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4)
- 2023(1684)
- 2022(1433)
- 2021(1390)
- 2020(1168)
- 2019(2630)
- 2018(2642)
- 2017(4406)
- 2016(2927)
- 2015(3227)
- 2014(3231)
- 2013(3209)
- 2012(3200)
- 2011(3096)
- 2010(3265)
- 2009(2975)
- 2008(3151)
- 2007(2870)
- 2006(2579)
- 2005(2296)
- 学科
- 济(9102)
- 经济(9086)
- 学(5893)
- 管理(5389)
- 业(5296)
- 企(4054)
- 企业(4054)
- 方法(3964)
- 数学(3149)
- 数学方法(3060)
- 农(2841)
- 中国(2205)
- 害(2087)
- 理论(2001)
- 农业(1959)
- 业经(1922)
- 虫(1852)
- 及其(1829)
- 财(1816)
- 生物(1731)
- 和(1708)
- 虫害(1654)
- 地方(1646)
- 环境(1645)
- 制(1643)
- 融(1607)
- 金融(1604)
- 水产(1543)
- 病虫(1532)
- 病虫害(1532)
- 机构
- 大学(49761)
- 学院(48042)
- 研究(22020)
- 科学(18218)
- 农(18177)
- 农业(14863)
- 所(13834)
- 中国(13831)
- 济(13518)
- 经济(13181)
- 研究所(13128)
- 管理(12637)
- 业大(12403)
- 京(11193)
- 理学(11089)
- 理学院(10784)
- 管理学(10302)
- 管理学院(10238)
- 农业大学(9620)
- 室(9314)
- 实验(8767)
- 中心(8719)
- 实验室(8524)
- 业(8197)
- 省(8174)
- 重点(8086)
- 江(8067)
- 科学院(8003)
- 范(7367)
- 院(7350)
共检索到68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红阳 王明道 邢岩 聂慧慧 洪冲 陈红歌
【目的】筛选对梓醇具有转化能力的真菌菌株,并对转化产物进行生物学活性测定及分离鉴定。【方法】用PDA固体培养基从地黄重茬土壤样品中分离纯化具梓醇转化能力的真菌菌株,对目标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以白菜、萝卜和芝麻种子为材料,蒸馏水为对照,测定在发酵液体积分数为25%,50%,75%和100%时对3种种子萌发率和幼苗根长、苗高及鲜质量等指标的影响,分析梓醇的真菌转化产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利用薄层层析法和GC-MS法对转化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及鉴定。【结果】从地黄重茬土壤样品中筛选出1株对梓醇转
关键词:
地黄 梓醇 真菌转化 生物活性 抑制作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成华 樊彦红 刘国芳 张海彬
以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为唯一碳源,通过富集培养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可以转化DON的真菌,命名为NJA-1。用引物Bt2a、Bt2b扩增了该菌的β-tubulin基因序列,GenBank的登录号为DQ902579。通过基因序列分析和形态学观察最终鉴定该菌株为塔宾曲霉(Aspergillus tubingensis)。该菌与塔宾曲霉AY820009的同源性为99%。在pH6.0、30℃、14 d内其对DON的平均转化率为94.4%。HPLC-MS分析结果表明,DON转化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4.4,比DON的相对分子质量(296.3)增加了18.1。该菌在无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朴春根 李永 Lee Sanghyun Kim Kyunghee Lee Seungkyu 郭民伟
为获取栗疫病生物防治的基础信息,本研究根据菌株在PDA培养基上培养7天后的菌丝生长速度、分生孢子形成能力等培养特性,从韩国国立山林科学院树木病理研究室保藏的60个栗疫病菌菌株中筛选了2个弱致病力菌株,进行dsRNA检测、弱致病力菌株和强致病力菌株间的细胞融合试验。结果表明:2个弱致病力菌株(KCP-135和KCP-136)中均检测到了dsRNA,弱毒性菌株KCP-22和其他19个强毒性菌株之间的菌落形成明显的隔离带并沿着隔离带产生分生孢子,没有明显的细胞融合现象,而弱毒性菌株KCP-22和强毒性菌株KCP-9之间的菌落则呈现了显著的细胞融合现象,而且其细胞融合菌株的培养特性和转化dsRNA数量...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志敏 吴昊鑫 曾慧芳 张绍升
采用诱捕法从烟田土壤中分离到1株腐霉(Pythium spp.),鉴定为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接种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烟草、黄瓜、辣椒具有致病性.采用对峙培养试验测定木霉菌(Trichodermaspp.)对瓜果腐霉的抑制作用,筛选出拮抗瓜果腐霉哈茨木霉(T.harzianum)菌株TGY040604,该菌株对瓜果腐霉的生长抑制率达到80%以上,其次生代谢产物对病原菌也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该木霉菌菌株对烟草猝倒病的防效达65%,优于甲霜灵锰锌.
关键词:
烟田 瓜果腐霉 木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峰峰 谢凤行 周可 孙海波 赵玉洁
为研究利用微生物方法解决养殖水体中氨氮污染的问题,从水产养殖环境中分离出31株氨氮去除菌,并从中筛选出具有较强氨氮去除能力的菌株AD-8,对其脱氮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氨氮浓度高达200mg/L时,AD-8菌株对其去除率均达86%以上,15℃下,48 h AD-8对氨氮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1.2%;在模拟养殖水体中,AD-8氨氮去除率也可达90%。通过形态学特性、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菌株AD-8初步鉴定为嗜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lcaliphila)。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璐 刘妍 淮亚红
为筛选水黄皮内生菌中对水稻害虫有毒杀作用的菌株,从健康水黄皮植物的根、茎、叶和种子中进行菌株分离,并对分离出的菌株的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及其他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通过16S r DNA及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学对其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用玻片浸渍法和喷雾法筛选出杀虫活性物质菌株,共获得细菌88株、放线菌12株、真菌3株。经初筛及复筛,内生菌麦角菌[Clavicepspurpurea(St F1)]和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Se B3)]的发酵液粗提物分别对稻飞虱(Rice planthopper)、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丽 李林桂 周俊芳 王元 房文红
从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养殖池水中分离纯化到一株能裂解细菌的细菌AS212菌株,对其进行了形态观测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构建了系统进化树,测定了其对不同来源菌株的裂解谱,分析了其对水体中细菌的裂解能力。结果表明,AS212菌株呈短杆状,端生单根鞭毛,直径0.6~0.7μm、长度1.0~1.2μm;该菌株不仅能裂解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弧菌等革兰氏阴性菌,还能裂解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波 吴文君 宗兆锋
从陕西秦岭山区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到1株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的放线菌菌株Z139,经初步鉴定为小多孢菌属红棕褐小多孢菌(Micropolysporarabrobranea)的一个变种。该菌株发酵液对玉米小斑病菌、苹果轮纹病菌、棉花枯萎病菌、马铃薯干腐病菌和西瓜枯萎病菌菌丝的生长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0.979,0.505,1.733,0.425和0.849mL/L,对玉米大斑病菌、番茄叶霉病菌、马铃薯干腐病菌和烟草赤星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1.709,0.375,0.445和1.333mL/L。对小麦白粉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分别达到98.6%和86.1%。
关键词:
放线菌 杀菌活性 红棕褐小多孢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影 王潮钟 郭世英
从土壤中采集样品,采用平板稀释分离法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分离、纯化培养,获得形态特征各有差异的放线菌菌株306株,通过室内活体拮抗试验表明,有107个菌株有稳定的拮抗作用,将具有拮抗作用的放线菌菌株进行摇瓶发酵,利用发酵液进行抗病毒作用的初选及复筛,结果表明,放线菌菌株Ys.03发酵液不仅可以在体外钝化病毒,而且对烟草花叶病毒病的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都非常显著。
关键词:
放线菌 分离筛选 抗病毒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熊艳 张晓喻 李敏 黄春萍 刘刚 张宏
从农田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Loq18,经生理生化及分子鉴定确定为一株枯草芽孢杆菌,其无菌发酵液经硫酸铵沉淀得抗菌粗蛋白。为明确此抗菌粗蛋白的理化性质,研究了温度、pH变化、UV照射、有机溶剂和蛋白酶对抗菌蛋白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抗菌粗蛋白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121℃高压灭菌处理20 min后仍具有对照活性的95%以上;对酸碱不敏感,在pH值4~11范围内相对稳定;对紫外线稳定,在紫外光下照射10 h以上时,其活性基本不受影响;经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处理后仍具有对照活性的90%以上;对蛋白酶较稳定。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宏建 周倩 高必达
从湖南壶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土样中分离放线菌株,经平板对峙培养初筛和发酵过滤液抑菌试验,得到一个较好的菌株D35,其发酵液经5倍稀释对稻瘟病菌、柑橘炭疽病菌和烟草黑胫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47.6%、80.3%和54.2%.经培养性状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并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D35为三泽链霉菌(Streptomyces misawanensis).
关键词:
放线菌 植物病原真菌 抑菌活性 发酵液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衣尧 郑兰红 陈世建 盛军 孙谧
对5株海洋微生物进行发酵培养,发酵液离心后,收集上清液,采用饱和正丁醇萃取制备海洋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采用MTT活性跟踪法,以BEL-7402、RKO、A549、U251和MCF-7等细胞系为模型,对代谢产物进行抗肿瘤活性的筛选。结果显示,菌株S-1和N16代谢产物的活性组分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菌株S-1对MCF-7、U251和BEL-7402三种肿瘤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44、102和82μg/ml;菌株N16对MCF-7和BEL-7402两种肿瘤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84、133μg/ml。对菌株S-1和N16进行了16S r RNA序列分析、生理生化特征鉴定,结果显示,菌株S-1为短芽孢...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方丽萍 龙建友 姬志勤
Ⅰ10菌株是从渤海海水中分离得到的1株放线菌。为了测定Ⅰ10菌珠发酵产物的抗菌活性,以13种病原真菌、3种病原细菌为供试菌,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双层平板法,对Ⅰ10菌株发酵液进行了室内杀菌活性测定和盆栽试验,并对其分类地位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Ⅰ10菌株发酵液对13种供试病原真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在80%以上的占到76.92%,对3种供试病原细菌的抑菌圈直径达到18 mm以上;Ⅰ10菌株发酵液原液对小麦白粉病的保护和治疗效果分别为99.57%和75.53%。稳定性研究发现,Ⅰ10菌株连续转接10代,其培养特征和产生活性物质性能均表现稳定,第10代菌株发酵液的杀菌活性与出发菌株无明显差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蕊 李术娜 李朝玉 王全 李红亚 朱宝成
以灰葡萄孢菌为指示菌,采用平板对峙法(改良的琼脂平板扩散法),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产芽孢拮抗菌株7株。采用液体发酵法对初筛菌株进行了复筛,得到1株具有较高拮抗活性的菌株L-72,对该菌株进行了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特征分析,鉴定为Bacillus属。用PCR法扩增其16S rDNA,测定全序列(1432bp),与GeneBank中已知菌的16S rDNA序列对比,并用Neighbor-joining方法构建L-72菌株进化树,结果表明,L-72菌株与9种模式菌株相似度均低于97%。因此,确定L-72菌株是与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
关键词:
灰葡萄孢菌 拮抗细菌 筛选 鉴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