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34)
2023(8446)
2022(7347)
2021(6729)
2020(5990)
2019(13944)
2018(13986)
2017(26907)
2016(15261)
2015(17221)
2014(17743)
2013(17610)
2012(16601)
2011(15065)
2010(15466)
2009(14415)
2008(14470)
2007(13409)
2006(11560)
2005(10368)
作者
(47475)
(39893)
(39621)
(37863)
(24929)
(19118)
(18325)
(15824)
(14899)
(14224)
(13440)
(13367)
(12767)
(12673)
(12615)
(12480)
(12314)
(11835)
(11579)
(11286)
(10023)
(10005)
(9781)
(9105)
(8995)
(8985)
(8846)
(8756)
(8216)
(8181)
学科
(62029)
经济(61964)
管理(42533)
(38334)
(30456)
企业(30456)
方法(29213)
数学(25778)
数学方法(25518)
(17868)
(16615)
中国(16401)
(15234)
(14247)
地方(13071)
业经(11891)
农业(11406)
(10948)
贸易(10945)
(10923)
(10830)
(10597)
理论(10462)
(10073)
(10035)
财务(10031)
财务管理(10000)
银行(9996)
(9674)
金融(9666)
机构
大学(223976)
学院(223357)
(88095)
经济(86033)
管理(81516)
研究(78600)
理学(69579)
理学院(68763)
管理学(67358)
管理学院(66958)
中国(58729)
科学(51766)
(48803)
(46364)
(42290)
(40777)
研究所(38681)
业大(37687)
农业(36984)
中心(36363)
(35279)
财经(32262)
北京(30664)
(29998)
师范(29589)
(29137)
(27721)
(27606)
经济学(27069)
技术(25744)
基金
项目(147838)
科学(113301)
研究(104719)
基金(104272)
(92817)
国家(92074)
科学基金(76247)
社会(63525)
社会科(60073)
社会科学(60048)
(59261)
基金项目(55078)
自然(50076)
(49970)
教育(48842)
自然科(48761)
自然科学(48741)
自然科学基金(47862)
编号(43736)
资助(43647)
成果(36487)
重点(34197)
(32600)
(32458)
课题(30561)
(29783)
计划(28610)
科研(28557)
创新(27997)
教育部(26919)
期刊
(96942)
经济(96942)
研究(61209)
中国(45891)
学报(42870)
(41440)
科学(35658)
(32824)
大学(30441)
学学(28643)
管理(27811)
农业(27606)
教育(24594)
技术(19521)
(18130)
金融(18130)
业经(16290)
财经(16156)
经济研究(15460)
(15286)
(13900)
问题(13499)
图书(12788)
(12217)
资源(11538)
技术经济(11133)
统计(11129)
业大(10817)
理论(10518)
科技(10128)
共检索到3313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贺道华  邢宏宜  赵俊兴  李婷婷  汤益  曾舟  
【目的】推测棉花资源群体材料的基因组血统与分子亲缘关系,并通过关联分析检测群体中影响表型的位点,为优质纤维品种的选育及其效率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均匀分布于26条染色体上的132个SSR标记,对经挑选的92份栽培棉材料的基因组变异进行扫描,利用STRUCTURE 2.3.1软件的混合模型聚类法分析该群体的遗传结构,采用NTSYS-pc(Version 1.8)软件进行UPGMA聚类,随后采用TASSEL软件的GLM(General linear model)程序,对5个纤维品质性状2年×3重复的观测值进行标记与目标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当指定7个亚群(K=7)时似然值达到最大,该群...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聂新辉  尤春源  鲍健  李晓方  惠慧  刘洪亮  秦江鸿  林忠旭  
【目的】寻找与新陆早棉花品种农艺和纤维品质性状相关联的分子标记,鉴别与这些性状相关的优异等位变异及携带优异等位变异基因的典型载体材料,为新陆早棉花品种分子设计育种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筛选出分布于26条染色体且多态性高的75对SSR标记对51份新陆早棉花品种进行多态性扫描;采用R语言编程软件对多环境的表型性状绘制boxplot图;在对供试材料进行群体结构和连锁不平衡分析的基础上,利用TASSEL软件中MLM(mixed linear model)方法进行分子标记与15个性状的关联分析;依据计算的表型效应值,鉴别和统计优异等位变异的位点及典型材料。【结果】通过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将51份新陆早棉花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朝晖  向国红  钟林光  李景龙  
为了明确几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在气象因子对棉花纤维影响分析中异同,于2008~2009年通过多目标综合值评定分析原理、关联度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偏相关分析等原理进行不同年份气象因子与纤维品质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几种分析方法对气象因子与纤维品质关系的分析趋势基本一致,温度、光照时间是影响纤维品质的主导因子,降水量是限制因子,温度高、光照时间长,适度降水量有利于纤维成熟、麦克隆值、纤维长度、比强度同时增加,纤维品质达到最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林辉  余正军  刘少卿  余筱南  
采用田间调查方法,对27个棉花育种材料的产量与纤维品质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材料间籽棉、皮棉产量差异很大,籽棉产量最高的为3509.7kg/hm2,最低的为1153.0kg/hm2,皮棉产量最高的为1410.8kg/hm2,最低的为475.3kg/hm2,材料间纤维品质存在明显差异.综合产量与品质指标,27个育种材料中6-3、6-20的纤维品质好,产量性状表现良好,可直接利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存敬  崔瑞敏  郭宝生  耿军义  刘素恩  王兆晓  张香云  
从2004年开始河北省棉花品种审定进入了除短季棉品种之外全部为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的新阶段,5年间共审定转基因抗虫棉花品种65个,本研究对其纤维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上半部平均长度集中在27.1~32.7 mm,86.2%品种属于Ⅱ型;比强度集中在24.6~32.0 cN/tex,53.85%品种属于Ⅲ型,没有Ⅰ型品种,20%品种低于Ⅲ型;马克隆值集中在3.6~5.3,13.84%品种属于Ⅰ型,83.08%品种属于Ⅱ型。2004-2007年,纤维品质逐年变好,但由于2007年吐絮期长时间降雨,造成2008年纤维品质出现了下滑。总的说来,我省转基因抗虫棉品种没有上半部平均长度≥31 mm,比...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震林  周宝良  刘正銮  陈松  张香桂  
将由棉纤维细胞特异表达启动子驱动的外源纤维改良基因(兔角蛋白基因),通过花粉管通道转基因法,导入陆地棉品种(系)苏棉16号、泗棉167、渝棉1号和H1。检测结果表明,转兔角蛋白基因苏棉16号和泗棉167的纤维比强度分别比相应对照增加了23.2%和29.6%,马克隆值下降了13.3%和17.0%,纤维长度与对照接近。结果还表明,外源基因对高品质棉花品种(系)渝棉1号和H1纤维品质的影响不明显,只是衣分有所增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晟  杜雄明  
用4个陆地棉纤维突变体、1个亚洲棉纤维突变体及其对应的正常型品种作为研究材料,对纤维发育相关基因结构差异比较。根据GenBank公布的基因序列设计基因特异引物,分别在突变体与正常型棉花品种的基因组DNA中进行PCR扩增。经凝胶电泳检测发现:部分纤维发育相关基因在突变体与正常型材料之间存在显著的结构差异。用脱水诱导蛋白RD22基因、葡聚糖酶基因和肌动蛋白基因为模板设计引物,并将扩增的片段克隆测序,经B last比对后发现克隆的3条序列与设计引物所用的基因序列同源性均在95%以上。该研究结果可为纤维发育相关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君  马峙英  王省芬  
棉纤维是优良的、使用最为广泛的天然纤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天然纯棉织物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对品质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因此,提高棉纤维产量和品质成为当前棉花遗传育种的重要目标,对棉纤维发育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基础。棉纤维发育由4个明显但又重叠的时期组成,包括纤维细胞的起始、伸长(初生壁合成)、次生壁合成和脱水成熟。起始是影响纤维细胞数量的重要时期,而纤维长度和强度的决定发生在次生壁合成期和脱水成熟期。棉纤维发育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过程,由大量的基因参与调控。目前,已经有一些在棉纤维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因被报道,包括各种转录因子、参与激素代谢基因、编码细胞壁蛋白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新新  陈吉  刘敬然  吕丰娟  马伊娜  王友华  周治国  陈兵林  
【目的】为采取适宜栽培措施减轻花铃期不适宜温光条件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温度敏感性差异较大的科棉1号(低温弱敏感型品种)和苏棉15号(低温敏感型品种)为材料,通过分期(4月25日、5月25日、6月10日)播种和花铃期遮阴(相对光照率CRLR为100%、80%、60%),形成花铃期不同的温光条件,研究温光互作(用铃期内累积辐热积PTP表示)对棉花不同空间部位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1)铃期内日均温、日均最高温、日均最低温和光合有效辐射是造成棉纤维品质差异的主要气象因子,棉株不同空间部位各气象因子值纵向随果枝数增加、横向随果节数增加均逐渐降低。(2)纤维品质指标中马克隆值对...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朝晖  李景龙  
采用灰色系统和逐步回归法探讨了温度、光照时数、空气湿度、降水量等主要气象因子与中棉29号和湘杂棉3号的纤维品质性状的量化关系.结果表明,在湖南气候条件与栽培技术体系下,以伏桃的纤维品质最优,其贡献率达到66.67%,但以麦克隆值的变异系数最大(湘杂棉3号为9.794%,中棉29号为9.295%),平均为9.545%;灰色系统分析表明,温度是影响纤维品质的主导因子;逐步回归法分析表明,温度、光照时数与纤维品质呈正相关,而与降水量、空气湿度呈负相关,并建立了棉纤维品质与气象因子的线性回归模型:Y=-0.838 15+0.015 25X1-0.043 72X2(中棉29);Y=-0.070 65+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晓杰  张杰  贾银华  杜雄明  
陆地棉Ligon lintless是单基因显性突变体,其性状表现为成熟的长纤维极度缩短,一般在4~6 mm,植株的叶片和茎呈扭曲状。本研究用陆地棉遗传标准系TM-1与棉花纤维突变体Ligon lintless的杂交一代(由于材料的特殊性即相当于回交一代BC1,后文称为BC1)的246个单株为作图群体,利用4000对SSR引物筛选出在双亲间表现多态性的引物28对,多态频率为0.7%。江利用这28对引物对BC1群体进行分析,共检测到23个多态性位点。用Joinmap3.0软件绘制连锁图,该图谱共覆盖168 cM,相当于棉花总基因组的3.74%,标记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7.3 cM,将棉花纤维突变体L...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胡文冉  曹双瑜  范玲  张芳  白洁  
NaOH溶液可以破坏棉花纤维细胞壁间的交联结构。本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处理棉花纤维,显微镜下拍照观察棉花纤维外部形态的变化。结果显示,NaOH浓度从0.5 mol/L开始依次处理棉花纤维时,在NaOH浓度为3 mol/L时棉花纤维的天然扭曲变形,NaOH浓度达到4 mol/L时棉花纤维的天然扭曲消失。当NaOH浓度分别从1,2或3 mol/L处理时,棉花纤维的天然扭曲也只有在NaOH达到4 mol/L时消失,直接用4 mol/L NaOH处理时棉花纤维的天然扭曲也不存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郝俊杰  马奇祥  刘焕民  贾新合  董中东  刘书梅  崔小伟  张志新  
【目的】研究嫁接棉花对棉花黄萎病抗性、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探索通过嫁接来防治棉花黄萎病的可行性。【方法】选用已明确抗黄萎病的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 L.海7124和Pima90为砧木,以陆地棉G.hirsutum品种湘杂棉21和感病品系冀棉11为接穗,完成4个嫁接组合,将其种植在连作棉田,调查嫁接棉花和非嫁接棉花的棉花黄萎病、产量和纤维品质。【结果】嫁接棉花和接穗对照相比,棉花黄萎病明显减轻,有些嫁接组合的抗病性达到高抗水平。和接穗对照相比,多数嫁接组合的株高和果枝数高于对照,嫁接对多数嫁接组合的现蕾期、开花期、吐絮期、衣分、铃重以及纤维品质的大多指标影响不显著。4个...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社梅  赵芝俊  张锐  
在对我国参与转基因棉花研发的相关单位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厘清了国产转基因棉花的研发体系,特别是上下游研发单位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关系,重点分析了国产转基因棉花的研发经费的来源、投向以及研发经费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者间的配置状况,总结得出了转基因棉花研发成功的几点结论,最后提出了促进转基因棉花研究和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董合忠  张艳军  张冬梅  代建龙  张旺锋  
构建合理群体结构是实现棉花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栽培学基础。我国传统棉花群体结构主要有"高密小株类型"、"中密中株类型"和"稀植大株类型"3种,分别在西北内陆棉区、黄河流域棉区和长江流域棉区广泛应用,为实现棉花高产稳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进入新时期,传统群体结构不利于集中收获和提质增效的弊端凸显,探索新型棉花群体结构成为新时期棉花栽培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简要评述了传统棉花群体结构的主要特征和弊端;基于新时期轻简节本、提质增效的需要,提出了建立"降密健株型"、"增密壮株型"和"直密矮株型"3种适于集中收获的新型棉花群体结构替代传统群体结构的观点。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3种新型群体结构的主要指标和调控技术,对新型棉花群体结构的研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