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23)
- 2023(2849)
- 2022(2179)
- 2021(2119)
- 2020(1358)
- 2019(3002)
- 2018(2815)
- 2017(5190)
- 2016(2734)
- 2015(2912)
- 2014(2822)
- 2013(2531)
- 2012(2168)
- 2011(2000)
- 2010(1875)
- 2009(1678)
- 2008(1455)
- 2007(1313)
- 2006(1137)
- 2005(943)
- 学科
- 济(8540)
- 经济(8538)
- 管理(7462)
- 业(5929)
- 企(4426)
- 企业(4426)
- 农(4164)
- 环境(3612)
- 业经(3096)
- 中国(2984)
- 农业(2892)
- 方法(2404)
- 地方(2320)
- 划(2242)
- 学(2229)
- 发(2024)
- 及其(1982)
- 数学(1939)
- 数学方法(1889)
- 财(1721)
- 规划(1685)
- 制(1674)
- 发展(1656)
- 展(1651)
- 环境规划(1609)
- 教育(1568)
- 理论(1554)
- 银(1552)
- 技术(1551)
- 银行(1547)
- 机构
- 学院(37343)
- 大学(35058)
- 研究(12842)
- 管理(12751)
- 济(12575)
- 经济(12259)
- 理学(11032)
- 理学院(10927)
- 管理学(10700)
- 管理学院(10651)
- 科学(8961)
- 中国(8942)
- 农(7538)
- 京(7354)
- 业大(6571)
- 所(6513)
- 研究所(6046)
- 农业(6007)
- 中心(5917)
- 财(5475)
- 江(5445)
- 技术(5124)
- 范(4989)
- 院(4988)
- 师范(4920)
- 财经(4485)
- 州(4456)
- 北京(4401)
- 科学院(4241)
- 经(4099)
共检索到517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华众 李祥 刘慧
系统分离研究证明,土壤中的棉花枯萎病菌侵入棉籽的途径是:从棉株根部侵入棉株体内,然后经由茎秆→果枝→铃柄→铃托→胎座的途径从维管束系统侵入,导致棉籽带菌。带菌棉籽主要集中在棉株中、下部的果枝和靠近茎秆的第1~3果节的棉铃内
关键词:
棉花枯萎病 种子带菌 侵入途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华众 李祥 刘慧
研究证明:在人工花器接种的条件下,棉花枯萎病菌可以通过花器侵入,导致棉籽带菌;封花试验研究表明在自然条件下,重病田中存在棉花枯萎病菌孢子经气传从花器侵入引起棉籽带菌的可能性。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人工花器接种后的花柱、花丝等部位,可看到病菌萌发侵入的情况。
关键词:
棉花枯萎病 种子带菌 花器 侵入途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克荣 孟爱中 步正庚
利用氯酸钾毒性,诱变棉花枯萎病菌产生硝酸盐利用缺陷型突变体(nit)。在485个 nit 突变体中,生理表现型以 nit A 为最多,nit B 和 nit C 次之,nit D 极少。不同生理表现型之间的互补关系复杂。对107个菌株的突变体间进行营养体亲和性测定的结果表明,95个菌株属于同一个营养体亲和群 VCG_1,6个菌株属于VCG_2,另有2个菌株为单菌株亲和群。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莉 吴彩兰 李国英 贾磊 杨之为
利用鉴别寄主法对40个新疆棉花枯萎病菌菌系进行了生理小种测定,同时采用nit硝酸还原酶缺陷型突变体技术对棉花枯萎病菌菌系进行了营养亲和性测定。结果表明,28个供试菌系高度侵染海岛棉、陆地棉及K102,属典型的7号生理小种,其余12个菌系在鉴别寄主上的反应与7号生理小种略有差异;供试菌系属于一个营养亲合群,且与7号生理小种的标准菌系相亲和,与3号、8号小种的标准菌系不相亲和;新疆棉花枯萎病菌依旧以7号生理小种为主。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比,新疆棉花枯萎病菌的群体组成基本没有发生变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永辉 陈琦光 迟远丽 杨媚 周而勋
为探明土壤理化因素对香蕉枯萎病菌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以尖镰孢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race 4,Foc 4)菌株为对象,模拟不同的土壤类型、温度、含水量和pH值等条件,观察和分析这些因子对Foc 4生长和侵染的影响。结果表明,Foc 4在土壤中生长的最适条件为:土壤温度25℃,含水量达到30%和偏酸性条件(pH 4~5);在盆栽试验中,Foc 4的最佳侵染条件为:温度30℃,偏酸性(pH 3~5)的土壤环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献龙 姚明镜 刘金兰 孙济中
用改良理查德液体产毒培养基培养棉花枯萎病菌,取其培养滤液作为毒素液。测试了毒素液对抗病、感病品种种子发芽、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的毒害作用和对幼苗的致萎作用以及对叶片电导率的影响。为毒素液应用于抗病资源的快速筛选与鉴定、体细胞抗性突变体的筛选等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
棉花枯萎病菌 毒素 愈伤组织 电导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继红 甘良 蓝星杰 张秋丽 王阳 宗兆锋
【目的】探索杀菌剂和化肥对生防菌防病、促生作用的影响,为综合利用生防菌防治植物病害、促进植物生长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平板对峙法,测定生防菌Sc11、153和Fo47对尖镰孢萎蔫专化型的皿内拮抗作用及其发酵液的抑菌作用,通过盆栽试验测定生防菌与杀菌剂、化肥结合对棉花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对棉株的促生作用。【结果】放线菌Sc11和153的发酵液对尖镰孢萎蔫专化型皿内抑制作用显著,抑制率分别为67.5%和55.0%;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生防菌与杀菌剂、化肥结合对棉花枯萎病的防效高于单因素处理,菌株Sc11和菌株Fo47分别与多菌灵溶液结合对棉花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最佳,抑制率为64.99%和57.1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金发 吕复兵 聂以春 郭介华 孙济中 刘金兰
在发病严重而均匀的田间病圃中,对棉花8个亲本(4抗十4感)和28个F_1代进行了抗枯萎病鉴定。结果表明:杂种抗性与亲本抗性呈极显著正相关,4个抗病品种的抗性为中棉12>苏棉3号>鄂62-1>鄂抗棉1号,但苏棉3号的抗性传递能力高于中棉12。抗病×感病组合F1抗性为部分显性,发病率、病指和病级偏向抗病亲本,中亲优势率分别为-28.5%,-33.3%和-47.0%。抗×感、高抗×感组合一般为中抗,中抗×感组合一般为感病,抗性低的抗病品种×病指高的感病品种的组合F1也表现感病。抗×抗、抗×高抗、抗×中抗、中抗×高抗组合表现抗或高抗,甚至超双亲。而感×感组合仍表现为感病。发病率、病指和病级三者间呈极显...
关键词:
陆地棉 枯萎病 抗病性 杂种一代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春草 王奎 梅莉 樊孝萍 张帅 朱意洁
采用常规的组织分离法从杨树湿心材病发病心材组织中分离到10个优势菌株,将菌株分别回接健康杨树实生苗,通过侵染症状、发病率和发病程度等测定致病性,结果发现2-16号菌株能引起典型的湿心材症状,即心材变色并腐烂。对2-16菌株形态特征、生理生化进行了分析,2-16菌株16SrDNA基因序列与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软腐亚种(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subsp.carotovorum)NBRC 14082菌株报告的序列相似度为99%。采用Mega5.0软件以相近序列构建的进化树中,2
关键词:
杨树 湿心材 致病菌 果胶杆菌属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京龙 冯自力 魏锋 赵丽红 张亚林 周燚 冯鸿杰 朱荷琴
【目的】棉花枯萎病(Fusarium wilt)是棉花种植中较为严重的土传病害之一,主要采用化学方法进行防治,但对环境和人畜安全造成一定影响。生物防治因其专一性强、安全性高的特点,成为防治棉花枯萎病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旨在获得一株高效拮抗细菌,并明确其防治机理,为棉花枯萎病生物防治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前期获得一株能够破坏β-1,4糖苷键的棉花内生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YUPP-10,通过平板对峙培养、共培养法和悬滴法分别测试其对棉花枯萎病菌(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影响;利用YUPP-10菌液浸种处理,研究其对棉花生物量的影响;以尖镰孢菌土为基质种植棉花,生长1周后,用LB液体培养基培养的YUPP-10制成不同浓度(分别为1×10~8、1×10~7和1×10~6 cfu/mL)的生防菌剂灌根处理棉苗,于温室中进行棉花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研究;通过Fosmid文库筛选到了YUPP-10关键抑菌物质为环糊精糖基转移酶(CGTase,EC 2.4.1.19),研究其对尖镰孢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影响;利用拟南芥花序侵染法将其转化拟南芥,获得能够稳定表达CGTase的转基因株系,研究转基因拟南芥对枯萎病的抗性,以及在病原胁迫下部分防御基因的转录。【结果】YUPP-10菌株发酵液对尖镰孢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随着发酵液浓度的升高,对尖镰孢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越高,最高抑制率分别为98.41%和51.65%。低浓度的YUPP-10菌液能促进棉花种子发芽、出苗和地上部分的生长。YUPP-10发酵液灌根处理后,棉苗的病情指数和病株率显著降低,其中,1×10~7 cfu/mL的YUPP-10发酵液对棉花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最高,达到45.11%。YUPP-10菌株的关键抑菌物质CGTase能够水解羧甲基纤维素和葡甘聚糖,表明其具有破坏β-1,4糖苷键的能力,进而检测了其对尖镰孢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CGTase对尖镰孢的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产孢和孢子萌发的最高抑制率分别达到62.63%和30.83%。转CGTase的拟南芥提高了对枯萎病的抗性,过表达CGTase的拟南芥在病原胁迫下部分防御基因的转录水平升高。【结论】蜡状芽孢杆菌YUPP-10菌株能抑制尖镰孢的生长、促进棉花部分生物量指标的增长并控制枯萎病的危害,CGTase能够抑制尖镰孢的生长,转CGTase拟南芥对枯萎病的抗性增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小明 王安平 张军民 王加启 赵青余 田科雄
本试验旨在研究我国不同转基因棉花品种棉籽的营养成分和棉酚含量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采集全国9个主要转基因棉花品种的棉籽,测定营养成分和棉酚含量。结果表明,9种转基因棉花的棉籽中主要营养成分粗蛋白(CP)、粗脂肪(EE)、酸性洗涤纤维(ADF)、钙(Ca)、磷(P)平均含量分别为(27.89±1.66)%,(17.39±1.66)%,(23.34±1.14)%,(0.16±0.03)%和(0.36±0.04)%,游离棉酚、总棉酚平均含量分别为(3 970.35±1 109.45),(5 996.19±1 002.43)mg/kg,总棉酚跟EE相关系数为0.872 1,回归方程为y=525.16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双凤 张爱民 赵钢勇 张克宏
从棉花植株根部筛选的108株芽孢杆菌中,通过对棉花黄枯萎主要病原菌大丽轮枝菌拮抗效果的复筛,分离到一株LC-105菌株,其抑菌圈达到20 mm以上;本研究从该菌株的发酵代谢产物中,分离出活性拮抗物质,进一步通过DEAE-Sephadex A-50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cryl-S100凝胶层析对其代谢产物进行了分离纯化,证明该拮抗物质为一种蛋白质,最后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证实了所分离物质的纯度达到电泳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宝生 师恭曜 王凯辉 刘素恩 赵存鹏 王兆晓 耿军义 华金平
目的发掘陆地棉Dirigent-like蛋白基因家族,明确不同黄萎病抗性品种间该基因家族成员的多态性及表达差异。方法利用Illumina Hiseq 2000测序平台,通过RNA-Seq测序技术,获得黄萎病菌侵染陆地棉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的Dirigent-like蛋白基因家族成员Unigene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进行核苷酸序列及编码蛋白的多重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针对该家族成员设计特异的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引物,在Applied Biosystems 7500 Real Time PCR System上使用SYBR green PCR试剂盒标记反应产物,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天一 潘宏 别之龙 李国庆
采用葫芦砧木种子人工接种燕麦嗜酸菌西瓜亚种(Acidovorax avenae ssp.citrulli,Aac)的方法,观察由Aac经种传方式对葫芦砧木苗期发病的影响和Aac在葫芦砧木苗期的定殖情况,并在温室条件下分析种子中不同带菌量与葫芦砧木幼苗细菌性果斑病发病的关系。结果表明:Aac在随着葫芦砧木幼苗生长过程中先侵染幼苗子叶,随后沿叶脉侵入下胚轴并定殖于下胚轴的韧皮部和木质部中,继而引起幼苗下胚轴发病;随着砧木种子带菌浓度的提高,幼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也越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金枝
1、参试品种品种名称来源供种单位 3308 3286×PD2614 湖北省农科院经作所 8769 (3247×鄂沙28)F_1×中12 沙洋农场农科所 505-3A 鄂沙28×86-1 沙洋农场三分场华108 [(7010×HGBR-8)(7010BF_1×鄂荆92)]中12 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 188 3247×湘抗岱159 荆州地区农科所 96273 7701×荆1418 荆州地区农科所中棉12(CK) 乌4×邢台6871 中国农科院棉花所 2、参试单位湖北省农科院经作所(武昌)、荆州地区农科所(荆州)、沙洋农场农科所(沙洋)、枝江县棉花原种场(百里州)、襄阳县棉花原种场(襄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