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37)
2023(9297)
2022(8062)
2021(7293)
2020(6143)
2019(14422)
2018(14199)
2017(27178)
2016(15074)
2015(17171)
2014(17643)
2013(17811)
2012(17433)
2011(16054)
2010(16492)
2009(15284)
2008(15486)
2007(14280)
2006(12557)
2005(11693)
作者
(47982)
(40217)
(40042)
(38012)
(25510)
(19393)
(18370)
(15803)
(15156)
(14428)
(13758)
(13385)
(12942)
(12842)
(12679)
(12475)
(12456)
(11887)
(11578)
(11531)
(10282)
(10203)
(9938)
(9269)
(9138)
(9064)
(9055)
(8946)
(8302)
(8221)
学科
(72087)
经济(72022)
(38469)
管理(37425)
(28135)
企业(28135)
方法(27602)
数学(24242)
数学方法(24039)
中国(21901)
地方(21495)
(21481)
业经(15468)
(14710)
(14559)
农业(14526)
(13486)
(13483)
贸易(13473)
(12963)
地方经济(12074)
(12040)
银行(12012)
(11990)
金融(11987)
(11598)
(11256)
环境(10717)
(10631)
教育(10111)
机构
大学(227314)
学院(227086)
(94487)
经济(92201)
研究(86442)
管理(81052)
理学(68019)
理学院(67128)
管理学(65921)
管理学院(65490)
中国(63633)
科学(53359)
(50477)
(46211)
(45987)
(42400)
研究所(41486)
中心(38496)
(37167)
农业(36346)
业大(36110)
财经(32708)
北京(32600)
(32331)
师范(31998)
(30720)
(29798)
(29415)
经济学(28697)
(28372)
基金
项目(142146)
科学(109354)
研究(104496)
基金(98731)
(86389)
国家(85587)
科学基金(71026)
社会(63643)
社会科(60179)
社会科学(60160)
(58086)
基金项目(52036)
(48404)
教育(48294)
自然(44754)
编号(43830)
自然科(43614)
自然科学(43597)
自然科学基金(42793)
资助(40939)
(36950)
成果(36542)
重点(32785)
课题(31767)
(31000)
发展(29564)
(29224)
(29056)
创新(27393)
科研(27131)
期刊
(114205)
经济(114205)
研究(72099)
中国(53097)
(43565)
学报(38064)
科学(33896)
(32357)
教育(30380)
农业(29704)
管理(28753)
大学(27893)
学学(26054)
(23281)
金融(23281)
技术(20274)
业经(19735)
经济研究(17778)
财经(16098)
(15991)
问题(15154)
(13856)
技术经济(11985)
(11859)
商业(11450)
图书(11167)
(11166)
世界(10702)
理论(10664)
统计(10482)
共检索到3594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锐  刘次华  周国珍  
根据湖北省主要产棉区 195 4~ 1997年棉铃虫第 3、4代发生程度的系统资料 ,应用Bayes判别分析原理 ,建立了棉铃虫发生程度的判别分析模型。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回测及独立样本的预测 ,结果令人满意 ,从而为棉铃虫的长期预测预报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法 ,亦可为其他虫害的预测预报提供借鉴
[期刊] 预测  [作者] 宫锡鸿  张炳岭  葛宝明  王德旭  吴培民  
本文试用转移矩阵方法,根据一代棉铃虫的发生情况预测三代棉铃虫的发生程度,以期将短期预报变为中长期预报。 1 问题的提出三代棉铃虫是莱西县夏玉米穗期的常发性主要害虫,尤其是进入80年代以来,发生程度多在中等(3级)以上,一般使玉米减产5%~7%,严重时达10%以上。莱西县种植夏玉米,历年都在30万亩左右,因此搞好三代棉铃虫的测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转移矩阵方法,根据一代棉铃虫的发生情况预测三代棉铃虫的发生程度。这样既可省去大量烦
[期刊] 预测  [作者] 宫锡鸿  韩明浩  于明  
在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中,大部分因素及病虫的发生程度均具有很大的模糊性。模糊关系方程及模糊变换对处理带有模糊性的问题是比较适合的,本文用地处胶东半岛中部偏西的茉西市的资料进行了分析:首先据1989年的资料建立模糊关系方程并求解,从而得到各因素对三代棉铃虫发生程度影响的大小,即因素的权重集X。而后,利用求得的因素权重集X和各年份的模糊关系矩阵R_i。对1982—1989年三代棉铃虫的发生程度进行模糊变换,从而回测了1982—1989年三代棉铃虫的发生程度。回测结果与实际发生程度完全吻合。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号宾  吴孔明  杨秀荣  徐遥  姚举  汪飞  马祁  
目的新疆南部棉花种植区已发展成为中国棉花产业的重要基地。作为棉花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棉铃虫具有在新疆南部猖獗危害的生物学基础。方法本文报道了南疆棉铃虫发生趋势及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控制效率的研究结果。结果1993~2004年对麦田一代棉铃虫幼虫数量变化的监测显示,1997年后棉铃虫的发生危害逐年上升,表明南疆粮棉混作区种植制度的改革已导致棉铃虫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害虫。2002~2004年对抗虫棉GK19(表达Cry1A杀虫蛋白)、SGK321(表达Cry1A和CpTI杀虫蛋白)和对照品种棉铃虫种群动态的研究显示,二代棉铃虫是南疆地区棉花的主要危害代别,抗虫棉花对幼虫的控制效率可达75%以上...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容燕  王金耀  曹伟平  杜立新  宋健  冯书亮  
1998-2003年对棉铃虫的微孢子虫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2000年田间棉铃虫为中重发生,微孢子虫病呈现发生流行的趋势,第4代幼虫感染率达到49.0%,2001年之后,微孢子虫的感染率逐渐减少。该微孢子虫只感染棉铃虫、甜菜夜蛾和菜青虫,不感染粘虫、玉米螟和家蚕。室内生测结果表明,该微孢子虫对棉铃虫具有较高的致病力,107孢子/mL的浓度接种2龄棉铃虫幼虫,16 d死亡率达到100%,接种3龄棉铃虫,16 d死亡率为87.8%,可以达到控制当代种群和压低下代种群的目的;105~106孢子/mL的浓度接种2龄棉铃虫幼虫,当代羽化率为32.2%,13.3%,下一代幼虫死亡率为88.9%,1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永跃  梁广文  
调查了低密度下棉田 2代棉铃虫卵的空间特性 ,建立了东西和南北两个方向多个变异曲线球面模型 ,其中大部分表现为纯块金效应 ;棉铃虫卵的空间变程为 4 .0~ 6 .4m ,空间不连续性强度为 0 .871~ 0 .999。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伍德明  赵平伟  阎云花  郑成锐  迪拉娜·艾山  
运用毛细柱气相色谱(G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了新疆棉铃虫(Helicverpaarmigera)雌蛾性信息素腺体的提取物,并从腺体提取物中鉴定出了4个组分:Z1116∶ALD,Z916∶ALD,16∶ALD和Z1116∶OH。用触角电位(EAG)对4个组分进行测试,结果表明:Z1116∶ALD,Z916∶ALD和Z1116∶OH有明显的EAG反应;16∶ALD的EAG反应值较小。在相同方法条件下,还分析测定了新疆、山西两地棉铃虫腺体提取物中各组分相对比例的差异,结果显示:16∶ALD的相对比例新疆(10.08%)高于山西(5.70%);而Z916∶ALD的相...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小民  李杰  郭巍  张霞  李新娜  
【目的】克隆棉铃虫中肠羧酸酯酶基因,了解该酶的分子特性,为研究棉铃虫抗药性机理奠定基础。【方法】制备抗血清,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中肠cDNA表达文库进行免疫筛选,得到编码棉铃虫羧酸酯酶基因的cDNA克隆,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和网站进行序列分析,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进行表达,并以α-醋酸萘酯溶液为底物进行活性测定。【结果】测序分析表明,羧酸酯酶基因hc3(GenBank登录号:GU119888)全长2 896 bp,编码795个氨基酸。羧酸酯酶HC3的等电点pI为3.94,活性中心包括3个氨基酸残基(催化三联体):Ser204,Glu331,His444...
[期刊] 预测  [作者] 宫锡鸿  姜海萍  
1 前言农业病虫的长期预测是指预测一个月以外农业病虫发生趋势的预测。三代棉铃虫是胶东半岛中、西部夏玉米穗期的常发性主要害虫。搞好三代棉铃虫的长期预测,对于提高防治工作的主动性,确保夏玉米高产、稳定,具有重大意义。运用Fuzzy综合评判法,在资料不系统、不完整而测报员的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的情况下,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凤霞  沈晋良  周威君  高聪芬  唐灿明  
采用喂饲法 ,建立了转Bt基因棉叶片和蕾对棉铃虫初孵幼虫的抗虫性测定方法及相应的指标。叶片喂饲法 :第 2~ 3展开叶用浸水的脱脂棉保湿放入玻璃或塑料容器中 ,接 5头初孵幼虫 ,用扎孔的塑料薄膜封口 ,在 (2 7± 1)℃条件下饲养 5d后记录死亡率、存活幼虫发育龄期及危害级别。蕾喂饲法 :每蕾接 2头初孵幼虫 ,控制条件同上 ,喂饲 3d后 ,记录幼虫死亡率和存活幼虫发育龄期。以上方法的建立 ,为转Bt基因棉抗虫性的时空规律与害虫抗性选育和遗传规律的研究提供了较为可靠、简便的方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杨  王怀银  沈晋良  
利用AFLP分子标记方法,对抗Bt棉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回交BC1代(F1(YCR♀×YCS♂)♀×YCR♂)群体进行连锁图谱的构建。经23组AFLP引物的选择性扩增,共得到406个多态位点,χ2检验后有217个为有效位点。利用Mapmaker/Exp(Version 3.0b)软件进行连锁分析,其中126个标记分属35个连锁群,连锁群标记数变化范围为2~11个,平均每个连锁群标记数为3.6个,该图覆盖的基因组长度为1 138.4 cM(图距单位),连锁群长度变化范围为4.0~166.1 cM,连锁群的平均长度为32.53 cM。连锁图谱的构建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汤德良  王武刚  裴鑫德  
用不同品种棉花的嫩叶饲养棉铃虫幼虫,其相对生长率、相对取食量、近似消化率、食物转化率、食物利用率均不相同,部分感虫品种与高抗品种间的差异显著。运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棉叶中五个影响因子(棉酚、单宁、总蛋白、总糖、单糖)与幼虫相对生长率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并明确了各因子所起的作用。通过主成分分析,得知第一主成分主要反映棉酚、单宁、抽腺的作用,第二主成分主要反映总糖、总蛋白的作用。根据第一、第二主成分对样本进行了分类,与田间鉴定结果相近。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巧丝  高宗仁  王文夕  张馨  王淑华  刘殿选  
在恒温(27℃±1℃)、恒湿(70±5)%RH条件下,研究了棉花、玉米、大豆、花生、芝麻5种寄主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寄主及其不同部位上取食的棉铃虫,其发育历期、蛹重、存活率、成虫的繁殖力和寿命均有显著差异;棉铃虫在玉米、大豆等作物上的密度较高,且不同作物上的幼虫发育参差不齐。作者认为,田间多种作物并存的局面是造成棉铃虫世代混杂、防治困难及猖獗危害的原因之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家浩  钟觉民  
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Hübner)是棉花的主要害虫,在我国分布广泛,各地种群因地理环境不同,生理生化指标也有差异,从9个地区采集的棉铃虫,在实验室分别饲养至室内第2代后,分别测定了各地种群6龄幼虫血淋巴的游离氨基酸种类和含量,结果表明:氨基酸种类和含量各地种群间都存在差异,同地种群不同生育期亦表现出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随着龄期的增长由低→高→低。上述不同特点为棉铃虫种下分类提供了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萌  张雅林  王敦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earNPV)ORF44是一个功能未知的基因,研究对HearNPV ORF44基因的序列及原核表达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HearNPV ORF44基因全长1 137 nt,编码378aa,预测编码蛋白分子量为42.7 ku。序列分析显示,ORF44具有双相启动子特征序列,同时兼有杆状病毒早期和晚期基因转录启动子特征序列。ORF44的推导氨基酸序列中含有1个强跨膜螺旋区域,32个磷酸化位点和4个糖基化位点。除HzNPVORF45外,未发现与ORF44氨基酸同源性高于30%的基因。构建了pET-44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得到了高效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量为4...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