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99)
- 2023(13073)
- 2022(11487)
- 2021(10619)
- 2020(8990)
- 2019(20524)
- 2018(20169)
- 2017(38323)
- 2016(21577)
- 2015(23978)
- 2014(23764)
- 2013(23329)
- 2012(21165)
- 2011(19120)
- 2010(18818)
- 2009(16787)
- 2008(16247)
- 2007(13931)
- 2006(11925)
- 2005(10004)
- 学科
- 济(77686)
- 经济(77602)
- 管理(57452)
- 业(55360)
- 企(45314)
- 企业(45314)
- 方法(38816)
- 数学(33884)
- 数学方法(33486)
- 农(21859)
- 学(20432)
- 中国(19917)
- 财(18754)
- 业经(17588)
- 地方(15221)
- 贸(15129)
- 贸易(15125)
- 理论(15059)
- 农业(14784)
- 易(14691)
- 技术(13654)
- 环境(12904)
- 和(12532)
- 制(12298)
- 教育(12178)
- 务(12109)
- 财务(12050)
- 财务管理(12032)
- 企业财务(11389)
- 划(11271)
- 机构
- 大学(300599)
- 学院(299339)
- 管理(116882)
- 济(110175)
- 经济(107721)
- 理学(102927)
- 理学院(101746)
- 研究(101703)
- 管理学(99705)
- 管理学院(99213)
- 中国(70502)
- 科学(69649)
- 京(64018)
- 农(60753)
- 业大(54610)
- 所(53079)
- 研究所(49525)
- 农业(48421)
- 财(46764)
- 中心(44900)
- 江(42528)
- 北京(39764)
- 范(39533)
- 师范(38977)
- 财经(38955)
- 院(37025)
- 经(35551)
- 技术(35000)
- 州(34358)
- 农业大学(32746)
- 基金
- 项目(218943)
- 科学(169053)
- 基金(156345)
- 研究(151849)
- 家(140528)
- 国家(139377)
- 科学基金(117429)
- 社会(92367)
- 省(87794)
- 社会科(87415)
- 社会科学(87390)
- 基金项目(84247)
- 自然(80674)
- 自然科(78787)
- 自然科学(78762)
- 自然科学基金(77341)
- 划(74507)
- 教育(70803)
- 资助(64337)
- 编号(61203)
- 重点(49716)
- 成果(47899)
- 部(46735)
- 发(45960)
- 创(45908)
- 计划(43307)
- 科研(42869)
- 课题(42843)
- 创新(42787)
- 大学(39781)
- 期刊
- 济(111577)
- 经济(111577)
- 研究(80415)
- 学报(60872)
- 中国(54244)
- 农(53788)
- 科学(51118)
- 大学(44205)
- 学学(41998)
- 管理(40012)
- 农业(37626)
- 教育(36365)
- 财(33098)
- 技术(25156)
- 业(19520)
- 业经(19387)
- 融(19104)
- 金融(19104)
- 经济研究(18191)
- 财经(17907)
- 业大(17651)
- 科技(16906)
- 版(15940)
- 图书(15601)
- 经(15186)
- 问题(14712)
- 林业(14681)
- 农业大学(13987)
- 理论(13714)
- 技术经济(13686)
共检索到4132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曲春苗 陈瑞丹 吕晓倩
对两个梅花杂交种优良单株‘X-9’、‘X-55’进行茎段培养的试验研究。通过对采枝时期、培养基种类、消毒方法的对比试验,探索影响梅杂交种茎段腋芽萌发及生长的因素。结果表明:5月上旬到6月中旬是茎段培养的最佳时期;污染率会因品种不同而有差异;消毒方法以0.1%升汞5min最好;两个杂交种最适启动培养基为WPM+0.5mgL6-BA+0.1mgLNAA。
关键词:
梅花 茎段培养 消毒方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瑞丹 张启翔 李青
该文对以‘淡丰后’为母本,真梅系不同类型品种为父本杂交种的成熟胚培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3个杂种无性系.经过实验对比,筛选出最适合成熟胚萌发的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 0.2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改良MS+6-BA 1.0~1.5mg/L,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改良MS+IBA 0.5mg/L.
关键词:
梅花 杂交种 胚培养 培养基 无性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朝东 张俊卫 熊彩凤 包满珠
应用银染法AFLP鉴定以父本‘多萼朱砂”与母本‘雪梅’杂交所得 12株F1 子代。以E AT +P AT选择性引物对扩增 ,父本 180bp的特异带在 12株F1 代中都呈阳性带 ;母本 170bp和 171bp两条特异带在 12株F1 代中也都呈阳性带 ,双亲基因组DNA中这 3个特异位点在F1 子代中稳定遗传。结果表明 ,这 12株均为‘多萼朱砂’ב雪梅’的F1 子代 ,AFLP是适合梅花亲子鉴定的简便技术。AFLP对梅花杂交选育新品种的早期选择具有应用前景。
关键词:
AFLP 梅花 杂交 F1子代 亲子鉴定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启翔
用 EC、TTC 以及组织变褐法测定梅花根系抗寒性.结果表明,梅花根系抗冻能力为-5~-8℃,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一年生根系多数分布于冻土层内,在-8℃低温下,根内生活细胞基本失去还原 TTC 的能力.‘辽梅’山杏根系抗寒性最强,根系可耐-12~-18℃低温.梅与杏杂交种的根系抗寒性偏于杏,梅与山桃杂种偏于梅.抗寒性低于-10℃.
关键词:
梅花 根系 抗寒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瑞丹 孙文薇
开放式组织培养在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发展中,受到了重视。该文作者对梅花品种‘淡丰后’进行了启动培养的初步研究。通过不同基本培养基、激素种类及浓度的对比实验,得出‘淡丰后’以当年生嫩枝作外植体,MS培养基优于WPM培养基;IBA较NAA更能促进芽的萌发;6-BA浓度为2·0mg/L较4·0mg/L更能促进芽的萌发,最终筛选出‘淡丰后’带腋芽嫩茎段的最佳启动培养基为MS+6-BA2·0mg/L+IBA0·5mg/L,并对外植体消毒时间和叶片去留对污染的影响作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
梅花 开放式启动培养 培养基 消毒时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青林 陈俊愉
该文研究了花粉蒙导、植物激素和胚培养对梅花种间杂交的作用.结果表明,花粉蒙导是克服梅花与其它李属植物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有效方法.在花期和幼果阶段用GA144.35μmol连续处理,可将杂交结实率从1.4%提高到2.8%.通过MS附加IAA、6-BA或KT培养基的胚培养,建立了几个杂种无性系.再生植株在田间生长良好,尚需进一步鉴定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启翔
50~100ppm 的 GA 处理杂交母本柱头,对提高梅花远缘杂交结实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以真梅系统的品种作杂交母本时,效果更为显著.在‘大羽’梅×山桃的杂交组合中,结实率由对照的0.9%提高到11.0%,‘北京玉蝶’梅×山桃由对照的1.2%提高到13.8%.经 t 检验,应用与不用 GA 处理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杂交种未成熟胚的试管培养,可使授粉后66天的胚在试管中长成幼苗.胚培养试验的成功,为梅花远缘杂交育种打下了良好基础,基本克服了杂种种子难以萌发成苗的障碍.
关键词:
梅花远缘杂交 GA 胚培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瑞丹 张启翔
该文用浓度为 0~ 15 0mg kg的赤霉素 (GA)溶液处理柱头及幼果后发现 ,不同浓度溶液对不同杂交组合的落果率及结实率有不同影响。作者通过具体实验组合首次发现不同品种梅花杂交组合 ,其GA处理最佳浓度存在明显差异。实验结果表明 ,‘淡丰后’ב北京玉蝶’、‘淡丰后’ב变绿萼’ ,以 10mg kgGA处理结实率最高 ;‘淡丰后’ב南京红’、‘淡丰后’ב单瓣跳枝’ ,以 5 0mg kgGA处理结实率最高 ,‘淡丰后’ב双碧垂枝’及‘淡丰后’ב重瓣粉口’ ,以 10 0mg kgGA处理最佳 ;而‘淡丰后’ב淡寒红’ ,则以 15 0mg kgGA处理结实率最高。
关键词:
梅花 杂交 赤霉素 落果率 结实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古旭 胡道芬 洪立芳 刘秉全
采用三种培养基对不同的粳籼稻杂交种F_1进行花药培养。不同的培养基表现出不同的花培效果,基因型之间的培养力差异显著。培养基和基因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作效应。选择培养力高的基因型和与之相适应的培养基是粳籼稻杂交种花培育种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水稻 粳灿杂交种 花药培养 培养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瑞丹 张启翔
应用形态学鉴定和AFLP分子标记实验都证明 ,在所检测的 31个杂种中 ,有 2 8个是真正的杂种。通过聚类分析及条带直观检测 ,分析并去除了 3个假杂种。实践证明 ,形态学与AFLP分子检测相结合 ,是梅花杂交育种中杂种检测的高效手段。
关键词:
梅花 AFLP 杂种 F1代 杂种鉴定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存敬 李延增 李之树 刘素恩
通过不同抗棉铃虫棉花新品种 (品系 )间及不同抗棉铃虫棉花新品种 (品系 )与不抗棉铃虫棉花新品种 (品系 )间的杂交组合配置 ,分析了不同类别抗棉铃虫杂交种与新棉 99B的比较杂种优势。结果表明 ,杂交种在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中 ,霜前皮棉产量具有显著的杂种优势 ,霜前子棉产量次之 ,衣分、铃重、株高具有明显杂种优势 ,单株果枝数次之 ,子指不具优势 ,单株结铃数具有负优势。抗虫性、抗病性的杂种优势与杂交种类别有关。
关键词:
抗棉铃虫棉花 杂交种 优势 利用 类别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青林 陈青华 陈俊愉
该试验以腋芽和胚为外植体,进行了梅花愈伤组织的长期培养及其细胞学的初步观测.结果表明成年母株腋芽外植体启动培养的愈伤率和发芽率在不同品种和不同培养基之间稍有差异,3#梅花品种和MS+NAA2.0+BA1.0+ZT2.0mg·L-1培养基较高.胚在MS+GA10.0培养基上发芽率高,并形成正常无根苗.暗培养有利于愈伤组织的生长,光培养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分化.水解酪蛋白(CH)既有利于愈伤组织的生长、增殖,也延长了愈伤组织的寿命.梅花愈伤组织在第四代达到生长高峰,附加CH之后在第七代又出现一次生长高峰;一代之内第四周生长最快.多次继代培养的结果还表明,MS+NAA5.0+KT1.0+CH1000有利...
关键词:
梅花,愈伤组织,离体培养,细胞学研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英民 曹亮 张启翔
梅花组培离体繁殖生根非常困难,为了解决不同梅花种系离体组织培养生根困难的问题,为生产梅花脱毒苗和进行转基因操作,该文以‘铁骨红’梅(真梅系)、‘美人’梅(樱李梅系)和‘燕杏’梅(杏梅系)为试验材料,建立了梅花的外植体生长、扩繁、生根的基本培养程序。其中适合‘铁骨红’生长的最佳培养基是改良QL培养基,即QL大量元素+P培养基微量元素+MS有机成分+2倍MS铁盐+30 g/L葡萄糖,该培养基解决了黄化、顶端死亡等组织培养中比较严重的问题;最佳的增殖培养基是改良QL+1.0 mg/L 6-BA+0.05 mg/L NAA+0.5 mg/L GA3;最佳的生根培养基是1/2改良QL+0.3 mg/L ...
关键词:
梅花 组织培养 茎段外植体 离体快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米国华 刘建安 张福锁
选择我国近十几年来育成的38个杂交种(组合),在高氮(N225kg/hm~2)、低氮(N112.5kg/hm~2)两个水平下,研究了它们的氮农学效率(产量/施氮量)表现,并探讨了氮素吸收与利用在氮效率中的相对作用。结果表明,氮农学效率、氮吸收效率及氮利用效率在玉米品种(组合)间表现出明显差异。在低氮水平下,供试材料的平均氮农学效率为47.37kg/kg,变幅为15.68~74.95kg/kg。在高氮水平下,供试材料的平均氮农学效率为33.13kg/kg,变幅为10.67~45.37kg/kg。通径分析表明,氮素吸收与利用对于氯农学效率的形成均有直接作用,然而,在低氮条件下,氰吸收效率的作用要明...
关键词:
玉米 氮农学效率 氮吸收效率 氮利用效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谭静 陈洪梅 韩学莉 段智利 汪燕芬 番兴明
通过玉米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研究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作用方式和大小,为玉米高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以85个玉米杂交组合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区组试验进行鉴定,收集参试品种的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500粒重、出籽率等6个主要产量构成因素与单株产量,采用DPS数据处理软件的回归分析程序进行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行粒数,其次是粒重和穗粗,它们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421 1,0.450 2,0.473 7),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也较大(P=0.562 5,0.449 9,0.370 8);增加行粒数、粒重和穗粗,并兼顾其他农艺性状是提高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