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29)
2023(11449)
2022(10196)
2021(9672)
2020(8125)
2019(18774)
2018(18679)
2017(36028)
2016(20059)
2015(22153)
2014(22321)
2013(22024)
2012(20281)
2011(18371)
2010(18182)
2009(16429)
2008(16153)
2007(13902)
2006(11969)
2005(10353)
作者
(60337)
(50275)
(49733)
(47464)
(32189)
(24265)
(22565)
(19678)
(19098)
(18025)
(17200)
(17092)
(16072)
(15869)
(15704)
(15428)
(15173)
(14876)
(14341)
(14322)
(12703)
(12358)
(12188)
(11449)
(11342)
(11196)
(11125)
(11025)
(10279)
(10107)
学科
(73998)
经济(73907)
管理(54349)
(52319)
(43846)
企业(43846)
方法(36705)
数学(31524)
数学方法(31087)
(21045)
(19321)
(18565)
中国(18228)
业经(16256)
地方(14446)
理论(13716)
农业(13024)
(12915)
贸易(12911)
(12730)
(12644)
(12513)
(12321)
技术(12309)
财务(12259)
财务管理(12237)
企业财务(11663)
环境(11583)
(10974)
银行(10919)
机构
大学(286839)
学院(282928)
管理(110431)
(103335)
经济(100947)
研究(97841)
理学(96741)
理学院(95559)
管理学(93601)
管理学院(93102)
中国(68497)
科学(66475)
(61577)
(53461)
(51340)
业大(48292)
研究所(47712)
(46851)
中心(42776)
农业(42489)
(40440)
财经(38616)
(38498)
北京(38444)
师范(38036)
(35479)
(35193)
(33056)
师范大学(31037)
技术(30904)
基金
项目(203501)
科学(158147)
基金(147271)
研究(142269)
(131436)
国家(130389)
科学基金(109975)
社会(86704)
社会科(82000)
社会科学(81976)
(79897)
基金项目(78942)
自然(75250)
自然科(73516)
自然科学(73493)
自然科学基金(72168)
(68361)
教育(65165)
资助(61083)
编号(56723)
成果(46436)
重点(45917)
(44192)
(42438)
(42070)
科研(39894)
计划(39605)
课题(39525)
创新(39288)
大学(37100)
期刊
(108083)
经济(108083)
研究(78754)
学报(55577)
中国(48896)
科学(48562)
(47889)
大学(40359)
管理(38661)
学学(38243)
(33784)
农业(33636)
教育(30897)
技术(22416)
(20217)
金融(20217)
财经(18079)
业经(17406)
(17204)
经济研究(16894)
图书(15746)
业大(15580)
(15236)
(15153)
科技(15073)
问题(14143)
理论(13884)
林业(13640)
实践(12949)
(12949)
共检索到3952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启翔  
用 EC、TTC 以及组织变褐法测定梅花根系抗寒性.结果表明,梅花根系抗冻能力为-5~-8℃,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一年生根系多数分布于冻土层内,在-8℃低温下,根内生活细胞基本失去还原 TTC 的能力.‘辽梅’山杏根系抗寒性最强,根系可耐-12~-18℃低温.梅与杏杂交种的根系抗寒性偏于杏,梅与山桃杂种偏于梅.抗寒性低于-1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升  张加延  
该文首次提出“抗寒杂种梅花”和“抗寒类梅花”品种的名称与概念,并简介了8个抗寒品种.其中‘送春’、‘燕杏’、‘小杏’、‘大羽杏’等4个属于杏梅种系;‘美人’梅属樱李梅种系.以上5个品种属抗寒杂种梅花.另有‘陕梅’杏,属杏种;‘辽梅’山杏、‘熊岳红’山杏、‘北绿萼’山杏等3个品种,属抗寒“类梅花”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燕  陈俊愉  
对刺玫月季育种中的部分亲本和杂交种的枝条,进行不同温度冰冻处理后,采用电阻法测定其电阻值;同时,进行生长恢复试验。依据电阻测定值及扦插存活率,确定植株的抗寒能力。对一些亲本和杂交种枝条的电阻测定值进行回归分析,并建立电阻值与存活率的相关数学模型;通过与相关曲线的对比,结合越冬后抽条率的统计,对一些杂交种的抗寒性进行预测。从遗传角度初步探讨了亲本与子代的抗寒性关系。最后提出了在育种中进行抗寒性研究的可行方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瑞丹  张启翔  李青  
该文对以‘淡丰后’为母本,真梅系不同类型品种为父本杂交种的成熟胚培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3个杂种无性系.经过实验对比,筛选出最适合成熟胚萌发的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 0.2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改良MS+6-BA 1.0~1.5mg/L,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改良MS+IBA 0.5mg/L.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庆卫  陈俊愉  张启翔  李振坚  李文广  
为了扩大梅花露地栽培应用的范围,自2005年起在大庆儿童公园进行5个梅花抗寒品种的区域试验,实现了4个品种开花,经过对比试验、方差分析、生态和生理分析,找出了影响梅花在大庆栽培的关键生态因子,提出了养护对策和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朝东  张俊卫  熊彩凤  包满珠  
应用银染法AFLP鉴定以父本‘多萼朱砂”与母本‘雪梅’杂交所得 12株F1 子代。以E AT +P AT选择性引物对扩增 ,父本 180bp的特异带在 12株F1 代中都呈阳性带 ;母本 170bp和 171bp两条特异带在 12株F1 代中也都呈阳性带 ,双亲基因组DNA中这 3个特异位点在F1 子代中稳定遗传。结果表明 ,这 12株均为‘多萼朱砂’ב雪梅’的F1 子代 ,AFLP是适合梅花亲子鉴定的简便技术。AFLP对梅花杂交选育新品种的早期选择具有应用前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曲春苗  陈瑞丹  吕晓倩  
对两个梅花杂交种优良单株‘X-9’、‘X-55’进行茎段培养的试验研究。通过对采枝时期、培养基种类、消毒方法的对比试验,探索影响梅杂交种茎段腋芽萌发及生长的因素。结果表明:5月上旬到6月中旬是茎段培养的最佳时期;污染率会因品种不同而有差异;消毒方法以0.1%升汞5min最好;两个杂交种最适启动培养基为WPM+0.5mgL6-BA+0.1mgLNAA。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瑞丹  张启翔  
该文用浓度为 0~ 15 0mg kg的赤霉素 (GA)溶液处理柱头及幼果后发现 ,不同浓度溶液对不同杂交组合的落果率及结实率有不同影响。作者通过具体实验组合首次发现不同品种梅花杂交组合 ,其GA处理最佳浓度存在明显差异。实验结果表明 ,‘淡丰后’ב北京玉蝶’、‘淡丰后’ב变绿萼’ ,以 10mg kgGA处理结实率最高 ;‘淡丰后’ב南京红’、‘淡丰后’ב单瓣跳枝’ ,以 5 0mg kgGA处理结实率最高 ,‘淡丰后’ב双碧垂枝’及‘淡丰后’ב重瓣粉口’ ,以 10 0mg kgGA处理最佳 ;而‘淡丰后’ב淡寒红’ ,则以 15 0mg kgGA处理结实率最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庆卫  吴君  陈俊愉  李振坚  朱军  张启翔  李萌  
结合近年来"三北地区"梅花引种驯化的工作进展,在综合近10年数据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乌鲁木齐市抗寒梅花品种区域试验情况,分析环境因子对其生长的影响,探索在乌鲁木齐市继续推广栽植梅花抗寒品种的可能性以及适宜的栽培管理措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爱国  张成和  石洁  
1997~ 1999年对 2 0 4份参加河北省和国家黄淮海区域试验的玉米杂交种 ,进行了 14 2 8份次玉米大、小斑病、矮花叶病、茎腐病、黑粉病、眼斑病人工接种鉴定和玉米粗缩病的病区自然发病鉴定。鉴定出能兼抗 4种以上玉米病害的杂交种有户单 961、承玉 5号、郑 94 - 2、邯 95- 4、衡单 10号、遵单 1号、遵单 3号、中原单 32、邢抗 2号、冀玉 8号、石 97- 1等 11份 ,占所鉴定材料的 5 4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吕跃东  董凤祥  王贵禧  王庆成  
通过人工模拟低温的方法确定-22℃萌芽率为杂交榛抗寒性的衡量指标,用相关分析确定评价杂交榛抗寒性的5个指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5个指标转化为综合的主成分,确定指标权重,建立评价体系,再结合隶属度函数值求得杂交榛各无性系抗寒性的综合指数。根据综合指数的抗寒性排序为:84-349>81-23>85-127>B-3>84-69>84-545>81-9>83-33>84-1>84-72>84-254>84-48>84-402>84-237>82-11>84-226>B-21>84-572。通过聚类分析,将杂交榛抗寒性划分为4类:84-349、81-23和85-127为一类,其抗寒性最强;B-3、84-6...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邓伯勋  曾凤  
研究了 5个柑桔细胞杂种的抗寒性 ,其结果是伏令夏橙 +宜昌橙 (C .sinensisOsb .cv .Valencia +C .ichangensisSwingle)抗 - 11℃、伏令夏橙 +‘key’来檬 (C .sinensisOsb .cv .Valencia +C .aurantifoliacv .Keylime)抗- 7 5 9℃、伏令夏橙 +宁波金柑 (C .sinensisOsb .cv .Valencia +FortunellacrassifoliaSwinglecv .Meiwa)抗 - 9 5 4℃、哈姆林甜橙 +粗柠檬 (C .sinensisOsb .cv .Ha...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俊愉  张启翔  李振坚  陈瑞丹  
梅系中华传统名花,已有2000年以上的栽培史,并拥有300个以上的众多品种。建国前其露地栽培分布以长江、珠江流域为主,自1957年起著者及合作者开展以抗寒北上为主要目标之引种、选种、育种以来,已获得约22个抗-15~-35℃品种,近年又进行抗寒梅花区域试验,探讨其在"三北"地区和国外推广的可能性。最后,对抗寒梅种的选育与推广,提出了展望和讨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俊愉  张启翔  刘晚霞  胡永红  
梅系中国传统名花,主要分布和栽培在中国中、南部.针对北京和"三北"地区,著者从1958年开始,分三个阶段致力于梅花驯化和抗寒育种工作.文中列出了13个抗寒梅花品种的来源与抗寒等级,并报告和简要讨论了1986年以来在"三北"地区的5个地、市进行抗寒梅花区域试验的初步结果.杏梅系、山桃梅系和美人梅系的品种可在"三北"地区的某些城市露地栽培.在北京及附近地区,几乎所有上述供试品种,以及‘北京小’梅和‘北京玉蝶’可在露地安全栽培.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秦英  李振坚  陈俊愉  
该文对 10个抗寒梅花品种在“三北”7个地区进行了区域试验 ,在所试抗寒品种中‘燕杏’最突出 ,‘丰后’、‘淡丰后’、‘送春’、‘美人’梅其次 ,可以在北京、太原、延安、兰州、沈阳应用 ,在包头和长春越冬略有受害 ,要加强管理并进一步试验 ;‘中山杏’梅可以在北京、太原、(延安、兰州 )应用 ;‘密花江’梅在北京生长良好 ,在延安、兰州、(太原 )略有受害 ,但应用的潜力很大 ;‘三轮玉蝶’和‘复瓣跳枝’在北京 (栽种初期 )稍有受害 ,两个品种对环境要求较高 ,其他试点不适合推广 ,但不排除在“三北”南部甚至中部良好小气候条件下栽培应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