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
- 2023(16)
- 2022(18)
- 2021(14)
- 2020(12)
- 2019(32)
- 2018(32)
- 2017(44)
- 2016(37)
- 2015(39)
- 2014(29)
- 2013(39)
- 2012(51)
- 2011(24)
- 2010(26)
- 2009(25)
- 2008(41)
- 2007(28)
- 2006(24)
- 2005(24)
- 学科
- 水产(291)
- 学(288)
- 动物(264)
- 动物学(236)
- 虾(187)
- 殖(160)
- 养殖(159)
- 及其(69)
- 治(52)
- 防(52)
- 防治(52)
- 害(48)
- 病虫(47)
- 病虫害(47)
- 虫(47)
- 虫害(47)
- 水(46)
- 淡(46)
- 淡水(46)
- 类(37)
- 各种(32)
- 饵(28)
- 饵料(28)
- 壳(24)
- 甲壳(24)
- 物(23)
- 甲壳类(23)
- 营养(20)
- 料及(18)
- 生物(18)
- 机构
- 水产(566)
- 大学(559)
- 学院(491)
- 研究(487)
- 科学(469)
- 洋(452)
- 海洋(449)
- 实验(409)
- 室(403)
- 实验室(395)
- 所(385)
- 研究所(383)
- 重点(376)
- 中国(349)
- 农(344)
- 海洋大学(333)
- 产科(325)
- 农业(322)
- 研究院(315)
- 院(315)
- 科学研究(301)
- 海水(300)
- 部(299)
- 业(297)
- 上海(256)
- 渔业(230)
- 技术(207)
- 海海(206)
- 生命(205)
- 黄海(191)
共检索到7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雅梅 邱亮 程东远 张庆利 万晓媛 黄倢
对采自天津、浙江和山东等养殖场5个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群体的442尾个体进行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的Taq 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并测量各群体每尾对虾的生物学体长和体重。引入医学上的劳累尔(Rohrer)体重指数(Ponderal index,PI,W/L3)关系建立对虾体重(W)和体长(L)关系函数。结果显示,4个凡纳滨对虾的EHP阳性群体[平均体长为(5.37±1.19)cm]的体重指数PI平均值为(5.1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宝彬 杨冰 吕秀旺 万晓媛 刘珍 黄倢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陈大菾 黄倢 王海亮 李晋
以不同浓度乙醇为溶剂,配制不同p H的硫酸铵和乙酸铵饱和溶液,测试其对凡纳滨对虾组织的渗透效应和在常温条件下对RNA的保护作用。因为乙酸铵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远高于硫酸铵,且其铵离子的摩尔浓度在0-80%的乙醇溶剂中比较稳定。研究结果显示,乙酸铵比硫酸铵能更快渗透到整体的对虾组织中,并达到更高的浓度。50%、70%及以上的乙醇为溶剂的饱和硫酸铵、50%乙醇为溶剂的饱和乙酸铵(p H=6.0)溶液保存RNA的完整性较好,RNA拷贝数较大,半衰期较长。综合分析,推荐50%乙醇的饱和乙酸铵溶液(p H=6.0)作为对虾组织样品的常温保存液,该结果为野外样品采集及常温运输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
铵盐 乙醇 常温 RNA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程东远 邱亮 宋增磊 万晓媛 董宣 谢国驷 黄倢
对来自河北黄骅(HH)、山东平度(PD)、江苏吴江(WJ)和山东日照(RZ)的4个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群体进行了对虾生长参数测量,用Taq Man q PCR检测了凡纳滨对虾各群体的肝胰腺组织中和RZ群体多种组织中的虾肝肠胞虫数量(Amount of 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结果显示,在主要生长相关参数中,RZ群体最优,该群体EHP载量也最低。不同群体的样本数EHP对数直方图的模式存在差异,HH和PD群体的EHP对数呈双峰分布,而WJ和RZ群体的EHP对数呈单峰分布,代表EHP在不同群体中可能存在不同的传播模式。EHP对数呈单峰分布的群体或从多峰分布的群体中分离出的高EHP对数子群体的对虾体长或体重与EHP对数呈显著的负相关。RZ群体中,各个体不同组织中EHP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肝胰腺>中肠>血淋巴>鳃>肌肉。肝胰腺、中肠和鳃3个组织中EHP对数相互间的相关性为99.9%的极显著水平(P<0.001);除了中肠与血淋巴和肝胰腺与血淋巴以外,其余组织间EHP对数的相关性也达到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水平。用DIG标记的EHP探针对肝胰腺、肌肉、鳃、肠道组织的原位杂交显示,肝胰腺是主要的EHP感染组织,其他组织中杂交信号较弱,但各组织中有少数细胞的EHP易感。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徐孝栋 栾生 罗坤 孔杰
利用配置连续排污系统的室外水泥池养殖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2012级育种核心群家系,监测、分析3个生长阶段养殖环境的水质变化、育种群体的生长和存活性能,为建立安全、高效的育种核心群体养殖模式提供基础数据。结果显示,在较高养殖密度(180 ind/m2)条件下,氨氮含量在7 d内从0达到1.80 mg/L的高峰值,在随后的养殖过程中呈波浪式变化,波动范围为0.50-1.80 mg/L;亚硝酸盐含量维持在低于0.60 mg/L的水平;pH值在7.2-8.2之间;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和哈维氏弧菌的含量分别为500-6200、0-400和0-10 CFU/ml;凡纳滨对...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查广才 周昌清 黄建荣 何建国
通过池塘陆基围隔实验,研究了凡纳滨对虾在最适水温、溶氧、pH及低盐度(2~6)养殖环境的生长特性及规律。实验结果,低盐度养殖健康对虾体长和体重平均生长率分别为1.398mm.d-1和0.169g.d-1,对虾前期体长呈线性生长,中后期体重呈加速增长。非线性拟合结果,对虾体长生长为二次曲线,符合Quadratic模型,体重增长为S型曲线,符合Boltzmann模型,生长观测值与模型拟合相关系数R2均达到0.99;凡纳滨对虾低盐度养殖典型体长和体重生长模型为L=7.843+2.297t-0.0105t2和W=16.541+(-0.621-16.541)/(1+e(t-54.809)/15.456)...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低盐度 生长率 生长模型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沈明明 李健 王清印 葛红星 刘萍 常志强
2015年6–9月期间,对青岛市宝荣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工厂化养殖车间的6个实验池进行采样调查,分析了水体中微藻的种类组成、丰度、多样性和优势种演替特征,并结合养殖情况进行了讨论。共检出微藻5门28属49种(其中优势种14种),丰度范围为5.2×105–9.4×108 cell/L,生物量范围为1.23–208.00 mg/L,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42–2.44。多样性指数低于0.9时,生态系统稳定性差,对虾易发病。不同养殖阶段微藻优势种种类不同,前期主要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工厂化养殖 微藻 群落特征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俊伟 颉晓勇 郭永坚 朱长波 常华 王豪杰 陈素文
通过测定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和监测池塘水质变化,研究分段养殖模式在对虾养殖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养殖实验在6口池塘内(0.267 hm~2/口)进行,首先在其中2口池塘内进行对虾的中间培育,养殖密度为300×104尾/hm~2。经过36 d和48 d的中间培育后,将对虾先后转移到其他4口池塘内,养殖密度为60×10~4尾/hm~2,分别记为t_1和t_2组。剩余的对虾继续养殖在中间培育池塘内,记为C组。结果显示,经过分段养殖的t_1和t_2组对虾,在分池养殖阶段7 d内,生长速度均明显增加,其特定生长率(sGR)分别达到9.36%/d和6.76%/d;养殖...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冯亚萍 孔杰 罗坤 栾生 曹宝祥 刘宁 卢霞 曹家旺 王明珠 王军 孟宪红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东宇 孔杰 孟宪红 栾生 罗坤 卢霞 曹宝祥
为了在遗传分析研究中提高效率并节约成本,本研究从已报道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微卫星位点中选取多态性较高的位点,基于各位点的扩增片段大小及退火温度等因素进行微卫星位点的组合。通过不断优化位点组合、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成功建立了1个五重、2个四重和1个三重pCR反应体系,并将其应用于11个凡纳滨对虾家系的亲权鉴定。结果显示,四组多重pCR体系中的16个微卫星位点在11个凡纳滨对虾家系中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6,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5813,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513,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636。利用CeRvus3.0软件,对已知系谱...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微卫星多重PCR 亲权鉴定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东宇 孟宪红 孔杰 栾生 曹宝祥 罗坤
选取连续3年选育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群体作为选育群体(SP),选育群体与引进的凡纳滨对虾群体的杂交F_1代群体(HP),探究了这2个群体在低温条件下的生长性能及遗传多样性的差异。结果显示,在生长性能方面,HP群体与SP群体的平均体重分别为(13.18±3.65)g和(12.20±3.14)g,变异系数(CV)分别为27.69%和25.74%。HP群体的体重和其他可测量性状的平均值均大于SP群体。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表明,2个群体体重(BW)和第3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臧维玲 戴习林 罗春芳 汪秀铭 施玉佳 徐桂荣 丁福江
研究了在水温为28℃,盐度为5.5的条件下,凡纳滨对虾瞬时耗氧速率和体长及溶解氧水平的关系。共测定了6种不同体长(1.36-10.84 cm)凡纳滨对虾的瞬时耗氧速率。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的瞬时耗氧速率V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两者之间存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呼吸类型属于顺应型;V随水环境中溶解氧含量DO升高而增加,V与DO之间呈良好的线性相关;V随虾体长的增长而降低,两者之间也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瞬时耗氧速率 体长 溶解氧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柴展 栾生 罗坤 孔杰 许圣钰
本研究从家系水平上比较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保种群体出肉率的差异,评估出肉率性状的选择潜力,寻找替代出肉率的间接选择性状,可为出肉率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技术参数。2012年,保种群体养殖350 d后,测定42个家系(2094尾凡纳滨对虾)的8个表型性状(净肉重、体重、头胸甲长、腹节长、头胸甲-腹节长、体长、全长、肥满度),然后将虾杀死,剖取虾肉,计算出肉率;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比较不同家系间出肉率的差异;计算各表型性状与出肉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利用逐步回归方法构建表型性状对出肉率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家系出肉率的均值为(53.59±3.26)%...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家系 出肉率 相关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柴展 栾生 罗坤 孔杰 许圣钰
本研究从家系水平上比较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保种群体出肉率的差异,评估出肉率性状的选择潜力,寻找替代出肉率的间接选择性状,可为出肉率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技术参数。2012年,保种群体养殖350 d后,测定42个家系(2094尾凡纳滨对虾)的8个表型性状(净肉重、体重、头胸甲长、腹节长、头胸甲-腹节长、体长、全长、肥满度),然后将虾杀死,剖取虾肉,计算出肉率;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比较不同家系间出肉率的差异;计算各表型性状与出肉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利用逐步回归方法构建表型性状对出肉率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家系出肉率的均值为(53.59±3.26)%...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家系 出肉率 相关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红 张海强 蔡生力 戴习林
运用线粒体DNA(mt DNA)控制区部分基因序列测序技术对6个凡纳滨对虾养殖群体(S1、S2、G1、G2、K1和SG)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检测到的146个单倍型中,144个为单群体特有,其余两个为群体S1和S2共享。6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HD)为0.42–0.99,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0–0.08,其中,单倍型多样性最高的是群体K1(HD=0.99±0.01),核苷酸多样性最高的是群体S2(π=0.08±0.04)。综合考虑,遗传多样性最低的为群体S1(HD=0.42±0.08,π=0.00),遗传多样性最高的是群体S2(HD=0.88±0.02,π=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TaqMan qPCR检测凡纳滨对虾样品中虾肝肠胞虫并样检测方法的评价
自然养殖水体投喂CpG ODN和表面展示VP28的解脂耶罗维亚酵母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抗WSSV的免疫保护作用
饲料中补充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生物膜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抗病力及其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恩诺沙星在凡纳滨对虾体内和体外肝微粒体中的代谢产物比较分析
凡纳滨对虾野生群体F_1与近交群体杂交和自交子代的抗逆、生长性状比较
凡纳滨对虾引进群体和2个养殖群体遗传变异的微卫星分析
一株功能益生菌的简易发酵及其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物絮团养殖中的应用
恩诺沙星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CYp2基因表达及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活性的影响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凡纳滨对虾和罗氏沼虾卵黄蛋白原mRNA在卵巢和肝胰腺中的表达
凡纳滨对虾引进群体和养殖群体的PCR-RFLP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