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60)
- 2023(9572)
- 2022(7300)
- 2021(6283)
- 2020(4947)
- 2019(10767)
- 2018(10562)
- 2017(19592)
- 2016(10915)
- 2015(11684)
- 2014(11476)
- 2013(11007)
- 2012(9659)
- 2011(8367)
- 2010(8122)
- 2009(7424)
- 2008(7225)
- 2007(6352)
- 2006(5646)
- 2005(4953)
- 学科
- 济(41067)
- 经济(41023)
- 管理(30656)
- 业(29946)
- 企(22577)
- 企业(22577)
- 方法(16094)
- 农(14899)
- 数学(14131)
- 数学方法(14022)
- 中国(13340)
- 学(11509)
- 业经(11331)
- 财(10239)
- 农业(10084)
- 环境(9231)
- 贸(8689)
- 贸易(8683)
- 易(8454)
- 地方(8149)
- 制(7791)
- 发(7389)
- 技术(7316)
- 产业(7153)
- 划(6901)
- 银(6768)
- 银行(6711)
- 行(6338)
- 务(6307)
- 财务(6291)
- 机构
- 学院(154258)
- 大学(153786)
- 济(60005)
- 经济(58909)
- 研究(56354)
- 管理(55739)
- 理学(49115)
- 理学院(48533)
- 管理学(47500)
- 管理学院(47266)
- 中国(40923)
- 农(40531)
- 科学(39559)
- 业大(32509)
- 京(32484)
- 农业(32358)
- 所(30222)
- 研究所(28336)
- 中心(25266)
- 财(24935)
- 江(22769)
- 农业大学(21596)
- 财经(20688)
- 院(20377)
- 北京(19751)
- 经(19067)
- 省(18810)
- 科学院(18642)
- 范(18633)
- 经济学(18473)
- 基金
- 项目(115803)
- 科学(89785)
- 基金(84809)
- 家(79162)
- 国家(78536)
- 研究(74359)
- 科学基金(65352)
- 社会(48804)
- 社会科(46270)
- 社会科学(46252)
- 省(45677)
- 基金项目(45655)
- 自然(45130)
- 自然科(44108)
- 自然科学(44088)
- 自然科学基金(43316)
- 划(39219)
- 教育(32483)
- 资助(32470)
- 重点(27077)
- 编号(26879)
- 发(25512)
- 计划(24815)
- 创(24364)
- 部(23663)
- 科研(23046)
- 创新(22939)
- 科技(22507)
- 业(22020)
- 国家社会(21283)
共检索到2146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崔心红 朱义 张群 范林洁 罗国雄 黄一青
在杭州湾慈溪滨海滩涂设置棉花秸秆隔离层,研究其对于滨海滩涂土壤及绿化植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杭州湾慈溪滩涂对照区通过种植绿化植物1年半后,0~30cm滩涂表层土的含盐量大幅下降,土壤pH值略有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略有增加;设置棉花秸秆隔离层,能够显著地降低杭州湾慈溪滩涂盐渍土盐分,抑制冬季返盐作用;秸秆隔离措施能显著改善部分植物种类在滩涂的生长状况。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海生 陈韬略 蔡林生 李若华 罗文 高永胜 李振宇 裴孝钟 王雪
研究镉(Cd)污染对滩涂湿地围垦区西兰花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探求有益于Cd污染农田土壤修复的耐Cd细菌菌群。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Cd浓度分别为0,3.5,60 mg·kg~(-1)时对台州湾滩涂湿地围垦区西兰花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样品中检测到的细菌菌群分属于35门、97纲、205目、315科、506属。低浓度Cd污染时,西兰花根际土壤细菌Chao 1指数和Shannon指数与对照相比大幅度升高,而高浓度Cd污染时,土壤细菌Chao 1指数和Shannon均大幅度下降。随着Cd污染程度的增加,西兰花根际土壤放线菌门和浮霉菌门相对丰度呈一直下降的趋势,拟杆菌门和芽单胞菌门相对丰度呈一直升高的趋势。土壤变形菌门和髌骨菌门相对丰度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土壤酸杆菌门、棒状杆菌门、疣微菌门、硝化螺旋菌门和厚壁菌门相对丰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变形菌门、拟杆菌门、髌骨菌门和芽单胞菌门在高浓度Cd污染下为农田土壤细菌群落的主体。土壤罗思河小杆菌属相对丰度在低浓度Cd污染时呈下降趋势,而在高浓度Cd污染时呈升高趋势,土壤鞘氨醇单胞菌属的相对丰度在低浓度Cd污染时呈上升趋势,在高浓度Cd污染时呈下降趋势。土壤罗思河小杆菌属、马赛菌属、黄杆菌属和杜擀氏菌属可以被认为是西兰花根际土壤高抗Cd污染的细菌菌属。研究结果可为滨海滩涂地西兰花重金属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提供依据。
关键词:
镉污染 细菌群落结构 高通量测序 西兰花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洪山 申玉香
本文研究了江苏沿海滩涂盐地碱蓬(Suaeda salsa(Linn.)Pall)、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和芦苇(Phrag-mit es communis Trirn.)湿地以及稻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特异功能群的变化。结果表明,稻田土壤细菌、纤维素分解菌和固氮菌的数量明显高于三种自然植被湿地土壤。三种自然植被湿地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和固氮菌数量依次为:互花米草>碱蓬>芦苇,纤维素分解菌数量依次为:芦苇>碱蓬>互花米草,土壤真菌数量差异不显著。自然湿地和稻田土壤中夏季的微生物数量均大于冬季,以土壤真菌和固氮菌数量的季节性差异最明显。
关键词:
滩涂 盐生植物 土壤微生物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义长 白由路 杨俐苹 林昌华 姚政 罗国安 徐四新 宋韦 朱春梅
【目的】为滨海滩涂地精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5和2006年运用ASI法对位于黄海之滨的海丰农场进行土壤养分含量测定及水稻氮、磷、钾肥施用的推荐。选取60块肥力从高到低田块,利用不施肥、不施氮肥、不施磷肥、不施钾肥和施肥5个处理、3次重复的设计方案进行田间小区试验,按照相对产量95%为"高"、再降为95%时为"过高"的标准建立土壤有效氮、磷、钾的丰缺指标体系。【结果】滨海滩涂水稻田土壤铵态氮的"极低"指标为<2.5mgN·L-1,"低"为2.5~11.0mgN·L-1,"中"为11.0~19.5mg...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秋霞 郭加汛 周晓辉 何也 刘叶楠 许斌 赵耕毛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江苏盐城大丰地区碱蓬湿地、芦苇湿地、互花米草湿地、盐蒿湿地和原始光滩等5种滨海湿地生境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结构特征,阐明不同滨海湿地生境对土壤细菌群落的调控作用及驱动机制,为滨海湿地资源合理开发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指导意义。[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滨海湿地土壤细菌群落进行16S rRNA测序,利用微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序列进行OTU(操作分类单元)聚类、物种注释、多样性指数、功能预测以及环境因子关联分析。[结果]土壤细菌群落中特有细菌OTU种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盐蒿湿地、芦苇湿地、互花米草湿地、碱蓬湿地、原始光滩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芦苇湿地、盐蒿湿地、互花米草湿地、原始光滩地、碱蓬湿地。盐生细菌群落结构变化,一部分受到全钾(TK)与碳素耦合作用影响,另一部分受到Na~+与钠吸附比的影响。土壤中Na~+、钠吸附比(SAR)、土壤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土壤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全氮(TN)等是驱动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NH~+_4-N、PPO和AKP三者形成偶联关系,共同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的生物多样性。[结论]滨海湿地植被类型和主要环境因子在稳定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新新 金晓斌 杜心栋 周寅康 刘海玲
滩涂湿地在吸收、转化和滞留氮、磷等营养元素方面具有重要功能。选取江苏东部沿海典型滩涂区,分别对垦殖时间为0、3、6、17、30、60a的沿海滩涂进行采样,对相应的土壤氮总转化速率指标进行实验测定。结果表明,滩涂垦殖后,表征氮素活化过程的指标,如总矿化率、总硝化率、净矿化率和净硝化率等有所增加,而有利于氮固持的铵态氮同化率指标无显著变化,硝态氮同化率指标变慢;围垦期限超过30a后,各氮总转化速率指标渐趋稳定。相关性分析表明,净矿化率、总矿化率、铵态氮同化率、净硝化率、总硝化率与围垦年限呈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966、0.929、0.819、0.800、0.798;硝态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廖华军 李国胜 王少华 崔林林 欧阳宁雷
苏北滨海滩涂湿地位于现代长江口与废黄河口之间,是最典型的淤泥质平原海岸,其演变特征及空间格局具有鲜明的特征。本文选用1980年、1992年、2008年的TM和ALOS影像为主要数据源,构建了基于空间分割和转移矩阵分析模型,研究了近30年来苏北滨海滩涂湿地的演变特征及其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苏北滨海滩涂发生了巨大变化,近30年间滩涂总面积减少了1273.11 km2,平均每年减少45.47 km2;滩涂湿地侵蚀/淤积面积约965.14 km2,0 m等深线冲刷后退减少的面积约为307.97 km2。2苏北滨海滩涂湿地区域差异性明显。南北方向上可划分为6个自然地理单元,东西方向上可划分为3个区域。3苏北滨海滩涂湿地演变中,湿地转型、湿地丧失和湿地演替分别占总面积的38.39%、14.80%、20.51%;其中天然湿地减少354.1 km2,人工湿地增加1061.45 km2,非湿地增加253.09 km2。4滩涂湿地主要植被群落演替特征和空间分布也呈现出差异性。湿地演替主要发生在净变区,与对应岸段的海岸侵蚀/淤积类型基本吻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冲 王茂文 邢锦城 丁海荣 朱小梅 赵宝泉 董静 温祝桂 洪立洲
【目的】在沿海滩涂种植甘薯不仅可提供丰富的粮食资源,还可以充分利用宝贵的沿海滩涂土地资源。本文重在阐明在苏北沿海滩涂上盐肥耦合对甘薯生长及土壤氮素营养的影响。【方法】本文在盐碱地上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在不同土壤盐分上增施氮肥,甘薯及土壤氮素营养的盐肥耦合效应。【结果】(1)1.02.1 g/kg(S_2)的土壤盐分水平下,甘薯生长与0.51.0 g/kg(S_1)盐分水平差异不显著。盐分增大到2.13.2 g/kg(S_3)、3.24.0 g/kg(S_4)水平,甘薯生长受到抑制。增施氮肥
关键词:
甘薯 盐肥耦合 鲜薯产量 土壤氮素营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立艳 潘洁 肖辉 程文娟 杨勇
为了揭示不同耐盐植物根际土壤与对照之间的盐分差异,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田菁、苜蓿、苏丹草、碱蓬4种耐盐植物不同生长时期各土层可溶性盐分和盐分离子的测定分析,研究了4种耐盐植物根际土壤与对照土壤中的可溶性盐分和主要盐分离子的运移特征。结果表明:种植耐盐植物对表层土壤具有明显的脱盐效果,其中田菁对表层及0~80 cm土层的脱盐效果最好。10月份时耐盐植物处理表层土脱盐效果顺序为田菁>苏丹草>苜蓿>碱蓬;0~80 cm整体各处理的脱盐顺序为田菁>苜蓿>苏丹草>碱蓬。HCO3-、Cl-和SO42-均在对照的0~10 cm土层中含量最高,耐盐植物根际土壤0~10,10~20 cm土层中Na+和Cl-含量要...
关键词:
土壤 耐盐植物 可溶性盐分 盐分离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强 杨文慧 邹晨昕 徐新悦 李建国 张忠启
[目的]由于自然要素组合的特殊性,与传统内陆农区相比,滩涂围垦区农业生产特点鲜明。摸清该区大田作物碳足迹,可减少区域碳排放,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方法]采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结合IPCC田间温室气体计算方法,建立大田作物碳足迹评估模型,估算滨海滩涂垦区大田作物温室气体排量。[结果](1)滨海滩涂地区大田作物的碳足迹(以CO_2当量)总体在0.63~0.769kg/kg范围内,不同作物的碳足迹由大到小依次为:玉米0.769±0.224kg/kg、水稻0.739±0.241kg/kg、小麦0.636±0.183kg/kg和大麦0.630±0.184kg/kg;(2)氮肥生产和施用环节对该区碳足迹贡献度最大,贡献率分别为26.46%~37.12%和29.06%~51.94%。该地碳足迹数值和结构上呈显著地域化特点,与中国其他地区相比,氮肥施用贡献度大,水田灌溉贡献度大。[结论]降低该地区碳足迹,重点关注施氮和水稻灌溉工程两个方面。采用降低施氮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与生态农业等措施,可达到降低碳足迹的目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顾兵 吕子文 梁晶 黄懿珍 周立祥 方海兰
研究绿化植物废弃物覆盖对上海城市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绿化植物废弃物覆盖能降低土壤密度,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增加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尤其是非毛管孔隙度;在试验设计的6120kg·hm-2覆盖量范围内,覆盖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水解性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且覆盖用量与这些土壤肥力指标成极显著正相关;土壤全钾含量的增加要在覆盖160天后且覆盖量高时才出现;覆盖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也显著增加,微生物周转速率加快,周期缩短,转移量增加,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有利于土壤养分的循环和保持;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与土壤主要肥力指标显著正相关,能有效评价绿化植物废弃物覆盖对土地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艳慧 王双磊 李金埔 秦都林 张美玲 聂军军 毛丽丽 宋宪亮 孙学振
为研究棉花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于山东农业大学棉花科研基地德州市抬头寺经济开发区试验田进行试验,设棉花秸秆还田与未还田2个处理,研究连续4年棉花秸秆还田对0~6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秸秆还田能够显著增加0~20 cm,20~40 cm,40~60 cm土层周年土壤微生物平均总数量,分别比未还田增加了19.87%,20.07%,56.15%;其中周年土壤细菌和真菌平均数量分别比未还田增加了20.91%、26.38%(0~20),20.59%、31.18%(20~40)和56.85%、32.30%(40~60),均达显著差异水平;周年土壤放线菌平...
关键词:
棉花 秸秆还田 土壤 微生物数量 酶活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龙怀玉 张万钧 黄明勇 郭育文 杨永利 王斗天
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依据“允许深度”建立“浅密式”排盐设施并配以相应的管理后 ,连续 10a的观测数据表明 :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符合正态分布 ;1m土体内不同土层的含盐量及 1m土体的总含盐量随治理时间的延长按照指数规律平稳地减少 ,盐分的表聚性逐渐减弱 ,土壤盐分的空间变异性变小 ;同时 ,土壤盐分的主组成分由NaCl向Na2 SO4 转变 .土壤盐分的演变规律表明 :通过“浅密式”排盐系统 ,可在不到 5a的时间内 ,便在 97.5 %置信度的保证下 ,将开发区土壤的含盐量控制在 0 .2 %以下 ,基本上解除了土壤盐分对园林植物的危害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艳,王学勤,王长海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曼玉 杨海昌 张凤华 于善超 孙静 曹政
为研究秸秆还田对新疆盐渍化土壤降盐保水的作用,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置6种处理:不还田(CK),棉花秸秆还田(P1),玉米秸秆还田(P2),油菜秸秆还田(P3),棉花秸秆还田+玉米秸秆还田(P12),棉花秸秆~+油菜秸秆还田(P13),分别测定各处理对棉花全生育期0~60 cm土层含水量、电导率、脱盐率、盐基离子含量以及棉花水分利用效率、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P12、P13处理较其他处理可增强土壤的蓄水能力,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含水量差异逐渐减小。相比CK处理,P12、P13土壤含水量分别提高了3.78%~15.03%、5.06%~18.23%。在棉花全生育期,P12、P13处理可提高0~20 cm土层的脱盐率,电导率较CK处理分别降低3.54%~39.27%、17.83%~40.01%。土壤盐基离子含量呈现出Na~+>Ca~(2+)>K~+>Mg~(2+)的规律,盐基离子中的Na~+、K~+、Mg~(2+)含量具有表聚性。相关性分析显示,调控棉田土壤水盐环境(含水量、电导率、脱盐率)可以增加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产量。综上结果表明,P12、P13处理较其他处理更能显著增强棉花生育期内农田土壤持水能力并改善盐分分布状况,适合新疆地区盐渍土改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