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9)
2023(246)
2022(255)
2021(213)
2020(187)
2019(476)
2018(483)
2017(913)
2016(556)
2015(512)
2014(442)
2013(411)
2012(400)
2011(362)
2010(432)
2009(357)
2008(348)
2007(306)
2006(264)
2005(239)
作者
(2466)
(2168)
(2111)
(1883)
(1205)
(1029)
(891)
(827)
(781)
(705)
(696)
(678)
(674)
(657)
(643)
(636)
(630)
(605)
(589)
(543)
(543)
(511)
(505)
(497)
(494)
(493)
(484)
(473)
(464)
(458)
学科
(1232)
经济(1232)
地方(922)
(633)
地方经济(585)
(448)
(369)
管理(321)
(321)
(319)
小麦(285)
(276)
(253)
环境(248)
方法(245)
虫害(238)
数学(232)
农业(230)
(230)
数学方法(229)
(214)
(210)
贸易(210)
植物(207)
(202)
(196)
其他(186)
(183)
(182)
(180)
机构
学院(6813)
大学(6281)
(5082)
农业(4247)
研究(4113)
科学(3649)
业大(3139)
(3039)
研究所(2890)
(2600)
农业大学(2566)
科学院(2191)
(2186)
中国(2075)
(1998)
实验(1933)
(1911)
实验室(1882)
重点(1794)
(1671)
经济(1643)
中心(1545)
农业科学(1476)
(1475)
技术(1360)
管理(1275)
北京(1248)
(1174)
理学(1080)
(1076)
基金
项目(5879)
(4162)
国家(4121)
科学(3802)
基金(3692)
(2921)
科学基金(2847)
研究(2517)
科技(2412)
(2313)
自然(2295)
自然科(2233)
自然科学(2232)
自然科学基金(2195)
计划(2083)
(2007)
基金项目(1992)
(1766)
农业(1634)
(1630)
专项(1550)
重点(1473)
资助(1471)
技术(1369)
(1239)
创新(1192)
社会(1190)
社会科(1130)
科研(1130)
社会科学(1127)
期刊
(4976)
学报(4484)
农业(3506)
大学(2586)
学学(2586)
科学(2450)
(2230)
中国(1734)
业大(1715)
(1482)
经济(1482)
农业大学(1381)
中国农业(1173)
研究(1021)
农学(852)
华北(852)
林业(826)
(817)
农业科学(814)
西南(796)
自然(733)
(697)
自然科(686)
自然科学(686)
科技(575)
农林(508)
(508)
科技大(463)
科技大学(463)
北京(359)
共检索到96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国忠  眭书祥  冯恒文  李爱国  李增书  赵丽芬  朱青竹  
采用遗传上具有较大的差异、性状上互为补充的多个亲本进行复合杂交,将杂种后代置于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交替选择,中选稳定株系再置于不同逆境条件下进行抗逆性鉴定,最后将优系混合繁殖。利用上述方法于1977年进行杂交组配,1986年选育棉花新品种石711。该品种于1992年被河北省审定,1993年被天津市审定,1994年被国家审定并被命名为GS冀棉17。GS冀棉17在1990~1994年累计种植面积35万hm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志忠  王兆晓  崔瑞敏  
采用棉属种间杂交和染色体加倍技术,进行了(石短 5号×瑟伯氏棉)及(邢台 6871×武安中棉)的杂交,获得了“石瑟”和“中陆”两种类型的新种质,对杂种及其后代主要经济性状的变异规律和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并选用多个丰产性好、适应性广及优异特性互补的栽培品种作母本与其回交,然后,将回交后代复交,经连续定向选择,育成高产稳产、优质抗病的种间杂交新品种冀棉25号。1994~1995年通过河北省区试及生产试验,霜前皮棉分别比对照中12增产23.3%和19.5%,均居第1位。1995~1997年通过全国黄河流域区试及生产试验,霜前皮棉分别比对照中12增产7.9%和8.5%,分别居第3位和第2位。枯萎病指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丽芬  李增书  赵国忠  李爱国  
冀创棉一是利用双价转基因抗虫棉SGK321与抗病材料5013杂交育成,突出表现为抗棉铃虫、高产、抗病、优质。在河北省区域试验中2年皮棉总产分别比对照新棉33B和DP99B增产21.5%和19.2%,2006年通过河北省审定。该品种适宜冀中南棉区和同类生态区域种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显  王校栓  万艳霞  赵俊莉  史立强  
选用具有丰富遗传基础的海、陆、野姊妹系杂交后代 596为母本 ,早熟丰产品系 79- 366为父本 ,通过杂交输入远缘种质 ,改变遗传背景结合南繁加代 ,连年自交于 1990年选育出了具有早熟、高产、稳产、优质、多抗 (抗病、抗旱、抗棉铃虫、烂铃轻 )易管理诸优良性状在较高的水平上协调统一融为一体的优系 4 92 ,该系 1992~ 1993年参加了河北省区域试验和省区试生产试验。霜前皮棉每hm2 产量分别较对照中棉 12号增产 1 76%和 1 0 9%均居首位 ,为我国第一个通过海、陆、野种间杂交育成的新品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乔仁甫  曹彩云  周巧梅  
冀谷17号是用冀谷9号作母本,安5498作父本经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适口性好,抗逆性强的特点。1996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预审,1998年3月通过省决审,命名冀谷17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江怀仲  李琼芳  叶鹏盛  曾华兰  
1991~1995年对四川省培育的棉花新品种(系)进行了抗枯、黄萎病性鉴定。302份鉴定枯萎病品种(系)中,抗病、耐病和感病品种(系)的比例分别为71.2%、20.5%和8.3%;203份抗黄萎病性鉴定品种(系)中,抗病、耐病和感病的比例分别为18.2%、56.7%和25.1%;同时鉴定抗枯萎病和抗黄萎病的198份品种(系)中,双抗品种占17.7%,抗枯萎病和抗、耐黄萎病的品种占61.1%,推荐双抗品种(材料)6份。同“七五”鉴定结果相比,“八五”新育成的品种(系)抗枯、黄萎病性均有显著提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守边  王燕频  刘小祥  张艳芳  陶胜祥  
梅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为了发展这一名花,中国梅花研究中心自1981年开始进行杂交育种,已从自然杂交实生苗中选育新品种共35个.其中‘小红长须’、‘磨山宫粉’、‘江砂宫粉’、‘菱红台阁’、‘荷花玉蝶’、‘单轮朱砂’、‘单红垂枝’、‘粉皮垂枝’、‘汉粉垂枝’、‘跳雪垂枝’、‘汉雪垂枝’、‘磨山垂枝’等12个品种,在1993年11月12日鉴定会上,被认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樊云茜  周安定  薛至祥  
通过对574份试材的综合分析研究及抗病低酚棉花新品种普棉14号的成功培育,认为:①低酚与抗(耐)枯萎病不存在遗传负相关,选育抗病低酚棉花的较佳技术路线应该是,有性杂交渗人抗源基因—早代干病圃进行一次自然淘汰和人工定向选择—无病圃和病圃对中选个体进行交替种植选择。②感病的低酚棉品种或无抗源的低酚棉组合后代,若置病圃连续种植和筛选,亦可获得抗病材料,但需时较长,选效亦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彦  李冉馨  王佳  程堂仁  张启翔  吕英民  
通过对梅花种质资源以及梅花育种研究的总结,对梅花品种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得到270个梅花品种的详细性状信息;结合对花梅和果梅的性状研究分级,选出7个性状作为花果兼用梅新品种的选择标准。根据花果兼用梅新品种的选择标准,在山东青岛通过实生选育以及杂交育种等方式培育,并且通过芽变选种选出4个抗寒花果兼用梅新品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守边  刘小祥  张艳芳  
在简述该中心成立缘起后,扼要介绍了其梅花品种资源圃之创建、新品种之选育等主要科研成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伍小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明华  沈俊宝  白庆利  徐伟  
从1979年开始,用了约15年时间,采用杂交和雌核发育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地将黑龙江野鲤的耐低温、荷包红鲤耐高密度养殖和镜鲤生长快等优良性状综合到三杂交种中,建立了Ⅰ、Ⅱ两个选育系,再用它们与野鲤和镜鲤回交,从6个回交种中选出2个与Ⅰ、Ⅱ两个雌核发育系组合成合成系并系统选育到F7,育成了抗寒力达97.6%(H1IF6),生长速度比当地养殖鲤快近一倍的高寒鲤。研究中发现黑龙江野鲤的抗寒因子可以转移给杂种,并稳定地遗传给后代;与野鲤回交可同时加强抗寒能力和提高生长速度,以及采用雌核发育技术与常规结合,可加速选育速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舜庆  
1960~1982年,经过育种材料的搜集、整理、亲本选择、遗传规律观察等工作,通过种内和种间的有性杂交,选出了高产型、观赏型、高产观赏兼用型、对锈病高抗型和免疫型的玫瑰。1989~1992年,选取5个不同类型,进行小区对比试验,两年对鲜花产量分析,均高于对照,最高较对照增产195.4%,出油率不低于对照,香气符合玫瑰香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云  范妍芹  
冀椒 3号是以经多代选择、创新的NL、 811分别为母、父本培育成的适宜露地栽培的河北省第一个中晚熟杂交种 ,原名 88- 3 ,其具有高产、优质、抗病、商品性好的优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国华  高志杰  尹庆珍  
冀番 5号番茄是以自交系冀粉为母本、 2 0 6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交种。无限生长类型 ,生长势强 ,高抗TMV ,兼抗疫病与叶霉病。果形圆正 ,平均单果重 2 0 0~ 2 5 0g ,畸形果少 ,裂果极轻 ,品质优良。丰产性突出 ,产量 70 0 0~ 90 0 0kg/ 6 6 7m2 。适应性广 ,适于全国各地露地及日光温室栽培。现已在河北、辽宁、云南、山西等省大面积推广 ,累计推广面积 12 0 0 0hm2 。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