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18)
- 2023(8810)
- 2022(7997)
- 2021(7656)
- 2020(6360)
- 2019(14862)
- 2018(14924)
- 2017(28781)
- 2016(15868)
- 2015(17845)
- 2014(17845)
- 2013(17699)
- 2012(16055)
- 2011(14298)
- 2010(14066)
- 2009(12603)
- 2008(11964)
- 2007(10193)
- 2006(8656)
- 2005(7276)
- 学科
- 济(58461)
- 经济(58397)
- 管理(43845)
- 业(41777)
- 企(35107)
- 企业(35107)
- 方法(29587)
- 数学(25578)
- 数学方法(25296)
- 农(15554)
- 学(14654)
- 中国(14110)
- 财(13965)
- 业经(13087)
- 地方(12184)
- 理论(10664)
- 农业(10588)
- 和(10271)
- 贸(10048)
- 贸易(10044)
- 易(9734)
- 技术(9731)
- 环境(9705)
- 务(9335)
- 财务(9278)
- 财务管理(9264)
- 制(9018)
- 企业财务(8779)
- 教育(8721)
- 划(8453)
- 机构
- 大学(221031)
- 学院(219188)
- 管理(89821)
- 济(79500)
- 理学(79028)
- 理学院(78148)
- 经济(77629)
- 管理学(76747)
- 管理学院(76378)
- 研究(71104)
- 中国(49806)
- 科学(48323)
- 京(47156)
- 农(38198)
- 业大(37211)
- 所(35903)
- 财(34520)
- 研究所(33322)
- 中心(31740)
- 农业(30234)
- 江(29932)
- 北京(29465)
- 范(28866)
- 财经(28630)
- 师范(28568)
- 经(26098)
- 院(26024)
- 州(24965)
- 技术(24289)
- 师范大学(23149)
- 基金
- 项目(159892)
- 科学(123974)
- 基金(114780)
- 研究(114238)
- 家(100886)
- 国家(100057)
- 科学基金(85413)
- 社会(68890)
- 社会科(65161)
- 社会科学(65141)
- 省(63449)
- 基金项目(62264)
- 自然(58108)
- 自然科(56722)
- 自然科学(56707)
- 自然科学基金(55648)
- 划(53416)
- 教育(52044)
- 资助(47297)
- 编号(46895)
- 成果(37461)
- 重点(35397)
- 部(34255)
- 发(33389)
- 创(33285)
- 课题(31875)
- 科研(31016)
- 创新(30952)
- 计划(30100)
- 大学(29500)
共检索到300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炳芳 陶宁萍
对青梅果实中苦杏仁苷酶的研究结果表明:核仁中酶的活力为果肉的17倍;此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pH为46,pH稳定范围4.0 ̄7.0。经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得出青梅原汁酶法脱苦工艺条件的优化组合为:温度45 ̄50℃,pH4.6,酶液稀释度(粗酶液∶青梅原汁)1∶25,反应时间1h。
关键词:
青梅 果汁 苦杏仁苷酶 脱苦工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史芳芳 张清安
【目的】探究超声耦合不同pH柠檬酸溶液脱苦对苦杏仁颜色等品质特性的影响;利用相关性分析明确各指标间的关系,以简化脱苦酸溶液对苦杏仁品质的评价指标;运用多元数据处理对不同酸度脱苦溶液进行分类,为科学合理选择脱苦溶液从而减少苦杏仁营养及感官品质损失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苦杏仁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光光度计、质构仪等仪器对苦杏仁的质构、β-葡萄糖苷酶活性、苦杏仁苷和水分含量等进行测定,并评定脱苦后杏仁的感官特性。同时,测定脱苦溶液中总酚、蛋白质、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对测定结果进行显著性和相关性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PCA)、聚类分析(CA)等多元数据处理方法,对6种不同酸度脱苦液中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与未脱苦杏仁相比,6种不同酸度脱苦溶液处理后,脱苦杏仁的颜色、硬度、脆性、咀嚼性、回复性、胶着性及感官评价结果均存在显著差异,且脱苦杏仁中水分含量增多,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变化显著。当脱苦柠檬酸溶液pH为5时,苦杏仁脱苦所需时间最短,仅需90 min,且苦杏仁中各营养物质损失较少、口感也较好。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各指标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CA、CA的分析结果一致,即二者均可将6种脱苦溶液分为3大类,且同一大类中各脱苦溶液之间的相关理化指标差异不显著。【结论】综合分析,pH为5的柠檬酸溶液可以作为超声快速脱除苦杏仁苦味的较优脱苦溶液,这样既可以加速苦杏仁脱苦,又能减少苦杏仁中营养物质的流失,最大程度保持苦杏仁固有的口感特性,可为苦杏仁的产业化快速脱苦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清安 姚建莉
苦杏仁是一种优良的药食两用资源,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较高的经济利用价值。苦杏仁及其加工品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而我国杏仁产量的80%左右仍以原料形式售卖,未充分发挥苦杏仁加工增值率大的优势。主要原因在于苦杏仁加工行业集中度低,规模化的产品加工企业较少、技术落后,对苦杏仁资源的综合加工利用程度低,导致产品附加值低、功能性成分的损失大和环境污染严重。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对苦杏仁进行综合加工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其附加值是苦杏仁加工行业面临的瓶颈。本文在梳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苦杏仁去皮、脱苦及干制加工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随后又对苦杏仁油、精油、蛋白和苦杏仁苷等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综述,并着重比较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和苦杏仁相关产品的开发利用情况,提出了合理建议,为高效综合利用苦杏仁资源,提高其加工附加值和促进苦杏仁产业良性发展提供借鉴。最后,对制约苦杏仁加工行业发展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思路和展望:一是建议后期应采用现代食品绿色去皮技术替代传统沸水烫漂去皮法,加强去皮废水中的活性成分的回收利用和皮的高值化开发利用研究;二是采用超声波等新技术实现苦杏仁的快速高效脱苦,减少苦杏仁中营养成分的损失和脱苦废水排放;三是创新技术努力实现主要成分同时综合提取利用,即在提取苦杏仁油的同时抑制苦杏仁苷酶的活性并防止蛋白过度变性和苦杏仁苷的降解,使苦杏仁中各主要成分互不影响,从而得到最大化综合利用,并将此技术早日推广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总之,对于苦杏仁的开发利用应注重其加工副产物的回收及高值化利用和产品的创新研究,同时提高杏仁产业的融合度,进而提升其加工产品的市场价值和经济效益,最终促进杏仁行业良性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海泽 赵忠 渠美 朱海兰
【目的】测定脱毒苦杏仁油的脂肪酸组成,并研究光照、温度、抗氧化剂及其增效剂对苦杏仁油稳定性及货架期的影响,为开发苦杏仁食用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甘肃庆阳脱毒后苦杏仁油的脂肪酸组成;然后利用Schaal烘箱法,以过氧化值(POV)为考察指标,研究了光照、温度、抗氧化剂及其增效剂对苦杏仁油抗氧化性能和货架期的影响。【结果】苦杏仁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57g/kg;光照、温度对苦杏仁油的氧化过程都有显著影响,但相对光照而言,温度的影响更为明显;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对苦杏仁油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效果,可以很好地延长油品的货架期,并与抗坏血酸(VC)和...
关键词:
苦杏仁油 脂肪酸组成 抗氧化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雁
青梅煮酒是梅文化与酒文化的结合物,起源于人们尝青梅,而饮酒人以青梅荐酒。到了宋朝,青梅荐酒的酒是一种称为“煮酒”的酒,青梅长成之日,也正是煮酒新熟之时。因此有摘青梅、尝煮酒的饮酒方式,并形成青梅煮酒的词语。青梅煮酒常用来表达飘逸豁达的人生态度,悠闲自适的高洁情趣。这种高洁的饮酒形式被《三国演义》应用于论英雄的场合,既满足了论英雄时对酒的客观需要,又切合人物的性格特点,还设定了论英雄的特定环境,并由此产生了特殊情节。也正因为《三国演义》的描写,青梅煮酒已为当今人们所熟知。
关键词:
青梅 煮酒 高洁 论英雄 文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龙斐斐 张清安 张志华
【背景】近年来,过敏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健康问题,过敏人群数量持续上升。坚果是常见的过敏诱因之一,苦杏仁为常见的坚果,因其含有致敏的苦杏仁球蛋白(amandin),成为最易引起过敏的坚果之一,因此,脱敏已成为其研究热点。苦杏仁加工一般要经过去皮、脱苦和干制等工序,而在这些加工过程中,其致敏性是否会受到影响尚未见到相关报道。【目的】探究加工工序对苦杏仁致敏性的影响,并以苦杏仁致敏性、品质和营养特性为评价指标,优化加工工序使苦杏仁产品致敏性最低,为低致敏性苦杏仁产品加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ELISA试验研究不同去皮、脱苦和干制方法对苦杏仁中amandin免疫反应性的影响;采用圆二色光谱、外源荧光光谱、表面疏水性和zeta电位测定以研究各加工工序对amandin结构和表面性质的影响,分析致敏蛋白免疫反应性变化的机理;最后采用体外模拟消化试验探究加工前后苦杏仁中amandin的消化稳定性,并对消化产物进行Western blotting分析,进一步探究苦杏仁潜在致敏性的变化情况。【结果】就致敏性而言,苦杏仁经饱和热空气去皮和热烫去皮后的amandin免疫反应性分别降低了8.41%和13.15%,再经超声快速脱苦后amandin的免疫反应性又降低6.79%,热水脱苦对其免疫反应性无显著影响;脱苦杏仁经自然干燥和热风干燥后amandin的免疫反应性分别显著上升4.58%和2.81%(P<0.05)。结合加工工序对苦杏仁品质和营养特性的影响,最终优化得到低致敏性苦杏仁的加工工序为饱和热空气去皮、超声快速脱苦和热风干制,经此工序加工后苦杏仁免疫反应性降低15.03%。就致敏蛋白结构而言,致敏蛋白的二级结构组成、三级结构、表面疏水性以及zeta电位在加工过程中都发生了一定程度变化,其中超声快速脱苦显著改变了amandin的三级结构并使其表面疏水性显著增强(P<0.05),从而使其免疫反应性降低最显著。就消化稳定性而言,加工后的amandin消化稳定性明显降低,致敏蛋白中与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相关结构降解速度加快,导致苦杏仁的潜在致敏性进一步降低。【结论】不同加工工序处理可通过改变amandin的结构而对苦杏仁致敏性产生影响,生产中可以通过合理的加工方式来降低苦杏仁的致敏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祥开 成春燕 欧娜 周志鹏 韦星明 许黎明 周兴
采用乙醇发酵去除酶法合成α-熊果苷反应液中大部分糖类杂质,以活性炭纤维吸附分离α-熊果苷,选择甲醇-乙酸乙酯混合溶剂重结晶精制。结果表明,50%乙醇溶液洗脱部分α-熊果苷含量最高,此部分经甲醇-乙酸乙酯混合溶剂反复重结晶精制,可制备得到α-熊果苷无色针状结晶,HPLC检测纯度达到99%以上,收率达到80%。该工艺简单可行,稳定性高、重复性好,适合大规模制备高纯度α-熊果苷。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清安 张馨允 冯郁蔺 史芳芳
【目的】明确甜杏仁分离蛋白的相关理化性质,研究蛋白质性质变化与产品加工特性间的关系,开发高质量的甜杏仁产品。【方法】通过碱溶酸沉法制得甜杏仁粗蛋白,经Osborne分级法制备分离蛋白—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利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环境电子扫描显微镜(ESEM)、圆二色光谱(C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法(TGA)及流变仪等,研究甜杏仁分离蛋白的氨基酸组成、表面形态特征、二级结构、热性质及流变性,并拟合出温度与分离蛋白黏度间的线性方程,计算其活化能Ea及频率因子K0。【结果】甜杏仁4种
关键词:
甜杏仁 分离蛋白 氨基酸 热性质 流变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晏晓兰 程汉武
梅枝是梅树的重要器官,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由于品种类型的不同,梅树枝姿、枝色、形成花芽能力、生长习性等存在差异。作者总结了多年的观察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些修剪方面的技术建议。
关键词:
梅树 梅枝 品种 修剪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永红 张启翔 陈俊愉
梅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原产我国西南地区及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而以川、滇、藏为中心.长江流域广泛栽培,在北京露地越冬困难.80年代北京引进抗寒性强的杏梅系品种,结束了北京地区梅花越冬困难的历史.但是,由于杏梅的枝姿、花期、花香和真梅系品种相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悦 王萍
以黑果花楸花色苷得率为考察指标,分别用水,50%、60%、70%、80%、90%、100%的乙醇和50%、60%、70%、80%、90%、100%的甲醇作为溶剂提取黑果花楸花色苷,得出80%乙醇为较好的提取溶剂。以80%乙醇为提取溶剂,进行提取时间、料液比、p H值、提取温度4个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建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110 min、p H值2、提取温度34℃、料液比1∶16.5,黑果花楸花色苷得率为6.648 mg/g。通过静态吸附和解吸筛选出黑果花楸花色苷的最佳纯化树脂为AB-8,最佳纯化条件为上样质量浓度2 mg/...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乔勇进 王凯晨 王新其 王晓 刘树泽 钟敏增
四季香芹是伞形科欧芹属的一种高营养保健蔬菜,其营养丰富,香气浓郁,保健价值突出,是进行蔬菜汁加工的优质原料,但四季香芹出汁率不高是制约蔬菜汁加工的主要技术瓶颈之一。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纤维素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对香芹出汁率的影响,并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进行响应面分析试验优化,建立回归方程预测模型。研究表明纤维素酶在香芹制汁最佳应用条件为纤维素酶(15 000 U/g)添加量0.06%、酶解时间1.56 h、酶解温度40.14℃,香芹出汁率预测值为78.38%,与实际出汁率(78.7
关键词:
四季香芹 出汁率 纤维素酶 响应面分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志红 章镇 盛炳成 张玉明
该文旨在对果梅种质资源进行整理、分类,以便加工、栽培利用.对43个果梅品种及李、杏、桃的部分代表品种的22个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采用SAS聚类方法,可以比较理想地将供试的品种分开.在λ=1.115水平上,桃、梅、李、杏独立成类,而在λ=0.87水平上又将43个果梅品种聚为8类
关键词:
果梅,数量分类,聚类分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褚孟嫄 房经贵
梅是我国原产的果品,色、香、味、形俱佳,味酸,少生食,多加工后食用。我国古代先民已习惯吃腌梅,也有将梅用于烹调鱼肉和羹汤,或制成乌梅作为药用。民间传统的梅果制品有用糖渍的、用盐腌的梅制品以及梅酒和酸梅汤等。近半个世纪来,随着食品科学的发展,研究证明了梅果含有多种有机酸,其中以柠檬酸为主,有解毒、净血和杀菌的功能,又富含多种碱性矿物质,呈强生理碱性,因而被称为"健康食品"。现在市面上常见的各种梅制食品和饮料有:梅坯(成梅干)、干湿梅、话梅、乌梅、酸梅汤、梅卤、糖青梅、梅脯、梅酱、青梅酒、鲜梅汁、梅汁精、梅晶固体饮料等。另外,在国际贸易中梅的需要量正逐年增加。
关键词:
梅 果梅 食品文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颖 张彬
为建立无梗五加果花色苷的研究工艺,比较7种大孔树脂对无梗五加果花色苷的吸附与解吸效果,在此基础上研究X-5型大孔树脂对无梗五加果花色苷的吸附与解吸条件。结果表明:X-5型大孔树脂是纯化无梗五加果花色苷的理想树脂;动态吸附最适浓度为2.0mg·mL-1,上样液pH值3.0,最大上样量42BV,上样流速1.0mL·min-1;动态解吸最适洗脱剂为pH值3.0的70%乙醇,洗脱体积5BV,解吸流速为1.0mL·min-1。该工艺生产的花色苷产品为紫红色粉末,色价为35.2,是未纯化的17倍。说明此方法适合于无梗五加果花色苷的纯化,且纯化效果理想。
关键词:
无梗五加果 花色苷 纯化 大孔树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