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93)
- 2023(5960)
- 2022(5032)
- 2021(4451)
- 2020(3717)
- 2019(8131)
- 2018(7804)
- 2017(14395)
- 2016(8115)
- 2015(8553)
- 2014(8134)
- 2013(7989)
- 2012(7284)
- 2011(6415)
- 2010(6232)
- 2009(5576)
- 2008(5388)
- 2007(4740)
- 2006(4028)
- 2005(3329)
- 学科
- 济(28534)
- 经济(28502)
- 管理(22703)
- 业(22207)
- 企(17201)
- 企业(17201)
- 方法(13691)
- 数学(12452)
- 数学方法(12323)
- 农(9278)
- 财(8471)
- 学(8043)
- 贸(7412)
- 贸易(7411)
- 易(7247)
- 中国(7059)
- 业经(6791)
- 农业(6444)
- 务(5422)
- 财务(5421)
- 财务管理(5416)
- 制(5325)
- 环境(5278)
- 技术(5234)
- 企业财务(5160)
- 地方(5006)
- 划(4348)
- 产业(4196)
- 银(4121)
- 银行(4077)
- 机构
- 大学(113175)
- 学院(112876)
- 济(44230)
- 经济(43460)
- 管理(41925)
- 研究(41354)
- 理学(37327)
- 理学院(36880)
- 管理学(36108)
- 管理学院(35947)
- 农(32254)
- 科学(29992)
- 中国(29622)
- 农业(26144)
- 业大(25823)
- 京(23501)
- 所(22911)
- 研究所(21586)
- 财(18288)
- 中心(18097)
- 农业大学(17699)
- 江(15913)
- 财经(15176)
- 院(15133)
- 省(14876)
- 北京(14143)
- 室(14063)
- 经(13988)
- 科学院(13933)
- 业(13770)
- 基金
- 项目(86525)
- 科学(66490)
- 基金(63905)
- 家(60870)
- 国家(60381)
- 研究(53047)
- 科学基金(49481)
- 自然(35551)
- 自然科(34740)
- 自然科学(34720)
- 基金项目(34624)
- 社会(34344)
- 自然科学基金(34128)
- 省(33652)
- 社会科(32635)
- 社会科学(32625)
- 划(29767)
- 资助(25016)
- 教育(23310)
- 重点(20412)
- 计划(19956)
- 编号(18428)
- 发(18385)
- 创(18266)
- 科技(18257)
- 部(18171)
- 科研(17782)
- 创新(17201)
- 业(17056)
- 农(15488)
共检索到154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冯雷 唐光木 徐万里 耿增超 孙宁川 廖娜
为了探讨棉秆炭施用方式对干旱区灰漠土棉田产生的影响。通过大田试验随机区组设计,解析棉秆炭施用方式(每年施棉秆炭NPKC、常氮+1. 5棉秆炭NPKBc1. 5、低氮+1. 5棉秆炭N低PKBc1. 5、常氮+3. 0棉秆炭NPKBc3. 0、低氮+3. 0棉秆炭N低PKBc3. 0)对灰漠土棉花形态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NPK-Bc1. 5棉花单株叶面积显著增加,花蕾花铃数提高45. 67%。分别增加施氮量和棉秆炭的效果不同,单独有限度增加棉秆炭22. 5 t/hm~2,单株叶面积显著增加24. 27%;增加施氮量,单株叶面积增加不显著。正常施氮,棉秆炭从22. 5 t/hm~2增加到45. 0 t/hm~2,根冠比增加13. 3%,叶面积减小11. 84%;减少施氮量但增加棉秆炭施用量,花蕾花铃数显著增加(P 0. 05),有机碳对二者具有促进作用,而容重表现出抑制效应。含水量对于花蕾花铃数有一定积极影响。因此说明,灰漠土增施适量棉秆炭可弥补氮的不足,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明芳 田长彦 王林霞
【目的】探讨不同氮肥用量与施用时期对棉花生长发育及土壤矿质氮含量的影响,为棉花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施氮肥为对照,采用2种氮肥用量(150,300kg/hm2)与不同施用时期(播前全部基施、1/2播前基肥+1/2蕾期追肥、1/3播前基肥+1/3蕾期追肥+1/3花铃期追肥)进行组合的田间小区试验,分析氮肥用量和施用时期对棉花产量、棉铃生长发育及各生育时期土壤矿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在供试区土壤较为瘠薄的情况下,与不施氮肥相比,施用氮肥使棉花产量、株有效铃数、成铃率、单铃质量分别显著增加44.8%~80.0%,1.0~2.3,4.3%~8.1%和0.66~1.36g,且高氮处理>...
关键词:
氮肥用量 施用时期 棉花 棉铃 矿质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杜海岩 孙晓丽 柳新伟 徐双 崔德杰
通过2年大田试验,研究优化施肥对东营滨海盐渍土棉花生长及土壤养分供应能力的影响。设不施肥、农民传统施肥、优化施肥、优化施肥+有机肥4个处理。结果表明:与农民传统施肥对比,优化施肥及优化施肥+有机肥处理有效提高了棉花产量、肥料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施肥改变了土壤盐基离子组成,农民传统施肥、优化施肥、优化施肥+有机肥处理Na+及Cl-所占比分别减少2.29%,3.45%,6.15%,K+、Ca2+、Mg2+、SO_2-4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优化施肥+有机肥处理能明显提高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其中脲酶、碱性磷酸酶活
关键词:
优化施肥 盐渍土 棉花生长 土壤养分供应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顾美英 刘洪亮 李志强 刘晓伟 唐光木 徐万里
【目的】研究生物炭处理对新疆连作棉田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农业废弃物的合理利用和防治棉花连作障碍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方法】在大田覆膜滴灌栽培条件下,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并采用常规培养法,结合Biolog微平板技术对连作棉田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生理菌群数量和碳源利用进行分析,研究施用生物炭对新疆石河子垦区灰漠土和风沙土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灰漠土试验分别设生物炭+常规NPK施肥(BC+CK)和常规NPK施肥(CK)两种,生物炭施用量22.5 t·hm-2;风沙土设低量生物炭+常规NPK施肥(BC1+CK)、高量生物炭+常规NPK施肥(BC2+CK)和常规NPK施肥...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杜思垚 郭晓雯 王芳霞 叶扬 杨茂琪 闵伟
【目的】淡水资源不足是限制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咸水灌溉在缓解淡水资源短缺、维持作物生长的同时,也加剧了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风险,合理利用咸水资源、改善土壤性质、提高作物产量是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方法】试验设置灌溉水盐度和有机物料两个因素,灌溉水盐度(电导率,ECw)设2个水平,为0.35 d S/m (淡水)和8.04 d S/m (咸水),分别用FW和SW表示;每个灌溉水盐度处理下分别设置对照、棉花秸秆和棉花秸秆生物炭3个处理,分别以CK、ST和BC来表示。【结果】与淡水灌溉相比,咸水灌溉增加土壤容重、含水量、盐分、总碳、全氮、速效磷含量和土壤脲酶活性,但土壤pH值、速效钾、蔗糖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芳基硫酸酯酶活性、土壤呼吸及棉花株高、生物量、氮素吸收和产量均呈降低趋势。生物炭和秸秆施用降低土壤容重,但增加土壤pH、总有机碳、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淡水灌溉下土壤盐分差异不显著,但咸水灌溉下土壤盐分显著降低。与CK处理相比,BC和ST处理显著增加土壤蔗糖酶活性,总体上蔗糖酶活性分别较CK处理高38.65%和35.89%;ST处理显著增加碱性磷酸酶和芳基硫酸酯酶活性,总体上碱性磷酸酶和芳基硫酸酯酶活性分别较CK处理高35.90%和65.01%;土壤脲酶活性与3种酶活性呈相反趋势,尤其是在SW条件下,BC处理和ST处理较CK分别降低20.51%和2.91%。生物炭和秸秆施用也显著提高土壤基础呼吸,BC和ST处理的土壤基础呼吸分别较CK增加24.88%和27.03%。BC处理和ST处理均显著提高棉花株高、生物量、氮素吸收和产量,总体上,生物炭和秸秆施用后的棉花产量较对照提高9.09%和5.66%。【结论】生物炭和秸秆的施用改善土壤理化条件,增加土壤养分,促进了棉花对养分的吸收,提高棉花产量。
关键词:
生物炭 咸水滴灌 棉田 理化性质 酶活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云马 李廷瑞 孙彦铭 贾树龙 孟春香 王藏庄 刘小京 刘毅 刘俊杰
采用模拟土柱方法,研究了含氯肥料施入盐渍化土壤后Cl-的淋溶及残留特点,并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程度盐渍化土壤施用硫酸钾和氯化钾后对棉花产量及对土壤盐分、Cl-残留的影响。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施入土壤中的Cl-很容易被淋洗掉,在不考虑返盐的情况下,每年正常降雨量能够将40 cm土层中氯离子淋洗掉的数量可高达施肥带入量的24~74.7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速效钾含量332 mg/kg的土壤上,棉花施用2种钾肥均未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果,而在速效钾含量189.5 mg/kg的土壤上,棉花施用2种钾肥增产效果都显著。在轻度盐渍化土壤上,施用硫酸钾和氯化钾的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在中度以上盐渍化土壤上,硫酸...
关键词:
盐渍化土壤 含氯肥料 氯离子 淋洗 棉花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何静 王振华 刘健 马占利 温越
【目的】探究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水热环境和棉花生长对灌溉水温与施氮量的响应机理,旨在确定北疆滴灌棉花合理的灌溉水温和施氮量。【方法】以新陆早42号棉花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灌溉水温:15℃(T0)、20℃(T1)、25℃(T2)和30℃(T3);3个施氮水平:250 kg·hm~(-2)(F1)、300 kg·hm~(-2)(F2)和350 kg·hm~(-2)(F3),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析不同灌溉水温条件下施氮量对棉田土壤水热环境、棉花生长、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常规灌溉水温与低氮处理降低土壤温度,抑制棉花生长,单株铃数降低并导致籽棉产量下降。适宜的灌溉水温和施氮量可以改善土壤水热环境,促进棉花生长发育,提高籽棉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与15℃常规灌溉水温相比,增温灌溉显著提高了土壤温度0.58—3.30℃,土壤储水量降低1.2%—7.2%,土壤呼吸速率显著提高5.7%—28.0%;随灌溉水温升高,棉花株高、叶面积指数及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先增高后降低,在灌溉水温为25℃时达最大。随施氮量增加,土壤储水量降低3.3%—6.7%,土壤呼吸速率显著提高3.6%—9.5%,棉花株高增加3.2%—4.9%,叶面积指数显著增加5.8%—11.0%,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增加1.2%—2.2%,均在施氮量为350 kg·hm~(-2)时达最大。水分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及籽棉产量随灌溉水温升高均先增加后减少,随施氮量增加分别表现为增加、减少、增加的趋势。通径分析表明,土壤温度对籽棉产量直接作用最大,而施氮量通过促进棉花生长对籽棉产量间接作用最大。籽棉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均在T2F2处理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 652.3 kg·hm~(-2)、1.17 kg·m~(-3),且T2F2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22.17 kg·kg~(-1))显著大于T2F3处理(18.80 kg·kg~(-1))。【结论】综合考虑灌溉水温与施氮量对土壤温度,土壤呼吸速率,棉花生长、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推荐北疆棉区适宜灌溉水温为25℃,施氮量为300 kg·hm~(-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汉民 刘松涛 曹雯梅 马丽 房卫平
通过盆栽和田间试验,主要研究保水剂对土壤和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的保水剂含量在0.030%~0.100%内,土壤表面蒸发明显降低,pH值趋于酸化;保水剂的用量在30~45 kg/hm2,能够明显提高棉花的产量,增产幅度达10%以上,对纤维品质没有影响,株高增加3.8~10.2 cm,铃数增加5.7万~9.4万个/hm2,铃重增加0.1~0.19 g;并且以穴施最经济有效。
关键词:
保水剂 土壤 棉花 生长发育 产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明芳 田长彦 王平 赵振勇 王林霞
【目的】探讨黑液腐殖酸液体肥料(Humic acid liquid fertilizer,HALF)对棉花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为其在棉花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网室-盆栽试验,以不施肥(CK)为对照,研究施用A型、B型和C型3种HALF肥料(HALF-A、HALF-B、HALF-C),N、P、K配施(NPK处理)以及N、P、K与HALF-C配施对棉花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和土壤养分含量等的影响。【结果】与NPK处理相比,施用HALF肥料能使棉花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提高10.0%~65.8%,其中以HALF-C与NPK配合施用处理棉花生长最好。与NPK处理相比,施用HALF和H...
关键词:
腐殖酸液体肥料 黑液 棉花 养分吸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明芳 田长彦 吕昭智 刘宏萍 陈涛
2000~2004年,在新疆的新和县和尉犁县,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栽培和灌溉条件下,氮肥施用量对不同棉花品种产量、植株中NO3-N含量及棉田土壤中NO3-N含量与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不同量氮肥可使棉花增产2%~73.8%,在新和县的栽培和土壤条件下,氮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不显著(F2000=0.72);在尉犁县的栽培和土壤条件下,无论采用常规灌溉还是滴灌方式,氮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水平(F2001=8.20**,F2002=2.91*,F2003=10.75**,F2004=17.97**);不同土壤、栽培和灌溉条件下,不同棉花品种的氮肥推荐用量各不相同,但报酬递...
关键词:
新疆 棉花 氮肥效应 硝态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宏军 朱端卫 刘鑫 周文兵 耿明建 刘武定 洪丽芳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 ,酸性土壤上适当施用石灰能极显著提高蚕豆的产量。云南赤红壤方解石用量在3 .0g kg时 ,蚕豆产量达到最佳 ;云南黄红壤白云石用量为 2 .8g kg时 ,蚕豆的籽粒产量接近峰值 ,地上部干重达到最佳 ;湖北咸宁棕红壤方解石与白云石混合用量在 1.5g kg时 ,蚕豆获得最佳产量。供试土壤施用石灰可以提高土壤pH ,显著降低了土壤活性铝和活性锰 ;此外 ,施用石灰改善了供试土壤的磷营养 ,磷营养差异是蚕豆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石灰 酸性土壤 蚕豆 铝毒 锰毒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谭启玲 胡承孝 魏文学 吴礼树 Ron.Mclaren
采用盆栽土培试验 ,研究了施用工业污泥对棉花产量及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 :工业污泥的施用有降低棉花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的趋势 ,该污泥的施用能增加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特别是Pb、Cd的含量 ,而且主要是以非交换态的形式增加 ;但土壤中总的重金属含量并没有超过国家所规定的一级土壤使用标准。
关键词:
工业污泥 棉花 土壤 重金属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徐莉 周伟 俞元春 王玫 侯文军 徐长柏 戴成
随着畜牧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禽畜粪便沼气工程产生的沼液数量增加,沼液中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丰富,直接排放极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环境污染。以中粮肉食(江苏)有限公司沼气厂的猪粪沼液为试验材料,通过2次施入不同量沼液的处理,研究了施用沼液对杨树Populus林地土壤性质及林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沼液能显著增加(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姬清元 张富仓 肖超 刘小强 孙鑫 杨玲
[目的]针对北疆地区水资源短缺及棉田土壤盐渍化等问题,研究不同生育期土壤基质势调控对棉花生长、产量、土壤水分及脱盐效果的影响,为北疆棉田节水控盐高效灌溉制度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0年4月至2020年9月,在新疆石河子市146团进行大田试验,以棉花“新陆早42号”为材料,在棉花的苗期(A)、苗期+蕾期(B)、苗期+蕾期+花铃期(C)分别设置W_1 (-10 kPa)、W_2(-20 kPa)和W_3(-30 kPa)3个土壤基质势调控灌溉水平,以整个生育期土壤基质势下限-40 kPa为对照(CK),共10个处理,对不同土壤基质势调控处理棉花生长、产量及土壤水盐等指标进行测定,最后采用TOPSIS法对不同处理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同一基质势灌溉水平下,不同生育期调控灌溉对棉花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地上干物质量和籽棉产量有明显影响,表现为C>B>A>CK;同一生育期调控灌溉下,随着土壤基质势水平的提高,棉花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量均明显增加,其中W_1和W_2处理明显高于W_3和CK。从籽棉产量来看,W_1C、W_2C、W_3C、W_1B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中W_1C处理最高。2)在同一基质势调控水平下,0~4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基本表现为C>B>A>CK;随着土壤基质势水平的提高,0~4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明显增大,其中W_1C和W_2C处理土壤含水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3)同一基质势灌溉水平下,不同生育期调控灌溉收获期0~100 cm土层相对脱盐率的平均值基本呈现C>B>A;相同生育期调控下随着土壤基质势水平越高,土壤脱盐效果越好,相对脱盐率均值越大(A除外),且膜内脱盐效果优于膜外。其中W_1C和W_1B处理脱盐效果优于其他处理,其相对脱盐率平均值分别为175.16%和152.44%。TOPSIS综合评析结果表明,W_2C处理更有利于棉花的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及较好的脱盐效果。[结论]在保证北疆棉田节水控盐高效生产的情况下,在苗期、蕾期和花铃期实施-20 kPa土壤基质势调控灌溉为最佳的灌溉模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晓日 葛银凤 李娜 彭靖 樊耀 高天一
为探讨连续施用生物炭及生物炭不同用量对土壤肥力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在沈阳农业大学后山棕壤新型肥料试验基地(始建于2013年)布置生物炭用量定位试验,设置4个生物炭用量梯度0,1.5,3,6 t·hm-2,研究不同用量生物炭对棕壤理化性质、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对玉米苗期土壤含水量的影响不大,随着生育期的推进,逐渐表现出其保水性能;添加生物炭可以降低土壤容重,不同用量生物炭处理的土壤容重较NPK处理平均降低了6.04%,且容重随施炭量的增加而降低;施用生物炭可以提高土壤pH值、有机质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