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
2023(119)
2022(101)
2021(100)
2020(81)
2019(167)
2018(174)
2017(281)
2016(185)
2015(218)
2014(209)
2013(199)
2012(195)
2011(175)
2010(160)
2009(140)
2008(111)
2007(108)
2006(88)
2005(66)
作者
(738)
(737)
(662)
(642)
(381)
(350)
(261)
(257)
(250)
(243)
(235)
(234)
(225)
(224)
(216)
(215)
(191)
(189)
(188)
(186)
(184)
(174)
(162)
(149)
(149)
(147)
(146)
(143)
(138)
(137)
学科
(439)
经济(439)
(417)
资源(386)
(361)
土壤(360)
(336)
土地(330)
(327)
农业(276)
管理(233)
(221)
(217)
耕地(207)
生态(177)
水资源(149)
(145)
地方(138)
(137)
企业(137)
业经(133)
方法(131)
(129)
数学(123)
生态学(116)
(103)
环境(102)
数学方法(100)
及其(93)
农业经济(89)
机构
学院(2604)
大学(2469)
(1601)
农业(1373)
研究(1360)
科学(1163)
中国(964)
业大(951)
(948)
研究所(913)
(855)
农业大学(827)
资源(784)
科学院(735)
(724)
环境(699)
管理(659)
(630)
实验(616)
实验室(586)
(576)
(575)
经济(567)
重点(567)
理学(566)
理学院(543)
中心(538)
管理学(522)
管理学院(517)
(441)
基金
项目(2109)
(1678)
国家(1672)
科学(1481)
基金(1463)
科学基金(1148)
研究(1028)
自然(962)
自然科(934)
自然科学(933)
自然科学基金(915)
(911)
基金项目(809)
计划(764)
(762)
科技(726)
(717)
重点(595)
(565)
科研(556)
专项(539)
社会(539)
资助(526)
农业(524)
(523)
社会科(501)
社会科学(501)
(469)
创新(457)
(420)
期刊
(1534)
农业(1170)
学报(1144)
中国(927)
科学(865)
(755)
大学(692)
学学(685)
(672)
经济(672)
中国农业(447)
业大(441)
资源(425)
农业大学(411)
研究(363)
(316)
自然(294)
农业科学(260)
管理(245)
国土(215)
土地(206)
自然科(182)
自然科学(182)
西南(173)
科技(172)
社会(147)
农林(145)
(145)
科技大(143)
科技大学(143)
共检索到3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邓斌  
~~
关键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敏  
~~
关键词: 元阳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周俊  
关键词: 龙脊梯田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詹长根  帅峰  胡梓桑  
低山丘陵地区的土地平整工程主要是梯田修筑。在综合考虑田坎田埂占地和投资成本的基础上,给出了以梯田安全性为约束条件,以投资效益最优为目标的水平梯田参数设计的数学模型,并以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新农村试点土地整理项目为例,采用新模型设计方法得出的结果与原规划设计相比,在保证梯田安全性的同时,投资效益得到了提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建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Geoffrey Wall  孙业红  吴平  
经过世代演化,稻作梯田已成为代表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文化景观。作为一种生产性景观,其存在的永久性取决于其农业利用(农业生产活动)的可持续性。然而,梯田景观也会因其本身的特征成为基本的旅游吸引物,一些特殊案例已引起联合国注意。文章对比分析巴厘南部中心地区(Parawisata Budaya)对文化旅游的重视和红河丰富的梯田景观与文化,从资源与可进入性、市场和营销、规划等方面提出红河哈尼梯田旅游发展的措施建议,并且探讨了梯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此外,提出要增强当地居民的旅游参与度,不仅能确保他们从中获益,更重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白振锋  李光录  李想  张鹏鑫  刘鹏  高霞  朱首军  
【目的】针对陕南秦巴山区梯田垮坎严重,石坎、混凝土预制件坎等难以大面积推广的现状,探索PP织物袋筑坎的稳定性,为PP织物袋梯田田坎在不同高度、坡度和降雨强度等各因素组合影响下的构筑提供参考。【方法】以PP织物袋梯田筑坎作为研究对象,坡度设置65°~70°和70°~75°2个处理,每个处理分有连接扣和无连接扣共4个处理,并对各个处理的田坎设置坎高1.0,1.2,1.4m。对各处理分别在雨前和雨后进行试验,测定抗剪强度、抗滑力、抗倾覆力和土压力,然后分析各个处理的田坎稳定性。【结果】强降雨后,随着土压力的增大,PP织物袋田坎剪切强度显著增加,抗倾覆稳定系数和抗滑稳定系数显著减小;增加连接扣后抗剪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隆四清  许明辉  姚春馨  李鼎  
利用经测验可区分籼粳品种的12对SSR特异引物对来自云南元阳不同海拔梯田的24个水稻样品进行了SSR分析.发现24个样品属于21个不同品种,其中现代育成品种6个,地方品种15个.现代育成品种中有1个籼稻品种,其余是偏籼品种,籼血缘占66.7%~83.3%,但都含有一定程度的粳血缘(16.7%~33.3%),说明这些现代育成品种是籼粳杂交的结果.地方品种中有1个籼稻品种,3个粳稻品种,其余都有不同程度的偏籼或偏粳,发现在海拔1750m以上的有9个(占37.5%)偏籼品种,籼血缘占66.7%~83.3%,这些偏籼品种可能是长期人工和自然选择的结果.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丽丽  张瑾  冯铁宏  
哈尼梯田气势磅礴,梯田和民族特色的村寨、山顶的森林、山间的沟渠等,一起构成了"上森林、中村寨、下梯田、水系贯流其中"的生态机制和稻作文化。这种机制和文化已经绵延存续了1300多年,至今仍然在发挥效用。2010年春,云南出现旱情的时候,哈尼梯田仍然稳产丰产,充分显示了这种机制的生命力。由于哈尼梯田存续时间长、生态构造独特、机制合理有效,已经受到世界教科文组织的特别关注,并进入了我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哈尼梯田怎样才能长久地、持续地存活与发展。本文阐述了哈尼梯田存续发展的渊源及指导思想,侧重研究了梯田、村寨、森林、水系等"四位一体"存续发展的生态机制与管理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江沛  
河北省涉县旱作梯田系统是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其核心保护区域王金庄村位于太行山东麓,地形条件复杂,缺土少水、旱涝频发,但梯田系统因独特的人文智慧延续近八百年而不衰。文章以水为切入点,阐释水资源短缺情形下百姓的生存逻辑与生计策略。村庄作为一个系统对自然环境进行着补救性适应、抗风险适应与常态适应,这些文化适应性举措使旱作梯田的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也展示出古老农耕智慧对于农业永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不仅是对传统文化与社会系统的保护,更是对现代农业后果的生态补救,对农业与农村发展的现实反思,对可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屈册  张朝枝  
遗产往往是在权威话语主导下不断被建构与开发利用,社区居民的声音常常被忽视。研究通过对社区居民的访谈与观察,并通过高频词、语义网络分析元阳梯田原住民的遗产话语发现,原住民群体并非均质如一,他们对遗产的认同因其身份而异,经商的原住民将遗产视为发家致富、展示自我的"舞台",在旅游企业"上班"的原住民则将遗产视为扬名获利却又令人担忧的"文化过程","当官"的原住民将遗产视为可扬名获利却需要保存文化的"博物馆",普通的原住民将遗产视为赖以生存的"家园"。社区居民的遗产话语的多元性、现实性与权威话语的单一性、"科学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玉琼  唐海燕  余志  卢志和  
对梯田秀峰茶加工过程中的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可溶性糖、咖啡碱、叶绿素等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梯田秀峰茶在加工过程中,叶绿素呈递减趋势,茶叶色泽和绿色度下降;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该2类物质加工后期含量的降低有助于香气的发展;茶多酚、儿茶素呈下降趋势,其中干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的含量下降幅度最大,而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EC)和儿茶素(C)的含量增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影  李玉义  雷秋良  杜新忠  武淑霞  王永庆  刘宏斌  
[目的]研究长时间尺度下生产方式的改变对梯田系统物质流动模式的影响,可为保护哈尼梯田、合理开发利用哈尼地区生态资源、实现哈尼梯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人类活动净氮/磷输入模型(NANI/NAPI)对元阳县1985—1986年、2009—2020年两个不同发展时期的NANI和NAPI及其相关构成进行核算。[结果]元阳县NANI、NAPI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NANI和NAPI在1985年分别为2914 kg·(km~(2)·a)~(-1)和249 kg·(km~(2)·a)~(-1),到2016年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9860 kg·(km~(2)·a)~(-1)和685 kg·(km~(2)·a)~(-1),随后呈现下降趋势,到2020年分别降至6018 kg·(km~(2)·a)~(-1)和321 kg·(km~(2)·a)~(-1)。NANI的4个组成中,食品/饲料净氮输入占20%~45%、沉降氮输入占12%~40%、作物固氮输入占6%~12%、肥料氮输入占5%~52%;NAPI的3个组成中,食品/饲料净磷输入3%~50%、肥料氮输入占32%~57%、非食品磷输入占19%~41%。元阳县NANI/NAPI比值存在明显阶段性变化,1985年和1986年NANI/NAPI比值分别为11.7和11.0,至2018—2020年基本稳定在18.5~18.8左右。从NANI、NAPI与其组成的相关关系看,NANI与食品/饲料氮输入的R~(2)为0.81(P<0.01),与化肥氮输入的R~(2)为0.81(P<0.01);NAPI与食品/饲料磷输入的R~(2)为0.90(P<0.01),与化肥磷输入的R~(2)为0.59(P<0.01)。[结论]元阳县NAPI与NANI变化趋势呈现高度一致,均为先上升后下降的阶段性变化,与当地生产方式的转变相契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咏淑  翟辅东  
梯田旅游是现代旅游中一个新兴的旅游产品。梯田景色壮观、多变,较一般观光性旅游资源有较高的重游率,并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是一种非遍在性旅游资源,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在对梯田特点、形成原因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梯田旅游开发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马楠  闵庆文  
伊富高梯田不仅是菲律宾的重要遗产,也是具有全球重要性的世界文化遗产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生态、文化及社会经济价值。恢复力是一个生态系统应对外界环境变化保持其内部结构、功能稳定的基本能力,恢复力的高低代表了系统当前是否处于较为良好的状态,并能够一定程度上决定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文章通过对伊富高梯田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浑都安梯田的恢复力进行评估,并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浑都安梯田整体恢复力中等,社会恢复力较高,其中在文化资本、人力资本、住房水平等指标具有较好的表现,但是在收入水平、物质资本及获得信贷能力3个指标表现相对较弱,针对于此,可通过增加农户收入的多样性、在梯田周围建造市场及提高农户理财意识等措施来进行改善;浑都安梯田的自然恢复力相对较低,其中在森林覆盖及保护区域两项指标拥有较好的表现,但是在生物多样性、害虫与疾病、灌溉状况等其余指标均表现为中等偏下水平,针对于此,可通过向农户提供传统品种种子、采用生物方法防治梯田内作物常见虫害及疾病、对梯田内部传统灌溉设施进行修缮等措施来进行改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