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76)
- 2023(11016)
- 2022(8724)
- 2021(7601)
- 2020(6150)
- 2019(13705)
- 2018(13552)
- 2017(25348)
- 2016(13755)
- 2015(15324)
- 2014(15521)
- 2013(15293)
- 2012(14577)
- 2011(13370)
- 2010(13531)
- 2009(12462)
- 2008(12172)
- 2007(11080)
- 2006(10285)
- 2005(9801)
- 学科
- 济(67777)
- 经济(67712)
- 业(36052)
- 管理(34623)
- 企(26885)
- 企业(26885)
- 中国(24001)
- 地方(22487)
- 农(19907)
- 方法(18707)
- 业经(18391)
- 数学(15173)
- 数学方法(15022)
- 农业(13943)
- 学(13637)
- 产业(13351)
- 发(13256)
- 地方经济(12763)
- 融(11648)
- 金融(11648)
- 制(11456)
- 银(11442)
- 银行(11407)
- 行(11165)
- 贸(10782)
- 贸易(10770)
- 财(10669)
- 技术(10658)
- 发展(10349)
- 展(10321)
- 机构
- 学院(200878)
- 大学(199871)
- 济(85096)
- 经济(83346)
- 研究(80729)
- 管理(70752)
- 中国(60613)
- 理学(59244)
- 理学院(58477)
- 管理学(57321)
- 管理学院(56958)
- 科学(49658)
- 京(45439)
- 所(42413)
- 农(39248)
- 研究所(38326)
- 财(37256)
- 中心(35294)
- 江(33394)
- 农业(30728)
- 业大(30563)
- 北京(29574)
- 院(29421)
- 范(29051)
- 师范(28666)
- 财经(28391)
- 州(26588)
- 经济学(25982)
- 经(25644)
- 省(25615)
- 基金
- 项目(129796)
- 科学(101990)
- 研究(94804)
- 基金(91792)
- 家(81572)
- 国家(80830)
- 科学基金(67699)
- 社会(60522)
- 社会科(57383)
- 社会科学(57372)
- 省(52427)
- 基金项目(47374)
- 划(44053)
- 自然(42192)
- 教育(41921)
- 自然科(41161)
- 自然科学(41150)
- 自然科学基金(40451)
- 编号(37863)
- 资助(36850)
- 发(35760)
- 成果(31221)
- 重点(30384)
- 发展(28794)
- 展(28302)
- 课题(28200)
- 创(27429)
- 部(27308)
- 创新(25613)
- 国家社会(25228)
- 期刊
- 济(107252)
- 经济(107252)
- 研究(66139)
- 中国(49843)
- 农(38421)
- 学报(34269)
- 科学(31753)
- 管理(30499)
- 农业(26393)
- 教育(26266)
- 财(26216)
- 大学(25819)
- 学学(23925)
- 融(22301)
- 金融(22301)
- 业经(19268)
- 技术(17958)
- 经济研究(17369)
- 业(14147)
- 问题(14133)
- 财经(13873)
- 经(12224)
- 图书(10670)
- 世界(10618)
- 贸(10518)
- 商业(10202)
- 科技(10187)
- 国际(10120)
- 技术经济(10120)
- 现代(9839)
共检索到3305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庆卫 陈俊愉 张启翔
该文重点对2004—2006年的梅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侧重于种质资源、育种、繁殖栽培技术与生理、分子生物学、梅文化和产业化等方面。并对以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梅 种质资源 育种 栽培 梅文化 产业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三林
依据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对荷兰业产业化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走向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利用优越的地理环境、推行农业产业集约化、实现农产品生产的工业化、实施以技术开发为重点的农业政策、建立市场化的农业法人扶持体制是荷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经验。近年来,为应对因品种高度集中而产生的生产过剩与价格低迷,以及由贸易依存度高而引发的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与国际市场波动对农产品初级生产环节影响大等问题,持续保持国际竞争优势,荷兰采取了限制畜牧业养殖规模、开拓新的出口市场、转型发展农业技术装备与技术服务出口贸易等措施。荷兰农业产业化的制度实践值得中国借鉴。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农产品出口 产业升级 荷兰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钟懋功 刘璨
从竹林资源的变化、竹产品产量与产值、产品加工业、劳动就业、产品市场流向等方面,概述了近20年来我国竹产业发展的水平、速度与结构,并表明我国竹产业呈持续发展态势。对竹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从政策制度改革、政府干预、经济利益驱动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表明,家庭承包经营、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政府的政策指导与扶持等极大地促进了竹产业的发展,竹产业成为竹产区农民脱贫的有效途径。最后对竹产业的发展潜力从资源、加工业、市场、经营机制几方面进行了分析,并通过2个不同方案对竹林经营结构及其收获量进行了测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庆卫 陈俊愉 张启翔
从梅的种质资源、育种、繁殖、栽培技术、分子生物学、梅文化和产业化等方面对2007年以来梅的科学研究及产业化等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梅研究及产业化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梅 种质资源 栽培 育种 产业化 梅文化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袁名敦 朱强 董成泰 万锦堃
我国高校图书馆自动化是由南京大学于1978年研制“西文图书检索系统(NDTS-78)”而揭开序幕的。1981年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高校图工委)成立时,则正式从领导上肯定了我国高校要逐步实现图书馆自动化这一正确方向。1981年9月,周林同志在全国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袁名敦 朱强 董成泰 万锦堃
二、几点基本总结 1.提高思想认识是开展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的先决条件。正由于全国高校图工委和从事具体工作的同志,结合第一、二阶段的工作实际,对有关图书馆现代化、自动化的一些根本问题,做了很多的宣传解释,不少人的思想认识有了提高,因而取得了前两阶段的成就。今天,从全国的角度看,这些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当然在没有解决好的个别单位,仍需引起重视。然而在新阶段来临前后,在我国高校图书馆自动化发展方向上,又出现了一些不同的看法,如:对资源共享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对实用化的理解偏于狭隘,从而对现有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要不要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任继球
"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服务业占GDP比重首次突破50%,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区域产业发展逐步协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初有成效。但是,产业空心化风险加大、服务业准入门槛过高或偏低、政策监管和公共服务缺失,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问题凸显。展望"十三五",结合国内国外经济形势,我国工业增速将持续放缓,但工业发展质量将进一步改善;服务业迎来发展黄金期,就业比例将首次超过50%;农村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产业深度融合、产业边界模糊,跨行竞争更加激烈。
关键词:
工业增速 产业融合 产业转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肖兴志 韩超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垄断产业改革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产权制度、竞争优化以及规制体系构建等方面均具有积极进展,尤其是产权制度中政企分开和竞争优化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是其改革仍然面临不完全、不彻底的问题:产权改革尤其是混合所有制改革仍处于初步阶段,还有很大的空间;拆分措施促进竞争仍有局限,有效竞争依然不足;独立规制机构尚未真正建立,规制体系仍待理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背景下,垄断产业仍需在产权结构调整、有效竞争完善与重建规制体系等方面继续深入推进中国垄断产业改革,同时垄断产业改革与发展应该统筹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以同时推进高质量发展与提升企业的全球市场竞争力。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多项改革的载体,垄断产业改革经验有助于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产生辐射作用,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磊 谭清美 陆菲菲
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世界产业变革的主流模式,并产生许多创新相关概念。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这些概念相互交叉但又不尽相同,学界尚未形成统一厘定标准。与国外相比,虽然中国产业创新、创新平台研究起步较晚,但最先定义了产业创新平台。随着"互联网+"和"工业4.0"在全球兴起,为产业创新平台发展提供了明确导向,未来将与中国特色"互联网+"和"工业4.0"的实施工具——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深度融合形成智能生产力,进而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此,针对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下产业创新平台未来发展趋势及研究方向,进行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汪晓文 李明 张云晟
产业结构既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直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所依赖核心动力的重要风向标,其演进既是生产力发展客观规律的表现,更是政府产业政策引导的结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为背景,从产业变迁和历史视角系统梳理70年来中国产业发展成就、结构变动特征及产业政策演变过程,对新时代中国产业结构未来进行展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英特尔中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成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联合课题组 李后强
本文从发展环境、产业规模、提升要求三个角度,对西部大开发十二年来成都IT产业的发展轨迹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回顾;提炼出富于成都特色的,促进产业快速崛起的六点经验,揭示成都IT产业跨越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在对成都IT产业比较优势、发展机遇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勾勒出产业发展蓝图,并从思路、模式两个方面提出了成都IT产业的发展策略,为政府、也为已落户和拟落户成都的企业提供借鉴。
关键词:
成都 IT产业 回顾 启示 展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何黎明
一、我国物流业发展回顾(一)物流业总体运行放缓趋稳2012年,我国全社会物流总额177万亿元,同比增长9.8%,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2.5个百分点,较上半年回落0.2个百分点,较前3季度回升0.2个百分点。物流业增加值为3.5万亿元左右,同比增长9.1%,增幅虽比上年同期有所回落,但仍比第三产业增加值高出1个百分点。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8%,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3%。物流总费用约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苗长虹
区域发展理论是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科学基础理论的核心。本文首先回顾了传统的区域发展理论, 包括发展阶段理论、均衡增长理论、不均衡增长理论、区域增长的一般理论模式和新马克思主义理论, 然后概述了70 年代以来区域发展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最后前瞻了区域发展理论研究与发展的基本方向。
关键词:
区域发展理论 后福特主义 学习创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何黎明
2013年,我国物流业出现了趋稳向好、转型升级的新局面。2014年,要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机遇,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全面打造中国物流"升级版"。一、2013年物流业发展回顾(一)总体运行趋稳向好,细分市场深度调整1.物流业运行总体仍处于平稳增长区间。2013年,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LPI)全年保持在50%以上。预计全年社会物流总额接近200万亿元,同比增长9.5%左右;物流业增加值预计可达3.9万亿元,同比增长8%左右,两项指标增速均比上年略有放缓,仍快于同期GDP增速;社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