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25)
- 2023(3151)
- 2022(2642)
- 2021(2514)
- 2020(2221)
- 2019(4869)
- 2018(4816)
- 2017(8471)
- 2016(5054)
- 2015(5856)
- 2014(5893)
- 2013(5876)
- 2012(5749)
- 2011(5424)
- 2010(5407)
- 2009(4989)
- 2008(5015)
- 2007(4469)
- 2006(4063)
- 2005(3730)
- 学科
- 济(17189)
- 经济(17172)
- 管理(13091)
- 业(10179)
- 农(7617)
- 地方(7240)
- 学(6517)
- 资源(6393)
- 企(6314)
- 企业(6314)
- 中国(5362)
- 农业(5344)
- 环境(5114)
- 方法(5059)
- 和(4585)
- 数学(4138)
- 数学方法(4058)
- 业经(3899)
- 贸(3684)
- 贸易(3679)
- 生态(3598)
- 易(3525)
- 发(3412)
- 制(3312)
- 地方经济(3241)
- 划(2944)
- 土地(2943)
- 财(2742)
- 人事(2740)
- 人事管理(2740)
- 机构
- 学院(74363)
- 大学(74067)
- 研究(32345)
- 管理(25189)
- 济(24900)
- 经济(24137)
- 中国(24033)
- 科学(23715)
- 理学(20787)
- 农(20683)
- 理学院(20429)
- 管理学(19853)
- 管理学院(19710)
- 所(18682)
- 京(18234)
- 研究所(17291)
- 农业(16067)
- 业大(15267)
- 中心(15000)
- 江(12904)
- 省(12592)
- 院(12150)
- 北京(11968)
- 范(11821)
- 师范(11702)
- 科学院(11210)
- 州(10447)
- 财(10208)
- 农业大学(10066)
- 室(9491)
- 基金
- 项目(54392)
- 科学(40690)
- 基金(37301)
- 研究(36822)
- 家(35595)
- 国家(35269)
- 科学基金(27603)
- 省(21409)
- 社会(20758)
- 基金项目(19793)
- 自然(19727)
- 社会科(19447)
- 社会科学(19440)
- 划(19091)
- 自然科(18898)
- 自然科学(18888)
- 自然科学基金(18526)
- 教育(15672)
- 资助(15600)
- 编号(15409)
- 重点(13013)
- 发(12843)
- 成果(12642)
- 计划(11794)
- 科技(11406)
- 部(11250)
- 课题(11024)
- 科研(10552)
- 创(10323)
- 创新(9777)
共检索到1182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艳 姚松林 祁翔 王济红
对梵净山地区的南方红豆杉植物资源分布现状进行详细的调查。结果表明,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南方红豆杉资源分布面积小(总面积约1.35hm2);资源数量少,约750余株。主要分布在梵净山自然保护区东部,东北部和西南部海拔1150m以下的毛竹林、次生针阔混交林和南方红豆杉人工纯林中,少量分布在灌木林和村寨住家户旁。其中,毛竹林资源数量为47.56%,次生针阔混交林资源数量为25.76%,人工纯林资源数量为17.83%,灌木林资源数量为5.42%,独立木资源数量为3.43%。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倩 张珍明 向准 贺红早
【目的】为梵净山珍稀植物保育及保护区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方法】以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按剖面、海拔及植被对林地土壤重金属进行调查与评价,并通过富集因子法探讨其富集特征。【结果】Cd和Pb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Cu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Cr随海拔增高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Cd随海拔增高先增加后减小,Pb、Cu、Hg及As随海拔增高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红豆杉、西南卫矛、杜鹃与珙桐4种植被下重金属含量依次为Cr>Pb>Cu>As>Cd>Hg;梵净山冷杉植被下重金属含量依次
关键词:
梵净山 土壤 重金属 富集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郑祥 鲍毅新 葛宝明 郑荣泉
2003年3~12月,在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对黑麂的分布、种群密度和保护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古田山黑麂主要栖息在海拔800~1000m的区域。同时根据样带法估计保护区内黑麂种群密度。结果表明,区内黑麂平均密度为3.30±0.45只/km2,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黑麂种群密度存在极显著差异(F2,37=19.31,P0.05)。食物空间分布的季节性变化可能是黑麂对海拔高度选择变化的重要原因,森林面积的丧失和偷猎是影响黑麂种群在该区稳定生存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黑麂 种群密度 分布 保护现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海龙 李迪强 朵海瑞 马剑
以2004年6月份的SPOT5遥感影像为基础,结合野外调查数据,运用ERDAS软件对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进行遥感解译,分辨出7种植被类型。然后应用ARCGIS软件进行数据合成,获得保护区各植被类型的分布范围及其他相关信息。对黔金丝猴在各种植被类型中的出现频率进行统计,结果指出中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低山常绿阔叶林是黔金丝猴主要选择的植被类型。这一结果可为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的规划、管理和黔金丝猴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梵净山保护区 遥感 植被分布 黔金丝猴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文亚峰 谢伟东 韩文军 周宏 曹基武 徐刚标
南岭山地是我国南方红豆杉自然资源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区内红豆杉资源丰富,大树、古树多,人为干扰少,居群遗传分化大,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自然遗产。根据南岭山地南方红豆杉资源调查结果,对区内资源现状及其分布特点进行论述,提出了保护对策和建议,对南方红豆杉的科学管护及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资源现状 分布特点 南岭山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丽华 张剑波 祁翔 谢华 王济红
为了对科学引种驯化和选育优质观果植物资源提供参考,比较了梵净山保护区和茂兰保护区秋、冬观果植物的物种组成、区系成分和优质观果资源种类的异同。结果表明,梵净山和茂兰两个保护区秋、冬观果植物资源虽然有90.32%的科和82.61%的属组成相同,但种的组成差异较大,相同组占37.21%;在属的区系组成结构上也有较高的相似性,都有世界分布、热带分布、温带分布和东亚特有分布4种区系成分,但种的组成比重上有细微的差异,尤其是热带分布和温带分布种的比重差异较大;茂兰保护区观果植物热带分布种的组成比重较梵净山保护区观果植物热带分布种的组成比重提高10.6%;茂兰保护区观果植物温带分布种的组成比重较梵净山保护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茂林 吴志强 周辉明 张爱芳 宋炜 张重祉
通过鄱阳湖对南矶山自然保护区鱼类的采样和调查,记录鱼类58种,分别隶属于6目14科43属。其中鲤科鱼类37种,占总数的63.79%,其余各科共21种,占总数的36.21%。与以往记录相比,保护区鱼类群落结构以及鱼类个体均小型化。此外,统计了主要鱼类的平均体重、生物量和K值,并探讨了鱼类资源衰竭和个体小型化的原因和保护对策。较准确地反映了现阶段鄱阳湖西南水域渔业资源的特点和现状。
关键词:
鄱阳湖 南矶山自然保护区 渔业 资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京歌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内蒙古毕拉河等21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的通知》,批准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1处。本次批准新建的2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涉及15个省(自治区),涉及保护包括东北虎、大熊猫、金丝猴等35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以及海南苏铁、水杉、光叶珙桐、独叶草等1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建设与发展自然保护区,对于优化全国自然保护区空间布局、提高生物多样性整体保护效果、构建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履行国际公约具有重大意义。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现状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缓缓 曾燏
于2013年8月和12月分别对四川省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的鱼类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共采集鱼类标本622尾,隶属2目3科9种。渔获物分析表明:该保护区鱼类以鲤形目鲤科鱼类为主(占鱼类种数55.56%),主要由老第三纪原始类群和青藏高原类群两个区系组成,兼有少数东亚类群及北方冷水性鱼类分布;同历史文献资料相比,鱼类区系无明显变化;洛氏(Phoxinus lagowskii)和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为优势种群,分别占渔获物总数的60.13%、36.50%;鱼类小型化现象严重,部分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甚至处于濒危状况;从适温性、栖息水层、食性等角度可将该保护区的鱼类划分为不同...
关键词:
鱼类区系 鱼类资源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文敬 白洁 马静 宋维明 徐基良 李忠
为了解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发现存在的不足,并为有关政策和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专家咨询和实地考察,对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能力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调查内容包括:自然保护区的基本特征、管理机构与人员及人事激励与人员培训、土地权属、日常管理制度与管理条例、公安机构建设与执法权限、保护目标和总体规划、资源调查与监测、对外合作与宣传教育、资金保障、设施设备及社区管理等方面。结果表明: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能力在机构建设、人员配备、土地权属管理、资源管护执法权限、资金投入、资源本底、科研宣教、社区管理等方面均存在不足。建议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和科学性,提高社会各界对自然保护区事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管理能力 现状 对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胡尔查 王晓江 刘永宏 海龙 张胜利 张雷
针对乌拉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油松种群的分布特点,设置了3个具有代表性的样地,采用种群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点格局分析(Ripley’sK-Function)方法对油松种群年龄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评价及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样地油松种群年龄结构处在不同发育阶段,这主要是由油松自身的生物学特性、环境因素以及人为干扰共同导致的结果。整体上,该种群年龄结构呈现稳定型,且种群的存活曲线接近于DeeveyⅡ型。乌拉山天然油松种群在不同年龄结构和生境条件下呈现出不同的分布格局类型,在生长环境适宜(海拔1 400 1 800 m的阴坡、半阴坡)且种群以幼树和中...
关键词:
乌拉山 天然油松 种群结构 种群格局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钱晓鸣 黄耀坚 张艳辉 吴久玲 陈仁华 刘国富 黄长兵 谭荣锋
对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残遗与濒危树种南方铁杉植物群落历经了6年的调查,共采集了123种外生菌根,经显微与超显微技术鉴定了84种,这一结果是迄今为止已发表的,在同一树种中菌根类型最多的记录.它不仅证明了武夷山地区的菌物区系由于处于东西相连,南北贯通的位置上,而且从区系成分上据有温热两带俱全的特点,因而形成生物多样性,并从共生菌的角度再度揭示了物种协同进化的规律.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元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强 苏化龙 李迪强
20 0 1年 7月 13日至 8月 14日对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鸟类进行了调查 ,共记录到鸟类 2 37种、2 7亚种 ,计 2 6 4种 (亚种 ) ,隶属 16目 41科 .新记录种 13种 .所有鸟类中 ,古北种 179种 (75 .5 3%) ,东洋种 13种 (5 .49%) ,广布种 45种 (18.99%) .从居留类型 (含亚种 )来看 :留鸟 12 0种 ,夏候鸟 75种 ,冬候鸟 4种 ,旅鸟 5 0种 ,繁殖鸟 (分布在本区 ,存在垂直迁徙等现象者 ) 15种 ;国家重点保护鸟类 7科 40种 .从组成上看 ,保护区鸟类组成以古北界成分最多 ,占有绝对优势 ,其次为广布种 ...
关键词: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鸟类 分布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丘富昌 叶思群
在对广东省梅县阴那山自然保护区资源现状和开发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后,提出在解决资源利用与保护问题上必须坚持生态经济的原则,把保护放在首要地位;采取相应的措施开发生态旅游,实现生态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协调发展,实现永续利用。
关键词:
阴那山自然保护区 资源 利用 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