834)
- 部(39825)
- 创(38398)
- 发(38375)
- 科研(35875)
- 课题(35857)
- 创新(35759)
- 计划(34667)
- 大学(33758)
共检索到3473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沫 谭福杰 尤子平
以羧酸酯酶抑制剂磷酸三苯酯(TPP)和多功能氧化酶抑制剂增效醚(PBO)以及 ̄(14)C-氰戊菊酯为材料,选择对氰戊菊酯具有不同抗性程度的棉铃虫自然种群为试虫,研究其抗性机理。结果表明:棉铃虫对氰戊菊酯的抗性与其体内酯酶活性无关,而与多功能氧化酶活性直接相关;同时,表皮对氰戊菊酯的渗透性降低也是棉铃虫对氰戊菊酯产生抗性的强化因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益东 沈晋良 谭福杰 尤子平
对于室内选育的棉铃虫抗性品系(YG-R,Rd)和采自田间的抗性种群(YG9221,YG9241,YG9321),PBO对氰戊菊酯都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增效比为19.5~169.5倍,而DEF和TPP对氰戊菊酯几乎没有增效作用。Rd抗性品系三龄幼虫多功能氧化酶艾氏剂环氧化活力是YS-S敏感品系的1.36倍,而YG-R和Rd两个抗性品系分别与YS-S敏感品系相比,三龄幼虫酯酶活力没有差异。因此,多功能氧化酶解毒作用增强是棉铃虫对氰戊菊酯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因子,而酯酶与抗性无关。用14C-氰戊菊酯进行的表皮穿透研究表明,氰戊菊脂在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的表皮穿透速率上存在差异,表皮穿透速率降低是棉铃虫对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振东 李显春 李国清 王荫长
在排除迁移的条件下,研究了对氰戊菊酯抗性水平不同的棉铃虫越冬蛹的死亡率,并用点滴法测定了越冬前后群体的抗药性。结果表明:对氰戊菊酯抗性较高的东台品系,越冬死亡率也高,越冬后抗性水平有所下降;而抗性较低的南京品系,越冬死亡率低,越冬后抗性水平下降不明显。说明越冬期间对氰戊菊酯抗性较高的棉铃虫蛹具有一定的适合度劣势。
关键词:
棉铃虫 越冬蛹 氰戊菊酯 抗性 适合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益东 杨亦桦 陈进 沈晋良
测定了氰戊菊酯和顺式氰戊菊酯对不同棉铃虫品系3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两者对敏感品系的LD50值相差8.7倍,而对一系列抗性品系两者LD50值相差24.3~172.1倍;不同棉铃虫品系对氰戊菊酯和顺式氰戊菊酯的抗性水平也存在显著差异,对氰戊菊酯的抗性为81.8~2142.8倍,对顺式氰戊菊酯的抗性为23.8~164.6倍。用室内选育的山东阳谷S6抗性品系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增效醚对氰戊菊酯和顺式氰戊菊酯的增效比分别为119.3和4.3,说明棉铃虫对两者的氧化代谢抗性机制差异很大。氰戊菊酯和顺式氰戊菊酯对棉铃虫的毒力以及棉铃虫对两种药剂的抗性水平并不是简单的4倍关系,氰戊菊酯中大量无效异构体的存...
关键词:
棉铃虫 氰戊菊酯 顺式氰戊菊酯 抗药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雄山 韩召军 王荫长
以对有机磷杀虫剂敏感的品系(SS) 和抗性的品系(R2) 为试虫材料, 利用生测和生化分析两种方法研究了羧酸酯酶在棉铃虫对有机磷杀虫剂抗性形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TPP对久效磷、辛硫磷的增效比在R2品系中分别为2.76 和2.46倍, 在SS品系中分别为1.85 和1.48 倍; 两品系羧酸酯酶的Km 和Vm ax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 R2 和SS品系羧酸酯酶的米氏常数Km 、Vm ax分别为76.74 μm ol/L、56.29 nm ol/ (m in·m g) 和107.39 μm ol/L、44.40 nm ol/ (m in·m g); 两品系的羧酸酯酶对TPP、久效磷和辛硫磷的抑...
关键词:
棉铃虫 羧酸酯酶 有机磷杀虫剂 抗性机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晓霞 韩召军 王荫长
用久效磷对采集于山东聊城抗性地区的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 (H櫣bner)进行抗性品系选育。经过 10代的室内选育 ,抗性倍数达 2 11 88倍 ,为选育前的 6 6 7倍。同时发现筛选后对氰戊菊酯、氯氰菊酯和灭多威的抗性分别下降了8 13,7 44和 13 36倍 ,对甲基对硫磷和辛硫磷的抗性基本保持不变。这说明久效磷与其他 5种被试药剂之间没有明显的交互抗性。还对抗、感棉铃虫体内AChE进行了研究 ,对久效磷抑制粗酶液的实验表明 ,抗性品系棉铃虫体内AChE的I50 是敏感品系的 3 18倍。酶液纯化使抗、感品系AChE的I50 分别下降 6 6 9和 3 49...
关键词:
棉铃虫 久效磷 乙酰胆碱酯酶 抗药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家和 陈志贤 李淑君 李燕娥 焦改丽
用4个国内转基因棉花品系(951,2527,9560,纯抗)和1个美国转基因棉花品种(DH3)进行抗虫性试验。结果表明,棉花不同组织器官的抗虫性不同,花瓣,苞叶和顶端叶抗虫性最强;国内转基因棉花的4个品系和美国DH3的抗虫性强弱没有显著差异;转基因棉花的蛋白毒性在棉铃虫体内具有一定的残效。
关键词:
棉铃虫,Bt基因,棉花,抗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凤霞 沈晋良 周威君 高聪芬 唐灿明
采用喂饲法 ,建立了转Bt基因棉叶片和蕾对棉铃虫初孵幼虫的抗虫性测定方法及相应的指标。叶片喂饲法 :第 2~ 3展开叶用浸水的脱脂棉保湿放入玻璃或塑料容器中 ,接 5头初孵幼虫 ,用扎孔的塑料薄膜封口 ,在 (2 7± 1)℃条件下饲养 5d后记录死亡率、存活幼虫发育龄期及危害级别。蕾喂饲法 :每蕾接 2头初孵幼虫 ,控制条件同上 ,喂饲 3d后 ,记录幼虫死亡率和存活幼虫发育龄期。以上方法的建立 ,为转Bt基因棉抗虫性的时空规律与害虫抗性选育和遗传规律的研究提供了较为可靠、简便的方法。
关键词:
转Bt基因棉 棉铃虫 抗虫性测定方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亦桦 郑央萍 林雁 吴益东
利用室内选育的棉铃虫对辛硫磷抗性品系(Phoxim-R)和室内长期饲养的敏感品系(BK77)进行遗传杂交,研究了棉铃虫对辛硫磷的抗性遗传规律。结果表明:Phoxim-R品系与BK77品系相比对辛硫磷具有129倍抗性,正反交后代对辛硫磷的抗性分别为22.6和25.3倍,表明棉铃虫对辛硫磷的抗性为常染色体遗传,主效基因为不完全显性。通过分析杂交F1代和敏感亲本回交后代的辛硫磷LD-P线,表明棉铃虫对辛硫磷的抗性为单基因性状。
关键词:
棉铃虫 辛硫磷 抗性遗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小侠 汪飞 徐静 张青文 封红兵 宋荣
20 0 0— 2 0 0 1年在新疆喀什叶城县研究了转 Bt基因棉 MD- 80不同发育阶段对棉铃虫的抗性表达和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果表明 :1)转 Bt基因棉棉叶对棉铃虫初孵幼虫有 2个抗性高峰即 5月中下旬和 7月底 ,抗虫性分别为 94 .5 %和 83.3% ,8月份抗性最低 (2 2 .7% ) ,而河南的研究表明 8月份正是第 2个抗性高峰 ,抗虫效果高达 93. 8% ;2 ) 7月上旬棉株不同器官抗棉铃虫的强弱依次为 :棉苞叶 (96 .7% )、棉蕾(74 .2 % )、花瓣 (6 0 % )、棉叶 (5 0 .2 % )、棉铃 (30 % )、花蕊 (2 6 .8% ) ...
关键词:
棉铃虫 转Bt基因棉 抗性表达 群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聪芬 沈晋良 须志平 陈进
采用喂饲法 ,测定了转双价基因棉 (中棉 4 1、SGK32 1)、转单价基因棉 (中棉 2 9)及常规棉 (苏棉 12 )对抗性和敏感棉铃虫的抗虫性。结果表明 :转双价基因棉主茎叶片对抗性和敏感棉铃虫初孵幼虫的抗虫性明显高于或稍高于转单价基因棉 ,且随棉花生长发育期的推移抗虫性下降速度较慢 ,如第 8叶后中棉 4 1(ZM4 1)对抗性和敏感初孵幼虫的平均死亡率分别为 80 0 %~ 4 0 0 %和 10 0 %~ 85 6 % ,而中棉 2 9(ZM2 9)分别为 30 0 %~ 15 6 %和 84 0 %~ 71 1%。转单、双价基因棉生长中后期主要受害部位对抗、感棉铃虫...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杨 王怀银 沈晋良
利用AFLP分子标记方法,对抗Bt棉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回交BC1代(F1(YCR♀×YCS♂)♀×YCR♂)群体进行连锁图谱的构建。经23组AFLP引物的选择性扩增,共得到406个多态位点,χ2检验后有217个为有效位点。利用Mapmaker/Exp(Version 3.0b)软件进行连锁分析,其中126个标记分属35个连锁群,连锁群标记数变化范围为2~11个,平均每个连锁群标记数为3.6个,该图覆盖的基因组长度为1 138.4 cM(图距单位),连锁群长度变化范围为4.0~166.1 cM,连锁群的平均长度为32.53 cM。连锁图谱的构建为...
关键词:
棉铃虫 分子标记 AFLP 连锁图谱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晓霞 韩召军 王荫长
通过构建种群生命表 ,观察比较了棉铃虫 [Helicoverpaarmigera (H櫣bner) ]对久效磷抗性品系和敏感性品系的一系列生长发育和繁殖特征。结果表明 ,两品系的适合度差异显著。相对于敏感品系 ,抗性品系生长发育上表现为幼虫期和蛹期延长 ,蛹重减轻 ,化蛹率和羽化率降低 ;繁殖上表现为交配率、产卵量和卵孵化率降低。用种群数量趋势指数 (I)来确定两个品系的相对适合度 ,抗性品系对敏感品系的相对适合度仅为 0 14。认为这是生产上棉铃虫对有机磷的抗性发展较慢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棉铃虫 久效磷 抗药性 适合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棉铃虫对B.t生物农药早期抗性的紧急警报我校植保系副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部农业病虫抗药性监测培训中心主要研究人员沈晋良及其带领的课题组,在进行国家“八五”攻关项目──病虫抗药性监测治理的最新工作中,根据在山东省阳谷、河北省邯郸、河南省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洪武 韩召军 王荫长
通过棉铃虫室内抗性选育及田间种群抗性调查 ,对丙溴磷的抗性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棉铃虫相对敏感种群 (抗性倍数 2 2 )经 12代 9次选育后 ,达到低水平抗性 (6 9倍 ) ,LD50 值比选育前提高 3 0倍 ;田间种群抗性调查表明 ,山东聊城种群对丙溴磷已产生低水平的抗性 ,抗性倍数为 5 7,由此认为丙溴磷推广使用后存在明显的抗性风险。考虑到治理措施的可行性 ,建议用混配混用的方法来延缓抗性的发展 ,同时还测定了丙溴磷与 4类 9种杀虫剂的混配增效作用 ,发现在 5 0 %和 90 %死亡率水平上 ,丙溴磷与辛硫磷、溴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和硫丹等 4种杀虫剂的组合具有显...
关键词:
棉铃虫 抗药性 丙溴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