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93)
- 2023(5596)
- 2022(5130)
- 2021(4553)
- 2020(4162)
- 2019(10139)
- 2018(9987)
- 2017(19599)
- 2016(11033)
- 2015(12641)
- 2014(13061)
- 2013(13144)
- 2012(12333)
- 2011(11206)
- 2010(11315)
- 2009(10752)
- 2008(10799)
- 2007(10037)
- 2006(8465)
- 2005(7448)
- 学科
- 济(50731)
- 经济(50689)
- 管理(30612)
- 业(30207)
- 方法(27950)
- 数学(25452)
- 数学方法(25222)
- 企(24170)
- 企业(24170)
- 农(13462)
- 财(12965)
- 中国(10911)
- 学(10157)
- 地方(9957)
- 业经(9064)
- 贸(8865)
- 贸易(8865)
- 农业(8794)
- 易(8572)
- 务(8242)
- 财务(8224)
- 财务管理(8199)
- 制(8145)
- 和(7887)
- 企业财务(7724)
- 环境(7636)
- 银(6638)
- 银行(6615)
- 技术(6545)
- 理论(6457)
- 机构
- 大学(167166)
- 学院(165877)
- 济(69073)
- 经济(67601)
- 管理(64860)
- 理学(56053)
- 理学院(55445)
- 研究(55339)
- 管理学(54514)
- 管理学院(54219)
- 中国(40880)
- 科学(36043)
- 京(35230)
- 农(33346)
- 财(30239)
- 所(29361)
- 业大(28437)
- 研究所(26970)
- 农业(26748)
- 中心(26116)
- 江(24928)
- 财经(24493)
- 经(22109)
- 北京(21942)
- 范(21275)
- 经济学(21165)
- 师范(21055)
- 州(19528)
- 经济学院(19350)
- 院(19291)
- 基金
- 项目(111176)
- 科学(86066)
- 基金(79225)
- 研究(78508)
- 家(69322)
- 国家(68787)
- 科学基金(57901)
- 社会(48687)
- 社会科(46188)
- 社会科学(46163)
- 省(45151)
- 基金项目(42658)
- 自然(38028)
- 划(37669)
- 自然科(37097)
- 自然科学(37082)
- 自然科学基金(36395)
- 教育(36263)
- 资助(33014)
- 编号(32131)
- 成果(25633)
- 重点(25381)
- 部(24911)
- 发(24136)
- 创(22536)
- 课题(22178)
- 科研(21999)
- 计划(21652)
- 创新(21200)
- 教育部(20689)
共检索到2336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敏
运用收益成本比效率模型对2009年我国各棉花主产区收益成本比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各棉花主产区的收益成本比效率较高,配置效率是制约成本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各棉花产区因在产量、价格方面的优势而使收益效率普遍较高。对各棉花产区的实际成本进行分解,以获得降低实际成本的依据和空间,旨在为提高成本效率提供指导依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启荣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近二十多年来,中国棉花主产区出现了由南向北、向西北新疆地区迁移的现象;中国棉花生产布局变化受各地区种植业内部的比较效益、农民的非农就业机会、农民的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灌溉条件和自然灾害、技术进步和国家政策的影响。
关键词:
棉花 主产区 变迁 影响因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力 刘小凤 程文明 陈兵
为进一步完善棉花价格补贴机制,2018年新疆在博乐市、柯坪县和叶城县开展了棉花"价格保险+期货"试点工作。本文梳理了新疆棉花"价格保险+期货"试点背景及试点目标,在对三个试点地区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总体目标角度对试点取得的初步成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试点推进了棉花产业融合,有效规避了WTO"黄箱"政策的约束,保障了棉农的基本收益,降低政府财政成本,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改革目标。但是试点中还存在棉花价格保险的目标价格过高、棉农的保险意识淡薄、赔付机制不完善、缺乏农业保险人才、风险对冲工具不足等问题。本文针对改革试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石晶 李林
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和我国11个棉花主产省区的2002~2011年棉花成本收益数据,对我国棉花主产区的全要素生产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分解,并检验了棉花主产区全要素生产效率的收敛性。结果表明:2002~2011年棉花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值增长率为-2.1%,技术效率平均值增长率为-0.2%,技术进步效率平均值增长率为-1.9%,棉花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主要是由技术退步所引起的。收敛分析结果表明,地区间的棉花全要素生产率差距逐步缩小,存在收敛趋势。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郝身强 孙成金 查文峰 冯富民
当前棉花主产区棉花收购政策不易把握,收购价格难以掌握,棉花企业盈利能力普遍较低,成为困扰农发行收购资金封闭管理的难题。笔者建议:棉花收购在资金供应上要实行多渠道多元化;政府部门要在棉花价格控制上加强宏观调控;农发行在扶持对象上要优化贷款投向。
关键词:
收购资金 棉花价格 封闭管理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凡 吕军 刘勤 郭莹 何文清 王林 严昌荣
地膜覆盖是我国农业应用最为广泛的农艺技术之一,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棉花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我国棉花主产区的变化。笔者采用实地调研和文献统计数据,对我国主要棉区地膜应用和残留污染特点进行大范围采样,获取第一手数据;同时,对过去几十年中与棉花地膜覆盖技术应用数据进行整理归纳,总结了我国棉花生产格局的变化特点,分析了地膜覆盖技术对我国棉花产业的影响,探讨了主要棉区农田土壤地膜残留污染特点和趋势。结果显示,我国棉花的主产区从过去的黄河和长江流域迁移到现在的西北内陆地区(主要是新疆),其种植面积占全国的70%。新疆等西北内陆地区自1986年开始规模化应用地膜覆盖技术后,棉花单产(皮棉)快速上升,现在已经超过2 000 kg/hm~2,大幅度超过长江和黄河流域的棉花单产。同时,新疆棉区地膜覆盖应用所带来的残留污染已成为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新疆连续10 a和20 a覆膜的棉田土壤中残膜量分别为259.70±36.78 kg/hm~2和307.90±35.84 kg/hm~2。因此,地膜覆盖是我国棉花生产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对保持我国棉花生产的稳定至关重要,但同时棉田地膜残留污染非常严重,必须尽快研究棉田地膜残留污染的应对策略,实现地膜残留污染的有效防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太祥 滕晨光 张朝辉
农户是农业生产经营的微观主体,科学测定地膜回收的经济效益对于提高其地膜回收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新疆棉花主产区591户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值匹配法测算了地膜回收的增产效果,进一步结合当前的成本投入情况分析了地膜回收对农户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农户地膜回收决策受户主身体健康状况、宣传力度、惩罚力度、地膜回收补贴、农田地膜污染程度和农户污染治理主体责任认知等因素的显著影响;②考虑样本农户自选择和内生性问题后,地膜回收使农户亩均籽棉产量平均提高了12.49 kg,这一平均处理效应远低于现有的自然科学试验结果;③在当前棉花价格下和回收补贴政策下,地膜回收能够增加农户净利润,但地膜回收机械使用成本和补贴额度对农户新增利润影响较大。在此基础上,文章从完善地膜回收的约束型政策规制、激励型政策规制和地膜回收体系3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辉尚 胡晨沛 曲春红
[目的]基于2006—2015年我国15个小麦主产省(区)小麦生产投入产出数据,对小麦主产区生产效率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Malmquist指数模型以及探索性空间分析(ESDA)对我国小麦生产效率演变的时空异质性进行研究。[结果](1)在时间异质性方面,2006-2015年我国小麦主产区小麦生产的综合技术效率均值为0. 928,纯技术效率均值为0. 943,规模效率均值为0. 984,均未达到有效水平,主产区小麦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介于0. 920和0. 977之间,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受到了技术进步更大的制约。(2)在空间异质性方面,不同省(区)在纯技术效率存在较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而在规模效率方面则较为接近。在全要素生产率方面,超过半数的研究省(区)小麦全要素生产率呈现负增长的趋势。(3)在生产效率的空间相关性方面,我国小麦主产区的小麦生产效率整体上呈现出较为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相较于其他地区而言,黄淮海小麦优势区存在较为显著且稳定的空间正相关关系。[结论]因地制宜地发挥区域生产禀赋优势、提高小麦主产区技术的有效投入,是提高小麦生产效率的关键,同时,通过资源合理配置实现小麦生产的空间布局优化,是整体提升我国小麦生产效率、维护粮食市场稳定的关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亚军 姚顺波 霍学喜
本文利用中国10个苹果主产省份2001—2009年苹果生产投入产出的面板数据,运用非参数HMB指数方法对苹果生产的全要素生产效率变动进行分解分析,明确各指数的时序变动趋势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苹果生产的HMB指数及其分解的各指数的变动原因做出进一步探讨。结果表明,中国苹果生产全要素生产率(TFP)HMB指数在此期间出现波动且呈总体小幅增长的趋势;技术进步效率指数的影响最大,但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在减弱;规模效率低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可以通过提高技术进步水平、扩大生产规模等手段来改善苹果生产效率水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娜 高瑛 王咏红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结合MAlMquist指数法对6大粮食主产省份1995—2012年粮食能耗技术效率进行分析,并运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2020年各项能耗量进行预测。研究发现,河南、河北、江苏和黑龙江技术效率较高,山东和四川技术效率较低;在规模报酬方面,河南多个年份均规模报酬递减,其余省份则规模报酬递增;山东各项能耗最优调整量均较高;6省年均全要素生产率呈下降趋势,河南全要素生产率最低;2020年各能源要素消耗量均呈上升趋势。并对如何优化能源要素的配置比例、提高粮食生产能源转化效率、化解由于能源滥用引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吕中旺 王建 孙鹏 刘辉 刘威 王加启 余雄 杨开伦 张文举 阿扎提·伊明霍加 卜登攀
本研究旨在评定我国不同地区玉米(Zea mays)、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水稻(Oryza sativa)3种秸秆营养品质的差异,为各地区秸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取秸秆资源丰富的地区河南、四川、湖北、江苏和安徽作为采样点,分别采集玉米、小麦、水稻收获籽实后的秸秆样品,应用湿化学法测定秸秆样品中营养成分。结果表明,采样地点对秸秆营养价值影响不显著(P>0.05)。且综合5省3种作物秸秆,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的营养价值优于小麦秸秆。
关键词:
玉米 水稻 小麦 秸秆 营养品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宇青 周应恒
基于非参数Kolmogorov-Smirnov分布检验的"基准模型变量移除法",结合DEAmAlmquiSt指数方法进行评价体系构建,并对2004—2012年13个粮食主产区的粮食补贴政策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主产区补贴政策的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技术进步都有一定的增长,从而使补贴政策效率有一定程度提升;补贴政策效率存在时间维度上的异质性与空间维度上的同质性;农业经济比重、补贴发放方式、农业收入依赖性、补贴力度对粮食政策效率有明显促进作用,工业化水平、人均粮食播种面积对补贴正效率的影响分别表现为不显著和显著为负。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粮食补贴 补贴效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锋 梁琦
从2004年起,我国开始实施以粮食最低保护价格与粮食直补为主的价格支持政策。当前,粮价支持政策和补贴政策正处于改革的前沿。2015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下发《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继续执行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完善玉米收储制度,继续实施棉花、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完善补贴发放办法。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我国粮食补贴政策以及价格支持政策的实施效果及存在问题的研究,结合对苏北5市2006-2013年粮食补贴政策实施效率的实证分析,为未来我国粮价支持政策提出可行的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姚凤阁 胡静 李福新
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效率是稳定我国农产品供给、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本文基于我国粮食主产区13个省份2005-2015年面板数据,分别采用超效率DEA模型、窗口Malmquist指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分析我国粮食主产区农村金融服务效率。研究表明:我国粮食主产区农村金融服务效率整体处于稳定有效状态,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由于技术效率的提高,粮食主产区农村金融服务效率存在空间正相关关系,各区域间差距现阶段较大,但具有平衡发展的趋势。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复宏 霍明 宋晓丽 王洪煜
本文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苹果经济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框架,采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BM超效率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分别测度了中国苹果7个主产省份2000—2014年的经济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并运用莫兰指数分析了环境全要生产率的空间自相关性。研究表明:考虑环境因素的苹果经济效率值明显低于未考虑环境因素的指标值。近年来中国苹果主产区苹果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发展呈现出空间负相关性,河北、辽宁的苹果产业发展与环境不够协调,而山东、陕西、甘肃的苹果产业发展与环境较为协调,不同省份的苹果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在不同样本期内的时空变迁较为明显。该研究为评价中国苹果优势产区并提升其"两型农业"的发展水平提供了有益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