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36)
2023(4799)
2022(4340)
2021(3946)
2020(3692)
2019(8801)
2018(8790)
2017(17195)
2016(9806)
2015(11380)
2014(11725)
2013(11864)
2012(11316)
2011(10303)
2010(10499)
2009(10034)
2008(10077)
2007(9428)
2006(7980)
2005(7131)
作者
(31333)
(26399)
(26398)
(25176)
(16566)
(12721)
(12193)
(10433)
(9752)
(9434)
(8933)
(8739)
(8548)
(8375)
(8301)
(8286)
(8279)
(7858)
(7620)
(7518)
(6743)
(6506)
(6463)
(6139)
(5959)
(5955)
(5926)
(5847)
(5429)
(5393)
学科
(43540)
经济(43500)
(25576)
管理(25531)
方法(23384)
数学(21096)
数学方法(20919)
(19958)
企业(19958)
(12090)
(11164)
中国(10111)
(9753)
(8556)
贸易(8556)
地方(8345)
(8295)
(7942)
农业(7809)
业经(7570)
(6904)
财务(6888)
财务管理(6866)
(6632)
企业财务(6453)
(6370)
银行(6340)
(6014)
金融(6012)
(5983)
机构
大学(149696)
学院(148124)
(60773)
经济(59400)
管理(54894)
研究(51710)
理学(47127)
理学院(46557)
管理学(45698)
管理学院(45410)
中国(38632)
科学(33867)
(32099)
(31839)
(28332)
(27487)
农业(25902)
研究所(25862)
业大(25749)
中心(24210)
(23173)
财经(21884)
北京(19999)
(19726)
(19019)
经济学(18966)
师范(18800)
(18124)
(17705)
经济学院(17395)
基金
项目(96327)
科学(73813)
基金(68707)
研究(67270)
(60944)
国家(60450)
科学基金(49995)
社会(40869)
社会科(38639)
社会科学(38622)
(38362)
基金项目(36565)
自然(33299)
(32517)
自然科(32478)
自然科学(32463)
自然科学基金(31882)
教育(31225)
资助(29010)
编号(27745)
成果(22938)
重点(22069)
(21668)
(20762)
(19381)
科研(19125)
计划(19089)
课题(19074)
创新(18219)
教育部(17874)
期刊
(64457)
经济(64457)
研究(41313)
(28596)
学报(27766)
中国(27323)
科学(23556)
(22491)
大学(19601)
农业(18921)
学学(18563)
管理(17301)
教育(13090)
(12722)
金融(12722)
技术(12549)
财经(10963)
(10598)
业经(10398)
经济研究(10286)
(9363)
问题(9242)
(8184)
技术经济(8148)
统计(7863)
理论(7768)
(7371)
商业(7123)
图书(7109)
实践(7095)
共检索到2157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艾尼江  朱新霞  管荣展  赵建军  张天真  
【目的】品种早熟性是高产、稳产的基础,对早熟陆地棉亲本及其组合进行有利、不利位点基因型分析,为早熟陆地棉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来源不同的6个陆地棉品种为亲本,采用半双列杂交配制组合,应用作物数量性状主位点组分析方法,估计亲本遗传组分及杂种F1熟性性状的有利及不利主位点组。【结果】在以611波、金字棉为遗传背景的早熟亲本新陆早8、10号中,生育期主位点组基因型主要表现为++,明显缩短各生育阶段的天数;早熟性相关性状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加性效应值依次为生育期>花铃期>苗期>蕾期。在中熟亲本荆8891中,++及——主位点组基因型的加性效应同等重要。晚熟亲本宁早1号、苏棉12和TM-1几乎所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金发  孙济中  吴征彬  刘金兰  
采用F_2分离世代,不完全双列杂交和同核异质系等研究了棉花对叶螨抗性的遗传变异和胞质效应。结果表明,海岛棉对棉叶螨的抗性主要受加性基因效应支配,显性效应不显著;将其抗性转移到陆地棉背景中后鉴定发现,抗螨性广义遗传力为0.44~0.61,受主效基因(暂时定名为S_1)控制。将中棉、草棉、长萼棉、异常棉、哈克尼西棉、海岛棉、墨西哥棉和蓬蓬棉细胞质转移到陆地棉后,对棉叶螨为害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婷  贠平  汪嫒嫒  李晓龙  张文英  
为了解棉花耐涝相关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选用均匀分布于棉花全基因组的145对引物,从中筛选出44对SSR引物对48份涝相关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44对SSR引物在48份材料中共检测出170个等位基因变异,平均每个位点有3.86个。其中耐涝材料的位点多态信息含量(PIC)、每个位点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基因型多样性(H′)分别为0.632、1.710 4和0.393 7,涝敏感材料的PIC、Ne、H′分别为0.628、1.721 6和0.399 4。耐涝材料和涝敏感材料的Jaccard相似性系数分别在0.462~0.925和0.398~0.845之间,遗传相似性系数总体平均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培玲  李子钦  杨家荣  
【目的】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地理来源的棉花黄萎病菌株进行分子指纹分析,以了解其遗传关系。【方法】选用25条引物,对来自于我国11个省(市、自治区)的28个棉花黄萎病菌株进行分子指纹分析,研究各菌株间的遗传相似性。【结果】从25条ISSR随机引物中筛选出9条多态性好、条带稳定的引物,用其对28个棉花黄萎病菌株进行扩增,共获得1 989条谱带,其中1 908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95.9%,表明ISSR标记对棉花黄萎病菌具有较高的多态性;通过对棉花黄萎病菌ISSR遗传相似系数的统计与分析,得到其相关系数r=0.88,该r值介于0.8和0.9之间,表明进化树符合较好,故将ISSR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燕树锋  祝水金  刘海芳  卢彩霞  铁双贵  
为分析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早代遗传情况,以花粉管通道法获得的26个转5-烯醇式丙酮酰莽草酸-3-磷酸合酶基因(EPSPS)抗草甘膦棉花转化事件为材料,以其背景亲本中棉所49为对照,喷施草甘膦后对转基因棉T1、T2分离比例进行考察。T1田间抗性鉴定结果表明,经卡方检测20个转化事件T1分离符合3∶1的分离规律,即外源基因插入1个位点;6个转化事件不符合1对基因的分离规律,出现了偏分离。T2田间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通过花粉通管法共获得152个纯合株系,分别来源于25个转化事件;对T2不纯合株系继续进行分离比例的考察,发现来源于15个转化事件的57个株系符合3∶1的分离规律;此外卡方检测结果表明,每个转...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珍   牛建龙   王煜   唐晓璇   吴凡   柳维扬   蒋学玮  
为探明气候变暖背景下南疆阿拉尔垦区棉花生育期气候资源动态变化规律,选取1990—2020年南疆阿拉尔垦区棉花生育期数据和同期地面气象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Mann-Kendall非参数突变检验、滑动t检验和显著性分析方法,对南疆阿拉尔垦区棉花生育期气候资源动态变化及其突变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990—2020年南疆阿拉尔垦区棉花全生育期降水量呈极显著增加趋势,相对湿度呈显著减小趋势,分别变化6.377 mm/10 a和1.583%/10 a,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和积温均呈不显著增加趋势,气温日较差和日照时数均呈不显著减小趋势,主要表现在同期棉花播种-出苗期最高气温、平均气温和积温均呈极显著增加趋势,最低气温呈显著增加趋势;出苗-现蕾期气温日较差呈极显著增加趋势,积温和降水量均呈显著增加趋势;现蕾-开花期最高气温和降水量均呈极显著增加趋势,积温、气温日较差和日照时数均呈极显著减少趋势,平均气温呈显著降低趋势;开花-吐絮期降水量呈极显著增加趋势,气温日较差呈极显著减小趋势,相对湿度呈显著减小趋势;吐絮-停止生长期最高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均呈极显著增加趋势,其他时段各气候要素变化均不明显。1990—2020年南疆阿拉尔垦区棉花播种-出苗期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积温和日照时数分别在2014、1998、2012、1997和1998、2005年出现突变,出苗-现蕾期日照时数在2008年出现突变,现蕾-开花期最高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和积温分别在2001、2001、2007和2003、2010年出现突变,开花-吐絮期、吐絮-停止生长期和全生育期各气候要素均未发生显著突变。棉农应结合垦区棉花生育期气候资源量值及其动态变化规律适时调整田间管理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艳敏  张春庆  
【目的】了解玉米生育后期光合生理性状的遗传规律。【方法】选用8个光合速率差异较大的玉米自交系,按n(n+1)/2双列杂交法配制36个组合,采用GriffingⅡ和Hayman法对玉米4个光合生理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和遗传参数估算。【结果】所用材料中自交系鲁原92和A150是较好的高光效亲本,平均值较高的杂交组合的亲本中至少有一个是高光效的。光合速率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而气孔宽不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广义遗传力分别为95.73%、81.47%,狭义遗传力分别为28.33%、32.39%。光合速率和气孔宽这2个光合性状的遗传均以非加性效应为主,显性方向均指向增效,适合中高代选择和优势育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毛岚  宋培玲  杨家荣  
【目的】优化棉花黄萎病菌ISSR反应体系,筛选特异性引物,对陕西关中棉花黄萎病菌的分子水平遗传变异及其与地理来源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用优化好的反应体系和筛选出的引物,对采集自陕西关中6个地区的棉花黄萎病菌和3个参照菌系(新疆和田、陕西泾阳、河南安阳)的亲缘关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优化的反应体系(25μL)为:dNTP、引物的浓度和TaqDNA聚合酶用量分别为150μmol/L,0.5μmol/L,1.5U。筛选到多态性强的引物842和834。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36处,将16个菌株分为2个遗传类群。【结论】陕西关中棉花黄萎病菌13个菌株与新疆和田、河南安阳菌系的亲缘关系较远,与泾阳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燕树锋  许蒙蒙  祝水金  郭新海  铁双贵  
为鉴定epsps-G6基因成功导入棉花基因组并分析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的拷贝数和遗传特性,以花粉管通道法获得的8个转epsps-G6基因抗草甘膦棉花株系(G6-1、G6-4、G6-5、G6-7、G6-11、G6-19、G6-20、G6-25)为材料,通过Southern点杂交、双酶切和单酶切的Southern杂交后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外源epsps-G6基因已成功整合到棉花基因组上,且其中4个转化株系含有单拷贝插入的epsps-G6基因。选用其中3个单拷贝插入、自交纯合且草甘膦抗性强的株系G6-1、G6-5、G6-19,分别与转基因遗传背景材料(中棉所49)和陆地棉标准系(TM-1)进行正反交,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这3个转基因株系均符合3∶1的孟德尔分离规律,不受细胞质效应的影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元明  杨晓杰  赵付安  唐中杰  李武  吕淑平  聂利红  房卫平  谢德意  
从棉花转BT-CPTI双价抗虫基因后代中选育了核不育种质98-8A,采用表型观察、自交和测交手段,对其植株表型、花器、育性特征及其遗传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花器官形态观察表明,不育株花柱长和花柱外露长度均明显高于同质系的正常可育株,花丝明显萎缩,不育株花药无花粉粒出现,而子房直径及花药数量没有明显差异;对不育株与可育株姊妹交后代及可育株自交后代遗传分析表明,该雄性不育性受隐性单基因控制;等位性检测显示,98-8A的不育基因与已知的473A(ms14/msc1)、1355A(ms2/msc2)、阆A(ms15/msc3)等3个不育基因为非等位基因。不育株与常规多品种杂交分析表明,98-8A的一般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袁洪波  艾尼江  赵建军  陈天子  杨郁文  刘蔼民  张保龙  
从新疆北部石河子棉区分离纯化得到15个棉花黄萎病菌菌系,对其生物学培养特征、致病力、致病类型以及ISSR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菌株培养特征表明,在供试15个菌株中,菌丝型菌株最多,其次是菌核型,中间型最少,3种类型分别占60%,26.7%,13.3%。以2个棉花品种为寄主,室温人工接种鉴定菌株的致病力,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存在明显的致病力分化,按照平均病情指数将供试菌株划分为强、中、弱3个类型,分别占73.3%,26.7%,0%。特异性引物(ND1/ND2和D1/D2)PCR检测结果显示,供试菌系中落叶型菌系有5个,占33.3%,非落叶型菌系有10个,占66.7%,其中落叶型菌株的平均致病力高于非...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向东  张孝羲  赵娜珊  杨效文  陈晓峰  张广学  
测定了不同温度、棉花不同生育期及棉株不同部位上棉蚜的体型大小 ,结果表明 ,在 2 0~ 32℃下随温度的升高 ,棉蚜个体变小 ,且高温胁迫促使棉蚜往下部老叶转移 ;棉花顶芽下 1~ 2叶片上蚜体显著大于其它叶位 ;1999年江苏南京在棉花苗、蕾和铃期 ,棉蚜体型大小无显著差异 ,但到吐絮期后则显著变小。温度与棉蚜累积产仔量间的二次函数模拟结果表明 ,棉花不同生育期 ,棉蚜的最大累积产仔量和最适产仔温度存在差异。不同温度下棉蚜日最大产仔量表现为苗、铃期小于花、蕾期 ;但高于 2 8℃后差异缩小 ,并且高温使棉蚜的死亡高峰日提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梁慧珍  余永亮  许兰杰  杨红旗  董薇  谭政伟  李磊  裴新涌  刘新梅  
【目的】通过对大豆α-生育酚进行遗传和QTL分析,研究其遗传机制,定位其主效QTL,为高α-生育酚含量的大豆品种选育奠定遗传学基础。【方法】以栽培大豆晋豆23为母本、山西农家品种大豆灰布支黑豆(ZDD02315)为父本杂交衍生的447个RIL作为供试群体构建遗传图谱,试验群体及亲本分别于2011年、2012年和2015年夏季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原阳试验基地种植,冬季在海南省三亚南繁基地种植。田间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2次重复。从6个环境中每个家系选取15.00 g籽粒饱满,大小一致的大豆种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定量测定样品中的α-生育酚含量。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离分析法和WinQTLCart 2.5复合区间作图法,对大豆α-生育酚含量进行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和QTL定位。【结果】基于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离分析法,α-生育酚受4对主基因控制,遗传基因分布在双亲中。4对主基因间加性效应值中3对为正值,表明这些基因来源于母本晋豆23;1对为负值,表明该对基因来源于父本灰布支黑豆;4对主基因之间相互作用的上位性效应表现为正值和负值的各有3对,说明不同基因间上位性效应对α-TOC的影响方向并不完全一致。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为0.13%—4.05%。表明α-TOC主要受4对主基因影响,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采用WinQTLCart 2.5复合区间作图(CIM)共检测到17个影响α-生育酚的QTL,分布于第1、2、5、6、8、14、16、17共8条染色体中,单个QTL的贡献率8.35%—35.78%,QTL主要表现为加性效应。qα-D1a-1同时在2011年原阳、2012年原阳和三亚、2015年原阳4个环境下检测到,且均定位在第1染色体Satt320—Satt254标记区间19.79 cM处,解释的表型变异分别为12.55%、12.01%和11.89%、12.61%,加性效应值0.119-0.132,增加α-TOC含量的等位基因来自母本晋豆23;qα-A2-1同时在2011年原阳和三亚、2015年原阳3个环境下检测到,且均定位在第8染色体Sat_129—Satt377标记区间44.53 cM处,解释的表型变异分别为23.18%和22.56%、23.01%,加性效应值-0.195—-0.180,增加α-TOC含量的等位基因来自父本灰布支黑豆。qα-D1a-1和qα-A2-1 2个QTL能够稳定遗传。【结论】α-生育酚最适遗传模型符合4MG-AI,即4对具有加性上位性效应的主基因遗传模型。其遗传主要受4对主基因影响,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检测到α-生育酚的2个稳定主效QTL,Satt320—Satt254和Sat_129—Satt377是共位标记区间。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志军  黄莉  姜慧芳  
以高感青枯病品种中花12号和高抗青枯病品种远杂9102为材料,调查青枯菌接种12 h后花生基因组DNA的甲基化水平和变化模式。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MSAP)分析表明,正常生长的中花12号和远杂9102的基因组DNA甲基化比率均为35.1%,经青枯菌接种12 h后,中花12号降低到31.3%,而远杂9102的基因组DNA甲基化比率则升高至37.2%。与对照相比,青枯菌接种12 h胁迫下中花12号和远杂9102基因组DNA的甲基化和去甲基化分别为5.9%,12.4%,18.3%,11.9%。由此推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仕贵  谭向红  王玉平  刘世贵  黎汉云  周开达  
中籼迟熟水稻品种8987 含未知的迟熟生育期基因, 在杂交水稻育种中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本研究应用该品系与4个不同生态类型的水稻品种杂交, 对其F1 和F2 群体进行生育期调查和遗传分析, 确认8987 的迟熟生育期受一对隐性主效基因控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