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10)
- 2023(18060)
- 2022(15149)
- 2021(13786)
- 2020(11588)
- 2019(26185)
- 2018(25763)
- 2017(49052)
- 2016(26764)
- 2015(29779)
- 2014(29656)
- 2013(29954)
- 2012(28197)
- 2011(25667)
- 2010(26235)
- 2009(24640)
- 2008(24708)
- 2007(22626)
- 2006(20479)
- 2005(18757)
- 学科
- 济(134158)
- 经济(134012)
- 业(99577)
- 管理(82906)
- 企(80413)
- 企业(80413)
- 方法(49887)
- 农(49557)
- 数学(40430)
- 数学方法(40155)
- 业经(36019)
- 财(35349)
- 中国(34189)
- 农业(32963)
- 地方(30491)
- 学(25196)
- 制(24767)
- 贸(22974)
- 贸易(22960)
- 易(22243)
- 务(22237)
- 财务(22209)
- 财务管理(22168)
- 技术(21005)
- 企业财务(20992)
- 和(20457)
- 策(19195)
- 银(19002)
- 银行(18938)
- 融(18446)
- 机构
- 学院(402516)
- 大学(396199)
- 济(177675)
- 经济(174360)
- 管理(152474)
- 研究(142373)
- 理学(130100)
- 理学院(128647)
- 管理学(126818)
- 管理学院(126081)
- 中国(110059)
- 科学(87471)
- 农(86790)
- 京(83694)
- 财(79186)
- 所(74968)
- 研究所(67697)
- 农业(67450)
- 业大(65502)
- 中心(64479)
- 江(63631)
- 财经(62230)
- 经(56316)
- 经济学(54478)
- 北京(52875)
- 范(49716)
- 州(49603)
- 院(49556)
- 师范(49140)
- 经济学院(49048)
- 基金
- 项目(258722)
- 科学(202737)
- 基金(187322)
- 研究(184988)
- 家(165042)
- 国家(163503)
- 科学基金(138736)
- 社会(120298)
- 社会科(113776)
- 社会科学(113741)
- 省(103303)
- 基金项目(99523)
- 自然(89105)
- 自然科(87005)
- 自然科学(86975)
- 划(85596)
- 自然科学基金(85472)
- 教育(81887)
- 资助(75292)
- 编号(73575)
- 发(61173)
- 成果(58616)
- 重点(58477)
- 部(56450)
- 创(55696)
- 业(52343)
- 创新(51555)
- 课题(50769)
- 国家社会(49960)
- 科研(49405)
- 期刊
- 济(212993)
- 经济(212993)
- 研究(118726)
- 农(85028)
- 中国(81962)
- 学报(67703)
- 财(63202)
- 科学(61991)
- 管理(58586)
- 农业(56791)
- 大学(50601)
- 学学(48673)
- 融(41340)
- 金融(41340)
- 业经(38067)
- 技术(34470)
- 经济研究(33078)
- 教育(33055)
- 财经(31846)
- 业(30670)
- 问题(28198)
- 经(27602)
- 技术经济(23330)
- 世界(21882)
- 贸(20979)
- 版(20759)
- 商业(19975)
- 现代(18777)
- 科技(18643)
- 统计(18399)
共检索到6208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庆红 胡毅 夏咏
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棉花种植业对新疆农业经济发展及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看棉花种植面积的增加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是边际递减的,农民种植棉花的比较效益优势不断下降;不同的棉花主产区棉花产量的增加对棉农收入的影响作用差异较大。当前新疆在发展棉花种植业的过程中迫切需要地方政府给予一定的引导,因此,应建立完善科学的棉花市场监测体系,及时把握准确的市场信息,以期对今后的棉花生产及产业发展做出正确的指导。
关键词:
棉花种植业 农业经济 农民收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方红
在建立协整和Granger因果关系模型的基础上,量化分析了农村社会化服务发展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动态相关性。研究结论表明,我国农村社会化服务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作用。因此,在当前条件下,加速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进程,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路径选择和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喻晓玲 陈铭军 郭志慧
农业生态系统碳汇问题已成为学者们研究的一个热点。该文首先运用李克让的Cd法估算了2000~2011年新疆棉花种植过程中的总碳吸收量和单位公顷碳吸收量;其次参照West To全碳分析原理,通过汇总2000到2011年新疆棉花种植过程中农膜、农药、化肥使用、农用机械使用和灌溉过程带来的碳排放量得出新疆棉花种植过程中的总碳排放量;再次通过计算碳吸收总量与碳排放总量的差额与棉花种植面积的比值得到2000~2011年新疆棉花种植过程的净碳吸收量变化情况,即新疆棉花种植过程的低碳发展阻力状况。最后提出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农户正确使用农膜、农药和化肥;改造农用机械,改进节能技术;加快节水灌溉建设3个方面的...
关键词:
碳排放 碳吸收 低碳阻力 新疆棉花种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汝东
分析农民非国民待遇的历史和社会根源,以及非国民待遇的主要表现:即身份上的区别;再分配上的区别对待;用工取向上存在歧视;政策上存在偏差倾向;政治资源分配上的不平等。指出农民国民待遇实现能够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并提出了实现农民国民待遇的四点建议:1.给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农民市民待遇;2.改变以往农民与土地对应的思维定势,把农民活动当做企业活动对待;3.制定农产品补贴和农业生产经营补贴,增强农业生产吸引力;4.加强农民自身国民待遇意识教育。
关键词:
农民 国民待遇 农业经济 小康社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春继 余国新
以新疆13个县市1726户棉花种植农户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检验方法分析不同技术培训方式下农户保险购买行为的差异,利用计量经济方法探究影响棉农保险购买行为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技术培训抑制了棉花种植农户农业保险购买行为;在不同农业技术培训方式下棉花种植农户的农业保险购买行为有显著区别,随着农业技术培训程度的加深,棉花种植农户的农业保险购买率越低;农户的年龄、文化水平、种植经验、是否是村干部、非农劳动力占比和家庭到乡镇距离对棉花种植农户农业保险购买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基于此,建议在以政府为主导的前提下,协
关键词:
技术培训方式 棉花种植农户 保险购买行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春继 余国新
以新疆13个县市1726户棉花种植农户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检验方法分析不同技术培训方式下农户保险购买行为的差异,利用计量经济方法探究影响棉农保险购买行为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技术培训抑制了棉花种植农户农业保险购买行为;在不同农业技术培训方式下棉花种植农户的农业保险购买行为有显著区别,随着农业技术培训程度的加深,棉花种植农户的农业保险购买率越低;农户的年龄、文化水平、种植经验、是否是村干部、非农劳动力占比和家庭到乡镇距离对棉花种植农户农业保险购买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基于此,建议在以政府为主导的前提下,协调保险公司、农业技术培训组织、棉农等多方利益主体,确保农户通过农业技术培训提高棉花种植技术水平的条件下,积极购买农业保险,达到增加农业产出的目的,为减少经济损失提供双重保障。
关键词:
技术培训方式 棉花种植农户 保险购买行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庆海 徐闻怡
本文选取新疆棉花种植户数据,综合采用平均处理效应模型、多重处理效应模型和分位数处理效应模型等方法,考察加入合作社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异质性及其作用机制。本文主要有如下发现:(1)加入合作社对农户有增收作用,平均意义而言,加入合作社相对于未加入合作社使得农户收入增长约23%。(2)合作社不同参与方式对农户增收的影响存在差异,相对于未参与合作社,消极参与、松散参与和紧密参与对农户的增收作用不断提升,即参与程度越深增收效应越明显。(3)合作社的增收效应随着分位数的提高而提高,即加入合作社实质上对高收入农户的增收作用最明显。(4)合作社通过提升农户的生产效率、交易效率、议价能力和自信水平,进而对农户增收产生积极作用。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周樱绮 胡雍
数字经济逐渐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对农民增收产生重大影响。文章基于2011—2022年中国283个城市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对农民收入的增收效应及其背后机制,并深入考察数字经济对农民收入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高农民收入,影响效应为1.5550,在更换解释变量衡量方式、缩尾处理等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林业收入的影响效应为0.0122,即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每提高1个单位,农民林业收入就会增加0.0122万元。(2)创业活跃度和社会网络是数字经济提升农民收入的重要机制,由Sobel检验可知两者的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28.93%和35.45%。(3)数字经济对农民收入的增收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每提高1个单位,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将分别增加3.2952万元、3.3059万元和1.5870万元。此外,数字经济的增收效应随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递增,位于0.90分位点上的影响系数为6.3648。文章基于AMO理论剖析数字经济如何影响农民收入,并从社会网络视角分析数字经济的增收效应,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同时依据农民的不同收入水平,对数字经济的增收效应进行异质性分析,为制定差异化政策提供了经验依据。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和农村发展、强化数字经济在创业活跃度上的提升作用等政策启示。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民收入 创业活跃度 社会网络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伟民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笔者通过对河南十六年来影响农民收入增长因素的时间序列分析,发现在河南这样的农业大省,对农民收入增长更直接的影响因素是农业内部的结构调整。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农业经济结构 时间序列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良 徐志明 李成龙
农民增收不仅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进程,也关系共同富裕的实现。在构建机理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土地经济调查”数据和计量经济方法,实证检验农村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农村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机制分析显示,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推动了乡村非农产业发展、提升农户人力资本以及社会资本,从而促进农民增收。农村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民增收未实现包容性增长,对高收入家庭增收的促进作用要大于低收入家庭。分组回归结果显示,农村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户工资性收入的影响要大于资产性收入和农业经营收入,且对中年家庭与经济发达区域家庭的增收作用更加明显。上述研究结论为评估数字经济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对数字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地区加强政策支持,完善农村数字经济建设运行体系、农村数字技术宣传培训体系以保障数字经济在城乡之间均衡发展,更好地发挥其对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贾善刚
江泽民主席1996年就明确指出:“中国的农业问题、粮食问题,要靠中国人自己解决。这就要求我们的农业科技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必然要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重要突破口。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出现将大大改变农业高度分散...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冬平 刘旗
农产品市场波动必然会导致农民收入变化。由于农民的收入结构不同 ,所以各种农产品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程度不同。本文通过对农民收入的市场波动弹性分析 ,预计当主要农产品市场发生价格变化或供需关系改变时 ,每种产品对不同农民群体人均纯收入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 ,中低收入水平的农民 ,其收入的产品市场波动弹性是强弹性的 ,而高收入农民的收入是缺乏弹性的。
关键词:
农产品 市场波动 农民收入 弹性分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丽伟 高中理
现阶段的世界粮食安全、环境污染及食品安全问题突出,世界农业非均衡发展态势严峻,可持续发展需要南北协调。现实需求使得文化生产力日益成为继科技生产力之后的重要经济引擎。向科技与文化要资源,以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之耦合优化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动力结构成为世界多国的共同实践。美国、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率先走出了一条从依靠科技创新向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耦合驱动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路,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显著。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彭国福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积极重视各种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全面推广各项农业技术辅助农业生产,将会显著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并促使农业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因此,文章对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中农业技术的重要性进行研究。结合现代农业技术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发现其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推动新型农业科技发展并对于持续提升农民素质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
农业技术 农业经济 现代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君楠 郑少锋
农业基础设施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关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经济发展内在关系已经有了较多的研究,但大多是局限于农业基础设施及机构对于农业经济发展贡献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而关于两者之间内在的变化机理关系研究不是很多。采用1980-2009年的样本数据,通过对数据更为合理的处理,运用协整理论分析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GDP之间的之间的关系,结论显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GDP短期的因果关系不明显,但存在长期的因果关系,因此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
农业基础设施 协整关系 农业经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