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08)
2023(10136)
2022(9101)
2021(8656)
2020(7296)
2019(17121)
2018(17120)
2017(33041)
2016(18337)
2015(20614)
2014(20713)
2013(20485)
2012(18884)
2011(17036)
2010(16902)
2009(15353)
2008(15089)
2007(12869)
2006(11288)
2005(9636)
作者
(54995)
(45620)
(45392)
(42958)
(29276)
(21948)
(20532)
(18033)
(17454)
(16436)
(15751)
(15406)
(14563)
(14437)
(14133)
(13976)
(13697)
(13548)
(13014)
(12903)
(11550)
(11302)
(11092)
(10412)
(10253)
(10239)
(10052)
(10030)
(9285)
(9158)
学科
(70284)
经济(70198)
管理(50858)
(48284)
(40753)
企业(40753)
方法(35038)
数学(30061)
数学方法(29659)
(18905)
(18162)
中国(16971)
(16456)
业经(15328)
地方(14131)
理论(12997)
(12557)
贸易(12553)
(12190)
农业(12173)
(12110)
(11242)
环境(11173)
技术(11132)
(10661)
财务(10601)
财务管理(10581)
企业财务(10035)
教育(10004)
(9942)
机构
大学(265073)
学院(261066)
管理(104343)
(95621)
经济(93392)
理学(91432)
理学院(90336)
研究(88813)
管理学(88494)
管理学院(88054)
中国(62227)
科学(59832)
(57167)
(46316)
(46310)
业大(43427)
研究所(43005)
(42464)
中心(38495)
(37097)
农业(36617)
(36026)
北京(35965)
师范(35664)
财经(35111)
(32296)
(31918)
(30528)
师范大学(29182)
技术(28005)
基金
项目(186718)
科学(145276)
基金(134630)
研究(132530)
(119218)
国家(118255)
科学基金(100119)
社会(80550)
社会科(76091)
社会科学(76068)
(73071)
基金项目(72492)
自然(68117)
自然科(66511)
自然科学(66492)
自然科学基金(65299)
(62356)
教育(60701)
资助(55861)
编号(53618)
成果(43803)
重点(41788)
(40580)
(38820)
(38428)
课题(37165)
科研(36315)
创新(35784)
计划(35313)
大学(34169)
期刊
(101486)
经济(101486)
研究(73247)
学报(48615)
中国(44591)
科学(43482)
(41432)
管理(36626)
大学(35653)
学学(33635)
(29860)
农业(29349)
教育(29227)
技术(21437)
(17370)
金融(17370)
业经(16583)
财经(16199)
经济研究(15537)
图书(15252)
(14759)
科技(13831)
(13601)
业大(13519)
(13328)
理论(13249)
问题(13207)
林业(12547)
实践(12403)
(12403)
共检索到3651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启翔  刘晚霞  陈俊愉  
用差热分析(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DTA)与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对梅花枝条木质部组织深度过冷水,以及过冷与冻害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梅花的低温放热(Low temperature exotherm)是由木质部深度过冷水产生的;从 NMR 和 DTA 曲线中,能明显看到组织中水分结冰的不完全连续性,第一次结冰的组织水分约占55%,这是细胞间重力水结冰引起的;深度过冷水结冰发生在较低的温度区域,并与冻害密切相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升  张加延  
该文首次提出“抗寒杂种梅花”和“抗寒类梅花”品种的名称与概念,并简介了8个抗寒品种.其中‘送春’、‘燕杏’、‘小杏’、‘大羽杏’等4个属于杏梅种系;‘美人’梅属樱李梅种系.以上5个品种属抗寒杂种梅花.另有‘陕梅’杏,属杏种;‘辽梅’山杏、‘熊岳红’山杏、‘北绿萼’山杏等3个品种,属抗寒“类梅花”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成  陈瑞丹  曲春苗  吕晓倩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以‘淡丰后’(或‘丰后’)为母本,分别与其他梅花品种及近缘种杂交的F1代及其亲本进行杂种鉴定。用47对从梅花近缘种(包括桃、李、杏、酸樱桃、甜樱桃)中已开发出的SSR引物和3对梅花EST-SSR引物对亲本进行SSR-PCR扩增,其中8对引物(aprigms18、BPPCT001、BPPCT002、BPPCT004、BPPCT034、UDP96005、UDP98409、PES16)对23个父本中的21个有稳定、特异扩增(相对于母本),包括12个梅花品种和9个近缘种,有效扩增率为91.3%。再用以上8对引物对10个杂交组合进行扩增,有6对引物(BPPCT001、BPPCT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瑞丹  张启翔  
应用形态学鉴定和AFLP分子标记实验都证明 ,在所检测的 31个杂种中 ,有 2 8个是真正的杂种。通过聚类分析及条带直观检测 ,分析并去除了 3个假杂种。实践证明 ,形态学与AFLP分子检测相结合 ,是梅花杂交育种中杂种检测的高效手段。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启翔  
用 EC、TTC 以及组织变褐法测定梅花根系抗寒性.结果表明,梅花根系抗冻能力为-5~-8℃,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一年生根系多数分布于冻土层内,在-8℃低温下,根内生活细胞基本失去还原 TTC 的能力.‘辽梅’山杏根系抗寒性最强,根系可耐-12~-18℃低温.梅与杏杂交种的根系抗寒性偏于杏,梅与山桃杂种偏于梅.抗寒性低于-1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瑞丹  张启翔  李青  
该文对以‘淡丰后’为母本,真梅系不同类型品种为父本杂交种的成熟胚培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3个杂种无性系.经过实验对比,筛选出最适合成熟胚萌发的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 0.2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改良MS+6-BA 1.0~1.5mg/L,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改良MS+IBA 0.5mg/L.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世伟  程金水  陈俊愉  
该文报道了金花茶和山茶花的两个种间杂种,对黄色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这两个品种具有潜在的商业价值.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龚友才  郭安平  刘伟杰  
采用NCⅡ(NorthCarolina)交配设计,对42个品种间杂交杂种一代组合和13个亲本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研究品种间杂交杂种一代优势及其与亲本的关系。结果表明:红麻品种间杂交杂种优势明显,大多数性状杂种优势达极显著水平,其中以杂种一代单株纤维产量优势最明显。影响杂种一代单株纤维产出能力的性状从大到小依次是单株鲜茎(含叶,下同)重,基部茎粗,基部皮厚,株高。同一性状两亲本对不同性状的影响有差异,F1单株纤维产量与小值亲本P2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大值亲本P1呈显著正相关,与两亲本之差呈不显著负相关,获得较理想杂种一代组合的亲本标准是:双亲的单株纤维产量及株高均比较优良;必须有一亲本茎粗和皮厚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亚文  申时全  林兴华  徐福荣  
以云南稻种资源昆明小白谷与大理早籼配制的杂种F2 、F3、F4 、F5和F6等为材料 ,分别在高原粳稻区、籼粳交错区和冬季籼稻区进行强耐冷性籼粳亚种间杂种后代孕穗期的耐冷性研究。结果表明 :(1)昆明小白谷×大理早籼F3、F4 分离群体在不同稻作区每穗实粒数、总粒数与结实率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尤其是昆明点高达 0 .5 86 ~ 0 .776 。 (2 )遗传研究表明 ,可能有 1~ 2对基因影响着籼粳杂种结实率 ,其中有 1对主效基因控制着耐冷基因的表达。利用该群体已选育出了稳定的耐冷性籼粳重组近交系。 (3)不同稻作区不同世代育性分布规律的总趋势是一致的 ,即随着世代的增加耐冷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辛雷  陈发棣  
以菊属野生种、栽培菊花及种间杂种为试材 ,采用RAPD方法研究其亲缘关系。从 4 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 15条 ,对 2 3份试材进行扩增 ,共产生 15 3条带 ,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 10 2条带 ,多态性条带占 77 1%。通过遗传相似性矩阵及UPGMA聚类分析 ,结合杂交结实性与幼胚拯救成苗率 ,认为 :父母本亲缘关系近的遗传距离较小 ,杂交亲和性好 ,结实率较高 ,幼胚拯救易成功 ;反之杂交亲和性差 ,难以结实 ,幼胚拯救成苗率低。根据以上数据结合前人研究结果 ,对栽培菊花的起源演化进行了探讨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盛宁  姚青菊  任全进  熊豫宁  孙小芳  
从花形态、结实性、光合和水分利用效率等3个方面,比较了属间杂种与母本夏蜡梅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父本美国蜡梅Calycanthus floridus之间的差异;另外,对濒危园模拟生境条件下生长的夏蜡梅和苗圃自然光照条件下的夏蜡梅植株的光合作用和水分利用的生态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①花外形、颜色和气味,花被片形态,外、内花被片(数量、大小、颜色、形状和质地),雄蕊(可育雄蕊、不育雄蕊和食物体),雌蕊(花柱和柱头)等方面,属间杂种均表现出双亲的中间性状,结合了双亲优异之处,具有很高观赏价值;②夏蜡梅在南京地区结实正常,美国蜡梅在南京地区的结实能力差,而属间杂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曲春苗  陈瑞丹  吕晓倩  
对两个梅花杂交种优良单株‘X-9’、‘X-55’进行茎段培养的试验研究。通过对采枝时期、培养基种类、消毒方法的对比试验,探索影响梅杂交种茎段腋芽萌发及生长的因素。结果表明:5月上旬到6月中旬是茎段培养的最佳时期;污染率会因品种不同而有差异;消毒方法以0.1%升汞5min最好;两个杂交种最适启动培养基为WPM+0.5mgL6-BA+0.1mgLNAA。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永勤  田保华  梁毅  
【目的】构建大葱和洋葱的种间杂种。【方法】以章丘大葱和洋葱自交系06-38为材料,进行远缘杂交,对杂种子房进行培养;利用CAPS技术对所获得植株进行鉴定;利用花粉染色法、离体萌发法和自交对其进行育性鉴定。【结果】大葱和洋葱正反交,自然状态下胚败育。在未添加激素的MS培养基上进行大葱与洋葱种间正反交后的子房培养,均获得种间杂种F1,授粉后第7天为最佳培养时期;通过子房培养分别获得了大葱×洋葱、洋葱×大葱杂种植株26株和22株;经CAPS检测,杂交后代全部为真杂种。F1杂种植株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杂种雄性不育。【结论】利用子房培养技术,克服了大葱和洋葱远缘杂种在自然状态下胚败育的情况发生,获得了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辛雷  陈发棣  崔娜欣  
利用RAPD技术、细胞学及形态学手段对菊属种间杂种进行鉴定。RAPD标记结果表明: 杂种表现出父本特异带或双亲均不具备的新谱带。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 杂种染色体数目为亲本平均值。形态学性状观察、统计表明: 大多数杂种性状介于双亲之间, 但部分性状则较为明显地相似于多倍体; 部分杂种表现父本特异性状, 或出现双亲所不具备的新性状; 二倍体野生种与栽培菊花杂种形态分离广泛, 说明多倍体栽培菊花具复杂的遗传背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丁长春  夏念和  
以莲瓣兰为母本,大花蕙兰"黄金薄荷"为父本进行杂交,并对杂种胚进行无菌萌发。成功建立了该杂交组合的组培快繁体系,为进一步开展其种质创新提供了基础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