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4)
- 2023(1494)
- 2022(1219)
- 2021(1090)
- 2020(944)
- 2019(2134)
- 2018(2059)
- 2017(4181)
- 2016(2337)
- 2015(2472)
- 2014(2438)
- 2013(2514)
- 2012(2352)
- 2011(2074)
- 2010(2129)
- 2009(1983)
- 2008(1872)
- 2007(1662)
- 2006(1538)
- 2005(1451)
- 学科
- 济(8370)
- 经济(8357)
- 业(6285)
- 管理(5812)
- 企(5041)
- 企业(5041)
- 方法(4126)
- 数学(3772)
- 数学方法(3733)
- 财(3103)
- 制(3058)
- 中国(2641)
- 农(2436)
- 体(2242)
- 体制(2008)
- 业经(1791)
- 务(1763)
- 财务(1762)
- 财务管理(1756)
- 企业财务(1702)
- 农业(1691)
- 银(1690)
- 银行(1689)
- 教育(1673)
- 行(1622)
- 学(1541)
- 融(1507)
- 金融(1507)
- 税(1443)
- 法(1358)
- 机构
- 大学(30490)
- 学院(29173)
- 济(12141)
- 经济(11878)
- 研究(11272)
- 管理(10250)
- 中国(8644)
- 理学(8574)
- 理学院(8466)
- 管理学(8266)
- 管理学院(8201)
- 京(6611)
- 财(6590)
- 科学(6221)
- 所(5748)
- 中心(5689)
- 农(5151)
- 研究所(4967)
- 财经(4922)
- 江(4743)
- 经(4521)
- 范(4371)
- 北京(4332)
- 师范(4311)
- 院(4136)
- 业大(4014)
- 农业(4007)
- 财经大学(3701)
- 州(3686)
- 经济学(3658)
共检索到488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周洁 曲一阳
近年来,是否应引入董事破产申请义务成为公司法学界关注的焦点。在宏观层面,引入董事破产申请义务与我国公司发展理念相冲突。在微观层面,引入董事破产申请义务与我国现行公司治理模式不相匹配。保护债权人利益,应在加大董事信息披露义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债权人知情权建设,积极探索特殊时期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途径,同时还需优化破产重整制度,针对性地解决困境公司的财务危机。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冉光圭 罗帅 方巧玲
以公司风险为切入点,以1999—2012年我国2 375家上市公司19 469个年度观测值为研究样本,检验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治理效率,并通过交互效应考察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导入独立董事制度前监事会治理效率微弱,导入独立董事制度后监事会治理效率有了明显改善,说明从国家宏观层面看,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增加了治理监督的制度供给,优化了制度结构,获得了制度竞争带来的红利。(2)勤勉履职的独立董事有利于降低公司风险,表明在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设立独立董事具有经济合理性。(3)独立董事和监事会两者之间是一种替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咏英
2007年7月7日,上市公司广东华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龙集团)宣布将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截至2007年6月30日,华龙集团累计亏损88422.58万元,对外担保15035.00万元,每股净资产为-2.4元,主要经营性资产已经或即将进入拍卖程序,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丁铭
公司破产时,其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如果对股东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的董事仍然以股东利益为中心,则会损害债权人利益。为了保护债权人,西方国家都规定了公司破产时董事对债权人的义务和责任,其立法模式包括前端模式、后端模式和全程模式三类。我国《公司法》没有规定董事对债权人的义务和责任,《破产法》对此问题有所规定,但存在较多问题。为了加强对债权人的保护,我国《破产法》需要在全程模式立法框架指导下,规定企业破产时董事等管理人员因恶意或重大过失造成企业破产对债权人承担赔偿责任,赋予其破产申请义务,明确企业破产时董事等管理人员对债权人负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同时规定其免责条件,并明确债权人的追责方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徐二明 张晗
董事会的监督机制———领导权结构、董事会构成和董事会持股结构———对上市公司绩效影响不是孤立的,不同的监督机制的组合会对上市公司产生不同的绩效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监督机制之间的相互替代。公司绩效依赖于一系列董事会监督机制在维护公司整体利益问题上的效率性,而不是依赖于任何单一的机制。
关键词:
公司治理 监督机制 董事会 替代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晋军
本文使用2013—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如何受到董责险的影响。回归分析发现:第一,购买董责险的公司相对没有购买董责险的公司,会更加倾向于配置更多的金融资产,其中投资替代动机在中间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国有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相比非国有企业更加容易受到董责险购买的影响,替代动机在中间发挥主导作用。第三,在高股权集中度的企业中,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金融资产配置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股权集中度高的公司更倾向提高金融资产配置比例。本文研究对约束董事高管违规行为,充分发挥董责险的正面作用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 金融化 “替代”动机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世君 高睿思
我国已有税务机关行使破产申请权的实例,虽然不乏质疑,但税务机关对欠税企业提起破产申请,符合破产程序作为概括清偿程序的价值追求,契合破产法公私法交融的发展趋势,不仅有利于维护国家税收利益,也有助于解决破产程序启动难的困境。税务机关行使破产申请权应秉持审慎理念,穷尽各类追偿手段后方可申请欠税企业破产,申请应符合形式条件,选择正确的管辖法院,遵循破产程序的相关要求。
关键词:
税务机关 破产申请权 欠税企业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晶 崔景娜
近年来,随着高校快速发展,高校间的交流和学校方面引入外包服务人员作为补充已经成为常态.为了确保校外人员在校内工作生活的顺利开展,为其提供校园一卡通服务已经成为一卡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数据交换的校外人员校园一卡通申请方案.该方案在规范校外人员办卡流程的同时,解决了校园一卡通系统和网络信息管理系统间校外人员信息数据不一致问题,实现了对校外人员信息的统一管理.
关键词:
校园一卡通 校外人员信息管理 数据交换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唐代盛
由于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是产生低质量专利的重要根源,对竞争和创新造成了严重阻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控制。当前,国家主要采取行政手段进行管制,构成一种行政规制模式,但仍存在对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规制不足的缺陷。因非正常申请专利文件引发的著作权侵权纠纷表明,专利文件享有著作权,从而构成一种对专利质量的司法控制。因此,针对抄袭、假冒他人专利文件而申请非正常专利的行为,引入司法规制模式,与行政规制构成优势互补的二元规制体系,并对两种规制模式进行立法重构,以进一步完善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规制的法律机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马兆平 杨汉明
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股权状况出发 ,对独立董事引入前后上市公司董事会的冲突差异进行了论述 ,分析了独立董事的引入可能给新的董事会带来的冲突种类及成因 ,并提出相关对策。为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引入后如何减少冲突 ,提高董事会决策效率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独立董事 冲突 公司治理结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孟凡华
自2008年以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举办了8届,8年来,它在各方面不断走向成熟。自身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赛项设置更加契合社会发展理念,更加关注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同时,也要思考大赛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如何更好的与日常教学结合起来,如何立足校本实际,校企结合。从发展的角度看,大赛要在理念上更加开放,要实现相关部门无缝对接,要探索将"精英比赛"变成"检验比赛"的路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娴
本文以安然公司破产案中所体现出的其独立董事制度架构及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为背景,与我国《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及《公司法》中的相关规定相比较,探讨了我国的独立董事在产生及组成,其发挥作用的外部环境,应当承担的责任及其实现途径等方面的缺陷,以对独立董事制度的构建和完善提出一点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亚芹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有效地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有利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实现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以及有序、有效地参与一定公共事务的管理。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进一步满足了公众因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和获取相关政府信息的要求,实践中,部分申请人滥用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权,违背了立法目的。如何在保障公民对政府信息知情权的同时又有效规制个别人滥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政府信息 依申请公开 权利滥用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汤竞南
本文以电子器件产品资料的索取为例,介绍了图书馆从因特网上申请免费产品资料和光盘的方法。文中列举了 许多可提供免费资料的电子器件公司网址,供各图书馆申请时参考。
关键词:
图书馆 因特网 免费资料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柳权
专利申请权是公民(自然人)、法人就发明创造申请专利并取得专利权的资格。专利申请权是取得专利权的前提;专利权不是一种天然产生的权利,它必须由申请人主动提出请求,经国家批准而产生。由于专利权主要是一种财产权利,法律允许专利权人在一定期限内独占市场,这就使专利权人在经济上处于优势地位。所以,就国家而言,将专利权授予谁,具有重要意义;就公民和法人而言,谁有专利申请权,谁就取得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专利权的权利,增加自己的竞争实力。这种潜在的经济利益冲突,使得实践中有关专利申请权的纠纷屡屡发生。据统计,在全国各专利管理机关调处的专利纠纷中,申请权纠纷占36%,居各类专利纠纷之首,可见研讨专利申请权问题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