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30)
- 2023(9778)
- 2022(8226)
- 2021(7482)
- 2020(6256)
- 2019(13512)
- 2018(13342)
- 2017(24898)
- 2016(14002)
- 2015(15111)
- 2014(15035)
- 2013(14420)
- 2012(13275)
- 2011(11974)
- 2010(11904)
- 2009(10591)
- 2008(10405)
- 2007(9141)
- 2006(7658)
- 2005(6685)
- 学科
- 济(47342)
- 经济(47272)
- 管理(38157)
- 业(35985)
- 企(28308)
- 企业(28308)
- 方法(21796)
- 数学(19229)
- 数学方法(19050)
- 财(14896)
- 学(14655)
- 农(14317)
- 中国(13244)
- 制(11829)
- 业经(10289)
- 贸(10015)
- 贸易(10015)
- 易(9744)
- 体(9535)
- 银(9506)
- 银行(9447)
- 农业(9397)
- 务(9376)
- 财务(9343)
- 财务管理(9327)
- 融(9048)
- 金融(9041)
- 行(8981)
- 企业财务(8966)
- 环境(8683)
- 机构
- 大学(196433)
- 学院(196063)
- 济(73597)
- 研究(72616)
- 经济(72052)
- 管理(68480)
- 理学(60170)
- 理学院(59327)
- 管理学(57986)
- 管理学院(57651)
- 中国(51662)
- 农(51646)
- 科学(51022)
- 农业(41608)
- 京(41322)
- 业大(40247)
- 所(39776)
- 研究所(37056)
- 财(33836)
- 中心(32238)
- 江(29138)
- 农业大学(27479)
- 财经(27409)
- 院(26129)
- 经(25164)
- 省(25134)
- 北京(24845)
- 范(23670)
- 技术(23560)
- 室(23430)
- 基金
- 项目(143675)
- 科学(110487)
- 基金(104759)
- 家(97585)
- 国家(96808)
- 研究(92401)
- 科学基金(79844)
- 社会(58518)
- 省(57360)
- 自然(55852)
- 基金项目(55828)
- 社会科(55456)
- 社会科学(55440)
- 自然科(54627)
- 自然科学(54596)
- 自然科学基金(53661)
- 划(49200)
- 教育(42452)
- 资助(42231)
- 编号(33668)
- 重点(33242)
- 计划(31436)
- 部(30675)
- 创(30237)
- 发(29998)
- 科研(28936)
- 科技(28535)
- 创新(28478)
- 业(27185)
- 成果(26493)
共检索到2776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范尉尉 马春红 董文琦 李运朝 刘子会 贾银锁 耿军义 张香云
目的探明棉花黄萎病对不同伤根程度棉苗体内相关抗性酶的影响。方法棉苗长至四叶时,将纸钵与蛭石等去掉,用水小心冲刷,得到:⑴完整根苗。⑵将根下部3~5cm的余根用消毒的刀切掉为切根苗。⑶留主根,将大部分侧根切除为伤根苗。3种不同根系状况的棉苗浸于20ml棉花黄萎病菌的菌液中,以无菌水稀释至不同浓度。经0~48h,记载致萎蔫程度,并测定相关抗性酶的变化。结果3种伤根处理的棉苗浸黄萎病菌培养液后,其致萎度差异显著。当病菌液的浓度为1﹕10时,整根苗不出现感病,受害最轻;其次为伤根苗,2级感病;切根苗最为严重,3级感病。同时还测定了与提高抗病性有关酶的变化,以1﹕50浓度处理效果最好,过氧化物酶(POD...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汪红 刘辉 袁红霞 王烨 李洪连
研究了对黄萎病不同抗性棉花品种在接菌前后酶活性与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棉花对黄萎病的抗性与棉株组织中的过氧化物酶 (POD)、多酚氧化酶 (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及酚类物质 (主要为二元酚 )含量密切相关。不同抗感黄萎病棉花品种接种病原菌后 ,4个指标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 ,并于接种后 3~ 5d内出现峰值 ,峰值高低与抗性程度呈正相关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接种 酶活性 酚类物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春红 范尉尉 董文琦 李运朝 崔四平 贾银锁
【目的】对黄萎病菌毒素滤液诱导棉花体内抗病性相关酶的研究,探索棉花黄萎病菌诱导抗性的生理机制。【方法】以4种浓度[病菌滤液原液(VD)、1﹕20、1﹕40、1﹕50]的黄萎病菌毒素液,在0、12、24、48、60、72 h预处理后,观察4~6叶龄棉苗叶和根的外部表现及发病情况,测定其植株形态的4~6片真叶萎蔫指标和体内相关抗性酶的变化。【结果】(1)不同浓度的毒素液浸泡棉根48 h后,1﹕20组,真叶萎蔫,子叶倒挂;1﹕40组,真叶轻度萎蔫,子叶萎蔫;1﹕50组,仅表现为子叶失水,1~2片真叶略显失水,大多数真叶完好;而VD对照组表现为3级危害,严重萎蔫。当毒素液浓度降至1﹕50时,预处理棉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铭 臧丽丽 范凯 李凤 袁淑娜 申浩 王学德
【目的】黄萎病菌是危害棉花最严重的病菌,又属于被检疫的病菌,田间接菌鉴定棉花抗病性受到检疫的限制,通过比较多种鉴定棉花抗黄萎病的方法,提出一种使用黄萎病菌毒素进行联合鉴定的方法,以替代传统病圃鉴定法。【方法】将待测棉花品系种植于人工气候室内,以常规管理模式培养棉苗,在21 d后将所种植棉苗的根部放入黄萎病菌毒素中浸泡,浸泡72 h时统计病情指数;在待测棉花品系的盛花期取棉株倒数第三片叶片,用打孔器在叶片上取10—20个直径约1.5 cm的叶圆盘,将所取叶圆盘浸泡于黄萎病菌的毒素当中,经过24 h后观察所浸泡的叶圆盘黄化程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综合上述两种方法的鉴定结果,对待测棉花品系的黄萎病抗性...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鉴定 方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征彬 郭介华 冯纯大 徐秋华 陈木松
以一组抗病和丰产品种(系)为材料对棉花的抗枯、黄萎病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抗病品种(系)对7号枯萎菌生理小种抗性较好,一般能够达到病指小于10的育种目标。各供试材料对8号枯萎菌生理小种和7号、8号混合枯萎菌生理小种抗性较差,没有出现高抗材料。全部供试材料都不抗黄萎病,病情指数都在50以上。相关分析表明,棉花对不同类型的枯萎菌生理小种的抗性存在高度正相关,但抗枯萎病性和抗黄萎病性二者相关性较低。
关键词:
棉花 抗病性 枯萎病 黄萎病 相关关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明敏 刘正坪 胡俊
以不同抗病性品种的茄子幼苗为试材 ,研究了茄子黄萎病菌毒素对其叶片POD ,PAL及PPO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抗、感病品种茄子幼苗用毒素处理后 ,POD ,PAL ,PPO活性均比未处理的对照有所提高 ,且随处理时间延长 ,其活性变化呈先升高 ,后降低趋势 ,即POD活性在处理后 0~ 2 4h逐渐升高 ,之后下降 ,PPO和PAL活性在处理后 0~ 36h升高 ,而后活性下降。随毒素浓度增加 ,POD ,PAL ,PPO活性变化也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 3种酶活性与品种抗病性呈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茄子黄萎病菌 毒素 酶活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郝俊杰 马奇祥 刘焕民 贾新合 董中东 刘书梅 崔小伟 张志新
【目的】研究嫁接棉花对棉花黄萎病抗性、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探索通过嫁接来防治棉花黄萎病的可行性。【方法】选用已明确抗黄萎病的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 L.海7124和Pima90为砧木,以陆地棉G.hirsutum品种湘杂棉21和感病品系冀棉11为接穗,完成4个嫁接组合,将其种植在连作棉田,调查嫁接棉花和非嫁接棉花的棉花黄萎病、产量和纤维品质。【结果】嫁接棉花和接穗对照相比,棉花黄萎病明显减轻,有些嫁接组合的抗病性达到高抗水平。和接穗对照相比,多数嫁接组合的株高和果枝数高于对照,嫁接对多数嫁接组合的现蕾期、开花期、吐絮期、衣分、铃重以及纤维品质的大多指标影响不显著。4个...
关键词:
嫁接棉花 棉花黄萎病 产量 纤维品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俊兰 李妙 翟学军 李之树 王国印 黄国存 崔四平
在田间病圃发病高峰期,对抗黄萎病性不同的陆地棉品种及同一品种的感病和健康植株叶片组分内四项生化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抗病品种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弱,膜脂过氧化水平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而感病品种表现相反.在同一品种(系)内,感病植株与健康植株相比,POD活性和膜脂过氧化水平高.从平均效应看,SOD活性健康植株高于感病株,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感病植株高于健康植株.试验结果还表明,无论是抗病品种或是感病品种,植株发病后POD活性皆上升幅度很大,对SOD活性的反应,抗病品种变化幅度小,感病品种变化幅度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雷煜 张振楠 胡广 刘建芬 唐叶 张宁 司怀军 吴家和
为了克隆棉花抗黄萎病相关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病毒诱导基因沉默技术(VIGS)、实时定量PCR(q PCR)和接菌分析来研究棉花WRKY基因对大丽轮枝菌的诱导响应和抗性。结果从棉花中筛选出8个与拟南芥直系同源的棉花抗病相关WRKY基因,这些直系同源WRKY基因表达受到大丽轮枝菌浸染诱导响应。其中有6个GhWRKY基因的表达均受到大丽轮枝菌诱导上调,而GhWRKY70和GhWRKY48的表达量随着不同的时间点呈现上调或下调。GhWRKY22等5个基因表达量在24,72 h分别表现为上调,呈现出双峰曲线。对GhWRKY22表达特征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GhWRKY22基因在茎里优势表达,同时表达受到大丽轮枝菌、水杨酸和茉莉酸激素的诱导。GhWRKY22基因沉默植株对大丽轮枝菌的敏感性增加,抗病标志基因(PR1、PR3、PR4、PR5、PAL和PDF1. 2)表达量也显著降低,揭示GhWRKY22是通过SA和JA信号途径参与棉花对大丽轮枝菌的响应过程。总之,棉花中8个WRKY基因参与棉花对黄萎病抗性调控,其中GhWRKY22基因正调控棉花的抗性,可作为棉花抗病育种的候选基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程红梅 简桂良 倪万潮 杨红华 王志兴 孙文姬 张保龙 王晓峰 马存 贾士荣
枯、黄萎病是世界棉花生产中的两大重要病害。传统育种缺乏抗源,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是植物防御体系中的两种防卫因子,两者之间存在协同增效作用。据此构建了4个单价和2个双价基因(分别定位于细胞内或细胞外)的植物表达载体,通过花粉管通道法转化棉花,经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以及1996~2000年温室及病圃多代筛选鉴定,已培育出对枯、黄萎病抗性提高的转基因棉花株系。将抗病基因导入国产抗虫棉品种GK19中,还获得了兼抗病、虫的转基因优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颖章 韩碧文 简桂良
对不同抗、感病品种棉花愈伤组织在黄萎病菌毒素诱导下 ,体内过氧化物酶和 SOD活性的变化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感病品种中 POD活性的升高大且早于抗病品种 ;感病品种 SOD活性随诱导时间延长而迅速下降 ,耐、抗病品种 SOD活性的降低较慢 ;随着病菌毒素诱导时间的增加 ,在电泳凝胶透射扫描系统中愈伤组织中有数种病原相关蛋白 (PR蛋白 )表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晓丽 陈杰 何斐 顾美英 王东胜 薛磊 段佳丽 徐万里 薛泉宏
【目的】探讨棉花黄萎病生防链霉菌25、Z9、Z13、X4对棉花光合生理特性和生长的影响及其在棉花根内的定殖情况。【方法】采用盆栽接种试验、根内微生物培养测数法,以不接链霉菌、大丽轮枝菌(VD)为空白对照,研究4株链霉菌活菌制剂单独接种及与VD混合接种后,链霉菌对棉花幼苗光合生理特性和生长的影响及其在棉花根内的定殖量。【结果】①链霉菌25、Z9、Z13单独接种或与VD混合接种时,均能提高棉花幼苗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②4株链霉菌均能明显提高棉花幼苗整株和根系鲜质量,其中Z9促生作用最稳定,接种1次后,其单独接种或与VD混合接种处理棉花幼苗根系长度较空白对照、VD单独接种处理增加了56....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翠芳 刘连涛 孙红春 李存东
以子叶全展期的棉花幼苗为材料,在1/4 Hoagland营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0,10,50,100,200μmol/L SNP(硝普钠)处理棉花幼苗,研究外源NO对棉花幼苗叶片和根系氧化损伤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NO供体SNP处理使棉苗叶片和根系MDA含量和O2.-产生速率显著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片)显著降低,SOD、POD活性增加,但是CAT活性下降。10~100μmol/L SNP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各生理指标之间差异优先表现在叶片中。结果表明,外源NO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抑制棉花幼苗的生长。
关键词:
一氧化氮 棉花幼苗 氧化损伤 保护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兆华 陈兆夏 张天真 潘家驹 蒋伟民
通过 1 8个菌株对 2 3个不同抗、感品种的棉花苗期接种试验 ,及 1 0个菌株对 9个苏棉 1 2号R和 1个南农 1号耐黄萎病株行的苗期和吐絮期病指相关分析 ,明确了要培育出能在大多数病区都表现抗病的棉花品种 ,应以V2 5、XS4这样的强致病力菌株作为病圃鉴定菌株。棉花抗黄萎病育种目标应以抗强致病力或落叶型菌系为主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大丽轮枝菌 致病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克荣 孟爱中 步正庚
利用氯酸钾毒性,诱变棉花枯萎病菌产生硝酸盐利用缺陷型突变体(nit)。在485个 nit 突变体中,生理表现型以 nit A 为最多,nit B 和 nit C 次之,nit D 极少。不同生理表现型之间的互补关系复杂。对107个菌株的突变体间进行营养体亲和性测定的结果表明,95个菌株属于同一个营养体亲和群 VCG_1,6个菌株属于VCG_2,另有2个菌株为单菌株亲和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