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1)
2022(21)
2021(15)
2020(16)
2019(46)
2018(44)
2017(76)
2016(51)
2015(74)
2014(76)
2013(69)
2012(71)
2011(55)
2010(51)
2009(50)
2008(55)
2007(48)
2006(27)
2005(24)
2004(29)
作者
(217)
(204)
(181)
(174)
(111)
(95)
(77)
(71)
(71)
(68)
(67)
(66)
(65)
(65)
(64)
(63)
(59)
(57)
(55)
(54)
(52)
(50)
(49)
(48)
(47)
(46)
(45)
(45)
(44)
(43)
学科
(153)
经济(153)
方法(77)
(76)
贸易(76)
数学(75)
数学方法(74)
(72)
管理(69)
(66)
(63)
(57)
企业(57)
关系(55)
各国(31)
电子(30)
网上(30)
网上贸易(30)
(28)
(25)
(24)
(24)
(23)
问题(23)
中国(22)
供销(22)
(22)
环境(22)
(22)
(21)
机构
大学(828)
学院(800)
(375)
研究(375)
科学(323)
农业(291)
业大(287)
中国(252)
(238)
农业大学(225)
研究所(218)
(217)
经济(212)
(204)
理学(170)
管理(168)
理学院(165)
(158)
实验(154)
(151)
实验室(148)
中心(145)
管理学(144)
科学院(143)
重点(143)
管理学院(142)
(141)
(135)
(131)
技术(115)
基金
项目(620)
基金(460)
(457)
国家(452)
科学(438)
科学基金(351)
自然(297)
自然科(288)
自然科学(288)
自然科学基金(283)
研究(280)
基金项目(234)
(223)
(209)
资助(207)
科技(159)
计划(158)
专项(151)
社会(145)
科研(143)
教育(138)
社会科(133)
社会科学(133)
(128)
(120)
重点(120)
(111)
技术(105)
(104)
大学(101)
期刊
学报(368)
(360)
大学(263)
学学(258)
农业(255)
科学(255)
(242)
经济(242)
中国(189)
研究(157)
业大(153)
农业大学(140)
(117)
中国农业(95)
林业(93)
(79)
管理(72)
世界(71)
自然(68)
(66)
农业科学(65)
自然科(63)
自然科学(63)
科技(60)
教育(56)
科技大(56)
科技大学(56)
(53)
金融(53)
世界经济(52)
共检索到11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剑锋  张红艳  彭抒昂  
以果实质地和贮藏性存在明显差异的黄花、湘南梨为试材 ,对贮藏期果实硬度、Ca2 + 、果胶、丙二醛、乙烯动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黄花在贮藏前期Ca2 + 含量高且呈迅速下降的趋势 ,湘南在贮藏初期Ca2 +含量低但相对稳定 ,在贮藏末期有一个迅速上升的过程 ;两品种果实硬度、原果胶含量逐渐降低 ,水溶性果胶、丙二醛 (MDA)含量逐渐上升 ,但黄花在果实贮藏初期的变化幅度大 ,而湘南在贮藏后期变化幅度大 ;两品种在贮藏的第 10天左右出现乙烯峰值 ,黄花的峰值为湘南的 3.0 4倍。还对造成两品种质地及贮藏性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晓丹  宋方圆  朱文嫱  梁丽雅  闫师杰  
以河北鸭梨为试材,通过鸭梨果实褐变指数和果肉LOX同工酶变化的测定,研究缓慢和急速2种降温处理对不同成熟度鸭梨果肉褐变情况和LOX同工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实褐变严重程度为:晚采果>早采果>中采果,急速降温>缓慢降温,因此,鸭梨的最佳储藏方法为中采鸭梨(9月中旬)采用缓慢降温处理。鸭梨果肉中LOX同工酶有9条,急降温和缓降温处理对不同成熟度鸭梨果实LOX同工酶表达有一定的影响。急速降温处理比缓慢降温的LOX同工酶活性高,不同成熟度LOX酶活性大小顺序为:晚采果>中采果>早采果,这与褐变指数测定的结果相一致,暗示了脂肪氧合酶与鸭梨果肉的褐变有密切的联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尊英  吕艳春  姜微波  
为改进绿芦笋常温贮运保鲜技术 ,将采后绿芦笋用 1 甲基环丙烯 (1 MCP)和乙烯分别在密闭的玻璃缸内常温下处理 2 4h ,测定其品质指标变化。结果表明 :外源乙烯处理加快了绿芦笋的老化进程 ,使其品质下降 ,商品率降低 ;乙烯受体抑制剂 1 MCP处理延缓了绿芦笋叶绿素、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的下降和木质素含量的上升。2 4℃贮藏 3d ,1 MCP处理的绿芦笋商品率仍达 88%以上 ,比对照高 12 8%。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志华  贾朝爽  王文辉  
为了探究不同材料的保鲜袋自发气调包装对红香酥梨果实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研究了6种包装处理(CK、高渗出CO_2保鲜袋、PE袋、PE袋+1-甲基环丙烯保鲜剂、PE袋+乙烯吸收剂、PVC袋)的红香酥梨在(0±0.5)℃低温下冷藏120,180,240 d后在常温20℃条件下平衡24 h和放置7 d时果实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乙醇和乙醛质量分数以及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的变化规律,并定期监测不同包装袋内CO_2、O_2和乙烯的气体浓度。结果表明,相对于CK和高渗出CO_2保鲜袋包装来说,PE袋和PVC袋包装均具有良好的气调能力,能显著降低袋内O_2体积分数并提高CO_2体积分数,但袋内乙烯浓度保持较高,而PE袋+乙烯吸收剂包装袋内乙烯浓度相对较低。与CK果实相比,除高渗出CO_2保鲜袋以外的其余4种包装处理均能延缓贮藏中后期果实硬度下降和果皮转黄,保持较高的SSC,其中,PE袋+1-MCP保鲜剂包装处理不仅保持了冷藏和货架期红香酥梨果实较好的外观颜色和正常的口感风味,还显著降低了果实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以及乙醇和乙醛质量分数,而PVC包装袋内果实冷藏240 d及20℃货架放置7 d时,部分果实出现果心褐变以及风味异常。对于中长期贮藏的红香酥梨来说,PE袋+1-MCP保鲜剂处理贮藏效果最好,单一PE袋包装和PE袋+乙烯吸收剂处理效果次之,不建议采用PVC袋贮藏红香酥梨果实。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新胜   张书凝   柯甫志   郑舒琪   宫金礼   孙学鹏   张岚岚  
【目的】浮皮是宽皮柑橘Citrus reticulata果实在成熟后期或采后储藏过程中普遍发生的一种生理性障碍。椪柑C.reticulata ‘Ponkan’在采后储藏中极易发生浮皮,严重影响商品价值。通过采后处理,为椪柑果实采后浮皮的防范、储藏保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乙烯和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椪柑采后果实,测定椪柑在储藏期间果实主要品质指标及浮皮指数的变化,分析果皮白皮层细胞形态和生理变化特征。【结果】(1)乙烯处理促进了储藏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的提高;加速了果皮白皮层细胞密度、纤维素质量分数、果胶质量分数的下降,促使木质素质量分数及细胞壁降解酶(纤维素酶、果胶酯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上升。(2)1-MCP处理减缓了果皮白皮层细胞密度及纤维素质量分数下降;延缓了木质素质量分数及细胞壁降解酶(纤维素酶、果胶酯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上升;减缓了椪柑果实浮皮指数的上升。【结论】乙烯处理可加速椪柑果实采后生理代谢水平,加重果实浮皮的发生。1-MCP处理可抑制储藏期果皮的生理代谢水平,减轻浮皮障碍的发生。生产中可通过乙烯和1-MCP处理来控制椪柑果实剥皮的难易程度。图7参3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贾朝爽  王志华  王文辉  佟伟  
研究1-MCP和乙烯利处理对5种秋子梨(20±1)℃常温贮藏期间主要生理及软化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1-MCP和乙烯利对秋子梨品种软化机理的调控,为控制秋子梨果实后熟软化进程提供理论依据。以南果梨、京白梨、花盖梨、尖把梨和安梨5种秋子梨为试材,分别用浓度为0.5μL/L的1-MCP密闭熏蒸24 h和1.0 g/kg的乙烯利溶液浸泡5 min,比较常温((20±1)℃)贮藏期间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SSC)、可滴定酸(TA)、维生素C(Vc)、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等生理品质指标以及水溶性果胶、纤维素、淀粉含量、β-半乳糖苷酶(β-Gal)、淀粉酶(AM)、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CL)等软化相关指标变化。与对照(CK)组相比,1-MCP处理可明显延缓5种秋子梨果实硬度、水溶性果胶(WSP)、纤维素、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和淀粉含量的减少,降低了PG、β-Gal、CL、AM酶活性,而乙烯利处理组与对照组差异较小。1-MCP处理可通过抑制细胞壁相关降解酶活性和减少乙烯释放量来减轻细胞壁物质的降解,从而有效延缓秋子梨果实软化进程,而乙烯利对果实贮藏过程中软化和细胞壁降解生理变化无明显影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晨  冯莉  魏康丽  刘强  张伟  屠康  彭菁  潘磊庆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桃果实采后储藏过程中光学特性对质地变化的响应规律。[方法]采用单积分球系统结合反向倍加法对水蜜桃品种‘霞晖八号’储藏过程中光吸收(吸收系数,μ_a)和散射特性(约化散射系数,μ′_s)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结合储藏过程中果实硬度及果胶组分(水溶性果胶、原果胶及原果胶指数)含量变化,分析光学特性与硬度及果胶组分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多元数据统计分析和化学计量学,构建基于光学特性参数的桃果实硬度及果胶组分的含量预测模型。[结果]储藏过程中,桃果实硬度逐渐下降,下降幅度达90%;总果胶含量无明显变化,水溶性果胶含量显著增加,原果胶含量及原果胶指数(PI)呈显著下降趋势(P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翟进升  刘艳红  郑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任艳芳  何俊瑜  刘国琴  张兰兰  
为了给艳红桃果实的采后保鲜贮藏提供参考,以艳红桃果实为材料,采用实验室方法研究1-甲基环丙烯(1-MCP)对其采后贮藏果实软化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①1-MCP处理的艳红桃果实贮藏到第8天时,其果实的硬度为5.5 kg/cm2,是贮藏前的42.1%;呼吸强度为62.6 mg CO2/(kg·h),但仍处于上升趋势,未达呼吸高峰;可溶性固形物为14.7%,明显低于对照(15.7%),且果实内部物质的转化速度下降;细胞膜透性为29.1%,是贮藏前的1.8倍;果实内的O-·2产生速率为1.34 nmol/(min·g),是对照的82.7%;SOD活性为210.3 U/g,是对照组的1.3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苏苗  罗安伟  李琳  李圆圆  白俊青  李锐  方沂蒙  宋俊奇  蔺志颖  刘占德  
【目的】探究臭氧(ozone,O_3)是否能有效减轻膨大剂(N-2-氯-4-吡啶基苯-N’-苯基脲,CPPU)对猕猴桃带来的负面影响,为市场上使用CPPU猕猴桃的贮藏提供信息。【方法】以采前盛花期28d使用20 mg·L~(-1) CPPU处理和对照用清水蘸果处理的秦美猕猴桃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O_3处理(0、10、40、70 mg·m~(-3))对贮藏期间猕猴桃果实乙烯代谢过程中的蛋氨酸(methionine,Met)、S-腺苷蛋氨酸(S-adenosyl methionine,SAM)、1-氨基环丙烷-1-羧酸(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ACC)含量及其相关代谢酶1-氨基环丙烷-1-羧酸合成酶(ACC synthase,ACS)和1-氨基环丙烷-1-羧酸氧化酶(ACC oxidase,ACO)活性的影响。【结果】CK组(未使用CPPU也未使用O_3处理的为CPPU对照组CK)在贮藏过程中Met、SAM含量以及SAM合成酶、ACS、ACO活性的下降速率均低于CK1组(使用CPPU但未使用O_3处理的为臭氧处理对照组CK1);贮藏60 d时,CK1和各O_3处理(10、40、70 mg·m~(-3))的Met含量分别为1.36、2.62、4.41和2.60 mg·(100 g)~(-1),O_3处理显著高于CK1(P0.05);CK1和各O_3处理(10、40、70 mg·m~(-3))的ACC含量分别为0.068、0.059、0.038和0.055 nmol·g~(-1),40、70 mg·m~(-3 )O_3处理与CK1具有显著性差异(P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阮英  生吉萍  刘开朗  申琳  
以番茄中杂101为材料,研究采后果实成熟过程种子和果皮中脱落酸(ABA)含量与乙烯生物合成的关系,以及外源ABA及其生物合成抑制剂(fluridone)处理对果实ABA含量和乙烯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后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种子的乙烯释放量、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含量和ABA含量均高于同时期果皮;种子和果皮中ABA和ACC含量的峰值都出现在乙烯跃变之前;ACC氧化酶(ACO)活性变化趋势与ABA含量及乙烯释放量的变化趋势相一致;外源ABA处理使果皮和种子中ABA含量显著增加,促进了果实乙烯的生成;fluridone处理则相反。以上证据表明,番茄果实中的ABA通过刺激乙烯的生成促进...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浩明  董迎辉  霍礼辉  林志华  王昭萍  
研究了Cu2+对缢蛏稚贝的急性毒性并进行安全评价;根据96 h LC50值设定10、30、40μg/L 3个Cu2+质量浓度梯度进行暴露实验,以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 Lamark)稚贝软体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为指标,研究Cu2+污染对缢蛏稚贝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Cu2+对缢蛏稚贝96 hLC50为309.742μg/L;不同浓度Cu2+胁迫下,96 h内缢蛏稚贝抗氧化酶(CAT、SOD)活力发生显著的变化(P<0.05)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建黎  韩涛  李丽萍  孙宇婧  张微娜  张海英  
【目的】研究外源乙醛处理对桃果实采后活性氧代谢的影响。【方法】以中熟品种‘久保’和晚熟品种‘绿化9号’桃为试材,用0、0.25、0.50和1.00ml·L-1乙醛处理果实12h,研究桃果实在(20±1)℃与(0±1)℃贮藏期间活性氧代谢的变化。【结果】在2种贮藏温度下,1.00ml·L-1乙醛处理提高了桃果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降低了超氧负离子游离基()生成速率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0.50ml·L-1处理在室温下降低了生成速率和H2O2含量,提高了SOD和POD的活性,但对CAT活性的影响不显著,在0℃下,0.50ml·L-1处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春丽  沈元月  
为研究无花果果实发育过程中ABA和乙烯含量与果实成熟的关系,以玛斯义陶芬(MAsui dAuphine)无花果果实为试材,对果实发育过程中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量及可溶性糖、淀粉和ABA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花果果实发育分3个时期,第1个快速生长期(时期Ⅰ)、缓慢生长期(时期Ⅱ)和第2个快速生长期(时期Ⅲ),在缓慢生长期和第2个快速生长期之间为果实发育的转折期"始熟期"。始熟期后果实淀粉分解,大量积累葡萄糖和果糖,果实快速进入成熟期。无花果果实发育过程中ABA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乙烯释放量随着果实发育逐渐增加,在始熟期和呼吸速率同步出现一个高峰。结果表明无花果果实是呼吸跃变型果实,乙烯诱导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胜民  席芳  
研究了青梅果实采后果肉硬度、乙烯释放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结果显示 ,果肉硬度 3d后急剧下降 ,5~ 7d下降最快 ,而乙烯释放量 5d后则迅速上升 ,于第 9天达到高峰 ,果实硬度下降与乙烯释放上升呈显著负相关 (r =- 0 782 3)。SOD和POD活性于采后 3d开始迅速升高 ,第 5天同时达到峰值。CAT活性一直下降 ,第 5天后检测不出。MDA含量呈峰型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