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02)
- 2023(10079)
- 2022(8969)
- 2021(8529)
- 2020(7058)
- 2019(16513)
- 2018(16567)
- 2017(31801)
- 2016(17343)
- 2015(19708)
- 2014(19768)
- 2013(19463)
- 2012(17593)
- 2011(15638)
- 2010(15499)
- 2009(13940)
- 2008(13390)
- 2007(11401)
- 2006(9816)
- 2005(8302)
- 学科
- 济(65296)
- 经济(65226)
- 管理(48893)
- 业(45401)
- 企(38705)
- 企业(38705)
- 方法(33598)
- 数学(29183)
- 数学方法(28650)
- 农(16371)
- 学(16019)
- 中国(15686)
- 财(15579)
- 业经(14123)
- 地方(13254)
- 理论(12276)
- 和(11367)
- 贸(10901)
- 贸易(10895)
- 农业(10860)
- 易(10552)
- 技术(10528)
- 环境(10433)
- 务(10418)
- 财务(10340)
- 财务管理(10321)
- 制(10265)
- 企业财务(9742)
- 划(9354)
- 教育(9277)
- 机构
- 大学(243719)
- 学院(242199)
- 管理(98834)
- 济(87688)
- 理学(86754)
- 理学院(85809)
- 经济(85528)
- 管理学(83932)
- 管理学院(83529)
- 研究(77924)
- 中国(55726)
- 京(52224)
- 科学(52164)
- 农(39749)
- 业大(39638)
- 所(39199)
- 财(38698)
- 研究所(36229)
- 中心(35204)
- 江(33289)
- 北京(32953)
- 范(32119)
- 财经(31946)
- 师范(31785)
- 农业(31461)
- 经(29066)
- 院(28636)
- 州(27806)
- 技术(27166)
- 师范大学(25695)
- 基金
- 项目(174423)
- 科学(135801)
- 基金(125474)
- 研究(124407)
- 家(110106)
- 国家(109218)
- 科学基金(93783)
- 社会(74877)
- 社会科(70914)
- 社会科学(70891)
- 省(68769)
- 基金项目(67158)
- 自然(64126)
- 自然科(62621)
- 自然科学(62609)
- 自然科学基金(61436)
- 划(58022)
- 教育(57447)
- 资助(52862)
- 编号(51018)
- 成果(40653)
- 重点(38597)
- 部(37423)
- 发(35980)
- 创(35794)
- 课题(34964)
- 科研(33926)
- 创新(33330)
- 计划(32564)
- 大学(32429)
共检索到3361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廖树华 黄金龙 朱虹 李连录
棉花生产中棉铃的重量及其纤维品质存在时空上的差异,这是客观事实。抓好优质铃期的生产管理是提高棉花生产效益的关键途径。本文提出了一套定量分析优质铃群体结构的方法,其分析结果与实际生产管理情况基本相符。与试验设计和模拟分析方法不同,本文的分析从棉花的成铃规律入手,以田间调查数据资料为基本依据,运用模拟分析与优化设计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产量构成及棉铃分布的设计。
关键词:
棉花 优化设计 产量结构 棉铃分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红春 冯丽肖 谢志霞 李存东 李金才
【目的】研究氮素营养对棉株主要源库关系的调节作用。【方法】以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中棉所29(CCRI29)为材料,在田间进行不同氮肥水平(高氮:225.0kg·ha-1;中氮:112.5kg·ha-1;低氮:0kg·ha-1)试验,较为系统地研究了CCRI29中、下部铃-叶系统生理特性及铃重的空间分布。【结果】(1)与中氮、低氮相比,高氮促进了中部果枝叶生长后期叶绿素的合成,延长了叶片功能期。(2)氮肥水平对棉花器官中碳水化合物代谢有重要影响,低氮促进了果枝叶中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中氮水平下碳水化合物代谢较为协调。(3)施入氮肥可以增加POD、SOD酶活性。不同部位棉铃对位叶的SOD、POD酶活性变...
关键词:
氮素 棉花 铃-叶系统 生理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青华 韩锦峰 刘华山 李巨
研究了液体地膜对棉花成铃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液体地膜覆盖使棉铃干物质积累加快 ,铃重有所提高 ;成铃时空分布合理 ,烂铃减少 ,优质铃增加 ,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其中 112 .5kg/hm2 处理最佳 ,增产皮棉 15 %。
关键词:
液体地膜 抗虫棉 成铃 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家和 陈志贤 李淑君 李燕娥 焦改丽
用4个国内转基因棉花品系(951,2527,9560,纯抗)和1个美国转基因棉花品种(DH3)进行抗虫性试验。结果表明,棉花不同组织器官的抗虫性不同,花瓣,苞叶和顶端叶抗虫性最强;国内转基因棉花的4个品系和美国DH3的抗虫性强弱没有显著差异;转基因棉花的蛋白毒性在棉铃虫体内具有一定的残效。
关键词:
棉铃虫,Bt基因,棉花,抗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董合忠 毛树春 张旺锋 陈德华
经过60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中国不仅建立了适合国情、特色鲜明并基于精耕细作的棉花栽培技术体系,也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中国棉花栽培理论体系,为奠定世界第一产棉大国的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优化成铃理论是中国棉花高产优质栽培理论体系的核心。论文对棉花优化成铃理论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和发展趋势作了综合评述。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是通过棉株结铃形成的,受结铃时间、棉铃所处空间部位以及棉株生理年龄的显著影响,优化成铃就是根据当地生态和生产条件,在最佳结铃期、最佳结铃部位和棉株生理状态稳健时多结铃。棉花集中成铃期是一生中的高光合效能期,使群体棉叶系统的高光合效能期、成铃高峰期和光热资源高能期相同步,可以更有效地优化成铃...
关键词:
棉花 优化成铃 产量 品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余国新 吕海洋 甘昶春
新疆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棉花产区。探究新疆棉花的成本收益,不仅可以助推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还可以稳定新疆作为全国最大优质棉生产基地的核心地位、提升中国棉花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本文运用2005-2020年新疆棉花成本收益资料探讨其时变特征,并构建VAR模型分析新疆棉花种植净利润的影响因素及其动态互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新疆棉花种植总成本增速明显,物质与服务费用和人工成本是造成总成本增加的动力源;棉花种植净利润逐年降低,主要由总成本增速过快导致;且棉花出售价格、产量对净利润的正向影响显著,而物质与服务费用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对净利润的影响多为负向。最后,提出要保障农户植棉效益“,提价增产”是最有效的手段。基于此,应加强政府引导,丰富土地流转形式,强化科技宣传力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冯国艺 罗宏海 姚炎帝 杨美森 杜明伟 张亚黎 张旺锋
【目的】研究超高产棉花冠层叶面积分布、叶倾角、主茎节间长度等指标的变化,探讨叶片空间配置对冠层结构的影响及与群体光合生产的关系,揭示超高产形成的机理。【方法】定向培育棉花超高产田,系统测定高产棉花不同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叶倾角、主茎节间长度等指标的空间分布,分析冠层结构变化对群体光合速率的影响及与棉铃空间分布的关系。【结果】单产皮棉4 000 kg.hm-2超高产棉花吐絮前株高72.3—87.7 cm,主茎平均节间长度为7.15—7.20 cm,中上部节间较长;盛花期至盛铃后期叶面积指数在冠层上、中、下3层的分布比例为1﹕1﹕1,上部叶片的叶倾角为48.8—53.8、中部41.0—49.3、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志忠 刘秀菊 林永增 王树林
以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为资料,对构成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主目标性状的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关系进行研究。分布特点显示,皮棉产量主要集中在900~1 300 kg/hm2,2.5%跨长集中在27~30 mm,比强度集中在18~22 cN/tex,麦克隆值集中在3.7~4.9;从不同年代及不同单位育成品种来看,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皮棉产量明显提高,2.5%跨长和比强度有所改善,但麦克隆值呈逐渐变粗趋势,河北、河南及江苏省育成品种该趋势更加明显。偏相关分析表明,皮棉产量与单株铃数、单铃重及衣分呈极显著正相关,与2.5%跨长、比强度及麦克隆值呈显著或不显著的负相关。典型相关分析进一步表明...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棉花品种 目标性状 分布 相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青 鱼海鹏 张子豪 孙正文 张艳 张冬梅 王省芬 马峙英 阎媛媛
【目的】真叶细胞能模拟植物内源条件,建立基于棉花真叶原生质体的高效瞬时表达体系,为快速有效研究棉花基因功能提供方法。【方法】以陆地棉TM-1真叶为材料,采用常用的纤维素酶和离析酶组合分离原生质体,探究影响原生质体分离的叶龄、渗透压、酶解液成分和酶解时间,及渗透压和酶解时间对原生质体活力的影响,并分析渗透压、PEG浓度和培养液种类对原生质体瞬时转化的影响,进而优化棉花真叶原生质体瞬时表达体系。构建GhLTP-GFP表达载体,对比融合蛋白在拟南芥、棉花原生质体和烟草表皮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验证该体系。【结果】不同于棉花子叶,酶解液中高浓度CaCl_2会显著抑制真叶细胞壁的酶解,含10 mmol·L~(-1) CaCl_2的酶解液能有效分离棉花真叶原生质体。甘露醇显著影响原生质体得率,含0.5 mol·L~(-1)甘露醇的酶解液分离原生质体得率最高,且细胞形态维持较好,而0.4 mol·L~(-1)甘露醇条件下原生质体活力降低一倍,表明0.5 mol·L~(-1)甘露醇能较好维持棉花真叶原生质体渗透压。陆地棉刚展平的真叶分离所得原生质体大小合适,而展平后的嫩叶分离得到的原生质体细胞较大,得率降低一倍。酶解处理7 h前,原生质体游离缓慢,酶解9 h原生质体产量达到高峰,继续酶解原生质体将破裂,得率降低。在等渗条件下用40%PEG4000转化所得原生质体,转化效率最高,而普遍采用的低渗条件不利于棉花真叶原生质体的转化。转化后,用WI溶液继续培养原生质体,会引起原生质体的大量破裂,用含0.5 mol·L~(-1)甘露醇的W5溶液继续培养,有利于原生质体形态的维持,转化率提高到90%。表达载体35S:GhLTP-GFP分别转入棉花、拟南芥原生质体和烟草表皮细胞,GFP信号在细胞中的定位结果一致。【结论】建立的棉花真叶原生质体瞬时表达体系,可获得8.10×10~6个/mL活力在95%以上的高质量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得率提高8倍,转化效率达到90%,可用于亚细胞定位、蛋白互作,以及代谢调控网络研究等。
关键词:
棉花 TM-1 原生质体分离 瞬时表达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曼玉 杨海昌 张凤华 于善超 孙静 曹政
为研究秸秆还田对新疆盐渍化土壤降盐保水的作用,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置6种处理:不还田(CK),棉花秸秆还田(P1),玉米秸秆还田(P2),油菜秸秆还田(P3),棉花秸秆还田+玉米秸秆还田(P12),棉花秸秆~+油菜秸秆还田(P13),分别测定各处理对棉花全生育期0~60 cm土层含水量、电导率、脱盐率、盐基离子含量以及棉花水分利用效率、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P12、P13处理较其他处理可增强土壤的蓄水能力,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含水量差异逐渐减小。相比CK处理,P12、P13土壤含水量分别提高了3.78%~15.03%、5.06%~18.23%。在棉花全生育期,P12、P13处理可提高0~20 cm土层的脱盐率,电导率较CK处理分别降低3.54%~39.27%、17.83%~40.01%。土壤盐基离子含量呈现出Na~+>Ca~(2+)>K~+>Mg~(2+)的规律,盐基离子中的Na~+、K~+、Mg~(2+)含量具有表聚性。相关性分析显示,调控棉田土壤水盐环境(含水量、电导率、脱盐率)可以增加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产量。综上结果表明,P12、P13处理较其他处理更能显著增强棉花生育期内农田土壤持水能力并改善盐分分布状况,适合新疆地区盐渍土改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汤德良 王武刚 裴鑫德
用不同品种棉花的嫩叶饲养棉铃虫幼虫,其相对生长率、相对取食量、近似消化率、食物转化率、食物利用率均不相同,部分感虫品种与高抗品种间的差异显著。运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棉叶中五个影响因子(棉酚、单宁、总蛋白、总糖、单糖)与幼虫相对生长率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并明确了各因子所起的作用。通过主成分分析,得知第一主成分主要反映棉酚、单宁、抽腺的作用,第二主成分主要反映总糖、总蛋白的作用。根据第一、第二主成分对样本进行了分类,与田间鉴定结果相近。
关键词:
棉花品种 棉铃虫 抗虫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妙 李民法
选用新品系895作试材进行了棉铃着生位置对其经济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棉铃在植株上的着生部位不同,其相应的产量构成因素以及纤维物理性能指标也存在同株差异,如铃重、衣分、子指和绒长、强力、细度等,并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各果枝的第1节位结铃性最强,铃重最大,随着果枝从下到上,相同节位棉铃的铃重和衣分呈现出抛物曲线变化趋势,同一果枝上的棉铃,随着节位的外延,铃重和衣分分别表现出降低和增高的直线变化趋势,纤维物理性能的变化,随着果枝节位的上移,细度逐渐变粗再细,强力逐步增强再弱,断长比较平稳,在同一果枝上,随着节位的外延,纤维细度变细,强力降低,绒长增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存敬 李延增 李之树 刘素恩
通过不同抗棉铃虫棉花新品种 (品系 )间及不同抗棉铃虫棉花新品种 (品系 )与不抗棉铃虫棉花新品种 (品系 )间的杂交组合配置 ,分析了不同类别抗棉铃虫杂交种与新棉 99B的比较杂种优势。结果表明 ,杂交种在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中 ,霜前皮棉产量具有显著的杂种优势 ,霜前子棉产量次之 ,衣分、铃重、株高具有明显杂种优势 ,单株果枝数次之 ,子指不具优势 ,单株结铃数具有负优势。抗虫性、抗病性的杂种优势与杂交种类别有关。
关键词:
抗棉铃虫棉花 杂交种 优势 利用 类别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洋洋 纪超 陈金成 史嵩 陈学庚
针对传统棉花排种机构作业速度低,精度不够高等问题,对棉花气吸式排种机构进行优化。基于FLUENT软件对排种盘上简单圆柱型孔、圆锥型孔、圆柱与圆锥相结合型孔和弧线状型孔进行流体仿真,分析4种型孔对风压的影响,以多充率和漏充率为试验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与二因素全水平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简单圆柱型孔风压损失最大,充种效果最差;圆柱与圆锥相结合型孔风压大小为中等,入口风压相对稳定;圆锥型孔风压损失最小,但入口风压梯度较大,充种效果较优;弧线状型孔入口风压较大且相对均匀,充种效果最优。二因素全水平试验表明,当播种速度为10.01km/h,风压室压力为-5.23kPa时,弧线状型孔对应的多充率为9.95%,漏充率3.62%,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富裕 李蒙春 杨建荣 季新疆 申屠向东 陶会俊
对棉花花铃期前期 (开花以后前 10d)、中期 (开花后 10~ 4 0d)、后期 (开花 4 0d以后 ) 3个时段水分亏缺(土壤含水量临界值为 0~ 6 0cm ,土层 4 0 %~ 5 0 %田间相对持水量 )的群体光合效应研究表明 ,花铃期中期水分亏缺对棉花群体光合影响最大 ,导致群体光合速率 (CAP)最大值 (CO2 ,3.6 g·m-2 ·h-1)比适水 (CO2 ,4 .5 g·m-2 ·h-1)下降 4 2 .2 % ,最大值出现日期提前 7d ;对冠层上部影响最大 ,其次是中部 ,下部最小。其中冠层上部CAP下降2 8%、中部 13.3%、下部 10 % ;并且使棉株果枝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