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19)
2023(8443)
2022(7660)
2021(7316)
2020(6110)
2019(14375)
2018(14441)
2017(28074)
2016(15329)
2015(17288)
2014(17293)
2013(17153)
2012(15557)
2011(13823)
2010(13627)
2009(12199)
2008(11610)
2007(9845)
2006(8370)
2005(7025)
作者
(44027)
(36349)
(36040)
(34233)
(23266)
(17454)
(16359)
(14488)
(13815)
(12843)
(12607)
(12033)
(11394)
(11392)
(11167)
(10992)
(10916)
(10846)
(10293)
(10200)
(9103)
(8770)
(8677)
(8213)
(8138)
(8059)
(8057)
(7921)
(7296)
(7232)
学科
(57993)
经济(57929)
管理(43375)
(40898)
(34737)
企业(34737)
方法(29415)
数学(25446)
数学方法(25159)
(14839)
(14036)
中国(13959)
(13719)
业经(12908)
地方(12053)
理论(10409)
(10249)
农业(9973)
(9952)
贸易(9948)
(9638)
技术(9637)
环境(9522)
(9176)
财务(9119)
财务管理(9105)
(8906)
教育(8648)
企业财务(8626)
(8370)
机构
大学(213858)
学院(211644)
管理(89001)
(78472)
理学(78243)
理学院(77415)
经济(76632)
管理学(76089)
管理学院(75727)
研究(67956)
中国(48012)
(45721)
科学(44844)
业大(34065)
(34029)
(33760)
(33251)
研究所(31268)
中心(30375)
北京(28797)
(28786)
财经(28313)
(28144)
师范(27891)
农业(26117)
(25799)
(25230)
(24027)
师范大学(22706)
技术(22565)
基金
项目(154090)
科学(120282)
研究(112136)
基金(111100)
(96718)
国家(95919)
科学基金(82505)
社会(68118)
社会科(64431)
社会科学(64413)
(60461)
基金项目(60379)
自然(55471)
自然科(54142)
自然科学(54129)
自然科学基金(53138)
教育(50947)
(50894)
编号(46420)
资助(45686)
成果(36974)
重点(33951)
(33332)
(32120)
(31968)
课题(31249)
科研(29706)
创新(29688)
项目编号(28938)
大学(28643)
期刊
(81555)
经济(81555)
研究(59645)
学报(35478)
中国(34463)
科学(32323)
管理(30970)
(29375)
大学(26509)
学学(24922)
教育(23871)
(23868)
农业(21159)
技术(17991)
业经(13868)
(13828)
金融(13828)
图书(13025)
财经(12666)
经济研究(12441)
理论(11589)
科技(11526)
实践(10992)
(10992)
问题(10631)
(10554)
林业(10282)
(10252)
情报(10246)
技术经济(10023)
共检索到2901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关天舒  刘长远  刘丽  高传部  李帅强  周颖  
梅木蛾(Odites issikii takahashi),属鳞翅目,木蛾科,主要为害果树。以幼虫蛀食叶片为主,严重时叶肉全部被取食光,只剩叶脉呈网状。对辽宁省突发的梅木蛾进行形态特征鉴定,描述、拍摄梅木蛾卵、幼虫、蛹及成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并绘制成虫触角、外生殖器及幼虫胸腹部毛序图。调查结果表明:梅木蛾在辽宁设施葡萄园的叶片被害率达80%以上,每片叶的悬垂的叶卷筒数平均为4个;幼虫为害高峰期为7月下旬至8月,9月上旬是末代成虫羽化高峰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戴丰瑞  谢青芳  冯建灿  郑宗友  
蜡梅开花形成的种实是繁殖苗木的最基本的材料.种实在果托内达到形态成熟时,由于果皮及种胚发育等原因,致使处于休眠状态.休眠的种实必须采用层积处理,播种时才能提高场圃发芽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清  陈长琨  韩召军  王荫长  
采用解剖和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棉铃虫蛾的性成熟情况和交配习性。结果表明:(1)雄蛾的附腺、贮精囊和精包腺长度随蛾龄的增加而增长,0日龄至1日龄时增幅较大,以后转入稳定渐增阶段;睾丸体积随蛾龄的增加而稳定下降;雄蛾的交配始期为2~3日龄,交配高峰期为4日龄。(2)棉铃虫雌蛾卵的成熟速度快,抱卵量随日龄增长而成倍增加,产卵量也随蛾龄增大而大幅度上升,至4,5,6日龄时产卵量达到高峰,7和8日龄产卵量略有下降。(3)不同日龄雌蛾与3日龄雄蛾交配结果表明,从1日龄起,部分雌蛾便可接受交配,交配高峰期为4日龄。(4)群体饲养试验表明,10对0日龄雌、雄配对时,交配率高达90%,每雌接受精包2.4个,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友樵  
本文记述了小蛾类昆虫的两个种:其中危害木棉的木棉织蛾是新记录种,危害肉桂的肉桂木蛾是新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志刚  五井正意  
1988年2月至1989年4月,以红梅‘见惊’作试材,用高倍体视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梅花的叶芽和花芽的构造以及分化形成过程进行了详细观察.该文报告了观察结果及其分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康素红  包满珠  黄燕文  陈龙清  
品种是人们长期培育的成果,是重要的种质资源,对它的研究、保护和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人们对品种资源的研究也多见报导.陈俊愉对品种的传统形态分类进行了系统研究;褚孟嫄对一些果梅品种的同工酶及花粉形态进行了研究;包满珠报导了野梅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燕文  包满珠  沈清宇  钟林爱  左卫东  王芳  
该文对野梅、果梅和花梅染色体的数目及形态进行了研究,共试材料110个,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2n=2x=16.对具代表性的种类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洱源野梅、小(果)梅、果梅一号、‘日寒红’及‘小宫粉’均为对称或原始的1A核型;‘老人美大红’、‘送春’为较对称或较原始的2A核型;‘残雪’、‘美人’梅为较不对称或较进化的1B核型;‘长蕊变绿萼’、‘三轮玉蝶’、‘水朱砂’及‘黄山黄香’均为不对称或进化的2B核型.结果表明:梅是由野梅→果梅→花梅的演化趋势,在花梅中是以真梅系→杏梅系→樱李梅系的顺序先后出现的,这与前人研究推断的相一致.但是在真梅系中归纳的品种类型繁多,变化也较大,出现了相当不对称的或进...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钱莲芳  黎章矩  钱永涛  高洪  
雀梅藤属植物是优良的药用和观赏植物。本文总结报道了浙江省4种雀梅植物的分布、形态特征、生态习性、根系的解剖结构和果实的生长发育。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宗世祥  贾峰勇  骆有庆  许志春  张连生  梁树军  
作者于 2 0 0 3年 5月至 1 1月对沙棘木蠹蛾卵和幼虫的危害特性和种群数量的时空动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沙棘木蠹蛾主要产卵在干部树皮裂缝、伤口等处 ,卵孵化后 ,初孵幼虫首先取食树干的韧皮部 ,然后逐渐向下转移危害根部 .根部幼虫主要取食木质部 ,形成多条纵向的蛀道 ,通过蛀道在主根与侧根、侧根与侧根间进行转移危害 .树干上的卵和初孵幼虫多集中在 2m以下 ,而根部的幼虫主要聚集在距离地面 2 0cm以内的主根上 .从 5月至1 1月 ,非当年生幼虫基本呈现递减的变化趋势 ,6月和 1 0月减少的幅度较大 .当年生幼虫则从 7月逐渐增加至 9月达到最大 ,而后又急剧减少 .从 8...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骆有庆  宗世祥  许志春  张金桐  路常宽  张连生  
沙棘木蠹蛾是近几年在我国内蒙古、辽宁、山西、宁夏、陕西和甘肃等地大面积成灾的一种钻蛀性害虫,主要以幼虫危害沙棘的根部和干部。由于该虫以前从未大面积发生危害,相关的研究报道较少。笔者从沙棘木蠹蛾的成灾原因、生物生态学特性、可供监测和防治的性引诱剂,以及天敌种类和自然控制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宗世祥  骆有庆  路常宽  许志春  张连生  
对沙棘木囊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征进行初步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在辽宁,该虫为4年1代,老熟幼虫5月上旬入土化蛹,成虫始见于5月末,终见于9月初,期间经历两次羽化高峰,分别为6月中旬和7月下旬。卵集中产在干部树皮裂缝、伤口等处,孵化率达90%以上,卵期16d。幼虫常常十几头至上百头聚集在一起且具有转移危害的习性。老熟幼虫在树基部周围的土壤中化蛹,化蛹深度在地下10cm左右,蛹期31d。成虫羽化集中在16:00—19:00,交配高峰在21:30左右;雌雄性比在内蒙古和辽宁分别为1∶0·85和0·912∶1。雌虫产卵集中在交配后的第2天20:30—22:00之间;雄虫寿命2~8d,雌虫寿命3~8d。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阳  沈佐锐  董学超  苏筱雨  黄大庄  
为研究夜蛾右前翅的数学形态特征作为分类依据的可行性,以夜蛾科20种夜蛾(每种20个)的右前翅为对象,应用BugShape软件提取其偏心率、球状性、似圆度、矩形度、延长度、叶状性和不变矩hu1、hu2等13项数学形态特征,对13项数学形态特征平均值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3项数学形态特征参数组间差异极显著(p偏心率>似圆度>hu1>hu4>球状性>延长度>叶状性>hu6>hu7。用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秀好  于永辉  曹书阁  骆有庆  罗基同  王辑建  
桉蝙蛾是近年来在广西、广东新发现严重危害桉树的蛀干害虫,本文记述了该害虫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该虫在广西分布于12个市49个县,10个自治区直属国有林场,232个乡镇,危害桉树面积达2 894.42 hm2,多数个体1年完成1代,以幼虫于12月中下旬开始在受害树干中越冬,次年2—3月化蛹,4月羽化,5月上旬初孵幼虫出现,6—8月幼虫上树转移危害,1年只有1次羽化;该虫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地,以沟谷和坡底危害较严重,主要危害1 2年生巨尾桉和尾巨桉无性系。1年生和2年生受害桉树单株材积生长量下降率分别为16.70%和24.78%。沟谷和坡底1 2年生速生桉无性系是防治的主要对象。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包满珠  陈俊愉  
本文报导了梅的14个不同类型及其与桃、李、杏花粉形态比较研究的结果,并对花粉形态所揭示的亲缘关系进行了讨论.著者认为,梅不同类型间花粉的明显差异,充分说明梅起源的多元性;梅与杏亲缘最近,桃次之,李较远.花粉形态支持将梅和杏归为同一亚属,李、桃各归一亚属的分类方案.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褚孟螈  黄金城  
该试验系统研究了梅树花芽形态分化期的解剖学特征及其分化的动态规律,并对花芽形态分化过程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游离氨基酸、钙调素以及赤霉素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