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04)
2023(6402)
2022(5267)
2021(4700)
2020(3871)
2019(8520)
2018(8099)
2017(14753)
2016(8280)
2015(8722)
2014(8303)
2013(8117)
2012(7272)
2011(6506)
2010(6260)
2009(5694)
2008(5470)
2007(4779)
2006(3982)
2005(3300)
作者
(26964)
(22754)
(22721)
(21065)
(14045)
(11064)
(9808)
(8988)
(8610)
(7897)
(7802)
(7464)
(7358)
(7332)
(7013)
(6950)
(6897)
(6812)
(6517)
(6390)
(5951)
(5577)
(5331)
(5313)
(5039)
(4952)
(4944)
(4911)
(4723)
(4620)
学科
(28966)
经济(28931)
管理(23298)
(22407)
(17413)
企业(17413)
方法(14222)
数学(12838)
数学方法(12706)
(9246)
(8144)
(7771)
(7356)
贸易(7356)
中国(7274)
(7200)
业经(6996)
农业(6470)
技术(5445)
环境(5441)
(5132)
财务(5117)
财务管理(5111)
(5027)
企业财务(4855)
地方(4781)
(4563)
产业(4389)
(4286)
银行(4236)
机构
大学(116335)
学院(115824)
(45066)
经济(44281)
管理(43241)
研究(41791)
理学(38588)
理学院(38134)
管理学(37326)
管理学院(37160)
(32226)
科学(30129)
中国(29437)
农业(26169)
业大(25949)
(23815)
(22754)
研究所(21468)
中心(18577)
(18558)
农业大学(17736)
(16277)
财经(15583)
(15087)
(14648)
(14347)
北京(14207)
(14091)
科学院(13815)
(13785)
基金
项目(89330)
科学(68891)
基金(66122)
(62540)
国家(62060)
研究(54992)
科学基金(51355)
自然(36675)
社会(35946)
自然科(35873)
自然科学(35854)
基金项目(35828)
自然科学基金(35263)
(35128)
社会科(34167)
社会科学(34156)
(30614)
资助(25861)
教育(24570)
重点(20692)
计划(20292)
编号(19218)
(19069)
(18793)
(18708)
科研(18261)
科技(18223)
创新(17927)
(17397)
国家社会(15662)
期刊
(42538)
经济(42538)
学报(30486)
(28163)
研究(26619)
科学(24240)
大学(21493)
学学(21058)
中国(20258)
农业(18989)
管理(14107)
(13636)
(10623)
业大(9545)
农业大学(8149)
(7898)
(7809)
金融(7809)
经济研究(7589)
业经(7519)
技术(7356)
财经(7275)
科技(7218)
教育(6908)
林业(6305)
(6196)
问题(5986)
中国农业(5833)
商业(5583)
资源(5470)
共检索到1559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文青  孟亚利  陈兵林  王友华  李文峰  周治国  
【目的】明确果枝部位、温光复合因子和施氮量对棉纤维比强度形成过程的定量关系及两者的补偿效应,探明棉纤维比强度形成的生态基础。【方法】以杂交棉(科棉1号)和常规棉(美棉33B)为材料,于2005年在江苏南京(118°50′E,32°02′N,长江流域下游棉区)和江苏徐州(117°11′E,34°15′N,黄河流域黄淮棉区)设置分期播种(4月25日、5月25日)和施氮量(0、240、480 kg N.hm-2)试验,研究棉株果枝部位、温光复合因子(用纤维加厚发育期的累积辐热积PTP表示)和施氮量对纤维比强度形成的影响。【结果】(1)棉株果枝部位显著影响纤维比强度的形成,并与温光复合因子存在协同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蒋光华  周治国  陈兵林  孟亚利  
【目的】研究棉株生理年龄对棉纤维加厚发育及纤维比强度形成的影响。【方法】通过设置播期试验使位于棉株不同部位的棉花“三桃”(伏桃、早秋桃和晚秋桃)的棉纤维加厚发育期(铃龄25~50d)处于相同的温度条件下(统计伏桃、早秋桃和晚秋桃棉纤维加厚发育期日均温分别为22.0、19.4和15.3℃)。【结果】棉花“三桃”的棉纤维加厚发育及纤维比强度受温度和棉株生理年龄的双重影响,棉株生理年龄是影响伏桃、早秋桃棉纤维加厚发育的主要因子,对棉株上部果枝的伏桃和下部果枝的早秋桃棉纤维加厚发育具有显著影响,铃重、衣分和纤维比强度均明显低于其他部位;棉纤维加厚发育期低温则是影响晚秋桃棉纤维加厚发育及纤维比强度的首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新新  陈吉  刘敬然  吕丰娟  马伊娜  王友华  周治国  陈兵林  
【目的】为采取适宜栽培措施减轻花铃期不适宜温光条件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温度敏感性差异较大的科棉1号(低温弱敏感型品种)和苏棉15号(低温敏感型品种)为材料,通过分期(4月25日、5月25日、6月10日)播种和花铃期遮阴(相对光照率CRLR为100%、80%、60%),形成花铃期不同的温光条件,研究温光互作(用铃期内累积辐热积PTP表示)对棉花不同空间部位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1)铃期内日均温、日均最高温、日均最低温和光合有效辐射是造成棉纤维品质差异的主要气象因子,棉株不同空间部位各气象因子值纵向随果枝数增加、横向随果节数增加均逐渐降低。(2)纤维品质指标中马克隆值对...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薛占奎  王友华  陈兵林  高相彬  周治国  
【目的】探明棉铃对位叶氮浓度对棉纤维比强度形成的影响。【方法】以纤维比强度差异较大的3个棉花品种为材料,设置不同施氮量处理以形成不同的棉铃对位叶氮浓度,研究棉纤维加厚发育过程中棉铃对位叶氮浓度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纤维中糖类物质及纤维比强度间的关系。【结果】棉铃对位叶氮浓度随铃龄的变化符合幂函数曲线YN=αt-β;在棉纤维加厚发育过程中,纤维中蔗糖、β-1,3-葡聚糖和纤维素含量随棉铃对位叶氮浓度的增加呈抛物线型变化,蔗糖、纤维素累积与纤维比强度形成的最佳棉铃对位叶氮浓度变化曲线相吻合,β-1,3-葡聚糖累积与纤维比强度形成的最佳对位叶氮浓度差异较大。【结论】棉铃对位叶氮浓度反映了棉铃发育的氮营养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德谦  彭定祥  
1993~1994年以华苎2号为材料,进行了4种施氮水平和3种栽植密度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每hm ̄2施纯氮0~472.5kg范围内,随施氮量增加,茎、叶生长加速,分蘖增多,各产量因素的构成比较协调,原麻产量增加,但纤维支数有所下降。每hm ̄2产原麻2250kg的最佳施氮量为375kg氮。每hm ̄2栽植密度在22500蔸至37500蔸范围内,旺长期生长速度是密植快于稀植,分蘖数、有效茎数、鲜茎重、干物重、原麻产量等是密植高于稀植,纤维品质密植优于稀植,但随着麻龄延长,密植增产效应逐渐降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卞海云  王友华  陈兵林  束红梅  周治国  
【目的】研究低温对纤维比强度形成的影响。【方法】通过设置大田分期播种试验,使相同果枝部位棉铃可以处于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发育,研究低温对棉纤维发育关键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低温影响纤维素的累积速率并最终影响纤维比强度的形成,其原因是在不同水平上影响了纤维发育关键酶的活性。在生化水平上,低温(铃龄0~50d日均温<23.0℃,铃龄25~50d日均温<21.0℃)提高了纤维中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降低了蔗糖合成酶的活性,且前者对温度更为敏感。在基因表达水平上,低温使Expansin、蔗糖合成酶基因的表达量增加,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表达与此相反,低温下Expansin到达表达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友华  束红梅  陈兵林  许乃银  赵永仓  周治国  
【目的】探讨不同遗传背景棉花品种纤维比强度形成的温度敏感性特征。【方法】采用SPPS(11.0)统计分析软件分析2001~2004年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纤维品质资料。【结果】在相同条件下,同一品种的纤维比强度的变异性较为稳定,即棉纤维比强度的变异性具有较强的遗传(品种)特性,不同品种其纤维比强度变异性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可根据纤维比强度变异性大小对品种进行类型划分。研究发现各品种不同果枝部位及"四桃"间纤维比强度的变异性均存在差异,根据不同果枝部位及"四桃"间纤维比强度的变异系数分别聚类,可将14个品种划分为纤维比强度形成对温度敏感型,中间型和非敏感型3个类群。【结论】纤维比强度变异性大小具...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袁淑娜  华水金  倪密  李悦有  文国吉  邵明彦  张海平  祝水金  王学德  
【目的】探讨彩色棉纤维中大量元素含量与彩色棉纤维品质形成的关系。【方法】选用棕色棉(X008)、绿色棉(S029)和白色棉(Xuzhou142)为材料,对彩色棉纤维发育过程(开花后20—50d)中大量元素(N,P,K,Ca和Mg)、黄酮色素和纤维素以及纤维品质指标进行分析。【结果】(1)彩色棉纤维细胞中纤维素的含量显著偏低,比白色棉降低15%左右;黄酮色素含量较高,比白色棉纤维高4—10倍;大量元素的含量(除K)明显偏高,比白色棉提高1—2倍;(2)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成熟彩色棉纤维的品质指标与纤维中纤维素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纤维中总黄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棉纤维中大量元素N、P和Ca的含...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束红梅  赵新华  周治国  郑密  王友华  
【目的】研究纤维比强度形成存在温度敏感性差异的2个棉花品种纤维发育生理特性对低温的响应差异。【方法】选用纤维比强度形成存在温度敏感性差异的2个品种(科棉1号:温度弱敏感型品种,苏棉15:温度敏感型品种),通过分期播种,使相同果枝部位棉铃发育处于不同的温度条件,研究低温对棉花纤维发育相关物质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正常播期条件下,棉纤维发育期日均最低温为24.0和25.4℃,棉纤维中蔗糖合成酶活性高,β-1,3-葡聚糖酶活性低,蔗糖转化率和纤维素含量均较高,最终纤维比强度最高;晚播所致的低温(棉纤维发育期日均最低温低于21.1℃)则显著影响棉纤维发育,蔗糖转化率、纤维素含量、β-1,3-葡聚...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冯营  赵新华  王友华  马溶慧  周治国  
【目的】研究棉纤维发育过程中的糖代谢生理特征对氮素的响应及其与纤维比强度形成的关系,探索改善棉纤维比强度的生理调控技术途径。【方法】以美棉33B(AC-33B)和科棉1号(KC-1)为材料,设置大田氮素水平0kg N·hm-2(缺氮)、240kg N·hm-2(适氮)和480kg N·hm-2(高氮)试验,研究3个氮素水平下棉纤维发育过程中糖代谢的重要物质(蔗糖和β-1,3-葡聚糖)含量变化、调节糖代谢的相关酶(蔗糖酶、蔗糖合成酶、磷酸蔗糖合成酶及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和纤维比强度形成的关系。【结果】两年试验结果表明,在240kg N·hm-2水平下,棉纤维中的蔗糖酶活性最高,可...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朝晖  李景龙  
采用灰色系统和逐步回归法探讨了温度、光照时数、空气湿度、降水量等主要气象因子与中棉29号和湘杂棉3号的纤维品质性状的量化关系.结果表明,在湖南气候条件与栽培技术体系下,以伏桃的纤维品质最优,其贡献率达到66.67%,但以麦克隆值的变异系数最大(湘杂棉3号为9.794%,中棉29号为9.295%),平均为9.545%;灰色系统分析表明,温度是影响纤维品质的主导因子;逐步回归法分析表明,温度、光照时数与纤维品质呈正相关,而与降水量、空气湿度呈负相关,并建立了棉纤维品质与气象因子的线性回归模型:Y=-0.838 15+0.015 25X1-0.043 72X2(中棉29);Y=-0.070 65+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何洪城  陈超  
主要对所研发的植物纤维多层复合板材进行了纤维含量对性能的影响的实验和分析,结果表明:当复合材料中纤维含量在30%时,各项指标性能均能达到较优,产品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和环境学特性,达到室内家具使用要求,可代替普通人造板使用,同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均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可降解,符合绿色环保材料要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明芳  田长彦  吕昭智  刘宏萍  陈涛  
2000~2004年,在新疆的新和县和尉犁县,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栽培和灌溉条件下,氮肥施用量对不同棉花品种产量、植株中NO3-N含量及棉田土壤中NO3-N含量与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不同量氮肥可使棉花增产2%~73.8%,在新和县的栽培和土壤条件下,氮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不显著(F2000=0.72);在尉犁县的栽培和土壤条件下,无论采用常规灌溉还是滴灌方式,氮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水平(F2001=8.20**,F2002=2.91*,F2003=10.75**,F2004=17.97**);不同土壤、栽培和灌溉条件下,不同棉花品种的氮肥推荐用量各不相同,但报酬递...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强  李建章  鹿振友  
该文探讨了制造木纤维/岩棉纤维复合材料时,纤维长度、岩棉纤维用量、密度、施胶量、热压温度、热压时间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将岩棉纤维和木纤维混合,制造木纤维/岩棉纤维复合材料是可行的;木纤维长度、产品密度、岩棉纤维用量是影响复合板材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主要因素;随着木纤维长度的增大,产品的静曲强度提高、内结合强度降低;随着密度的提高,产品的力学性能呈线性比例增大;随着岩棉纤维用量的加大,产品的力学性能呈线性比例降低、阻燃性能呈线性比例增大;在实验选定的参数范围内,施胶量、热压温度、热压时间对产品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不明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殷昊  杨阳  张宸  罗宇  张应榕  王娟红  蒋平安  盛建东  陈波浪  
【目的】为探讨南疆棉田下施氮量对棉田土壤无机氮素含量、棉花产量、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方法】以新陆早66号为材料,设置5个施氮量处理(0、150、225、300、450 kg N/hm~(2),分别以N0、N150、N225、N300、N450表示),于2021年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进行大田试验。测定棉田0~60 cm土层硝态氮铵态氮含量、棉花干物质量、氮素积累量、产量等指标。【结果】①各处理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均随土壤加深而减少。随施氮水平的提高,0~60 cm各土层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均有显著增加,硝态氮在蕾期0~20 cm土层各处理差异显著(P0.05,下同),N450处理相较其他处理显著提高57%~140%。铵态氮含量苗期丰盈,盛铃期明显缺乏;而硝态氮含量苗期缺乏,盛铃期丰盈。②棉花各器官干物质量、氮素含量、皮棉产量、氮肥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均随施肥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且均在N300处理下达到最大,N300处理下棉株根、茎、叶、蕾花铃干物质积累量最大,分别为4.16、20.33、7.47、10.84 g/plant;氮素积累量为304.00 kg/hm~(2),蕾花铃的氮素积累量占比较高,为32.17%,较其他处理高3.95%~5.27%;籽棉产量达到6574.8 kg/hm~(2),较其他处理产量提高21.23%~67.54%,氮肥利用率提高6.85%~20.88%,农学利用率提高2.86%~6.66%。【结论】氮肥最佳施肥量为300 kg/hm~(2)。当施氮量超过300 kg/hm~(2),棉花干物质量、氮积累量降低,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含量较高,氮利用效率降低,增产效果不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