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86)
2023(10039)
2022(8914)
2021(8409)
2020(6942)
2019(16174)
2018(16150)
2017(31157)
2016(16990)
2015(19017)
2014(18880)
2013(18764)
2012(17010)
2011(15247)
2010(15033)
2009(13473)
2008(12861)
2007(11123)
2006(9517)
2005(7997)
作者
(49421)
(41181)
(40607)
(38628)
(25774)
(19628)
(18300)
(16286)
(15513)
(14541)
(13997)
(13675)
(12803)
(12749)
(12593)
(12418)
(12390)
(12285)
(11653)
(11473)
(10239)
(9827)
(9817)
(9239)
(9197)
(9009)
(9001)
(8940)
(8250)
(8239)
学科
(65445)
经济(65376)
管理(48846)
(45743)
(38376)
企业(38376)
方法(32600)
数学(28366)
数学方法(28066)
(17232)
(16084)
中国(16036)
业经(14829)
(14506)
地方(13488)
(11619)
贸易(11615)
农业(11612)
(11262)
理论(11189)
技术(10884)
环境(10877)
(10867)
(10411)
(10387)
财务(10330)
财务管理(10315)
企业财务(9768)
(9553)
教育(9110)
机构
大学(238079)
学院(236570)
管理(98212)
(90425)
经济(88381)
理学(86259)
理学院(85346)
管理学(83926)
管理学院(83519)
研究(76723)
中国(54082)
(50228)
科学(49875)
(39948)
(39826)
业大(38461)
(38269)
研究所(35421)
中心(34495)
财经(32960)
(32464)
农业(31637)
北京(31433)
(30664)
师范(30380)
(30107)
(27818)
(26895)
经济学(26293)
商学(25111)
基金
项目(171719)
科学(134288)
基金(124354)
研究(123941)
(109140)
国家(108258)
科学基金(92760)
社会(76626)
社会科(72638)
社会科学(72617)
(67338)
基金项目(67299)
自然(61990)
自然科(60534)
自然科学(60520)
自然科学基金(59399)
(56956)
教育(56371)
资助(50727)
编号(50660)
成果(40004)
重点(38156)
(37487)
(36057)
(35878)
课题(34248)
创新(33379)
科研(32982)
教育部(31869)
大学(31745)
期刊
(93618)
经济(93618)
研究(66739)
学报(40465)
中国(40147)
科学(36053)
(36045)
管理(34294)
大学(29779)
(28406)
学学(28127)
农业(25804)
教育(25683)
技术(19922)
(16216)
金融(16216)
业经(15708)
财经(15015)
经济研究(14645)
图书(13427)
(13230)
(12673)
科技(12581)
理论(12421)
问题(12228)
实践(11670)
(11670)
技术经济(11345)
(10860)
现代(10790)
共检索到326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孔德平  王增池  肖云清  
以单作棉田为对照,重点探讨了棉椒间作施肥的效应。结果表明,棉椒间作既维持了较高的棉花产量水平,又显著提高了棉田的经济效益和水分利用率,且对该地区现有可支撑水资源有明显适应性。750.0 kg/hm2K2SO4复合肥间作棉田的经济效益和水分利用率更加稳定且较高,施肥主要是进一步提高间作棉田的经济效益和水分利用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棉花“一基三喷”施肥新技术研究动态国内外近年普遍采用的棉花施肥模式,均以测土配方为基础,主要肥料元素侧重于土壤施肥,依赖于根际营养代谢途径;叶面营养代谢注重于微量元素.南京农业大学主持的江苏省棉花栽培“八五”攻关研究,推出阶段性成果“一基三喷”棉花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颖  姜存仓  陈防  鲁剑巍  李小坤  郝艳淑  
综述了近50年来我国棉花主产区钾肥的增产作用及其变化趋势、增产效应及施钾技术,阐述了钾对棉花的营养作用、抗性及品质方面的影响。钾肥对棉花的增产效应因不同的植棉区和不同的年代而不同。近年来,随着化学钾肥的推广与施用量的增加,某些棉区钾对棉花的增产作用在逐渐降低。因此,化学钾肥施用的必要性、施用期及施用量原则上应根据土壤钾素丰缺状况及棉花的需肥规律而定。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绍元  黄冠华  王凤新  王广兴  吴海卿  刘祖贵  
对滴灌条件下夏棉水肥耦合效应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根据夏棉不同生育阶段的需水特征和土壤水分状况,可分别采用滴灌和畦灌方式,比常规棉田畦灌节水23.3%~28.7%;对于中等肥力的棉田,在每hm2施纯氛300kg的范围内,随施肥量增加皮棉产量呈增加的趋势,在每hm2施纯氮150~225kg区间内,其产量增加较快。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邓忠  白丹  翟国亮  冯俊杰  赵红书  韩启彪  张文正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在2种滴灌施肥方式下3个施氮水平对膜下滴灌棉花干物质积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各处理棉花干物质积累量与出苗后天数关系均符合Logistic方程,呈现"S"型曲线增长趋势。开花到盛铃期是干物质积累的高峰期,在此时期干物质积累量占全生育期地上部总积累量的60%左右,是棉花生产的关键时期。施肥方式和施氮量显著影响棉花干物质积累量,进而影响棉花干物质积累的增长速率和最佳时期。NPK肥全部随水滴施(施肥方式F1)易造成棉株中后期旺长,衰老快,干物质积累量不高。基施PK肥加滴施N肥(施肥方式F2),棉株生长健壮,干物质积累提早进入关键期且持续期长,干物质积累量大。施肥方式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侯振安  李品芳  吕新  龚江  王艳娜  
目的探讨不同滴灌施肥方式下土壤水、盐、氮和棉花根系的分布,对于滴灌条件下水肥盐的合理调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温室条件下应用15N标记尿素进行了不同滴灌施肥方式对土壤水、盐和氮素分布的影响及其与棉花根系分布之间关系的盆栽试验。根据滴灌灌水(W)和施肥(N)的先后顺序,设置4种不同氮肥施用方式:①氮肥在一次灌溉过程的前期施用(N-W);②后期(W-N);③中间(W-N-W);④全程施用(NW)。同时以传统的氮肥直接施入土壤后浇灌(SN-W)为对照。结果土壤水盐分布明显受灌溉方式的影响,但滴灌条件下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水盐分布无影响。氮肥滴灌施肥24 h后15N主要分布在0~20 cm深度土层,但不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国娟  濮晓珍  张鹏鹏  张旺锋  
【目的】本研究探讨干旱区棉田土壤氮素转化过程及对棉花根系生物量的影响,明确棉田土壤氮素有效性对农业管理措施的响应,为棉田制定高产高效管理措施,实现棉花高产优质低成本及环境友好生产服务。【方法】在定位试验条件下,采用裂区设计,以秸秆不还田(S0)与秸秆还田(S1)为主区,4种施肥处理(不施肥(F0)、施氮磷钾化肥(F1)、施有机肥(F2)、施氮磷钾化肥+有机肥(F3))为副区,分析了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土壤氮素有效性的影响,探讨了棉田土壤氮素转化过程,包括净矿化速率、净硝化速率、总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的变化,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世伟  潘存德  张翠芳  李星  郭佳欢  
【目的】枣是新疆环塔里木盆地特色林果栽培面积最大的树种,环塔里木盆地枣树的栽培大多与农作物间作。【方法】为了探明枣与农作物间作系统间作巷道内的光环境变化对农作物产量形成的影响,本研究以环塔里木盆地枣与棉花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度量与棉花间作条件下枣树间作巷道内棉花不同生育时期冠层饱和光合有效辐射(PAR)时空窗的大小及其与棉花产量形成的关系,为枣与棉花间作系统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枣与棉花间作系统间作巷道内达到棉花光饱和点的光量子通量密度持续时间是影响棉花冠层饱和光合有效辐射时空窗大小的决定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谭兰兰  王开勇  张胜林  樊华  
为了探索中低产棉田施用磷酸二铵和硫酸钾的最佳用量,利用两因素饱和D最优设计,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并建立了以棉花产量为目标的最优方程。结果表明:磷钾对棉花产量都有显著影响,在低水平施肥条件下,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一定范围后,增效不明显;氮素充分条件下,每公顷施磷酸二铵274.4~473.8 kg·hm-2、硫酸钾104.3~180.1 kg·hm-2时,籽棉目标产量可达5700~8100 kg·hm-2。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鹏程  董合林  毛树春  
本文综述了世界棉花的生产现状,剖析了主要产棉大国的棉花产量及施肥水平,并介绍了土壤矿质氮测试,棉花植株养分定量分析、半定性测定,精准农业变量施肥技术等在国际上的研究进展,为中国棉花生产和科研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铁明  于晓英  彭尽晖  吕长平  向佐湘  
为了引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野生花卉 ,合理开发野生花卉资源 ,对野生重瓣大花萱草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繁殖、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 ,野生重瓣大花萱草植株高大 (87.5 cm) ,叶片宽大肥厚 ,花葶高而粗 ,单株花葶数多 (3.8~ 4 .2 ) ,花葶上花蕾数多 (15 .5~ 16 .2个 /花葶 ) ,花高度重瓣 (平均 18.2瓣 ) ,花大(花径达 16 .1cm) ,花色鲜艳 ,是值得推广的优良露地花卉品种 .施肥试验表明 ,野生重瓣大花萱草需肥量较大 ,生长期至开花前每株追施花之宝 0 .2 5 kg,每隔 15 d施 1次 ,共 4次 ,能显著促进野生重瓣...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宁  冯克云  南宏宇  张铜会  
【目的】探究不同水分条件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棉花根系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为干旱区合理利用水肥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8—2019年进行田间定位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重度水分亏缺(W1)、轻度水分亏缺(W2)和正常水分(W3),控制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32%—46%、51%—62%、67%—81%,副区为不施肥(F0)、单施化肥(F1)、30%有机肥+70%化肥(F2)和70%有机肥+30%化肥(F3),分析不同水分条件下施肥对棉花花铃期根系形态特征、根长垂直分布、根系活力、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水分亏缺抑制了棉花花铃期根系生长,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系活力较正常水分显著降低,地上部干重下降而根冠比增大,单株铃数和单铃重降低并导致籽棉产量的下降,其中W1负面影响最为严重。不同水分条件下各施肥处理对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W2和W3下,施肥显著增加棉花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且有机无机肥配施显著高于单施化肥F1处理,其中W2下,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随有机肥配施比例的提高而增加,F3较F1处理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两年平均分别提高18.1%、12.2%和35.0%;W3下,F2处理对根系形态的促进效应最为显著,较F1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分别提高7.6%、17.0%和20.1%;W1下,各施肥对根长和根表面积具有抑制作用,其中F1处理抑制效应最显著。W2和W3水分条件下有机无机肥配施能够促进20—40 cm土层根系的生长,并显著提高根系在该土层的分布比例,较单施化肥能显著提高各土层根系活力,促进地上部和根系干重的增加并降低根冠比,增加单株铃数和籽棉产量,其中W2下F3处理单株铃数和籽棉产量最高,较F1处理单株铃数和籽棉产量分别提高13.2%和17.2%,而W3下F2处理单株铃数和籽棉产量表现最高,较F1分别提高16.1%和9.2%。【结论】有机无机肥配施能够优化根系形态与空间分布,提高根系活力,促进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并提高籽棉产量,缓解轻度水分亏缺对棉花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同水分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中,轻度水分亏缺下70%有机肥+30%化肥(F3),正常水分下30%有机肥+70%化肥(F2)为最优施肥处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宁  冯克云  南宏宇  丛安琪  张铜会  
【目的】探究不同水分条件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棉花水氮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为河西走廊棉区合理利用有机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0—2021年进行田间定位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充分灌溉(W1)和亏缺灌溉(W2);副区为不施肥(CK)、单施化肥(CF)、25%有机肥+75%化肥(OF1)、50%有机肥+50%化肥(OF2)和75%有机肥+25%化肥(OF3),分析不同水分条件下施肥对棉花生育期土壤含水量、阶段耗水量、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及转运分配、水氮利用效率、籽棉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棉花籽棉产量和水氮利用特征受不同水肥处理及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亏缺灌溉下棉田土壤含水量、总耗水量、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量和籽棉产量显著下降,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适宜的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能够提高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降低棉花苗期和蕾期耗水,增加花铃期耗水量,提高棉花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并促进其向生殖器官中分配。充分灌溉条件下,25%有机肥配施处理(OF1)籽棉产量最高,两年平均较单施化肥(CF)提高10.5%;50%有机肥配施处理(OF2)与单施化肥(CF)无显著差异,但75%有机肥配施处理(OF3)显著降低。25%有机肥配施处理在各施肥处理中水氮利用效率最高,其中水分利用效率、氮素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较单施化肥提高8.9%、14.3%和28.9%。亏缺灌溉条件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籽棉产量均高于单施化肥,其中50%有机肥配施处理表现最高,两年籽棉平均产量较单施化肥提高12.9%,同时50%有机肥配施处理水氮利用效率也表现为最高,其中水分利用效率、氮素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较单施化肥提高6.3%、35.5%和31.6%。【结论】适宜比例的有机无机肥配施能够协调土壤-作物水分养分供需关系,提高棉花籽棉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综合考虑产量、水氮利用效率和植棉效益,25%有机肥配施处理为河西走廊棉区适宜的有机肥配施模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清曼  王化岑  赵华  钱发军  董玉枝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棉花-花生在不同间作模式下土壤养分的变化,结果表明:棉花-花生在合理的间作条件下,土壤养分有一定的互补作用。棉花能充分利用花生固定的氮,花生能利用棉花活化的土壤磷;棉花-花生间作,要注意钾素的补充。间作距离小,这两种作物一方面发生养分竞争,更主要的是地上部竞争,影响经济产量。间作距离过大与单作相类似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洪顺山  胡炳堂  江业根  
为探讨毛竹林的施肥效果和合理的施肥配方,在浙江省安吉县、福建省沙县和长汀县三处设置了毛竹施肥试验林。六年的试验结果表明,立竹结构较合理的毛竹密林(立竹数3 000株/hm~2左右),施用三要素化肥肥效显著,年均增产鲜竹材2.67~5.70 t/hm~2,鲜笋0.34~0.75t/hm~2,每公斤肥料(按有效成分N、P、K计算)累计增产鲜竹材27.8~62.5 kg、鲜笋2.75~9.15 kg;最佳施肥配方为每公顷N310 kg,P 83kg,K 118kg。毛竹疏林(立竹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