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12)
2023(10583)
2022(8332)
2021(7733)
2020(6521)
2019(14592)
2018(15140)
2017(27954)
2016(15772)
2015(18114)
2014(18521)
2013(17330)
2012(15745)
2011(14026)
2010(14536)
2009(13198)
2008(13271)
2007(12257)
2006(10868)
2005(9767)
作者
(49531)
(41121)
(41080)
(39059)
(26332)
(19552)
(18626)
(16105)
(15524)
(14955)
(14137)
(13962)
(13506)
(13228)
(13160)
(12662)
(12389)
(12246)
(12100)
(11771)
(10505)
(10406)
(10369)
(9547)
(9448)
(9351)
(9170)
(9119)
(8601)
(8594)
学科
(60512)
经济(60447)
管理(44181)
(41684)
(34208)
企业(34208)
方法(27133)
数学(23579)
数学方法(22975)
中国(18054)
(17938)
(16402)
技术(15260)
业经(14439)
理论(12946)
(12506)
(12457)
农业(11768)
地方(10590)
(10145)
(10100)
银行(10097)
(9660)
(9590)
贸易(9584)
(9462)
金融(9454)
(9292)
(8959)
教学(8818)
机构
学院(227002)
大学(225252)
(82146)
管理(81005)
研究(80902)
经济(80124)
理学(69205)
理学院(68352)
管理学(66379)
管理学院(66003)
中国(58964)
科学(55532)
(49933)
(47678)
(43639)
研究所(40266)
业大(39618)
农业(37976)
(36991)
(36611)
中心(36248)
技术(31208)
(31067)
北京(31034)
师范(30591)
(29291)
财经(29051)
(28817)
(26854)
(26270)
基金
项目(154367)
科学(119614)
基金(108901)
研究(108219)
(98320)
国家(97561)
科学基金(81530)
社会(64615)
(63701)
社会科(61123)
社会科学(61101)
基金项目(56427)
自然(54864)
自然科(53684)
自然科学(53663)
(53524)
自然科学基金(52648)
教育(51332)
资助(44881)
编号(44345)
成果(36609)
重点(36053)
(33241)
(32652)
课题(32426)
(32228)
计划(31075)
创新(30690)
科研(29665)
科技(27940)
期刊
(92063)
经济(92063)
研究(61656)
中国(51198)
学报(45166)
(44662)
科学(39044)
大学(32615)
教育(31509)
管理(31369)
学学(30886)
农业(30333)
(28835)
技术(24905)
(17738)
金融(17738)
(16642)
业经(15624)
经济研究(14736)
财经(13960)
业大(13185)
(13113)
科技(12956)
统计(12469)
技术经济(12338)
图书(12195)
(12088)
问题(11782)
(11435)
农业大学(10874)
共检索到3399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传亮  田瑞平  孔德培  李凤莲  商海红  陈秀军  
文章综述了国内外转基因技术在棉花中的应用概况,主要介绍了近年来中国棉花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的建立及应用研究进展,并对棉花转基因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做了相关陈述。对棉花科研工作者了解棉花转基因研究进展并有效利用转基因技术开展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转基因技术在克服棉铃虫危害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并将逐步在棉花抗病、抗逆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世界上,棉花转基因初期主要建立了以珂字棉为受体的转基因体系,随着雷蒙德氏棉、亚洲棉、海岛棉、陆地棉等其他棉种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轰击法、花粉管通道法及其他转基因方法的应用,使得棉花转基因技术研究取得长足的进步。中国棉花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允军  贾志伟  刘艳  张登峰  黎裕  
玉米是世界种植范围最广、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为保证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病虫害、杂草、干旱、盐碱等生物或非生物胁迫严重影响了玉米生产。培育具有抗虫、抗除草剂、抗病等性状的转基因玉米品种并应用到实际生产中,能够减少玉米产量损失,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玉米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研究发展迅速,获得的抗虫、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已在国外商业化种植18年,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从1996年的170万公顷增加到2013年的1.75亿公顷。转基因玉米新品种培育需要较成熟的玉米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目前,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玉米都是从大量转基因玉米中选择的,具有外源基因单拷贝插...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牟玉莲  阮进学  吴添文  程英  魏景亮  樊俊华  李奎  
猪是重要的经济动物,优良猪种的培育对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作为一种常用的试验动物,猪在解剖学、生理学、遗传学等方面与人类高度相似,其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也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转基因技术可以运用基因工程等实验技术手段,对动物基因组进行有目的的遗传修饰,使修饰改造的基因稳定遗传给后代,从而获得满足人类特定需求的动物个体。因此,猪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的建立对转基因育种、基因功能研究和人类疾病模型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猪转基因技术体系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目标基因的选择原则,介绍了原核显微注射、体细胞核移植、锌指核酸酶(Zinc-finger nucleases,ZFN)、转...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叶兴国  徐惠君  杜丽璞  何光源  王轲  林志珊  
在主要农作物中,小麦属于遗传转化比较困难的作物,转化效率较低,重复性较差,转化规模较小,优良转基因材料较少,基因工程育种进程明显落后于大豆、玉米、棉花、水稻等作物。目前,应用于小麦中的转基因技术主要包括基因枪介导法和农杆菌介导法,有些实验室也采用花粉管通道、离子束注入、激光微束穿刺、PEG、花粉介导和农杆菌浸花等方法。在外植体利用方面,多数研究主要利用小麦幼胚及其愈伤组织作为起始转化材料,以成熟胚、幼穗、花药愈伤组织为材料转化成功的报道还比较少,需要进一步探索。在转化效率方面,基因枪报道为0.1%—16.7%,农杆菌报道为0.7%—44.8%,变化幅度较大。在目标基因转化方面,除了nptⅡ、b...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侯文胜  林抗雪  陈普  贾志伟  周扬  于洋  刘雁华  
大豆是最早进行转基因品种大面积商业化种植的作物,也是目前转基因品种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在食品、营养、工业和医药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1996—2012年的17年间,全球共累计种植转基因大豆76 310万公顷,给种植户带来了约370亿美元的收益。2013年,共有11个国家种植了8 450万公顷转基因大豆,约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48%,大豆种植面积的79%。尽管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已在全球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但长期以来大豆的转基因技术体系一直未能实现重大突破,高效、稳定的转基因技术体系仍是开展转基因品种选育和基因功能研究的瓶颈因素。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子叶节转化系统和基因枪介导的体细胞胚转化系统是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欣  付亚萍  周君莉  郭秀平  刘文真  吴洁芳  吴传银  万建民  
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遗传转化的模式植物,其遗传转化一直受到广泛重视。自世界首例转基因水稻于1988年获得成功以来,水稻遗传转化技术体系迅猛发展,尤其是1994年首次通过农杆菌介导实现对粳稻的高频转化,经过近20年的发展,水稻遗传转化技术体系已经比较完善。目前,应用于水稻中的转基因技术主要包括基因枪介导法和农杆菌介导法,一些实验室也采用花粉管通道法、电击法、PEG转化法等。其中,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方法以其低成本、易操作、转化效率高、单位点插入比例高、后代表达稳定等特点已经成为水稻转化的主流方法,约占水稻转基因报道总数的80%以上。虽然国内外刊物时有转基因方法改进的报道,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水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孟庆勇  刘春城  王萌  张阔  戴蕴平  郭英  费菁  李宁  
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和产业应用需求的扩大,转基因技术从探索生命科学基本规律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正在向生命产业应用的相关领域扩展,其中包括大的家养动物转基因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探索。论文综述了转基因技术在牛育种上的应用与发展,结合转基因牛在国际上的发展历史,着重介绍了中国在牛的转基因技术体系构建方面的历程和成果。通过引进、整合和创新,将现代动物生物技术融合在一起,建立了安全、高效及规模化的牛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进而实现了在牛的生产和繁育实践中更为广泛的应用。通过转基因技术对牛进行选育是为了增强抗病能力、改善乳品质、提高乳肉的产量、质量以及作为高效的生物活体反应器生产功能蛋白。目前,中国牛的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彦霞  王省芬  马峙英  
目前应用于棉花遗传转化的主要转基因技术是农杆菌介导、基因枪和花粉管通道导入外源基因等方法。本研究对这3种方法的技术特点、研究动态及其在棉花分子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社梅  赵芝俊  张锐  
在对我国参与转基因棉花研发的相关单位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厘清了国产转基因棉花的研发体系,特别是上下游研发单位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关系,重点分析了国产转基因棉花的研发经费的来源、投向以及研发经费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者间的配置状况,总结得出了转基因棉花研发成功的几点结论,最后提出了促进转基因棉花研究和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同树  李先兵  张瑞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贞  芦春斌  杨梦婕  马骏  白卫斌  吴希阳  
以棉花内源基因sad1、报告基因GUS、外源抗虫基因Cry1 Ab/Ac、筛选基因NPTⅡ、NOS终止子和CaMV35 S启动子为检测对象,设计的6对引物能扩增长度合适的基因片段且避免了引物二聚体。通过优化PCR扩增体系中不同引物终浓度的配比以及退火温度对多重PCR检测的影响,建立了棉花转基因成分6重PCR检测体系。结果表明:采用本研究建立的棉籽基因组DNA提取方法,该6重PCR检测体系能够有效地从少至1颗棉籽的少量样品里检测出棉花中的转基因成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万建民  黎裕  
自1996年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以来,已累计推广15亿公顷,2013年种植面积达到1.752亿公顷,是1996年的100倍以上[1]。目前,全世界27个国家种植转基因作物,其中,19个发展中国家种植面积占54%,巴西达4 030万公顷;美国是最大的转基因作物种植国(7 010万公顷),约作物种植面积的90%为转基因品种。除大豆、玉米、棉花和油菜等重要农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三堆  王远  孙国清  金石桥  周焘  孟志刚  张锐  
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重组DNA原理,将优良目的基因整合到靶标生物基因组中,并使靶标生物得以表达目的性状的技术。这一技术克服了生物有性杂交的限制,使物种间基因交流的范围无限扩大,既可以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也可以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还可以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反之亦然。因此,这项技术自发明以来,即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医学等领域,为其研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转基因植物是以农杆菌等为媒介,将来源于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等其他生物甚至人工合成的外源基因转入基因组中,使之稳定遗传并赋予其靶标性状,如抗病、抗虫、抗逆、高产、优质等的植物。以1972年构建第一个重组DNA分子为契机,1983年首次获得转...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朱雷鹤  杨凯  
体系构建与实施的背景特高压站集中检修的迫切需求。浙江目前有特高压交直流线路各2条,1000k V特高压变电站3座,±800k V特高压换流站2座,是全国特高压站最多的省份之一。特高压线路输送容量大,在迎峰度夏期间经常要满负荷运行,因此通常要提前进行半停电甚至全停的集中检修。由于特高压线路停电会对主网造成较大的影响,停电时间过长会影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因此集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